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父母天天以“就憑我是你父母”為理由不讓孩子做他喜歡的事,並強迫孩子做父母認為對的東西時會發生什麼?

寒風


O


捨得94661


毫無疑問會發生爭執,發生與一方背道而馳的不愉快。曾經我們就打著父母的旗號,常常對兒子嘮叨:我們是你的爸爸媽媽,說這些都是為你好、或是:你聽爸爸媽媽的話,不會吃虧上當的……甚至干涉兒子穿什麼樣的衣服,留什麼樣的髮型。大學畢業後兒子想去做老師,我偏想他去報考公務員,結局又是不歡而散,那段時間兒子整天呆在自己的房間裡,不願意和我們多說一句話。終究拗不過兒子,他到同學的幼兒培訓機構做了一名小老師,這件事情一直讓我的心裡不得勁,直到有一天同事告訴我說兒子乾得很不錯,學生都很喜歡他,再看看兒子每天認真上班的樣子,突然間悟明白了:他只要健康,開心地做他自己喜歡的事情有何不對呢?殊不知我自己當年不也是象兒子現在一樣不聽父母勸阻,非要嫁給外鄉人的老公,幸虧還不算糟糕…

不管什麼道,只要是正道就放開手腳讓孩子們自己去闖,道走順了繼續下去,道不順了自己回頭也心服口服。


汪蓓


當父母天天以“就憑我是你父母”為理由不讓孩子做他喜歡的事,並強迫孩子做父母認為對的事,會發生什麼?

著名鋼琴家郎朗在自己的傳記——《千里之行:我的故事》中回憶自己的童年是這樣說的:“爸爸以為我貪玩,沒有準時學鋼琴,歇斯底里的吼叫:我為了你放棄我的工作,放棄我的生活!你還不練琴,你真是沒理由再活下去了,只有死才能解決問題......”說完這些話,爸爸竟真的拿了一個藥瓶,讓朗朗全部吞了下去。

“每年的年30,我也必須練完8個小時琴才可以吃年夜飯,菜都涼了......小時候父親對我太激進了,其實那是對小孩的一種摧殘。”朗朗對爸爸的總結就是兩個字:“獨裁!”


01.中國式獨裁家長比比皆是


大多數家長總是以“我才是家長”,“我這樣做都是為了你好”為藉口,去要求孩子。所有的家長都盼著自己的孩子能夠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但是我們不能因此而完全忽視了孩子的感受。


在家長的強壓之下,大多數孩子會選擇乖乖的聽話,但是孩子的內心卻得不到真正的認同,這樣就會導致親子關係越來越緊張、疏遠。

當孩子說:“媽媽我今天不想去上學,我想在家休息一天,可以嗎?”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呢?

當孩子說:“媽媽,我覺得我有能力可以自己選擇報哪個興趣班。”你還會繼續幹涉孩子嗎?

當孩子說:“媽媽,我想先看完動畫片,在寫作業。”你會同意他這麼做嗎?

02.權威式家長帶給孩子的危害比你想象的要嚴重


一個初三女孩有一件特別困擾她的事情,那就是他的父母永遠都把他當做小孩子,一直限制他的自由,幹什麼事情都要聽父母的話。


女孩說,父母就像監獄的獄警一樣,自己就像一個勞改犯,每天在家簡直就是蹲監獄。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要聽尋父母的建議,他感覺自己沒有靈魂,只是一個人偶,沒有一點自由可言。就連每天穿什麼吃什麼,應該看多長時間的書,看了多長時間的電視?幾點睡覺?幾點起床?甚至連他的日記裡面的內容,父母都要干預。本來學校就在家的對面,父母還要堅持每天接送她,她感覺自己就像一個囚犯。

中國式父母管孩子總是說出於對孩子的愛,但是在現實中,父母總要事事替孩子包辦,這樣會扼殺孩子的天性,令孩子產生窒息的感覺,甚至會對父母心生怨恨。

被父母庇護下長大的孩子,沒有獨立的生活能力,總有一天會被社會所淘汰。


03.聰明父母這樣做,孩子才能陽光成長


  • 不要吝嗇對孩子的讚美和欣賞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過:“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就在於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

很多家長總希望孩子能夠按照自己的規劃去發展,希望自己每一個要求孩子都能夠做到。當孩子進步了,也總是時刻提醒他不要驕傲,總擔心一點成績會讓他忘乎所以。


但是很多家長不知道的是,孩子其實只需要我們的一句欣賞和肯定,比如你的一句:“你真棒,繼續努力。”可以給孩子帶來多大的驅動力。


孩子渴望得到肯定欣賞和鼓勵,就好比植物需要澆水一樣,父母的每一次鼓勵都在給孩子創造一次機會。


所以不要吝嗇對孩子的讚賞,孩子會因為你的一句由衷的讚美而變得更加自信的。

  • 放下姿態,學會傾聽


沒有人願意和一個高高在上的人說自己的心事,孩子們更是如此。

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父母只會抱怨:“你是怎麼想的?一點都不懂事!”其實想要打開孩子的心扉,知道他們內心在想什麼,父母就要放下自己的姿態去學會傾聽。

父母要學會尊重孩子的話語權,不要在孩子說話的時候隨意打斷,這樣會對孩子產生自卑心理,會給自己和孩子之間築起一堵厚厚的“牆”。

若想要孩子和自己敞開心扉聊天,就要放下姿態、尊重孩子、學會傾聽。


  • 讓孩子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

獨裁家庭養育的孩子,缺乏獨立性,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首先要允許孩子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並且要鼓勵孩子說出來。當孩子的意見和自己有衝突的時候,不要再說:“我才是家長”之類的話,要用事實鼓勵孩子爭辯。

培養會說話的孩子,比培養會聽話的孩子更重要。當孩子說出自己心裡想法的時候,其實是對周圍事情理解的過程;當孩子學會和父母爭辯的時候就意味著孩子的心智正在日益成熟。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父母要擺正自己的心態,不要為了維護自己所謂的“權威”而衝昏頭腦,在孩子需要鼓勵時讚賞孩子,在孩子困惑時放下姿態學會傾聽,鼓勵孩子說出心裡的想法,才是聰明父母該做的事。

【關注棟果寶媽,幫您解答生活中的育兒難題,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記得點贊,轉發分享給更多的人】

棟果媽育兒


1.你認為對,孩子並不認為對,事實不一定是對的。

2.“強迫”出現在法律上叫違法,出現在規則上叫違規。

3.不讓孩子做他喜歡的事,孩子活著的價值和意義是什麼呢?連自己喜歡的事情都不能做,也不能主宰,也不能商量,更不能決定的話,至少也應該是有商有量,提現對孩子最基本的最終,他才會學會尊重,尊重自己,尊重別人。

4.“就憑我是你父母”,以生命的名義綁架孩子,這是世界上最殘酷的綁架,父母生了孩子,給了孩子生命,站著道德,權力,情感的最高點,讓孩子從身體到心靈沒有任何反抗的餘地,父母就用“就憑我是你父母”讓孩子被360度無死角的壓在五指山下,動彈不得。

孩子對父母又十二萬分的感恩,感謝,崇拜和信任,所以我們有千萬種方法來讓孩子心服口服。

5.“天天”,天天如此,孩子哪裡還有思想啊!這不是父母,是皇帝啊!讓你幹什麼,你就幹什麼,孩子就變成了奴才,唯命是從!

6.只用一句話來跟孩子解決問題,說到底就是家長的能量太弱,沒有去尋找更好的解決問題的辦法,就用獨斷專行的辦法來解決問題,一定要改啊!千萬不要一直這麼糊塗下去了!孩子不但會受這種家庭和教育的影響,深受其害,他以後也會變成這樣的人啊,因為他學到的就是用“武力”來解決問題,你說可怕不可怕!


中國式家教


這是典型的專制型家長的做法。這種做法肯定是不對的。

專制型家長說的是家長過度相信自己的權威而實行專制獨裁,具體表現為一切都得由家長說了算,不必徵求孩子的意見。“就憑我是你父母!”這句話就是專制型家長的口頭禪,這種父母主要特點是對孩子有一定的期望,並根據自己的期待建立一些要求,堅持要求孩子達到這些要求。基於此,專制型父母對於孩子的需求不夠敏感,甚至對孩子的自主行為難以接受。中國傳統家長多是專制型家長。

專制型家長對於孩子教育十分專制,從不關注孩子需求。這種父母要麼十分嚴厲,相信棍棒下邊出人才,要麼事事包辦,讓孩子生活在溫室裡。

其實,專制型家長的做法極為不妥當,對孩子身心發展造成較為嚴重的不良要求,給孩子心理上帶來無形的壓力。雖然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成功案例,但是在專制型家長教育下的孩子容易產生心理問題,特別嚴重的會產生“空心病”,就是自我存在感低,長成後容易出現各種心理問題。

在專制型家長教育下,孩子通常會出現以下四個方面問題:

1,反抗。孩子脾氣隨著父母的嚴厲教育變得暴躁,處處和父母做對。

2,屈服。孩子對一切唯命是從唯唯諾諾,心理怯懦。

3,同化。孩子認同父母的做法,也變得極為專制,不由自主地模仿。

4,家暴。孩子也會變得暴力,讓孩子少了天性裡的善良。

最普遍的表現是孩子對環境毫無控制感,需求得不到滿足他們通常會拘束或者憤怒。即便如此,他們懾於對敵對的環境不敢表露,所以常常不愉快,對壓力敏感,缺乏目標。


小五智識


父母的錯誤思想

1、這類父母說這樣的話,那是強盜邏輯。強盜邏輯產生“強盜”行為,即強迫孩子按自己的意願來做事。同時也是倚老賣老,認為自己資格老,我是大人,有經驗,你還是小毛孩,啥也不懂,當然我說的對。不要拿我“吃過的鹽比你走過的路多”來當理由。打個比喻,單位上,工作幾十年的老員工比才工作幾年的新員工,比新來的年輕人就一定技術更強嗎?知識更新嗎?管理能力更強嗎?地位更高嗎?肯定不是。決定更強的,那是看誰的技術好,誰的工作能力強。同樣的,父母的年齡和資歷不是理由,有些父母還可能是巨嬰,還可能50多歲了都心理不成熟,或心理有障礙,或人格不健全,或習慣不好,或修養不夠,等等。

2、有這個的思想的父母,喜歡打壓孩子,是內心過於自尊,或怕失去權威,或失去面子,或者相反,是內心的脆弱。這類父母沒有平等民主意識,更不用提尊重孩子了。人們很容易被這類父母所迷惑——以為他們同樣也愛孩子。其實這不是真愛,因為他們“看不見”孩子——看不到孩子的內心需求,無法去體會孩子的感受,他們以自我為中心,不會換位思考。

我表妹的孩子4歲,逆反心就很強,但我發現這是有針對性的,孩子對她媽媽很少反抗,逆反,而面對奶奶就強烈反抗,因為奶奶經常強制性要求孩子服從他,“別玩了,這麼髒!”“別在家玩了,跟奶奶上街買菜去。去不去?”孩子不去也硬生生地拖走。孩子再大一點了,對奶奶越來越逆反,越說越不聽,就反著來。有時動手打奶奶。這就是強制的後果。當別人問她最喜歡誰時,她會說最喜歡媽媽,但同時帶出一句話,這個沒有人問她的話也說出來:“我最討厭奶奶了!”不知道奶奶聽了什麼感受。沒辦法,老人家固執,總認為自己的是對的。

強迫孩子的後果

1、孩子強烈反抗。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越打壓,越強制,孩子越逆反,越反抗,越不聽話。現在的社會和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不一樣了,社會大環境,教育氛圍都不一樣。以前,很少有孩子不敢聽父母的,現在,太多孩子不願聽父母的,逼急了,死給你看,讓你抱恨終身。

2、走向另一個極端。孩子變得膽小,懦弱,無主見,凡事沒有自信,自卑感強。將來自己的人生會走得很坎坷,因為性格即命運,性格上的弱點讓他無法在社會上勇往直前,人生很難一路坦途,退一步說,孩子的人生道路幸運吧,但另外一個世界——內心世界,情感世界一定過得很辛苦。


醉梅家庭教育


我把這種父母稱作“掌控型”父母,集霸道和溺愛於一身,對子女的傷害也最大。這樣的父母確實是真心希望自己的子女變得更好,不想讓孩子誤入“歧途”,用自己以前的生存經驗作為孩子的指路明燈,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我吃的鹽比你吃的飯還多。

他們往往規定孩子應該幹什麼不應該幹什麼,哪怕這種觀點已經過時了,也從不考慮孩子自身的特點或者興趣愛好,在愛的名義下強迫孩子做那些根本不擅長或者不喜歡的工作,我見過最過分的掌控型父母,連孩子穿什麼鞋都要管。另一方面,他們又很溺愛孩子,二十多歲的孩子,下班進門媽媽就把飯端到他面前,基本上不做任何家務,用陝西關中地區這邊的話說就是:男人是幹大事的,不能進廚房。但是我至今沒弄明白,月薪兩三千乾的是什麼大事業。

孩子未成年時,這樣的父母看似很威武,也很正確。等孩子成年了,各種問題紛至沓來,這時就時他們還債的時候,同齡人都可以好好享受晚年生活了,他們卻退而不休,還在為子女的工作和生活發愁,因為子女大多是啃老族。

自己挖的坑,含著淚也得跳下去。


homework


首先要看孩子的性格。

如果是外向型人格的孩子,Ta會抱怨,反抗,頂嘴,表現出自己的不滿。其實這往往不是壞事,因為這樣至少家長可以知道孩子的想法,可以與孩子有溝通。

最怕的就是內向型性格的孩子碰上強勢型的父母。孩子沒有辦法,只能完全附屬於父母的安排,把自己的不滿與委屈憋在心裡,久而久之,積鬱成疾,最後做出讓父母后悔的事。想想電視劇“小歡喜”裡那個跳樓的高考狀元,還有幾乎被母親的嚴苛要求逼瘋的喬英子,其實都是現實生活一些家庭的寫照。

“就憑我是你父母”,“我們是為你好”,這類的話太可怕了。每個人都是單獨的個體,誰也不能代替誰決定對方的人生。決定事情之前,與孩子多溝通,平等的交流,爭取雙方的認同,才是父母理智的做法 。


德意小堂姐


這個問題真的見仁見智!

在不同的年齡,會有不同的看法。

年少的時候,總是聽不進去,好多時候,越是父母反對的,越是去做!還說什麼父母思想老舊落伍,有代溝之類話!總認為自己在時代前沿,無論思想以及其他,都超越了父母。

可是走的路多了,回頭看看,很多人發出了:如果當初我肯聽父母的意見,就不會是這樣的結果!唉!一聲嘆息!

父母都是為了孩子的,不管是方式不同,還是思想見解相左,最終的目地,都是希望孩子好!

即便是父母沒有孩子的學歷高,可是,人生閱歷,這是一次寶貴的財富!父母經歷過的,看過的,在好多時候,真的是萬分準確!

好多時候,父母都是好話說盡,孩子根本不耳朵裡進!更不要說考慮之類的話!父母氣的沒辦法,才會說出“我是你的父母,你就得聽我的!”

除了少數個別自私自利的人!目光短淺不為孩子考慮,只為自己的人!那樣的人,不配稱之為父母!

總之,大多數父母都是為了孩子傾盡所有,毫無保留!

不是說父母說的話要百分百聽話去做,但,仔細聽進去,考慮一下!對自己是沒有壞處的!

我們大家想一下,自己或者身邊的人,有多少人發出過“如果當初我聽父母的……”這樣的感慨?


似水驕陽68400818


1. 控制型父母——父母的感受重要,孩子的感受不重要。

2. 放任型父母——孩子的感受重要,父母的感受不重要。

3. 冷漠型父母——父母的感受不重要,孩子的感受也不重要。

4. 滋養型父母——孩子的感受重要,父母的感受也重要。

什麼是滋養?滋養是一種基於感受的人際關係,關係中的雙方各居其位,同時很深地介入到彼此的關係之中,既不霸道,也沒有操控。

經常被苛責的孩子,學會了苛刻;

經常被打罵的孩子,學會了仇恨;

經常被批評的孩子,很容易變得自卑;

經常被限制的孩子,會越來越刻板固執……知名育兒博主王人平先生揭示出暴力打罵會給孩子成長髮育帶來的真正後果:

一是孩子被打服了,變得唯唯諾諾、言聽計從、膽小怕事;

二是被打習慣了,變得刀槍不入,脾氣暴躁,崇尚暴力;

三是學會了討巧,陽奉陰違、兩面三刀、人格分裂。

孩子在外面遇到了問題,想到來找父母,是出於一種依賴,可如果每次都指責,只會喪失他們對父母的信任。

表揚 要大張旗鼓 批評 要私下細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