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不得不破的思維定勢


心理學中談到的思維定勢。是指對某一事件的處理或者某一件事情的創新上。我們已經習慣性用固有的看法去理解認知及處理。這種思維定勢很多時候束縛我們,不管有沒有意識到,這種定勢都在禁錮我們的思路和創新,尤其是對於領導者,嚴重影響了領導者的推陳出新與改變提升。持續的思維提升是優質領導者的成長基礎。

2020年,不得不破的思維定勢

如何提升思維能力,突破思維侷限,提供三個方法:

“外人”的交流-所謂的外人的交流,並不是指與自己所謂的同行交流。同行交流誰都知道,誰都在做,做別人在做的事情,並不能讓領導者變得更優秀。所謂的外人是指不同思維方式的人。舉例子,微信朋友圈有句話很好,與老人交流可以知道人生短暫珍惜現在,與小孩交流,可知生活無邪,充滿希望。這其實就是不同思維方式的交流。很久前有個小故事,說的是父親的手錶丟了。找了半天沒找到。但是卻被孩子找到了。問其原因,孩子說,在安靜不急躁的時候,能聽到手錶的滴答聲,還有父親為了讓孩子不吵鬧,把地圖撕碎,讓孩子拼接,孩子只用了五分鐘就完成,父親大惑不解,就他看來,撕碎的地圖,他拼接起來也要一個小時,問其原因,孩子說,地圖的反面就是一個人臉,把人臉拼起來,地圖就拼起來了。所以很多時候領導者之所以累,很重要的原因,是陷入習慣的思維定勢,當思維侷限,那麼再多的方法其實就是術。

有道無術,尚可求,有術無道,止於術。所以優質領導者,尤其是組織戰略層領導者,一定要定期的提升自己的思維方式。還有最快的與他人交流方式,就是學習。一個好的老師,善於讓學員提升其思維層次,倡導問題的解決往往不在其發生層面,這其實就是一種思維方式。當然,這個好老師並不是指一定如我們這樣在高校授課的講師、導師或者教授。只要願意學,任何人都能成為你的老師,所以張顧嚴常說,學習不要在乎你的學習對象是誰,而在乎你在學習對象身上學到什麼。思維認知的升級是提升領導能力最有價值的升級。正如國內一位創投大咖,在香港與馬雲喝茶時候,發現馬雲幾乎不用電子郵件,但是卻可以有效掌控引領阿里商業帝國。這位大咖總結說,馬雲總是在進行思維提升,總是在思考行業的未來走向,從而總是走在商業模式與領導創先的前端。

2020年,不得不破的思維定勢

“無用”的活動-何謂無用?其實我這裡說的無用不實指渾渾噩噩的無聊事,而是指雖然與本行無關,卻也是提升自己的手段。比如,“無用”的書。正如真正的作家,極少有專業學校培養出來。為何?因為專業的作家需要涉獵極廣。只是有用的書本知識,並不能真正意義上提升其思維層次,反而會固化其想法。所以我們倡導多讀書,但是要讀好書,不要讀死書。在國內這麼多高校授課的過程中,我總是有幸接觸到行業中的高手、商海中的精英、不斷求學的學霸。深入瞭解我發現,這些人幾乎都是在“無用”領域有所建樹的高手。這些人在與我交流的其成功訣竅的時候,無一例外的都談到功夫在詩外。馬雲做湖畔大學,第一期的學員上的課,竟然是做木工。很多人不解。商業思維提升怎麼和木工扯上關係。實際上木工講究工匠精神,講究慢工細活,講究精雕細琢,講究平心靜氣,講究嚴絲縫合,講究有效設計,其實這些,恰恰都是作為一位領導者尤其是組織帶頭人應該提升的關鍵。從做企業的另外一個角度講。適時適當的無用活動,有利於提升朋友圈組合,找到預料之外的機會。多聊多談其實都能夠最大程度的提升自己的思維意識。上週在顧問企業座談的時候,談到這個話題。企業的總經理推薦我看一部電影《大創業家》。

2020年,不得不破的思維定勢

講的是麥當勞的創始人雷蒙克羅克的故事。雷就是因為一次看似“無用”的家庭出行,路過一家漢堡包店-“Dick and Mac McDonald”,也就是麥當勞的前身。因為雷向這家店老闆推薦過混乳機。所以這兩位創始人帶著雷參觀了這家店的廚房。雷感嘆其15秒出餐的速度。因此決定放棄自己原先的事業,專門用心做這家餐廳的特許經營。其實做特許經營利潤有限。餐飲本來就不是暴利行業,雷面臨銀行催貸還款。在其走投無路的時候,一位財務專業人士與其聊了一個影響麥當勞能夠有今天成就的核心話題。麥當勞本質不是做快餐,而是做地產。因為這個思路的轉換,讓麥當勞稱為世界上最大的快餐連鎖企業。也讓雷蒙克羅克稱為商業歷史上不可被忘記的人物。很多人,說,這與思維有關係麼?肯定有,麥當勞兄弟絕對不可能只是邀請過雷去參觀,很多人在雷之前參觀過這個高速高效的開放式廚房,但是別人只是當成店主熱情好客的“無用”之舉。只有雷創造了麥當勞帝國。正如我上課常說,其實頭上被掉過東西的人很多,你我一樣,但是思考突破的只有牛頓。十年前非常火的一位企業家江南春,我相信每個人都看到過電梯廣告,但是這類模式如果大家有心,其實很早就有,我有一次偶然重溫了一遍阿諾施瓦辛格的經典影片

《True Lies》,這是國內最早引進的好萊塢大片。在阿諾在撐地鐵一場戲裡面,阿諾的背後就是一塊播著廣告的屏幕。很多人自嘲說中國商業模式都是抄國外的,實際上不管是不是抄,首先你得有這個思維意識,這就是為什麼去國外的人那麼多,只有極少數人看到了複製到國內的機會。其實創新本質就是模仿+改良。而這些機緣巧合,恰恰是無用的活動與機會。

2020年,不得不破的思維定勢


“破句”與升級-外行也能幹掉內行。一定要相信一件事。現在與未來的社會,很多領域都是外行幹掉內行。為什麼這麼說?正如現在,做滴滴的幾乎從某種意義幹掉了出租車,而程維並不是運輸業專業人士;Beats耳機的出現,幾乎引領了年輕人對於耳機音響設備的認知。我們以往認為,影像設備所必要的內容,所有內行認為需要重視的元素,其實在Beats也許看不到,但是這就是形成了潮流。我曾經在港口物流工作過,分管港陸聯運的集裝箱陸路運輸,車運貨其實出門費用很高,回程如果沒有帶貨,那基本上單次的貨只能顧來回的成本。所以在十幾年前,運輸公司非常依賴配貨站,因為配好貨那就是淨收。我所接觸的非常多的物流企業老總都會遇到這個問題。但是在去年我卻發現,有人用滴滴模式做了一個配貨網站。其實就是把滴滴的人車模式轉換成了貨與車。這一下不僅僅是解決了配貨問題,更重要是,這是一個極度巨大的市場。後來發現,做這個的幾位創始人其實幾乎沒有貨運物流經驗。

2020年,不得不破的思維定勢


我們以往談行業經驗內行思維,那是在傳統經濟形勢下,內行是權威,權威極難顛覆;而現在是互聯網新經濟下,所有的專業知識並不難獲取,難得是對於看似無關信息的關聯整合能力,是對所有信息轉換消化的能力。而這個則是現代商業模式及領導力最關鍵的部分。所以對於領導者,適時適當的破局,敢於突破思維侷限才能更好的提升自己的模式創新和領導能力。

我有一家顧問企業,老總在傳統行業做的非常好,堅持學習十幾年,對於員工福利非常重視,但是卻還是遇到下屬不知足,總是感覺被辜負。實際上,在我為他設計顧問方案時候,他明顯就是思維定勢,這個思維定勢就是喜歡用制度或者所謂的行業先進的激勵模式來進行復制。但是實際上,企業性質不一樣,組織構成不一樣。思維一定需要突破,在後期顧問案實施過程中,在原有福利的基礎上進行簡單的思維創新和設計,在充分激發下屬工作績效的情況下,所付出的激勵成本一年卻剩下近七十萬。所以說思維突破是個問題,也是領導者尤其是高端領導者最需要重視的問題。

2020年,不得不破的思維定勢

我上課談到,自古以來,人的思維定勢,就是健康長壽就是福。所以所有創造出來的神話人物或者是科幻人物,總是具備長生不老的特質。以前人總是渴望飛翔,因為固有的思維,就是必須是扇動翅膀才能飛起來,所以初期的飛行器構想,幾乎都是翅膀必須擺動;以前我們總是認為勤能補拙是良訓,一份辛苦一分甜,所以總認為,苦能出成績,勤能解決一切問題,所有的不成功都是不夠努力。

2020年,不得不破的思維定勢


實際上,換個思維,我們會發現,我們侷限了!健康長壽是人認為的福,實際上所謂的神仙或未來科技,在保證健康的前提下,人或許是思維長存,而非身體,正如斯嘉麗約翰遜的主演的《超體》,也許思想的永生才是最高境界;以前的人們總是認為要飛起來必須要扇動翅膀,實際上飛機原理超出傳統思維意識,正如以前的人永遠想象不到藉助飛奔的工具會從馬的四條腿變成了汽車的四個輪子;其實對於所有人,我相信,從某些角度來講,勤能助你成功,但是勤不一定能補拙。為什麼?任何人做事都是有“基因”的。做你擅長的,輕輕鬆鬆獨佔鰲頭,做你不擅長的,辛辛苦苦一事無成。所以我們需要努力,更需要思維上的創新與突破,既要會做局,還要懂破局,能夠突破原有思維定勢,說不定就是柳暗花明。正如如果你開飛機,你一直哉對流層不停的想找塊沒有氣流或者雷雨的地方,說不定你飛到油盡,你也找不到。但是如果你破局,飛到平流層,你會發現所有的雲雨雷電,其實與你無關了,因為你已經到達了一個絕對高度。對於領導者,思維破局到相對甚至絕對高度,那應對商業及管理變革,為人處事,得心應手。

2020年,不得不破的思維定勢


思維突破要有訓練,與外行交流,隨時虛心學習;多參與看似無用的活動,多想想功夫在詩外的意思,因為專業技術要有,那是你下屬的事情,領導者本來就是用專業人做專業事,但是領導者本人卻不需要太專業。

正如馬化騰曾經講道,自己能夠十幾秒的時間把自己轉換成客戶思維。因為你面對的是非專業人群,外行人群,如果你的思維定勢是讓外行理解內行,那你就忽視了現代商業的本質。現代商業和產品,本質就是外行來選擇內行。正如海底撈,當所有餐飲內行在考慮飯菜口味,海底撈想到了是客戶的就餐體驗;當所有內行都在考慮郵箱功能如何豐富的時候,馬化騰和張小龍卻要求技術們作出並不斷更新出一款,點進去就能操作的簡介郵箱;當所有自行車廠商都在考慮如何提升自行車品質的時候,有的廠家卻把自行車與運動檢測結合起來。其實此類例子不勝枚舉,但是 基礎則是思維突破。

歡迎點贊轉發,及時持續獲得認知提升。

2020年,不得不破的思維定勢

善於跳出自己原有的圈子,在保證自己專業知識的前提下,多學會跨行交流、跨思維交流、跨層級交流、跨年齡交流。在與不同思維層面也思考層面的人交流學習。實際上是變相提升了自己的作為領導者的信息集合及處理能力。固步自封,可怕不在身不動,可怕是心不動。在思維定勢的前提下,再努力的人都難以獲得預期的收穫。正如我開玩笑,精神病人從某種程度講,就是總是用同樣的思維思考同樣的事,用同樣的方法應對同樣的事,卻期望得到不同的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