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結束後報考醫學的會變少嗎?感覺嚇跑的人比熱血的人更多?

萌萌噠的甜甜醬


我認為你這個“感覺”既很不可靠,也十分不理性!難道因為醫生要面對病毒,就不去當醫生了?難道因為軍人要上戰場,就不去當兵了嗎?

相反,我預計:今年報考醫生、護理專業的考生比往年會更多!


看著心疼:經過這次病毒防疫戰之後,醫護人員的工資待遇一定會得到提高!

大家都知道,現階段最苦最累的人,就是那些奮鬥中一線的救治病人的醫護人員們。

湖北漢川市一家醫院的一名護士,因連續十多天奮戰在抗疫一線,幾乎沒有休息,最後過度勞累暈倒在地,還好後面又搶救了過來!

像這樣的護士、醫生還有很多;由於缺乏醫護人員力量,他們只能夠:女人當作男人用;或者1人當作2-3人來用。至於什麼時候能休息,還遙遙無期!

無論是他們的父母,還是全國網友,早就心疼了這幫英勇奮戰的戰士們!所以,等到這次疫情過後,醫院一定會給他們放一次長假,讓他們好好休息休息!

這次病毒防疫戰之後,醫護人員的工資待遇也自然會得到提高!工資待遇一旦提高,報考的考生就自然會增加!

填補空缺:今年高考後填報“醫生”“護理”專業的學生反而將多於往年!

這次疫情過後,全國尤其是湖北、武漢將出現大量醫護人員用人缺口,鑑於此,各大高校可能會擴大對醫生、護理專業學生的招生和錄取。

這對於本來就喜歡醫生、護理專業的考生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機會;而對於那些不知道該包括什麼專業的學生,對醫護專業不排斥、反感的學生,也可能贏來重大契機。

而對於那些今年從剛剛從大學畢業的醫護專業的畢業生來說,他們將比往年更容易找到工作,無論是就業率還是就業質量,都將大幅提高!

醫護人員工資待遇的提高,也在很大程度上吸引著考生的報名!

相信他們:在災難面前,“熱血青年”比“冷漠看客”要多得多!

17日,中央電視臺報道了一名叫做甘如意的95後女孩的故事,她原本是武漢某醫院的一名醫生,年前回家沒想到“新冠疫情”爆發,隨後她一個人起著自行車,花費了4天3夜的時間回到了武漢!

她為什麼要回武漢?因為她是一名醫生!甘如意的故事感動了無數網友,她也被稱為“最美醫生”,“最美逆行者”!

像甘如意這樣的“最美逆行者”,在湖北還非常多,他們包括醫生、護士、軍人、志願者,以及一些捐助者。

這說明,在災難面前“勇敢上陣”的人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多,如果不是因為疫情管控,我相信會有更多的人加入到這場戰鬥中來。網上流傳的那些“請戰書”便是最好的證明!

結束語:

當醫生和護士沒有什麼不好的,在救死扶傷的過程中,也讓自己得到了成長;每種職業都有面臨危險的時候,我們不能因為有危險存在,就不上戰場,就不去工作吧?!

由於今年的特殊情況,醫生、護士不但不會成為大家害怕的職業,反而會成為廣大考生所熱忱追求的職業!


飛魚勸學


上初中的時候姥姥去世了,於是到了寒暑假,媽媽就會讓我去個姥爺作伴。之所以老是我去,是因為姥爺的習慣別人受不了。

姥爺的作息時間優先於常人,怎麼個優先法呢。不管冬夏春秋,姥爺早上三四點就起床了,然後就忙乎的開始做早飯,吃早飯,午飯時間大概是上午10點,晚飯是下午4點。

吃的早,自然睡的早,冬天下午5點半,夏天不超過7點,姥爺就開始睡覺了。

晚輩們沒有一個受得了,就我適應了。

姥爺是個鄉間赤腳醫生,給人看病的口碑很好。姥爺手裡有很多古中藥方,尤其是對一些疑難雜症,更是一絕。

如果我沒有讀高中,上大學的話,那我肯定跟姥爺學醫去了。

說了這麼多題外話,言歸正轉,聊聊正題。

此次疫情影響重大,這個不用我多說,大家都親身經歷了。

相信經過此次疫情,上到國家政府、科研專家,下到普通百姓、老弱婦孺,對醫學、疾病、消毒、防護,都會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升級

志願填報,廣大學子多數都忽視了生化醫學類專業。

近些年來,廣大高考學子在填報志願的時候,都優先選擇經管類、計算機類專業,因為這樣的專業比較有“前景”。

而生化醫學類專業,很少被放在優先位置。

但是經歷此次疫情,我們會發現,生死關頭,還得靠如鍾南山、李蘭娟、張宏文等醫療專家,還得考廣大的捨生忘死的醫護人員

。沒有他們,我們連最基本的生命安全都得不得保障。

有句話說——勸人學醫,天打雷劈。

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句話,那是因為學醫的畢業後很難找到工作

現在醫學本科畢業,很難找到工作,因為即使是縣裡面的醫院,在招醫生的時候,最低學歷也要碩士起。而三甲醫學院則更是沒有博士學歷進不去。

弟弟有個關係很好的高中同學,高考志願填報的時候,選擇了學醫,畢業後,家裡沒什麼關係,最後轉行學編程去了。

學醫的人基本要去考研。

學醫的人,因為本科畢業後工作不太好找,絕大多數都會選擇考研,因為是現實所逼呀。

但是醫學類考研有很強的壁壘性,主要有兩點:

  • 學醫的考研只能繼續考醫學類。我們知道其他的多數專業,考研是可以跨專業考的。比如我本科學計算機,我考研要考經管類的,沒問題。但是絕對不可報學醫類的。
  • 學醫考研內部也不允許跨專業。學口腔的不能去考臨床,學造影的不能靠護理。

同樣學其他專業的學生要考醫學類的研究生,那也是不可以的。


最後,我想說,我們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腳踏實地。崇高理想要有,但也要考慮以後的就業問題。


曉曉筆記


兒子高考時曾經特別想學醫,但是因為分數不是特別高,讀最好的醫學院走不了,一般的又不願意去,最後陰差陽錯學了工科。

後來他給我們談起為什麼想學醫,我才理解孩子真正的想法。他小時候一直身體比較弱,最讓人擔憂的是曾經因為闌尾炎住了兩回醫院。第一次是六年級,在我們縣城醫院,打彩超沒有任何問題,孩子肚子又痛,醫生叫做手術。我們權衡後沒有做手術,連夜轉院到南充,診斷為闌尾化膿,根本不能手術,只能用保守療法,輸液,用中藥加蒜泥敷。

第二次闌尾炎復發是初三,幾個孩子跑去南充考試,亂吃了東西,試沒考完就進了醫院,直接割掉了闌尾。

這兩次經歷讓孩子看到某些醫生專業素質真的不高,於是他希望能當一名醫生,對醫療事業盡一點綿薄之力。

雖然他沒有選擇醫學院,但是對於醫生,我們卻心懷崇敬,畢竟大部分醫生素質高,醫德高尚。

結束語:經過疫情後,我相信會有更多的人熱血青年選擇醫生這個職業,特別是那些在這次疫情中得到醫生救護的病患, 他們會希望讓孩子長大後為更多的人解除病痛,來回報社會。


語文教育楊柳依依


我只能說我的運氣不好吧?真沒有碰上幾個醫術高明的醫生,或者的的病本來就比較簡單,我岳父因為食道癌走的,可是過了一段時間我咽喉出現和岳父說的差不多的症狀,心理特別害怕,就到我們這兒還算有點檔次の醫院,做了喉鏡檢查,順啥咽喉囊腫,需要住院做手術治療,好吧,只要沒說是食道癌,因為我還能吃下飯,做手術也全是小事,因此回來請好假以後吧,就準備住院手術!

後來還是想了想,我再到一家大型醫院再做一次喉鏡檢查呢,這次檢查,醫生說沒啥,開店藥就好了,好吧,先不作手術了,吃藥,中藥(因為是所中醫院),可是吃了一段時間沒效果,我又懷疑是不是真改做手術啊?所有又去了旁邊我們省全是數一數二的醫院檢查,沒問題,只需要吃藥,西藥偏多,同一個醫院差不多去了了4次,任然沒效果,難道我的是疑難雜症?



(你們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人)

後來就逛上了頭條,查找了一些我的症狀的中醫或者說一些用戶的明間方子,也就這個時候對中醫有所瞭解,自己開了一個方子,應該是:厚朴姜夏湯吧(原名記不起了),中醫名叫梅核氣,反正試一試的態度,居然神奇般好了,這期間我也自己熬製了芡實、薏仁、赤小豆等稀粥吃,到底是誰的作用雖然我也不清楚,沒事了就好!

(新時代的英雄)

我的睡眠一直不好,看了名字,我們當地市級認定的中醫大師,大師就是不一樣,70多歲,摸脈只用了三秒鐘(我後來一直在想,看著手上老繭很厚,三年能感覺到脈嘛),開藥三副700多元,熬製以後就像綠豆湯一樣,沒一絲感覺,或許療程不夠,可是藥太貴,不敢去了,我窮人一個!

還記得一次感冒,很嚴重,到一所醫院去,檢查下來還要打點滴,我幾乎沒有打點滴的習慣,500多元,嚇得我直接走了,藥店先買藥吃了再說,力克舒,居然幾元錢搞定了!

這或許只是我自己遇到的,但是我不懷疑有醫術、有醫德的醫生,有時候可以和你聊上半個小以上關於病的問題,所以如果我要是再次參加高考,我一定會選擇當醫生的,因為我真的想靠醫術為病人解除痛苦,或者在祖國需要的時候我也能像白衣天使一樣上前線!


楊鍋來了


“白衣天使” 崇高的職業

題主說,疫情結束後,報考醫學的人會被嚇跑。我很不贊成你的說法。我認為,報考醫學專業的不僅不會減少,反而會增多。

因為這次疫情,讓人們認識到了“白衣天使”擁有精湛的醫術是多麼的重要。當一些人被感染新冠病毒以後,他們多渴望“白衣天使”,能用自己的醫術把病給自己治好。醫務科技人員經過夜以繼日的研究,終於找到了有效的治療新型冠狀病毒的藥物,有大量的患者可以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正是由於醫務人員的精湛醫術,才使眾多新型冠狀病毒患者康復出院。

這次疫情還讓人們看到了“白衣天使”的吃苦耐勞精神。他們為了搶救病人夜以繼日、加班加點地工作,有的一天只休息三、四個小時,困了就躺在地板上睡一會兒。有的醫務人員穿上防護服連著工作6個小時,不吃不喝 ,像嬰兒一樣用尿不溼解決上廁所問題。有的醫務人員因穿防護服,臉上被勒出一道道的疤痕。他們這種吃苦耐勞的精神,是非常令人敬佩的。

這次疫情還展現出了“白衣天使”的犧牲精神。為了搶救患者,他們毫不畏懼,不怕犧牲。李文亮、宋英傑、徐輝等醫務人員,都在這場抗擊新冠病毒的鬥爭中犧牲了。到目前為止,已經有1716名醫務人員被確診感染了新冠病毒,有6人犧牲。就在我正寫這篇短文的時候,媒體發出一條消息說: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因感染新冠病毒而離世。

范仲淹說過這樣一句話:“不為良相,便為良醫。”這說明“白衣天使”,是一種崇高的職業。我相信,這場疫情過後會有更多的人會報考醫學院校 ,學習醫學專業,成為一名光榮的“白衣天使”,為祖國的醫學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閆老師教作文


你的說法我不敢苟同,在我看來,接下來學醫的人數只增不減,理由如下:

1、在經歷此次疫情之後,國家勢必會進一步加大醫學人才的培養力度,學醫的人將會有更大更多的平臺來發揮自己的才能。

2、醫學人才的待遇將會越來越高,目前已經有多個地方都提出對本次參加一線防疫醫護人員給予優待,我想這不僅僅是現在的激勵政策,而是一種長久的認同。

3、醫護人才的社會地位將會得到進一步提高,在經歷這次勇敢的逆行之後,全社會對醫護人員都給予了高度的讚譽,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的水平,更因為他們的精神。

4、醫學人才缺口很大,未來將有更多的就業機會。現在大學生最大的難題在於就業,如果某個職業有著大量的就業機會,我想學生還是非常願意報考的。

5、醫護人員的權益和安全將能夠得到實實在在的保障,很多人莫名的擔憂醫護行業的一些劣勢,我們必須要向前看,國家衛健委已經多次表態必須要確保醫護人員的各項權益,保證他們的生命安全。



所以,我不認為接下來學醫的人數會減少,我樂觀的認為報考的人數反而會增多。在關鍵時刻,我們需要醫護人員有勇敢的精神,但如果把醫護看成一種普通職業的話,我們還是應該以平常心來對待,而不能所有的行為都用熱血來支配,這是我們應該努力的方向。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更多有趣的話題,請給我個關注哦


美蛙英語


君子未死,人格未崩!疫情讓我們明白:學醫,不是為了爭鋒,而是為了守護。

我一朋友在本地三甲醫院當業務副院長。有一次我問他:“現在醫生這麼吃香,每年一定有很多人想進你們醫院吧?”他說:“現在真正打心眼裡,想報考醫學的學生越來越少了。“他又表示:”每年想進的不少,但能進的卻少,尤其是名校畢業的更少。”

問其原因,他道出了箇中原委:

1.醫學專業的辛苦和醫患關係的緊張,讓部分考生不願意選擇本專業。

2.高學歷或名校畢業的學生,都想進一、二線城市,對於三、四線城市的醫院,很難引來這些鳳凰。

3.醫生的成長太慢,要在某個領域成為大拿,沒有10——20年的沉澱很難出頭。

但是,在我看來,這些困難,仍擋不住每年有無數的學子在報考醫學專業。而此次疫情過後,我相信報考醫學的考生,只會更多,不會更多少。

一、醫生救死扶傷,是個崇高的職業,深受大家的尊敬和喜愛。

我們學校有一個剛參加工作一年的女老師,研究生學歷,人長得很漂亮,但年齡已經27歲,本人不著急,但父母擔心再不嫁人,就步入剩女行列了。後來經人介紹了一個外科醫生,誰知兩人一見面就來電了,很快確立了戀愛關係。大家問她為什麼這麼快。她自我打趣:“王八看綠豆,對眼了!”私下裡她說:“緣分固然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我一直崇拜醫生。”當然,從現實的角度看,醫生+教師本就是理想的組合:一個負責健康,一個負責教育。

如果說這是人們對醫生的喜愛,那此次疫情中湧現出的諸多事蹟,則更讓人感受到了他們的偉大。

84歲的鐘南山,72歲的李蘭娟,吹哨人李文亮、患漸凍症的張定宇……還有大量用生命與疫情爭時間的護士們,他們用無私、果敢、技術,與死神賽跑,與病魔較量,把14亾中國人擋在身後,令人感到,令人敬仰。

二、社會的發展需要更多的優秀醫務人員。

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對健康越來越重視,醫生會越來越受到親睞,國家對醫學的投入也會越來越多。

在我國,歷來有“北協和、南湘雅、東齊魯、西華西、中同濟”的說法。他們分別代表了我國五個區域最頂尖的醫類大學,在國際上的地位逐漸提升。在這五所大學的輻射和帶動下,醫學類院校遍地開花。

目前,國內有140多所醫學院、醫科大學,這其中,大部分比較好的“醫科大學”都併入了985大學之中,例如北大醫學部、上交醫學院等,而仍舊以“醫科”為名的大學還剩70多所,例如首都醫科、中國醫科、南方醫科、天津醫科、重慶醫科等大學。

2019軟科中國最好醫科大學排名TOP10的有:


每一年報考這些大學的高考都很多,競爭相當激烈,錄取分數也是逐年提高。所以,根本不擔心沒有生源。

三、疫情不會嚇跑人,只會聚攏人。

人都有英雄情節,所以我們讚美英雄。

新冠肺炎發生以來,我們大都看到的救死扶傷、捨生忘死的信息,但也有在考驗面前退縮的人。

我們不能用道德去綁架他們,也無法去譴責他們,畢竟生命於每個人都只有一次。但我們應該看到,這樣趨利避害的人只是極少數。

人活著,總是要做一些有意義的事。因此,絕大多數人在災難面前,都願意付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在疫情面前,只有醫護人員才明白:生命固然重要,但守護比生命更重要!

綜上:

個人認為,疫情過後,報考醫學的人,只會更多,不會變少!


大家覺得呢?

關注“豆爸侃教育”,說教育事,解教育規,做教育人!

豆爸侃教育


希望學醫的人越來越多,但是真的會這樣嗎?我認為不一定。

03年的非典和今年的新型冠狀肺炎,不得不說醫務人員的功勞最大,是他們衝在第一線,冒著生命危險與病毒做著鬥爭。

但是你我是否想過,在這兩年中又有多少人在關注這些醫務人員呢,最近的一次可能就是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科學獎了吧。如果沒有非典和新型冠狀病毒,可能連李蘭娟、鍾南山也沒多少人知道。但是那些網紅、明星的新聞、八卦又有多少人去關注呢。只能說,我們對他們的關注太少,瞭解太少。而且在我們的認識中網紅、明星掙錢容易,如果有簡單的掙錢方式,又有幾個人願意去辛苦的掙錢呢。

網上有這樣一段話:不要在捱餓的時候,才想到袁隆平;不要在遇到疾病的時候,才想到鍾南山;不要在酒足飯飽的時候,反而想到網紅、明星。

所以說,報考學醫的學生多與少,與疫情的關係不大,更多的是社會對醫務工作者的重視程度。


然規教育說


上高中時,我對於很多專業感興趣,唯獨沒有填報醫學類的專業。今天想來,那時的想法幼稚得有些可笑:害怕當了醫生以後,給病人開錯藥怎麼辦,那可是性命攸關的事,我負不起責任。

直到前天看了上海“網紅”醫生張文宏的一個講座,我的想法得以改變。他說到他所在的傳染病學和防疫學,舉了大量的例子,說明人類和細菌病毒在共存,現在人類已做好準備,來面對很多疾病。

他判斷清晰準確,能從病人的描述和症狀以及皮膚上,確定是哪一種病毒而對症開藥治療。

看了這個講座後,我突然覺得做一名醫生真好,至少可以瞭解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瞭解我們自身,治病救人,多麼偉大。今天的我,對醫學有一種嚮往,對學醫的人有了一種敬仰。



今年的新冠肺炎,讓全國人民都在家待著,也讓很多有高三學生的家庭很擔心,擔心他們在家時間待得太久而複習效果不好。

還有人想,這次疫情,讓人們見證了做醫生的責任和擔當。在遇到突發狀況時,是做一個置自己的生死不顧而勇往直前的醫生,還是做一個明哲保身的普通醫務人員?

這次疫情中有1716位醫護人員被感染,有6位去世。有一些醫護人員的親人感染沒有床位,自己在工作崗位不能離開,眼睜睜見自己的親人離去而悲痛不已。

但是,疫情終究會過去,大家的生活一定會很快步入正軌。我們有理由相信,會有更多的熱血高三學生,將來的高三學生,報考醫學專業。



年輕的一代,除了接受新事物能力強,他們自我意識也很強。這次疫情後,社會的價值導向也許會有很大轉變,人們對醫生,科學工作者,有更深的認識,也會有更多的尊重。

所以,我認為,只要宣傳工作到位,會有越來越多的學生,將來報考醫學專業,從事醫務行業,成為最美的白衣天使。



人類只要對自然界,對自我的認識足夠多,足夠深刻,認真去面對,用專業去對抗害怕,那將是社會的一大進步。


英語老師Minnie


這是我給一個朋友文章的評論:“任何時候,都有逆風而行的人!或許,這些就是大智若愚的智者。”


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把我們的“白衣天使”、“白衣仙女”們推到了風口浪尖上,推到了“抗疫”第一線的戰場上!讓全國人民真正看到了誰才是真正的勇士,看到了誰才是解救我們出“新冠魔窟”的英雄!
是的,這次是血與火的考驗,但這次也是白衣天使們充分展示人性光輝的時刻!

和平安寧時期,曾經有多少人對這些醫護人員有這樣、那樣的說法,認為他們“只看錢、不看病”;曾經又有多少人為了一點點的不愉快,而對他們大打出手,甚至危及他們的生命!

可正是他們,在國家有難、人民有難的時候,逆風而行、逆行而上、捨生忘死、不顧一切地衝上“戰疫”第一線!甚至還有像李文亮這樣犧牲在自己工作崗位上的英雄!

也正是他們,讓我們這次疫情的患病民眾在黑暗中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也讓我們健康的民眾流下了感動的熱淚!毫不誇張地說,他們是2020年最可愛的人!

有英雄當然就會有懦夫,“抗疫”戰爭的嚴酷與殘酷,當然會有一些人被嚇到趴下;但卻會有更多的勇士挺身而出!因為懦夫什麼時候都是少數。而我更相信,這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