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愛學習,拖延、撒謊、懶惰的真實原因

他有一個女兒,上一年級,學習成績在班裡不好不壞,一直徘徊在中游上下。孩子的父母對她的期望不高,只要她保持中游以上知足了。一來不那麼累;二來有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

但是,她們的女兒特別貪玩,興趣總不在學習上。晚上做作業,正兒八經需要一個人監督;手把手的教,每天晚上作業寫到十點多。她自己累,父母疲憊不堪。那還阻擋不住叉叉叉的攻勢。急得母親想哭,恨的想打。

不要怪老師教的快,不要怪作業多,學生都這樣,這就是現實,我們改變不了現實,只能適應現實。

孩子不愛學習,拖延、撒謊、懶惰的真實原因


電視網絡上,專家們用不容置疑口吻說,不能打孩子、不能罵孩子,那樣對孩子不好。其實,父母也知道那樣對孩子不好,有什麼辦法呢?你如果好言相告,她會不耐煩,根本不會聽你的。

專家會說你的方法不對……

我個人覺得父母的威信很有必要的,要在適當的時候體現出來。孩子在家裡必須有一個怕角。

在他的家裡,女兒相對來說怕父親,因為父親在小事上很少管教她,倒是母親在個人衛生、生活學習督促的比較多。她管的最多,女兒反而對母親不甘示弱。

儘管母女水火不容,遇到爸爸媽媽爭吵,女兒還是會偏向母親。女兒和母親合起夥來欺負爸爸,爸爸沒有感到不悅,反而欣慰,說明女兒善良。

父親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只有女兒在做人和學習態度上踩了底線,父親絕不會手下留情。父親試過擺明事實,講道理,女兒不屑一顧。

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有時真的感到無奈和無力。有時候恨自己結婚過早,自己還是孩子,怎麼教育孩子。

看電視像上癮一樣,寫作業就是為了看電視。因為家長承諾孩子寫完作業可以看一個小時電視,孩子才會安靜下來寫作業。她的父親捶胸頓足“學習為了看電視那還有什麼意義”。

看電視就像借錢,好借不好還。開電視的時候,她歡天天喜地;關電視的時哭天喊地。

有一次氣憤的父親將電視砸了,女兒嚇得眼睛發直。事後父親後悔不已,他覺得傷害到了女兒。

父親喜歡書法,業餘時間一部分無私獻給愛好,還有一部分奉獻給刷視頻,吃飯睡覺,外出喝酒。

女兒的媽媽喜歡追劇,吃飯都不能放過追劇。其實,在父母刷視頻、追劇的時候,女兒寫著作業,她會想你們在看什麼,笑什麼。

女兒羨慕的目光望著父母,心裡在說,你們真好可以想看什麼就看什麼,而自己只能枯燥的學習。心裡產生不平衡。

孩子不愛學習,拖延、撒謊、懶惰的真實原因


父親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把所有的業餘時間留給女兒,和女兒一起學習,像小學生一樣。在父親的陪伴下,學習變得輕鬆愉快。

女兒小的時候,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只要孩子不鬧,爺爺奶奶什麼都滿足她。這只是其中一部分,爺爺奶奶處事習慣都無形當中影響孩子。

孩子真就是一張白紙,你從她身上看到的拖延、撒謊、懶惰、都是家長縮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