對李文亮最好的悼念,重塑十大教育觀念(完)


對李文亮最好的悼念,重塑十大教育觀念(完)

8、親情教育

中國人歷來是內斂的,不善於表達愛的——特別是親人之間。但是現在,從被刷屏的豆瓣上一個武漢女孩的真實日記,到許許多多新冠肺炎家庭成員的口述或媒體報道,我們更加理解了什麼叫做“生死相依”。這種時刻,沒有什麼東西比親情更珍貴,沒有什麼力量更親情更強大。

對李文亮最好的悼念,重塑十大教育觀念(完)

現在的疫情沒有特效藥,所謂“治癒”,大抵是自我修復。醫療的作用其實是創造條件,贏取時間,支持生命的自我修復。在這個過程中,親情與鼓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從今天開始,大膽表達對家人的愛吧。大多數人這段時間都是閉門不出,是否已經太久沒有和父母打過這麼久的牌了,太久沒有吃過這麼多頓家鄉飯了,太久沒有和另一半及孩子如此形影不離了(其實很多人不是“太久沒有”而是“第一次”);未來回頭看,這是多麼難能可貴值得珍惜的時光。

對李文亮最好的悼念,重塑十大教育觀念(完)


9、新財商教育

和不善於表達愛一樣,中國人還羞於談錢——尤其是和孩子談錢。很多父母把財商教育狹義地理解為“教孩子賺錢”,擔心他太早沾上“銅臭味”,諸如此類。

這其實是一種誤解。財商是一種思維方式,不僅關乎理財技能,更與獨立決策力、延遲滿足與社交力的培養有關。在物質豐盈的年代,孩子如何遠離盲目攀比,朋友向你借錢該如何處理?要跟著同學一起“炒鞋”嗎?

而疫情的發生,又翻開了財商教育之“硬幣的另一面”:那就是,當許多行業受到巨大沖擊,我們可能需要做好過一段“苦日子”(其實是正常日子)的心理準備了。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對孩子進行財商教育呢?

對李文亮最好的悼念,重塑十大教育觀念(完)

到底什麼叫做節儉?人為什麼要工作?我們還要繼續捐贈和回饋社會嗎?這些話題,你會如何講給孩子聽?是的,當你沒財或少財可理的時候,其實是對孩子進行財商教育的絕佳機會,我們也可稱之為“新財商教育”。

10、全球公民教育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一直在推動全球公民教育(Global Citizenship Education-GCED),《中國教育報》也曾於2016年做過《將“全球公民教育”作為課程主流》的報道。它強調的是跟當地社區、城市、國家以及全球人類在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上的依存和關聯。

新冠肺炎疫情毫無疑問是全球議題。疫情讓更多的家長,或主動或被動地引導孩子從認知層面,瞭解正在發生的歷史並進行思辨;從社會情感方面,譬如對待武漢人事宜上更富同理心;從行為層面,從力所能及的小事開始採取一些有效且負責的行動。

對李文亮最好的悼念,重塑十大教育觀念(完)

在一個全球化的時代,培養孩子的好奇心、獨立與未來公民的品格是必需的。此次疫情,讓更多的家長在和孩子討論宏觀話題的時候,摒棄“大國綜合症”,而首先從一個普通的、大寫的“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進而搭建相關的知識、技能與價值觀。

最後,希望疫情早一些結束,希望不幸家庭的數量再少一些,希望救援的隊伍裡不再有傷亡;也希望每個家長引導孩子,以合適的方式讓他了解多一些疫情的種種,從共同寫成一篇日記開始,一起記錄正在發生的歷史。

文章轉自

少年商學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