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80元賣了箇舊碗,洗淨後專家看見6個字,欣喜萬分

上世紀七十年代的一天,一個太太來到北京文物商店,她從隨身攜帶的破布包裡拿出了一個藍色的大碗,工作人員拿出大碗仔細打量,發現裡面有一些汙垢。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老奶奶介紹說,這個碗在她家存放了很多年,裝過鹽餵過雞,雖然她也不知道是哪個朝代的,但是她想拿這個碗換點錢,工作人員把這個碗當作乾隆時期的瓷器收購了,給了老奶奶80元。

老太太80元賣了箇舊碗,洗淨後專家看見6個字,欣喜萬分

工作人員把藍色大碗清洗乾淨後發現,在碗內底部竟有六個字“大明宣德年制”,北京著名的瓷器專家耿寶昌、付大卣慕名而來,專家們一致認定這件瓷器燒製於明朝宣德年間的景德鎮,是一件稀世珍寶。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這件大碗中最特殊的工藝就是灑藍釉,而這種工藝初創於明代宣德年間,宣德皇帝文化素養很高,卻貪圖玩樂。

老太太80元賣了箇舊碗,洗淨後專家看見6個字,欣喜萬分

他一度沉迷於擲色子,更要求景德鎮專門燒製一種擲色子的瓷器,於是工人們苦心研製了這款灑藍釉缽,此後灑藍釉缽成為宮廷裡娛樂消遣的玩物。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由於灑藍釉瓷器的燒製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其製作過程非常複雜,工人們需要口吹已蘸青釉的竹管,將釉附著於瓷胎上,再進行二次燒製,成功率很低。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而在宣德皇帝駕崩後,景德鎮也不再燒製這種瓷器了,灑藍釉工藝從出現到消亡只有短短十年,流傳至今的灑藍釉瓷器僅僅只有3件。

老太太80元賣了箇舊碗,洗淨後專家看見6個字,欣喜萬分

如今這件瓷器已被鑑定為國家一級文物,價值上億,現被收藏於首都博物館。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