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这家地市台是如何抗击疫情的?

电视指南:1月22日,潜江市广播电视台紧急行动,市广播电视台30多名采编播人员取消休假,奔赴工作岗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共同发力,及时发布权威信息,传播防控科普知识。截至2月16日,共播发新闻317条。

来源:《电视指南》杂志(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文/潜江广播电视台邹定军、王陶、付兵

一月下旬以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袭击湖北,蔓延全国。在防控疫情这场严峻斗争中,潜江广电人冲在前,干在前,不退缩,勇担当,始终站在疫情防控最前沿,全力以赴投入到全市疫情防控宣传战役中。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1月22日,潜江市广播电视台紧急行动,精心策划,及时推出疫情防控新闻报道。在市委宣传部和市指挥部宣传组指导下,市广播电视台30多名采编播人员取消休假,奔赴工作岗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共同发力,及时发布权威信息,传播防控科普知识,报道潜江市加强防控的重要举措和感人事迹,引导舆论,鼓舞士气。

快速反应 全力聚焦

面对严峻疫情,市广播电视台快速反应,闻令而动,根据市委宣传部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宣传要点,每天策划报道选题,科学合理调度安排,一线记者深入新闻现场,讲述疫情防控工作一线的感人故事、及时发布疫情防控信息。

加强策划调度,做强新闻宣传。市广播电视台全媒体第一时间开辟"防控疫情 潜江行动"专栏,全天候、全时段、大版面,全力聚焦疫情防控。《潜江新闻》及时发布省市相关部署和通知通告,发布疫情最新数据动态和权威信息;报道潜江市防控工作举措,关注抗击疫情一线医护人员;挖掘疫情防控工作中的感人故事和先进典型,报道社会各界爱心捐助;主动连线疫情防控专家组成员解疑释惑,介绍防护知识和科普解读,增强市民科学防护的信心。

电视指南 | 湖北这家地市台是如何抗击疫情的?

截至2月16日,播发新闻317条(其中,转载央视、新华社、《湖北新闻》、湖北日报防控知识36条,发布省、市防控指挥部指令、通告、疫情通报32条,自采新闻261条)。电台迅速启动应急广播直播预案,全天滚动编播省市通知通告、疫情防控三字经等,每天完成180分钟的应急直播;启动“村村响”应急广播,播出防疫知识、疫情通报、公益宣传、倡议书、各种防疫宣传小音频等,并改录播为直播,与潜江音乐广播、潜江之声综合广播在应急直播时段实行并机直播,实现宣传广覆盖。

加强对上宣传,讲好潜江故事。2月6日下午2点,中央电视台编导联系潜江台,晚9点30《新闻1+1》栏目白岩松连线市委书记吴祖云,随即确定直播连线地点、直播方式、4G信号保障等协调工作立马展开,一面与央视赵威老师确定直播有关细节,一面与电信公司何总联系直播信号保障工作,下午5点,所有信号调试完毕。晚10点10分直播连线顺利完成,全市上下引起强烈反响,赞声一片。潜江台积极与上级媒体联系对接,共同策划商讨选题,将潜江市防控工作举措、感人事迹、先进典型等推送到上级媒体刊播,形成了强大的宣传合力。

湖北电视台连续播发《潜江:共筑疫情防控坚强防线》《湖北福好:口罩赶制保供应》《小城大爱 共克时艰》《人手不够亲属来凑潜江党员干部发动亲人加入防疫攻坚战》《潜江防疫三字经》《 潜江:3万盒小龙虾送抵武汉 为一线医务人员“加菜”!》等新闻以及主持人方言说禁车限行等微视短剧;《潜江向武汉驰援10万只口罩 5吨虾稻米》《接地气!我把防控知识演给你看》《马旭明在潜江检查督导疫情防控工作》《潜江:爱在‘疫’线 共迎春天》《潜江民警李召:思念远方的亲人 难忘肩上的责任》等新闻在“长江云”“今日头条”刊发;《湖北之声》播发新闻稿件32条,录音稿件17条,现场直播连线4次。

移动优先 双屏互动

充分利用移动端宣传矩阵,通过微信公众号、客户端等新媒体不间断传递最新信息,传播党和政府声音,实现大屏小屏互动。连日来,广电新媒体中心全天候值守,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发布、第一时间宣传。

多时段发布,传播权威声音。积极对外争取,将“今日潜江”微信公众号由原来每日推送一次增加为每日推送五次,及时发布指挥部令、通知通告,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动态,疫情防控相关科普知识等,为广大市民及时提供权威信息。全天候推送,提供海量信息。

“掌上潜江”APP从1月24日开始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发布疫情防控相关报道,广电全媒体记者上传的图片、稿件,各地通讯员来稿,第一时间推送。原创微视频,接地气暖人心。精心创作《@潜江人 大家继续憋!家中有粮,绝不出门》等视频作品5部。其中《@潜江人 大家继续憋!家中有粮,绝不出门》《潜江人必看!这个视频正式发布前泄露了!》等原创作品诙谐幽默,接地气、暖人心,激发了大家共抗疫情的信心和决心。开启征集令,凝聚信心力量。

电视指南 | 湖北这家地市台是如何抗击疫情的?

1月30日起,向全市各地开启征集令,为疫情防控尽一份力,内容包括抗疫暖心事、快乐“宅”生活等,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干部职工、中小学生广泛参与,收到来自市民投稿300多个,每天发布5期15个视频作品,传递出满满的爱心和信心。截止至2月16日中午12时,“今日潜江”发布信息近400条,其中阅读量超过1万的有30余条,发布原创报道90余篇,掌上潜江发稿350余条。

其中《紧急寻人,@乘坐22日武汉到成都的D361次列车潜江下车的乘客》获阅读量10万+;《防控疫情,潜江行动!我承诺!邀您按下手印》获阅读量9413,进入H5页面按指纹接力人数达3万+;《@潜江人 大家继续憋!家中有粮,绝不出门》获阅读量6.5万+;《@潜江人:严重警告!警惕你身边的B类人……》获阅读量5.5万+。

微视短剧 “硬核”传播

市广播电视台充分发挥新闻工作者的聪明才智,加紧创作了一批接地气、暖人心的短视频,这些作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感动你我他,带来了振奋人心的力量。针对市指挥部发布的命令、通告内容和疫情防控重点,及时创作推出“主播说疫情”原创微视短剧方言版和普通话版。

目前已摄制了《到家里憋着篇》《禁车篇》《宣传标语篇》《在家孵蛋篇》《夜话篇》《活百岁篇》《不聚集篇》《别来无恙篇》《静候佳音篇》等作品20多部,深受群众欢迎。充分发挥官方新媒体权威、快捷优势,及时传播市花鼓剧团等文艺团体和“三江锅”“浩口牛人”等自媒体创作的视频作品,扩大了影响,凝聚了广大市民抗击疫情的信心力量。

公益宣传 入脑入心

疫情发生以来,市广播电视台加大公益宣传力度,做到全天候、全时段、全方位播出。通过字幕、画面、飞播、广播直播、新媒体开机画面等方式高密度播出疫情防控各类标语口号;全媒体、全时段播出“市委书记编写的三字经”“如何争取戴口罩”“洗手六步法”等疫情防控科普知识;及时下载、播出国家广电总局推荐的防控疫情宣传片和各类公益广告,真正做到了家喻户晓,入脑入心。电视台的编导,大开脑洞,让编辑记者现身说法,录制微视频《到家里憋着》,寓教于乐,还被《湖北新闻》报道。

目前共播出各类公益广告和宣传标语40多条,形式多样、感染力强的公益广告,广泛宣传了防控疫情科学常识,引领群众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为全市共同防控疫情凝心聚力。

电视指南 | 湖北这家地市台是如何抗击疫情的?

打破常规 精心编排

针对严峻疫情形势,市广播电视台打破常规,及时调整节目编排,为广大受众服务好。

迅速调整与抗击疫情氛围不相适应的节目,撤播所有商业广告、合办节目以及娱乐节目,电台增加应急直播,“村村响”智能广播全时段播出疫情防控相关内容;积极联系邀请市中心医院院长黄书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中心医院副院长李建平、市中心医院院感科主任陈蓉美等三位专家,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途径、就医流程、如何居家防护等知识制作访谈节目,为市民答疑解惑;自筹资金30多万元,紧急联系武汉、长沙等影视剧供片公司,选定47部热播电视剧和13部纪录片,共2160集。

此外,针对老年观众,安排花鼓戏、黄梅戏剧集,丰富电视荧屏。采取“电视剧+科普宣传+公益宣传”新的编排形式,对两个电视频道所有节目重新编排调整,满足观众居家收看需求。

抗击疫情 逆风而行

疫情防控战役打响后,潜江广电人不畏艰险勇向前,坚守岗位,逆风而行,生动诠释广电人的初心和担当。为做好疫情防控新闻宣传,潜江广电人每天都在忙碌着,集体会商报道选题,奔赴一线采访报道,创作摄制视频短剧,哪里有需要,就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前方:记者关业超、韩丹为了完成潜江市驰援武汉的新闻报道,冒着危险两次赶赴武汉采访,他们还经常加班加点,深夜赶往乡镇采访;记者田柯、郑佳佳不惧危险,深入感染病房隔离区等现场,采制第一手素材。

电视指南 | 湖北这家地市台是如何抗击疫情的?

后方:记者康璇夜以继日,连续工作四天,晕倒在工作岗位;记者黄颖高病倒后,在家里一边打着点滴,一边编辑新媒体的推送文章;编辑胡敏、刘进荣,主播董雪、欧阳彦彦每天在编辑机前、配音室里忙碌,新闻播出后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远方:记者向大勇春节前回到老家恩施,为早日返回潜江参与疫情防控宣传,他第一时间联系当地指挥部开具了通行证,匆匆赶回了工作岗位。向这群最美逆行人致敬。

战“疫”,总有勇士挺身而出,总有英雄逆风而行。潜江广电人将继续奋战在疫情防控最前沿,履职尽责,全力以赴开展新闻宣传报道,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电视指南 | 湖北这家地市台是如何抗击疫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