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这次疫情后,医闹还会多吗?是否更应该尊重白衣工作者?

乌鸦人生


疫情过后也须立法,医者遵循法理救死护伤,让医闹者畏惧法律的遵严。


手机用户101606大诚


我是医学科普刘医生,传播医学知识,让每个人都成为自己的医生!

想起当年的那一次次骇人听闻的医闹事件,现在还历历在目!

  • 2012年3月23日下午,哈医大一附院王浩医生遇刺身亡,另有三名医生受伤。

  • 2013年10月25日,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王云杰医生遇刺身亡。

  • 2018年7月12日,天津武警医院消化内科赵军艳医生遇刺身亡。

  • 2019年12月24日6时许,北京民航总医院急诊科杨文医生遇刺身亡。

……

这只是一小部分,如果算上殴打、辱骂医生的那就更多了,记忆尤深的就是当年班上有个很优秀的同学,就在温岭第一人民医院实习,经历过“那件事情后”便果断的转行了。

救死扶伤本就是个神圣的职业,又岂容他人来随意践踏!

医患关系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为什么到今天为止医患关系会变得如此微妙的?

统计显示,2018年末,全国卫生人员总数达1230.0万人,比上年增加55.1万人(增长4.7%)。看似基数庞大,但是要守护着14亿人的健康,平均下来还是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的。况且大部分老百姓都比较认可三甲医院,我国卫生资源分布并不均衡,分级诊疗制度也不完善,这就导致了大型医院的医生会非常辛苦,常常一天门诊能够看到一百多个病人,而每个病人看下来的时间也就几分钟。所谓的“排队几小时,看病几分钟”,但这个是医生或者患者造成的吗?

另一方面,“看病贵,看病难”也是我们经常谈论到的话题。我国的医保政策虽然基本覆盖到了所有的人,但很多天价药或者昂贵的器材并不在此范围,而且报销比例有限,但凡不幸患上重症,很有可能倾家荡产。并且很多大型三甲医院的专家号也是“一票难求”,有些人高价买了号贩子的票,结果还没看好病,也成为了医患矛盾的导火索。但这个是医生或者患者造成的吗?

当然在这里不除外有些医生的服务态度问题,也不除外少数患者的无知导致了矛盾的升级,那么我们该怎样预防呢?首先国家层面应该增大医药卫生的投入,完善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医生方面加强自我的医德修养,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态度;患者方面应该多多理解、换位思考,理性对待疾病的认知(目前大多数疾病甚至连病人还没有明确,更何谈治愈)。

回到我们的主题,这次疫情到今天为止,国家已经从各个省份派出了3.2万余名医护人员来到湖北参加“抗疫”行动,同样刘医生身边的很多同事,包括有些同学也都参与了进来,他们被称为这个时代“最美的逆行者”。

想当时2003年的“非典”时期,医护人员也被描述为“白衣天使”,但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个神圣的职业却被“妖魔化”,大多数的医务人员不希望自己的子女从事本行业,国内高分的状元门也都不会选择学医,可能很大一分部人是因为当今的医患关系造成的吧。

小结:当今新型冠状病毒盛行的时期,我们医务人员好像又回到了17年前的那天,媒体广泛报道医护工作者的先进事迹。我们不求靠此职业发家致富,只希望这次疫情过后,社会上能够普遍尊重、理解医务工作者,希望以后的医患之间上演的都是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故事!

医学科普刘医生


关于这个问题我真有发言权,因为我经历了2003年的非典。2003年的非典死了这么多医护人员,被尊为“白衣天使”。6月22日最后一个非典病人出院。在随后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媒体成功地让医护人员完成由白衣天使向“白眼狼”的转变。所以我猜测,这次疫情比较大,大概不需要6个月也一样可以完成白衣天使向“白眼狼”的转变。不信就等着看吧


jingjing0786


不会

我们科现在就住着一个,因外伤入院,入院后发现眼压高,青光眼,但不用急诊手术。

因为还有外伤,存在感染,所以不能手术,目前靠药物维持。

患者的女儿天天找眼科闹,要求手术,不听眼科大夫的解释。

患者女儿私底下还说,先通过各种投诉,逼着医生把手术做了,做了后再找由头投诉。


慧康复明中医


人最容易忘记伤痛!我作为一名医生,到今天持有的一个信念就是绝不让我的孩子从事医疗工作。这不代表我不爱自己的职业,我只是把它当做一个职业,我应该尽自己的本分。

其实最近隔离期间看鲁迅先生的文章,鲁迅笔下不管是冷漠的人,还是自我催眠的人,都活在我们周围。我在自己身上,也可以或多或少找到一些鲁迅笔下小人物的影子。

声明一下,本人也在一线参与本次疫情的救治。不喜欢的,不要喷。只是在回答大家的提问,与其他无关。如果有高尚的人,请您多鼓励自己的孩子或者孙子立志从医。


泰康同济董永强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涉及面之广,动用的医护人员之多,为历史之最,远比非典传染性更强,给目前中国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但是,我们的人民和全社会团结一心,奋勇争先在与病魔做斗争,与时间在赛跑,争分夺秒在阻击这场疫情战争。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够战胜这场疫情狙击战。

战胜这场战争,全社会的医务工作者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人民大众应该铭记于心,不能再忘却03非典之痛,将医患关系越演越烈,好了伤疤忘了疼,不是我们人应该有的秉性。我们应该拥有的是社会良知、爱心、责任、理解……等等,在大灾大难面前,是我们的医护人员在全力守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是他们构筑了生命安全的钢铁长城,应该懂得感恩,懂得感激,懂得将心比心……

所以疫情以后,全社会应该更加崇尚医生,尊重他们,爱护他们,希望人间再无医患关系,有的是医生和病人之间最纯真和谐的关系,让人间真爱充满社会,充满医院!

我坚信经过此疫,医患关系一定会大大改善,充满人间真爱!


喀秋莎007


一样,13年非典期间,全国媒体都在歌颂白衣天使,非典一过,媒体马上开始声讨白狼。


功总


主要看医院还是不是以自创自收的盈利为主,这个性质不改变,医患关系不会消失。


王彦刚


本人提问的初衷是让大家能在大灾大患后能更加尊重和支持有德有良的勇敢者和医护工作者,也能让大家觉得公共医疗在国家所应获得的大力完善和全面发展,有德有能的医护人员应得到高规格的待遇和保护,政策应更加大力度考核医德医能的基本条件,使国家公共卫生和护理等民生环境更符合我大中国数十亿民众,,这必将是数百年的奋斗努力#*


乌鸦人生


完全有理由相信,疫情过后,肯定还会闹,因为闹已成为习惯,而且闹的成本极低,有关部门包括医院行政都抱着纵容的态度,处理方式基本是和稀泥!使劲闹吧,以后越来越多的人不愿从事医疗行业,那样大家都满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