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網上銷售模式對今年的房地產有什麼影響?

奮鬥阿俊


近期多家頭部房企動作頻頻,著實吸引眼球,先是開啟網上銷售模式,推出千元定金買房,不僅可以無理由退房,最騷的操作是差額補償,看下來,對這些房企只有感動,業界“良心”啊,怎麼看都感覺自己佔了房企的“便宜”。如果你以為劇情發展到這裡就結束了的話,那你還是太年輕,房子最低7.5折出售,有沒有嚇到你???

不得不佩服一家房地產企業竟然將電商的各種技巧融於一身,完全沒有任何違和感。就拿7.5折這個手法來說,就是電商百玩不厭的先漲後打折嘛,真正的優惠可能比較小,俗話說買的沒有賣的精。關鍵是你看中的、喜歡的樓盤,可能都不在這些優惠覆蓋的範圍。


當然,今天的重點並不是去深扒這些營銷方式,而是想聊聊房地產企業一系列營銷操作背後的目的:自救。為什麼說是自救呢?企業自救的前提有兩個:一是遇到經營困難;二是他救沒有或來不及。

房企的抗風險能力是比較強的,尤其是頭部的地產企業,對資源的聚集能力比較強。雖然在房住不炒和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工具的大政策下,地產企業處於比較難受的時期,尤其是融資端的控制。但這些都在頭部房企的預判範圍之內,是具備相關應對方案的,例如加快項目週轉、較快項目銷售回籠資金等,受政策衝擊比較大的主要是尾部排名靠後的中小房企。


疫情對於房企的影響才是真正的黑天鵝。因為疫情影響到了企業為應對政策採取措施的效果,在暫停線下營銷、項目開工等疫情防控措施下,房企的造血能力被按下暫停鍵。這對於負債率高、依賴現金流滾動債務的企業來說,會帶來比較大的影響。


部分地方政府出臺緩解地產經營困難的措施。在疫情防控期間,尤其是復工依然面臨諸多問題的情況下,部分地方出臺了一系列緩解房地產企業經營困難的措施,包括稅費的延遲或減免,項目建設期的放寬,土地出讓金的暫緩繳納,估計金融機構展期或新增信貸等等。這對於幫助房企度過疫情的特殊時期是有幫助的,至少能夠部分緩解現金流的壓力。但這些資金相對於房地產企業剛性債務和支出來說,尤其是若復工可能再延長的情況下,能夠起到的作用畢竟還是有限的。


加快自身造血能力才是根本。正因如此,把能用到的網上營銷和銷售方式都用起來,暫時減輕線下業務暫停帶來的影響,是房地產企業能夠做到的主要工作。


在一城一策下,或能看到更多緩解房地產企業經營困難的措施,但千萬不要片面理解為房地產的放鬆,政策大的取向的不會改變的。地產企業經營的改善,或減少疫情衝擊影響,還是要儘快復工,加快影響推盤和項目開工建設,加快資金回籠。到時可能會看到短期內投資的快速放量,但由於快開工、慢竣工的思路不變,可能持續時間不會太長。


市場與風險


我覺得恆大網上銷售的模式只是線下銷售的一種補充,更多的只是宣傳作用,想要實現真正的銷售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能退款也會覺得很麻煩

房子不是普通消費品即便你承諾可以退款,又有幾個人願意交幾十萬上百萬的款後再去退款,是不是很麻煩,再說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交款容易退款難,有很多條條框框限制這,做不到真正的無條件退款,密密麻麻的購房合同又有幾人能認真看全?

網上銷售容易引起糾紛

眾所周知,買房不僅是要看戶型選樓層,房子的具體朝向採光如何,周邊有什麼,配套怎麼樣,物業服務如何,精裝房的工藝水平等等很多很多,這些在網上摸不到看不見,很容易在交房時候引起業主的不滿。

價格戰害人害己

前幾天還看到了恆大75折的廣告,我認為這樣的宣傳太低端了,不管你是真折扣還是假噱頭,以價格為主打對自己、對整個行業來說都不是明智的做法。

恆大的這輪急迫的攻勢,讓人難免猜測這裡是否有其它原因,網上銷售模式只是疫情期間的曇花一現,疫情過後必定淡化,讓我們拭目以待。


眾點說旅居


網上銷售依然需要與線下實體相結合起來的,不然咋知道房子情況呢?在哪個位置呢、房子樣板房具體面積多大裝修效果好不好,所以線上銷售依然需要跟線下相結合,就像房產中介類都推出了VR看房,線上線下相結合,有利於客人在網上看到自己的房子



杭州貝殼小戴


不知道,這最少開發商4個月內絕大多數難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