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类人成为购房主流

目前,楼市正处于走弱的行情之下,然而,即便如此,交易也并未完全停滞。目前,仍然有部分购房者逆势而为,放弃观望毅然入市。那么,当下究竟是哪些人在买房,支撑着楼市不大的成交量?业内人士分析,经历过市场波折且具备一定资金实力的改善型购房者;迫在眉睫不得不买房的准夫妇;以及一些需要养老的人群是目前楼市交易的中坚力量。那么,在如此淡市下,购房者该如何购房呢?

这三类人成为购房主流

1

购房类型一:富足型


购房关键词:置换、房源质量

故事:王先生是土生土长的遵义人,自己经营着一家与电器相关的公司,公司经营稳定,每年盈利丰厚;家庭和睦,正在读小学三年级的独子聪明伶俐,妻子也十分贤惠。

王先生自小在农村长大,在他的印象中,独门独栋的大房子是生活的必需,再好的公寓房也始终有些压抑。于是,在积累了一定财富之后,原本居住在外环路的王先生决定首次购买别墅,在自住的同时,也兼带投资。

这样的念头一起,王先生就行动起来。在多处看房几番比较之后,王先生终于在中铁共青湖买了一套别墅。

点评:

相信自己的眼光和判断——楼市走弱,房价又高,受到影响最大的其实就是改善型的购房者。此时,能够保持原先购房计划的就是资金实力雄厚且具有一定魄力的购房者了。

这类富足型购房者的特征十分鲜明。目前购买别墅等高端项目的购房者,有半数以上都是私营企业主或者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年龄在40岁上下。他们绝大多数由普通客户升级而来,且是首次购买别墅,购买意愿强烈,以自住为主兼带投资。

为何会选择在这个时候购房?一方面这类人群具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也和他们的经历有关。他们大多在外打拼多年,见惯了大风大浪,对市场具有一定的判断力。对于楼市,他们都起码经历了两轮以上的起伏,自有一套独到的见解。相信自己对于后市的判断,追求具有品质的生活环境,促使他们在需求来临之时即时入市。


这三类人成为购房主流

2

购房类型:刚需型


购房关键词:婚房、经济实惠

故事:小陈及其女友是一对“80后”。目前两人正打算在结婚前筑造自己的小家庭。然而在准备的过程中却遇到了阻力,房子还没有着落。

原来早在2017年初时候,小陈曾经计划买房,当时手上的20万元刚好可以付中心城区一套二手房的一半房款,余下的贷款部分,按照两人的收入也可以对付。但是当时买房挑挑拣拣,市场却不等人。房价一路飙升了半年后,原本支付一半房价的20万元只能勉强付个首付,加之几次加息导致利率上扬,还贷也成了个问题。由于两人一个月的收入总共在8000元左右,贷款就意味着大部分收入都要用于还贷,生活难免会“紧绷绷”。没有了房子,小陈女友的父母表示,不会把女儿嫁过去。经过女儿的再三劝解,以及双方的协商,小陈父母最后才作出了让步,由小陈父母拿出10万元用于买房,并由双方父母每月共同补贴1000元,给小陈夫妇作为还贷补贴。

之后的事情便顺利许多,在考虑了实际可支付的贷款数目后,小陈和女友把购房目标限定在总价80万元以内。在多次看房后,他们看中了位于人民路天安幸福里,这里位于中心城区,除了环境优越外,各类生活配套设施完善,适合新婚夫妇。

点评:量入为出,合理购房、理财——婚姻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为了保证新生活的质量,购房置业便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尽管从目前市场来看,平淡是楼市主要基调,但对于刚性需求强烈的新婚一族来说,婚房的购置是重中之重,不轻易受市场及政策的影响。

业内人士分析,从中国传统观念上来看,结婚要有房子一直都是不变的观点,这也就渗透出大量的刚性需求,成为市场的生力军,这一现象从本世纪初开始显现后从未消退。而就目前新婚夫妇购买物业的经济来源来看,主要以“自己的积蓄+父母的资助”作为首付,其次以按揭贷款的形式购房。对这部分经济实力并不雄厚的新婚夫妇来说,应秉承“量入为出”的理财原则,分析家庭建立之后的经济实力、确定一个大致的支出“底线”。

此外,购房者还需要注意一个法律问题,即房产证上房屋的所有权归属。由于购房款项由准夫妇以及双方父母“凑份子”而来,因此要事先约定好房屋的产权归属,以免日后产生矛盾。


3

购房类型三:养老型


购房关键词:医疗、社区

故事:居住在南部的田女士父母远在外地,考虑到父母已经接近70岁高龄,田女士于去年年初将父母接到了身边便于照顾。这原本是件好事情,麻烦却接踵而来:老人每天早上6点多就准时起床,全家的生活习惯被打乱;老人的口味偏重,可是女儿却坚决要求饭菜清淡。生活习惯的不同,给老人和田女士全家都造成了一些麻烦。

最糟糕的是,尽管全家都尽量迁就老人的居住习惯,可是老人还是郁郁寡欢,每天闷在家里。4个月后,田女士决定在目前的居住地附近为父母购买一套养老房。这样既能保证彼此的生活不会受到影响,也可以及时照顾老人。“一碗汤”的距离是田女士购房的标准之一。

现在,田女士父母已经搬到了保利未来城市的一套两居室里。从整体来看,小区非常适合养老,周围医疗资源丰富,社区医院、康健场所、户外公园等都在这个板块内。此外,这个小区老人的居住比例较高,能够和同龄人在一起,老人心情也开朗了起来。

点评:顾及老人的生活习惯——子女孝顺,本是老人的福分。但是,由于两代人甚至是三代人的性格、生活方式上的差异,几代同堂毕竟不太现实。于是很多老人自己或者由子女出资购买了“养老房”。

既然房子是用来养老,那么首要的就是要顾及到老人的生活习惯。老人需要运动,小区内最好有一些公共的运动设施;生病了最好能方便就医,是否靠近医院是购房时候必须考虑的;此外,靠近菜场、卖场的房源也比较受到老人的喜爱。而年轻人较为关注的交通等因素则不在老人购房的考虑范围内。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或其他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确保文章的准确性,如有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