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小哥自白書:“說句心裡話,我也想家”

被疫情籠罩的當下,很多行業都被迫按下了“暫停鍵”。但社會這個巨大的機器,還是要繼續運轉。而外賣小哥,正是這架機器上的一個特殊齒輪。

當無數白領還在調侃自己“雲辦公”時,外賣小哥們仍風裡來、“雪”裡去,穿梭在街道與小區之間,承受著歧視、隔離,甚至是生命危險。

——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們之所以能夠安心宅在家裡,是因為有更多像外賣小哥這樣的人,在外奔走,幫我們承擔了這些風險。

疫情只是短期事件。長期來看,只有每個人堅守自己的崗位和責任,人與人之間不喪失信任,整個社會才能更良好地運轉。

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少一些責備和質疑。這個冬天,也不會太冷。

外賣小哥自白書:“說句心裡話,我也想家”


作者 | 榮辛


對很多外賣小哥來說,2020年春節是一段難忘的時間。

新型冠狀病毒於春節前兩日在全國各地蔓延開來,“嚴禁聚集”、“減少外出”成了大家的共識。新聞上偶爾播報的“超市收銀員被感染”、“門把手、電梯按鈕也有風險”……更是讓常年去超市買菜的人膽戰心驚。

風險似乎被轉移到了整日奔波的外賣小哥身上,你或許也想知道,在這種環境下,為何外賣小哥還要頂著風險上?他們的家人會不會勸阻?他們會不會受到封閉小區門口保安的呵斥?這個春節裡,他們究竟經歷了怎樣的心路歷程?

這裡有4個從業人員,和他們的4個故事。

一、“說句心裡話,我也想家”

(李大樹 40歲 餓了麼平臺外賣小哥)

這個春節,我壓根就沒回老家。

有人覺得我們是想圖春節期間的那個“3倍工資”什麼的,但說實話,我在外面跑了一年了,怎麼可能不想回去看看老人孩子呢?

況且我們並沒有“3倍工資”這一說,只有點兒春節補貼,但也不多。

這段時間外賣量很小,要是往常,我一天能跑幾十單,現在一天只能跑個6、7單。我自己估算了一下,收入至少比之前少一半吧。

之所以沒回去,倒不是我自己有多愛崗敬業,坦白講,主要是因為平臺對我們這群騎手是有要求的:如果這段時間沒有接單,年前年後的獎勵就都沒有了。

還別說,我們這些人,最怕這個。

平臺想治你,總是能抓住你的軟肋。

消費者可能不是很理解獎勵這些事兒,實際就跟滴滴平臺上的司機差不多,如果你在平臺規定的時間內接單或者接單量達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拿到一筆比較有誘惑力的獎勵金。

平時為了這點獎勵,我們玩了命地幹,闖紅燈也是常有的事。據我瞭解,我們那一片兒的騎手,基本都闖過紅燈,真正能遵守交通規則的不多,車輛剮蹭什麼的也是常有的事兒。

家裡人也會擔心。但我們通常不告訴他們,一般跟他們聊天,就說“我很惜命的,不會為了那麼兩個錢就闖紅燈的,你放心好啦!”但實際上,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我家裡有個10歲多的孩子,現在正是用錢的時候,各種補習班啊、培訓班啊,費用特別高。我不想虧待孩子,也不希望將來會落埋怨。趁現在身體還行,多賺一點是一點吧。


二、“我也想當白領,疫情來了還能在家幹活”

(張春 35歲 美團平臺外賣小哥)

今年過年,我也沒回家。

我的老家在湖北附近,那邊疫情嚴重,家裡人就跟我說先別回去了,萬一路上被感染怎麼辦?

我們家並不富裕,如果我倒下了,家裡的天就塌了。

但家裡人還在疫區附近,說實話,我挺揪心的。在北京這邊也一直擔心他們,天天都會給他們打電話。

這段時間工作還行,倒是不怎麼忙。

平臺每天都會發一些口罩,我們自己也經常會消毒。但還是會有顧客擔心我們會“傳播病毒”。

送外賣的時候,有些顧客會讓我直接把外賣放在門口。我離開以後,他們再開門取。


外賣小哥自白書:“說句心裡話,我也想家”

有些小區直接封閉了,保安壓根不讓我們進去,外賣就放在門口保安亭,顧客自己下樓拿。

這會給一些上歲數的人和行動不便的人造成一些不便,我看網上對「封閉小區」這種做法有挺大爭議,但我們也沒辦法。

其實我自己對保安的做法還挺理解的,各司其職嘛!而且絕大多數保安態度都挺好的,但只有個別保安說話不怎麼客氣——“放這就行了,你就別進去了,抓緊走吧”。

不過幹快遞這麼久,經常會遇到一些“冷言冷語”, 一開始還臉皮薄,接受不了。


外賣小哥自白書:“說句心裡話,我也想家”

我也想找白領那樣的工作,風吹不著、雨淋不著,疫情來了還能在家幹工作。但我今年已經40歲了,放在大企業,基本上都到了要被裁員的歲數了,人家根本就不會要我。

所以我也就只能忍著,時間一長,也就習慣了。

說出來不怕你笑話,今年年三十的時候,我是晚上9點才收工,別人都在熱熱鬧鬧地看春晚,我回到家,累得兩腿一攤,媳婦孩子跟我視頻聊天,我還莫名其妙得鼻子一酸……

不過我把臉別過去了,他們沒看見。


三、“只要幹不死,就往死裡幹”

(張大偉 37歲 生鮮平臺外賣小哥)

我是專門寄送水果蔬菜這類生鮮產品的,跟普通的餐飲外賣不太一樣。

其實疫情沒爆發的時候,我們生意談不上有多好,一般也就只有年輕人願意在網上下單,大爺大媽們很少會在網上買。

我自己還挺能理解的。

畢竟去菜市場的話,生鮮都是自己挑,但凡有一點蔫兒了,都不會要。但線上買的話,我們配送的量太大了,只能說盡可能保證沒有壞的,但像大爺大媽那樣精挑細選也幾乎是不太可能的。

不瞞你說,我自己家裡人買水果都還是會去菜市場……但是今年春節,超市裡的大爺大媽明顯少多了,我們平臺上的訂單卻出現激增。

不過有些配送員已經回家了,人手不太夠,所以我們最近幾天忙得連軸轉。

現在在我們平臺上,買菜都是需要“搶”的,有時候半夜上新,當晚就沒了。我還聽說有些客戶是專門定了鬧鐘去搶的,這事兒還真是挺新鮮。

除了這個,很多客戶收貨的時間都比往日晚了很多。比如之前上午9點下單,11點前就能送貨上門,但現在很多人都得等到晚上5、6點才能收到貨了。

有些顧客對此並不理解,偶爾還會投訴。每當這時,我都會覺得有點委屈。

這段時間,我的腰又開始疼了,有時疼的半夜都睡不著,第二天還是得繼續爬起來幹,訂單逼著你走,根本停不下來。

“只要幹不死,就往死裡幹”,最近深刻體會到了這句話的含義。

四、“寒冬之下,別讓快遞小哥身寒心也寒”

(王明陽 33歲 快遞平臺小主管)

我是大年三十回老家的, 初六就復工了。

我現在負責的業務,跟“宅急送”類似。不管是餐飲外賣還是生鮮商品,我們都送。

這段時間我最大的感觸是,餐飲外賣訂單量明顯比往年下降不少,而生鮮產品訂單明顯提升,目測超過1倍。

我主要負責人員調配工作,但不算是標準意義上的“一線”,工作量就相對輕鬆一點。

因為疫情傳播的原因,我知道現在很多快遞員都會或多或少地受到些“歧視”,但沒辦法, 我也只能儘可能地多從上面爭取一些口罩之類的物資,分給一線的人,也經常會在群裡安慰大家,儘可能站在顧客角度想問題——如果對方是你的家人,現在這種情況下,你也不希望對方跟外面的陌生人有什麼直接接觸吧?

有些人看得開,有些人仍舊受不了,估計會動搖繼續送快遞的想法。

快遞行業流動性確實挺大的,吃不了苦、臉皮太薄,都幹不好這個工作。

所以今天我也想借著這個平臺跟大家說說心裡話:

“疫情之下,大家都活得不容易。

現在正規平臺的快遞員或送餐員都是一直戴口罩、天天做消毒的,我們自己也會努力提高運送效率,也希望大家能給外賣小哥多一點理解。

寒冬之下,別讓他們身寒心也寒。”

注:應受訪者要求,本文李大樹、張春 、張大偉、王明陽等均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