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巢極其大氣一首詩:結尾就預示其未來,不愧為領袖,載入史冊

戰國時代,局勢混亂,諸子百家,各有主張。綿延千載,深入骨血的儒家,實際上是站在貴族角度,而提倡"非攻兼愛"的墨家,則更多站在底層人民的立場。

黃巢出生鹽商,自然不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而他成為"沖天大將軍"後,帶領的農民起義軍,推崇的卻是"均平",與墨家思想有異曲同工之妙——當然,這一方面顯露出黃巢的思想,使得他一呼百應,才能建立作戰勇猛的軍隊;另一方面,也體現出唐朝末期,由於政局不穩、天下大亂,貧富差距必然發展到了極端,使得百姓苦不堪言,這才走上起義的道路。

公元880年,九月,黃巢率軍渡河,一路長驅直入,衝破數州,所到之處,唐軍一片潰敗。

這時的唐朝,面對來勢洶洶的黃巢,分為兩派,其一提議請授黃巢,封黃巢一官半職,等局勢平穩,再秋後算賬,頗有《西遊記》中太白金星招降齊天大聖的意味;另一派則認為,只要死守泗州,易守難攻,黃巢大軍勢必三戰而竭,也就保住長安太平。

然而,還未等兩派分出勝負,黃巢大軍已於十一月十七日,殺到了長安城下。

十二月初,雙方在幾番戰火中,唐軍終於不敵,浩浩蕩蕩的黃巢大軍,猶如滔滔不絕的江流,湧入了長安城。

那一日,黃巢在左右簇擁下,一身鎧甲熠熠生輝,登上了太清宮,國號"大齊",坐擁天下。

當初那個落第書生,終於完成了"滿城盡帶黃金甲"的誓言。

黃巢極其大氣一首詩:結尾就預示其未來,不愧為領袖,載入史冊

題菊花

——唐末·黃巢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黃巢極其大氣一首詩:結尾就預示其未來,不愧為領袖,載入史冊

歷史上,農民起義軍總是有無法規避的侷限性。

例如,迫使崇禎皇帝吊死煤山的闖王李自成,他曾經問過部下,"何不助他成為一代明君?"而他的部下卻坦白講,皇帝隨便他做,他們無外乎就是為了金錢和女人,必然要燒殺搶掠。

黃巢起義軍亦是如此,攻破一座城市,必然燒殺成性;在加上當時唐王朝自顧不暇,天下局勢動盪不堪,偏偏又天災不斷,蝗蟲掠地的速度簡直比起義軍還迅猛,所以時常有人吃人的現象——這也導致後世記載,黃巢軍隊有將活人碾碎支撐軍糧這一說。

且不說歷史的真相如何,卻也能反映出最根本的問題: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黃巢極其大氣一首詩:結尾就預示其未來,不愧為領袖,載入史冊

民間講:黃巢殺人八百萬,在劫難逃。

黃巢攻入長安後,控制不住手下將士殺人越貨、胡作非為,同樣引得民生怨道,招來儒士的反對,於是黃巢乾脆屠殺了全城的儒士。

或許真的是天怒人怨,長安大亂,唐軍捲土重來,而黃巢逃離長安之前,又屠殺了一城百姓,並學那楚霸王項羽,縱火燒了長安。

血債累累,罪滅深重。

公元884年,黃巢兵敗狼虎谷,迴天無力,自刎謝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