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給我們一粒能發芽的種子


中國正在成為全球第一糧食進口大國


糧食是影響國家安全、政治穩定、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的重要戰略物資;是進行政治經濟軍事攻防策略的可怕武器!

可以說誰壟斷糧食市場,誰就能掌控世界政治經濟主導權。

換言之,儘管中國已經擁有強大的工業製造業,但農業依然落後,既不是農業大國,也不是農業強國。

美國著名外交家基辛格曾經說過:“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的國家;如果你控制了糧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

中國經濟的頭等大事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為什麼中國糧食產量在一百年當中最長的一個連續豐年週期之後,中國府庫盈滿,完全沒有饑饉之憂的時候,中國還會把國家“糧食安全”放在歷年中國經濟的頭等大事的位置上?

數據顯示,隨著中國人口增長和消費提升,糧食出現巨大缺口。

2017年中國糧食進口1億3千萬噸,大豆和稻米進口量為世界第一。

2002年至今,中國的糧食進口量增長了800%。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一大糧食進口國。

請給我們一粒能發芽的種子

中國的糧食缺口在不斷加大。

在過去三年中,玉米、小麥和大米的進口量都在翻倍增長。據農業部預測,到2020年,中國的糧食產量將上升到5.54億噸。缺口將加大到1億噸以上。這表明中國既不是農業生產的大國,也不是農業生產的強國。中國正在成為農產品的純進口國。

與此同時,由於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影響,中國的耕地面積正在以每年40萬公頃的速度減少。雖然中國不甘心淪為糧食純進口國,但農業部官員認為,到21世紀第二個十年結束的時候,很可能會出現這種局面。

中國過去一直努力要把糧食進口控制在5%以下,現在看來,沒能做到。政府轉而加大了對國際市場的依賴度。業內認為,農產品也會像石油一樣出現問題,成為農產品的純進口國。中國將不惜一切代價,保證糧食供應的安全。

根據《經濟學人》智庫發佈的《2013年世界糧食安全指數報告》,西方國家佔領了全球糧食安全係數排行榜第一梯隊,中國則位列第42位,大大領先於中國的,包括糧食嚴重依賴進口的日本(18位)和韓國(24位)。

如今,中國的雙腳已不可避免地踏上了海外糧食進口的疆土。


糧食戰爭:這樣的警告能不能讓中國猛省?

多年以來,中國的糧食基本上能自給自足,糧食進出口大體相抵。直到前幾年,中國還只是進口很少量的優質大米和少量的小麥,幾乎不進口玉米,堅持自給自足。

但是,這種現象正在發生轉變,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進口國,現在又開始把玉米、小麥、大麥和大米等穀物,納入其大宗進口產品名單。

對於中國來說,即使中國僅進口5%的玉米,那也將相當於全球玉米交易的1/3或者將近一半。影響竟大到如此程度。早在30多年前,開始進入高速經濟增長階段時,中國就一直面臨一種可怕的預言式警告:中國對糧食日益增長的需求,可能導致全世界的糧食短缺。

不知道這一切能不能讓中國猛省?儘管中國已經擁有了強大而現代的工業,相對較為發達的科學技術水平,但農業依然弱小而落後,弱小而落後的不是中國的農業科技,而是中國的土地制度。

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的現代化強國是一個跛足的現代化強國,如果沒有強大的農業,中國始終在用一條腿在現代化跑道上蹦躂的國家。

請給我們一粒能發芽的種子


如果我們仍在農業的改革開放上謹小慎微,小修小補,保守如斯,如果我們始終視中國的土地制度是中國改革開放的雷區,那麼中國的糧食自給率便會不斷下行,中國的農業便會依舊弱小。


面對這樣的現狀,能不能讓中國猛省?能不能讓中國在土地制度的改革開放上,有所作為?我們在等待答案。


糧食戰爭早已開始,我們手裡卻沒有能發芽的種子

一切不能自留種子的農業模式,都沒有存在的價值。

2018年5月27日下午,我們去郊外的鄉村徒步,在某山的深處,人跡罕至的地方,遇到一位姓曾的74歲的農民老伯。我們指著大爺屋門前的兩分秧田,問,這個秧苗是什麼品種,是自己留種子的嗎?

大爺說,秧田種子是買的,不是自己留的。不能自己留種,必須每年去買他們的,種子要50元一斤。自己留種則沒有收成。水稻不能自己留種,玉米也不能自己留種,蔬菜不能自己留種啦!聽完我的心裡像針扎一樣的痛。

我們反轉基因是怎麼反的?天天在微信群裡反,吵得天翻地覆。可是有幾個人走到田野上去?那裡才是決定轉基因去留的戰場,這些人是我們的父母,我們只需要一句話,就能定奪。可是我們一敗塗地。當我們在微信群裡吵得你死我活的時候,轉基因悄悄佔領了我們的土地,大山最深處,人跡罕至的地方,水稻不能留種,玉米不能留種,可見轉基因已經滲透到什麼地步。

請給我們一粒能發芽的種子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這是千萬年來的傳承。為什麼我們對於“不能留種”這麼大的事情,如此麻木不仁?當農作物失去生育能力的時候,它是受到了什麼樣的傷害?遭受了什麼樣的折磨?我們問過嗎?我們體恤過嗎?

當農作物不能生育的時候,它還能讓我們生育嗎?中國人的生育能力急劇下降,為什麼沒有人去追問,沒有人去考證,沒有人去做權威的統計調查,並鎖定原因?當我們對自己的生育能力都不關心的時候,關心其他的東西還有意義嗎?老祖先從來不吃沒有生育能力的食物。

任何一個物種,要與不斷變化的環境相適應,就必須在其一生中不斷學習,如何適應環境獲取能量。物種在與環境相適應的過程中,會向生殖細胞寫入信息,並且能夠向下一代遺傳。所以,騾子,雜交水稻,無籽西瓜,轉基因,基因編輯等物種,因為生殖細胞不發育,不具備生育能力,因而也就失去了與環境的適應性。吃這樣的食物,也就必然導致我們失去生育能力。

生命必須與環境相適應,才能獲得能量。生育的本質,就是與不可逆的環境相適應。當作物的生殖細胞不存在,環境適應性沒有了,我們的生育能力從哪裡來?閹割的家禽家畜可以吃,因為閹割的家禽家畜,它的生殖細胞是發育的。這和轉基因、基因編輯、雜交水稻、騾子、三倍體無籽西瓜不一樣。後者是生殖細胞根本不能發育。

騾子和雜交水稻一樣,也具備所謂的“雜交優勢”,騾子一歲就能長到媽媽5歲的體型,而且力氣特別足。可這樣的“雜交優勢”是以生殖細胞不發育為代價的。這樣的“雜交優勢”有意義嗎?我們不結婚,可以留下彩禮錢;不讀書,可以省下學費錢。這樣肯定更加富裕。可這樣的“富裕”有意義嗎?

老祖先從來不吃沒有生育能力的食物。一切沒有生育能力的食物都是不能吃的。過去人生活艱苦,大多數生了8個10個孩子基本活了下來。他們那一代人吃的什麼?一年才有三餐半肉,生育能力那麼旺盛。反觀現在的人,三四十歲就生不了孩子。還有更年輕的,一結婚就生不了孩子。

生不了孩子的痛苦,估計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去體會。

種子天生就應該可以生育,可以自己留種,應該分散在每一個農民的手上。越分散越安全。那才是無法被摧毀的農業模式。哪怕發生戰爭,哪怕政權被摧毀,但是人還可以活下去,文化可以傳承。政權以後還可以重建,血脈可以生生不息。

請給我們一粒能發芽的種子

但如果農作物不能留種,並且種子的控制權落入敵對勢力的手中,他們根本不需要發動戰爭,只需要掐斷種子的供應,一個夏天就會餓殍遍野。

大山的深處,水稻不能留種,玉米不能留種!瓜果、蔬菜不能自己留種,很無奈啊。每年都要買。那麼多種子哪裡來的?種子公司的制種基地在哪裡?是不是美國人控制??

種子公司根本就不應該存在。種子公司是1978年以後才存在的。種子公司的存在,壓根就是一個陰謀,是對一個國家的算計。歷朝歷代都沒有種子公司。自留種子是農民的天賦權力。我們需要趕快恢復可自留種子的農業。


親耕田打造C2F農業全產業鏈生態服務平臺

讓農民種地更輕鬆,讓農民種地省事又賺錢!


親耕田——

讓農民更富裕、讓市民更健康!

打造讓作物和人類共同健康農業全產業鏈!

關注親耕田(公眾號:qgt008),關注未來農業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