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益-信托理财周刊」发行市场继续走高,发行规模回升至250亿元

「用益-信托理财周刊」发行市场继续走高,发行规模回升至250亿元

一、产品动态

1、每周高净值理财产品精选


「用益-信托理财周刊」发行市场继续走高,发行规模回升至250亿元


2、产品点评与配置建议

本周投资者关注度排名前五产品的投向较分散,其中投资者关注度最高的为信托产品,“恒信共筑5号-城市化基金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第11期第6批)”由五矿信托发行,发行规模1.096亿元,预期收益率7.6至8.3%。该信托资金用于受让深圳五顺方持有的华鸿嘉信旗下温州瑞安市项目公司因项目销售产生的对购房人按揭贷款的应收账款债权。华鸿嘉信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对保理公司的回购义务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华鸿嘉信实际控制人李金枢连带责任保证担保;项目公司股权质押(后置,拟于共筑5号城市化基金第九期结束后15个工作日内办理)。

本周一,首单民营企业疫情防控公司债成功发行,中融信托认购了3500万元债券。据悉,该公司债由广东东阳光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阳光”)公开发行,规模2亿元,期限为1+1年,票面利率5.98%。东阳光拥有国家级抗感染实验室,不仅是抗病毒药物奥司他韦的重要生产厂商,同时控股子公司东阳光电化厂也是我国华南地区生产消毒液主要原材料双氧水和次氯酸钠的最大生产企业之一。

本周二,交银理财发行的一款低风险封闭式净值型理财产品,一年期预期收益率达4.1%,该产品免除销售手续费、托管费和投资管理费,所募集的理财资金将主要投向生产防疫用品的优质重点企业,以及其他抗击疫情的相关领域。该款产品客户经理说,银行通过压缩利差空间向投资者、企业让利。“防疫主题理财产品不收取固定和浮动管理费。募集资金投向的企业也有相应优惠利率。”

市场分析

1、信托发行市场评述

市场概述:本周集合信托发行市场继续走高,发行规模回升至250亿元线以上。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本周共27家信托公司发行集合信托产品158款,环比增加10.49%;发行规模258.98亿元,环比增加52.35%。本周集合产品发行市场同样逐渐从新冠疫情的阴霾中走出,集合信托产品的投放开始增加。本周发行的集合信托产品中,金融类产品发行规模居首,发行规模103.27亿元;基础产业类产品次之,发行规模67.72亿元。


「用益-信托理财周刊」发行市场继续走高,发行规模回升至250亿元


2、资管发行市场评述

市场概述: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本周券商资管产品发行数量19款,比上周增加7款,发行规模9.62亿元,较上周增加3.37亿元;本周基金子公司集合资管产品发行规模为2.5亿元,较上周减少0.69亿元,产品发行数量3款,较上周减少1款;本周期货资管产品发行1款。


「用益-信托理财周刊」发行市场继续走高,发行规模回升至250亿元


3、其它金融资产评述

股票市场:本周,沪指延续反弹走势,上升逐渐动能减弱,周涨幅1.43%,上证50指数涨幅1.52%,沪深300指数涨幅2.25%,创业板指触及2100点,较上周上升动能减弱,周涨幅2.65%。行业整体表现分化,29个中信一级行业涨跌互现,其中种植业与林业、半导体及元件、新材料行业涨幅居前;中药、医疗器械服务、纺织制造行业跌幅居前。主题方面,HIT电池指数涨幅居前;口罩、超级真菌、流感指数跌幅居前。本周中国1月CPI同比上涨5.4%,预期4.8%,前值4.5%;《证券法》新规正式施行;湖北防控工作到了最吃紧的时候;湖北以外地区新增病例连降11天;非洲蝗灾肆虐。总体而言,市场短期内反弹动能减弱,全国疫情的防控逐渐预期乐观,将密切关注全国疫情拐点的到来。

债券市场:本周可转债市场有224只可转债交易,其中3只新发行可转债上市,满额申购的投资者单账户合计平均盈利 399元;1只可转债退市,名为中装转债(128060),持有到期获利 338.88元,上市首日买入收益率为 57.57%,年化收益率高达 72.93%。上证指数全周上涨 1.43%,而转债平均价格上涨 2.18%,强于主要指数涨幅。从今年以来的累计涨幅看,转债平均持续强于上证综指。本周实盘市值与上周相比,上涨了2.69%创新高,继续领跑上证指数和沪深300。主要受益于重仓转债中的中来转债、华夏转债、拓邦转债上涨收益,以及东财转2上市收益。实盘在今年并没有做大幅调仓操作,但收益创了新高,主要归因于去年低调仓到10大金转债,然后坚定持有,静待花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