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为何要将行政首都从首尔迁到小城市世宗?

王龙森


这么做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韩国不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了五千多万人口,而一个首尔不过六百平方公里,却拥有一千多万人口。换句话说,首尔用了韩国大约1/20的土地却养了1/5的人口。作为首都的压力巨大!

第二,首尔是2005年后改名的汉译版本,在那以前这个城市称之为汉城,并已经用了611年!一直以来就是朝鲜半岛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朝韩分别独立后,汉城分属韩国,紧邻三八线,去年以来朝韩问题有所缓解,但仍然紧张,至今仍然没有签署和平协议,仅有一张停战协议,这对战争指挥权落于美国的韩国来说,是极其危险的。

第三,韩国一个首尔占了全国GDP的21%,从全球来看也是一个非常大的都市圈,其承担经济功能都尚显不足,何况还有政治功能!同时世宗位于首尔以南,这里更能连接南边的釜山等城市,也更加位于韩国的地理中心,施政亦更为便捷。

因此,行政首都迁往世宗,对韩国来说,是很有利的~


Guooood


韩国迁都问题早已是公开的秘密,韩国多个总统都想把首都从首尔搬迁到世宗,最后都是纸上谈兵,没有付诸于行动,迁都计划就这个被搁置了!

韩国有一个总统,叫朴正熙,是朴槿惠的父亲,是汉江奇迹的创造者,执政韩国18年,在朴正熙执政期间,朴正熙就提出迁都计划,秘书室经过2年的努力,经过150多名专家的努力,制定了“白地计划”,要把韩国的首都从首尔搬迁到世宗。朴正熙提出迁都计划,是综合韩国的地理位置而考虑的,首尔离朝鲜太近,离三八线太近,只有40公里左右,韩国的首都没有安全感,在他国的导弹覆盖范围之内,韩国居安思危,时刻担心战争的爆发,战争又是毁灭性的,韩国当局必须为韩国的未来考虑,避免战争时期首都被一锅端。

韩国想着迁都,是因为首尔的风水不好,青瓦台的风水不好,韩国政府设在青瓦台,结果很惨,韩国的每一届总统,不是在监狱,就是在监狱的路上,还有的被流放,韩国早就想把总统的办公室搬出来,迁都就等于是把总统办公室迁出来,韩国总统就可以逃过一劫,不再受到青瓦台的诅咒,让韩国总统得到善终。

朴正熙提出计划,卢武铉旧事重提,在卢武铉担任韩国总统期间,2003年12月通过“新行政首都特别法”,想在法律范围之内迁都,然而卢武铉的的迁都计划受阻,遭到在野党的强烈反对,卢武铉的迁都计划最后还被认定违宪,不符合韩国的法律,卢武铉的计划又以失败告终。李明博上台之后,卢武铉被逼得跳崖自杀,李明博再次提出迁都计划,又以失败告终。韩国的迁都计划一次次失败,都是因为韩国内斗导致的,如果没有在野党和执政党之争,迁都计划早就完成。

实际上,韩国迁不迁都都没有意义,就算是从首尔迁到330公里之外的世宗,韩国的首都还没有没有安全保障,韩国的命运还是掌握在美国的手里,韩国的 经济还是控制在韩国财阀法手里,韩国的军权还是掌握在美国人的手里,周边的国家不会发生任何改变,韩国还是要看大国的脸色,韩国总统还是会有悲惨的命运!

韩国这么小的国家,南迁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韩国与其南迁,还不如想办法从美国手里拿回军权!


老鳄鱼观天下


韩国最近的几届总统都有迁都的想法,地点选在首尔南部120公里外的一个小城市“世宗”,面积465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12万。世宗的名字来源于韩国历史上的伟大的世宗(庙号)皇帝,可见,韩国对这个城市寄予厚望。

最早提出迁都并付诸实践的韩国总统是卢武铉,他的设想是在韩国150公里外选一个地方作为新首都。在卢武铉的推动下,韩国国会2003年通过了《新行政首都特别法》,迁都行动正式付诸实践。2004年,韩国宣布新首都的选址地点在忠清南道的燕歧郡与公州市的交界处,也就是现在的世宗市所在的位置。但卢武铉的这一决定遭到了反对派的强烈反对,韩国法院裁定《新行政首都特别法》违宪,最终迁都计划遭到搁浅。之后,韩国历届总统都有这个想法,也都这方面付出了努力,比如说,先迁一些不太重要的机关,最后再迁青瓦台总统府等。现在,韩国除了青瓦台和韩国国会,基本上大部分韩国国家机关都已经迁到世宗市了,应该讲,韩国的迁都虽然没有完全成功,但是已经取得了部分成果。

韩国历届总统为什么都对迁都这么重视?

首先,韩国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以首尔为中心的首都圈,人口占到了韩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经济占到了韩国经济的70%,韩国南、北、中经济的巨大差异,导致韩国经济发展十分不平衡,由此还导致资源配置上的不平衡,进而导致各个地区之间的矛盾不断。因此,如何更好的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是是韩国政府迁都的最大动力。

其次,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韩国首都首尔距离南北边境线距离十分近,而最近,北方邻居的导弹技术发展迅速,韩国首尔已经完全处于北方导弹的覆盖范围,这对韩国政治中心的安全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除此之外,驻韩美军已经先前一步迁到了韩国中部,没有了驻韩美军这个护身符,让首都的安全保护显得更加脆弱。

再次,首尔大城市病很严重。每个城市当人口发展到2000万人后,就成为了世界超大城市,随着城市的急剧扩展,这座城市就像一头巨兽一样,在无情的吞噬周围的人口、资源、金钱。大量的人流、物流、现金流源源不断涌入大城市,这对周围的小城市产生了一个很大的挤压效应。同时,城市的快速发展会带来严重的城市病,如人口过量,交通拥堵,污染严重,房价过高等等,巨量的人口让这个城市和这个城市的市民都苦不堪言,而迁都可以带动和转移很多人口,对解决城市顽疾,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大国纵横


二战之后,世界上很多国家都进行过都城迁移,其中既有成功的,自然也有非常失败的,成功的就好像哈萨克斯坦迁都努尔苏丹(原名阿斯塔纳)、尼日利亚迁都阿布贾、巴基斯坦迁都伊斯兰堡那样,而失败的比方缅甸迁都内比都、阿根廷迁都别德玛,还有就是韩国迁都世宗。韩国迁都计划实际上已经进行多年,新都也都建设得差不多了,但始终都没能正式迁成。

按照韩国本来的计划,建设新都进行迁移,一来是为了缓解首尔地区日趋严重的环境压力,二来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再者也是为了以迁都来拉动韩国地方上的经济发展。世宗市是韩国为了迁都而新建的一座城市,本来韩国打算将这里建设成为未来韩国的行政首都,也是韩国的教育、科学与经济领域的新型中心城市。

韩国是东亚地区面积最小的国家,总面积仅有10万平方公里,然而韩国人口却超过五千万,人口密度位居全球前列。其都城首尔原名汉城、汉阳。是半岛上的古都,拥有上千年的建都历史,从朝鲜王朝时代开始,这里就是半岛上的发展中心。韩国首尔特别市总面积仅600多平方公里,但可这座面积仅占韩国0.6%的城市,却拥有超过1200万的人口。

从成为韩国都城以来,首尔集中了韩国越来越多的人口与各项发展资源。目前仅一个首尔,就集中了韩国四分之一的人口与22%的经济总量,如果算首尔以及附近的仁川、京畿道组成的“首尔都市圈”,那么就集中了整个韩国近一半的人口,还有超过70%的经济总量。由于人口与经济的过度集中,多年来首尔地区的城市病还有其他问题越发严重,不堪重负。

由于首尔聚集了过多的资源,另一方面就造成了韩国除首尔都市圈之外的其他地区发展就相对滞后了。虽然韩国是个发达国家,各个地方总来来看发展其实也还好,可要是跟首尔相比那就是根本没得比了,就算是相对发达的釜山也跟首尔差得远。韩国希望将都城搬离首尔,一方面是为了给首尔减轻负担,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通过迁都来拉动韩国地方上的发展。

除此之外,首尔距离半岛中间的分界线实在是太近了,直线距离仅仅四十公里而已,作为都城实在是非常危险,太容易受到攻击。尤其当年驻韩美军曾进行战略调整,本来驻扎在首尔还有其周边城市的大量美军不断向韩国总部。南部地区后撤,使得首尔的防务更加空虚。从安全角度来说,韩国跟当年的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一样,都是希望让都城远离危险的地方。

理论上来说,韩国进行迁都的主要几个目的都还好,唯独安全角度来说,其实韩国本身纵深就小,说实在的就算把都城搬去济州岛其实还是不安全。韩国在自己本来就不大的地盘上挑来选去,也没看中哪个原有的城市作为新都。于是就干脆在忠清南道燕岐郡跟公州市交界之处,重新规划建设一座新的城市,取名“世宗”,作为将来的都城。

韩国希望进行迁都其实由来已久,然而真正将计划付诸实施还是在卢武铉时期。长久以来,韩国内部对于迁都的相关争论都不绝于耳,对于是否迁都、迁到哪里,如何迁都都有争论,当年韩国将建设世宗市进行正式迁都变成现实,也是卢武铉为了选票才进行的。韩国迁都世宗,既有偶然也有必然,可按照目前的状况来看,韩国想让世宗为首尔分忧的计划算完全失败了。


澹奕


韩国1948年8月成立,首都汉城,2005年改名首尔。首尔城市圈占地2000平方公里,人口2200万,约占韩国总人口5100万的43%,GDP产值约占全国总值的70%,是全国的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

迁都计划始于卢武铉。

2020年,韩国举行总统大选,总统候选人卢武铉提出了迁都计划,将首尔的行政功能迁入韩国中部的世宗市一带。

迀都的理由:

①首尔太拥挤,制约韩国发展;

②离朝鲜太近,不利首都安全:

③带动中部发展,促进全国均衡。

等等。

卢武铉的迁都计划,得到韩国中部选民的强烈支持,也遭到部分首尔市民的激烈反对。支持者认为,利益均沾,有利韩国均衡发展;反对者认为,分散国家投资,不利于韩国的国际影响。

(卢武铉跳岩身亡,韩国万人空巷送“总统")

20O3年,卢武铉如愿当选总统,为兑现竞选诺言,开始落实迁都计划,遭到最大在野党大国家党的反对,韩国宪法法院释宪,卢武铉迁都计划违法,迁都计划搁浅。卢武炫政府为了平息中部舆论,将迁都改在2012年前,在世宗市一带建设一个“政治首都",将国家“九部二厅二处"及部分公营企事业单位,迁入新首都(简称“原案")。2007年卢武铉任满,将迁都计划扔给了下一届。

迁都计划是挟私产物。

卢武炫总统竞选提出迁都计划,当时考虑的是获得中部选民支持,结果不出所料,果然得到中部选民的高票支持。

2007年,李明博参加总统竞选,他不敢公开反对迁都计划,仍然打了迁都牌,获得了中部选民的高支持率。

争议突起源于郑文灿。

2008年,李明博竞选成功接任总统,郑文灿任总理。郑文灿上台频频反对迁都“原案",认为原案的内容实质是迁都。

郑文灿最突出的理由,迁都没有考虑到南北朝鲜的统一,如果统一,首尔才是国家的最中心地带。而新首都世宗则不是半岛的中心。郑文灿还有很多理由,如建立“政治首都"造血功能不足,不能充分吸引内资丶外资投入;两个首都办事效率低,不利国家建设;提高国家竞争力水平比国家均衡发展更重要”等等,实际上他的观点就是李明博的意见,郑文灿只不过是传声筒罢了。

(郑文灿)

韩国迁都政治人物的政治牌。

韩国迁都计划,实际上是政治人物打的政治牌,为的是获得韩国中部选民的支持。每一届总统选举都会利用这张牌,谁也不敢去触及支持率这根高压线。

韩国的迁都胎死腹中是意料之中的事,如今不再被人提及,所谓迁都纯属政治把戏。


老狼48440790


大家都知道韩国其实是朝鲜半岛的一个国家,在起初,韩国其实是朝鲜的领土,但是因为战争的原因,变成了韩国和朝鲜。而韩国首尔迁都到世宗市,其实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害怕朝鲜。现在的首尔其实离“三八线”很近,只有40公里,可以说现在的武器的射程都能达到。若是朝鲜哪天想要试试武器,那么首尔则很有可能第一个被涉及到,所以想要迁到世宗市也是有原因的。

第二点就是怕一锅端,首尔这个地方聚集了差不断半个韩国的人口以及其他产业,有很明显的大城市的弊端,并且人口产业太过于集中,一旦朝鲜在哪天又想试试炮弹,这伤害的也就不只是一座城市这么简单了。并且迁到世宗市也是为了能够把人口和产业分散开来,达到纾解的目的。

最后一点就是因为总统个人的票选原因,很多人认为既然是不想喝朝鲜抗衡,那为何不直接迁到济州岛,而是迁到离首尔只有120公里的世宗市呢?就是因为总统很多的票数都是中部人民的功劳,而北部有首尔,南部有釜山和济州岛,就中部比较荒凉,这样做说不定还可以带动中部地区的发展,就像我国的先富带动后富一样。并且这个世宗市也是和韩。国历史上十分有名的世宗大王有联系,这个大王除了打败过日本,还发明了韩国的文字,可以说是韩国的标榜。





生活不凡


韩国想迁都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从朴正熙时期就有这样的动议,此后的历届政府都有过一些动作,但是一直雷声大雨点小。



韩国迁都的最主要原因是首尔的地理位置和城市压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面积仅占韩国12%的首尔都市圈却集中了25%的人口、50%的制造业和70%的GDP,一千多万人居住在这个大都市,也带来了世界各大都市圈都有的各种都市病,而且由于政治经济资源过多集中在首都,造成了韩国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从首尔地理位置来看,距离三八线只有40公里,就是普通的大炮都能对首尔构成战略威胁,坦克一个小时就可以开到城下。而驻韩美军基地南迁后,韩国愈发缺乏安全感。


朴槿惠的父亲朴正熙就有了迁都的规划,从卢武铉到李明博都有迁都的努力。朴正熙命秘书室花费两年时间,投入150多名内外专家制作了名为“白地计划”的报告,当时就选定了距离汉城120公里的世宗市作为新首都的规划地。卢武铉在当选总统后推动国会于2003年12月通过了《新行政首都特别法》,为迁移行政首都奠定了法律基础。但是他的迁都计划遭到了在野党的反对,最后由韩国宪法法院释宪,认为迁都计划违法。卢武铉不得不退而求其次,提出了在忠清南道建设一座世宗行政城市的替代方案,将部分国家部委迁往该市。李明博上台后又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就是放弃卢武铉将部分行政机关迁往新都的方案,而是将首都的高校和企业迁往世宗市。但是这一方案不仅遭到了在野党的反对,也遭到了党内朴槿惠等反对派的抵制,结果在议会被否决,总理郑云灿辞职。2012年世宗特别自治市正式成立后,以总理室为首的36个韩国中央机关和19个政府研究中心已陆续迁往世宗,约有1.2万公务人员在此工作,常住人口则约24万人。



文在寅上台后继续了迁都的工作,但困难重重。对于文在寅来说,这既是政治导师卢武铉的未竟事业,也是他的竞选承诺,所以他在就任总统后就放出风声,提议修改宪法,增加一个设立行政、经济双首都的首都条款。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依然困难重重:一是韩国财阀的抵制,毕竟这些大财阀在首尔经济圈已经攫取了大量的政治经济资源,而文在寅迁都的一个想法就是想减少财阀的掣肘。二是世宗市的建设远远滞后,缺乏统一连贯的规划。从卢武铉到李明博,世宗市的建设朝令夕改,定位模糊,城市基础设施和配套的医疗、教育资源都远远不能满足一个作为首都的城市需要。一个现在人口不足30万的小城市如何承接一个1000多万人口大都市的行政功能呢?三是在野党的掣肘,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可以提出很多理由反对迁都。此外,韩国定都首尔,还有南北统一后的考虑,这样首都位于半岛的中心地带,可以带动南北均衡发展,一旦南迁那对北方的控制力就会减弱。所以,韩国迁都的计划只能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云霄飞翼


韩国是整个印太地区唯一有一国两都的国家,除了首尔之外,在韩国本土中部还有一个世宗市,都具有行政首都的功能。韩国当年之所以要迁都还没有充分建设的世宗市,主要考虑到了政治、军事、社会因素,据说还有风水问题。

韩国迁都有助于强化政府安全防护


现在的韩国首都首尔自从1948年独立后就一直定都于此,当时首尔是中文名的汉城,直到2005年时任首尔市长李明博才正式改为首尔。


首尔作为韩国最大的城市,也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如此重要的城市却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离朝鲜太近。首尔距离朝韩军事分界线“三八线”仅有40公里,相当于北京二环路的长度。


由于朝韩在1953年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只是象征性地暂停军事行动,并不是完全地结束军事行动,某种程度上说,朝鲜半岛仍旧处于“休克”性的战争状态。这对首尔来说无时无刻都是一种隐形的威胁,况且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直接打进韩国首都汉城,开了近代以来中国首次攻进外国首都的先例。

而朝鲜的首都平壤距离“三八线”就有168公里,对于首尔的40公里来说,相差四倍的距离,别说朝鲜的导弹,就是普通的火炮也能把首尔控制在火力打击范围之内。


再者,去年驻韩美军司令部从首尔附近的龙山基地南迁至南部京畿道的平泽基地,这是美军在全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军事设施最完善的海外基地,结束了驻韩美军驻扎首尔龙山基地61年的历史。


驻韩美军司令部留在首尔,实际上就形成了一种威慑,间接地为首都首尔提供了一层硬核保护伞,现在这把“伞”收起来了,首尔的安全风险系数瞬间拉大,或许迁都也是一种必要之举。


韩国迁都有助于缓解首尔社会压力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韩国经济突飞猛进,创造了汉江奇迹,跻身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而首尔就是带动韩国经济发展的龙头,之所以是首尔,因为首尔拥有优越的地形地势,体现出绝佳的区位优势。


首尔市距离朝鲜半岛西部海域仅有30公里,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沿海沿边,整体处于朝鲜半岛的中部位置,还是盆地,加上汉江水穿越而过,非常适宜居住、种植、生产生活。


这样一来,首尔就成了韩国人聚集的最佳选择地,久而久之各种社会问题开始凸显。

21世纪后,韩国成了亚洲少有的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而首尔面积只有韩国总面积的0.6%,却占有了韩国约25%的人口,其人口密度远超过了日本东京、英国伦敦、美国纽约这样的国际大都市。


更为关键的是以首尔为首,与仁川、京畿道等地组成的“首都圈”,却集中了全国80%的中央机关、91%的大企业和近50%的国民人口。


本来首尔地盘都不大,行政资源、经济资源一下子都挤进首尔,带来的却是严重的道路拥堵、居高不下的房价和日趋严峻的环境污染等问题。


所以韩国从首尔迁都确实有助于缓解当前首尔面临的巨大社会压力,并且对迁都地也是一种发展机遇。


韩国迁都有助于实现南北均衡发展


最早提出迁都世宗市的韩国已故总统卢武铉,是现任总统文在寅的恩师,在2002年底的总统大选中卢武铉将迁都作为政治口号顺利当选,赢得了中部选民的支持,而反对迁都的总统候选人落败。


迁都韩国中部的忠清道的世宗从侧面说明了迁都是有民意支持的,尤其是像忠清道和江原道这样韩国较为贫困的地区,一旦迁都于此必然会带来政治和经济效应。

因此卢武铉在2003年推动国会通过了《新行政首都特别法》,决定将韩国行政首都从首尔迁往韩国中部地区。2004年韩国政府正式确定忠清南道的燕歧郡与公州市交界处成为韩国新行政首都的选址。


而卢武铉做出要迁都的决定时,还没有世宗市这个名字,直到2006年时任韩国总理韩明淑才正式宣布,把新首都名称定为“世宗”。


根据卢武铉总统对新首都“世宗”定下的目标,要提高世宗市的人口规模、办公机构数量,继而促进以世宗为中心,发展新一代的商业圈,实现缩小中部地区与南北两地的经济差异的宏图。


不过,后来由于韩国政党利益的争夺,世宗并未成为取代首尔的真正首都,只能降格为行政中心城市,2012年7月1日,韩国“行政中心城市”世宗市正式诞生,成为韩国最年轻的道(省)级城市。


如今在首尔办公的只有韩国总统府、国防和外交等重要部门。而世宗市,在韩国国务总理室带头带动下,已有36个中央机关、19个政府研究中心进驻到当地,使得当地人口也得到迅猛增长,不久的将来,或许世宗市也会发展成为像首尔、釜山这样的大城市。


韩国迁都避嫌首尔的风水太差之说


据说,韩国迁都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总统府青瓦台的风水不好,韩国成立至今已有70多年,历任总统鲜有成功着陆的,绝大部分总统不是自杀就是被枪杀亦或被逮捕。

尤其是总统府青瓦台身后的那座山,山顶尖耸,还有怪石裸露,像“癞痢头”风水中是山多作怪。但这毕竟只是传说,迁都是否真有风水问题,还有待官方考证。


总之韩国从首尔迁都世宗市,整体来说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既是对首尔市的解压,也是对新兴城市世宗市的完美再造。


襄遇阿雨


首都往往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但是随着首都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很多城市病就会出现。比如用地紧张、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人口过于集中、城市规模过于庞大等问题。迁都对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是比较好的选择,在世界上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

比如,巴西将首都从沿海的里约热内卢迁到中部的巴西高原上,既分散了里约热内卢的政治职能,也带动了广大的中西部内陆经济的发展。哈萨克斯坦将首都从南部的阿拉木图迁到北部的阿斯塔纳,既解决了阿拉木图的城市发展问题,也巩固了中央政府对北部地区的控制,带动了北部地区的发展。

但是对于韩国而言,迁都既有城市发展方面的问题,也有出于对国家安全方面的考虑。下面铭苏先生就给大家具体分析一下:

一、韩国迁都的原因

第一、首尔在发展方面出现“城市病”。

(首尔)

韩国建国以后定都汉城,2005年改名为首尔,首尔是韩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金融中心,人口规模达到1000万,约占韩国的五分之一,经济总量约占韩国的四分之一,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超大城市。

作为世界超大城市,首尔都市圈集中了全国近五成的人口,大都市病问题日益严重,房价奇高,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为了解决城市发展问题,韩国需要分散首尔的城市职能,迁都就成为分散首尔政治职能的首选。因此韩国早就有迁都的计划,韩国国会还于2003年12月通过了《新行政首都特别法》,为韩国迁都提供法律保障。

第二、出于首都安全考虑。

韩国首都首尔地处汉江,距离“三八线”只有40公里远,而朝韩长期处于对抗状态,这就使首尔长期处于北部的威胁之下。首尔靠近“三八线”如此之近,很显然不利于首都的安全防卫,而且北部地区由于核问题,以及试射导弹问题,加剧了半岛的紧张局势,而美韩的联合军事演习,又对北方构成了刺激。所以,韩国与朝鲜长期的紧张关系,这也是促使韩国迁都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三、带动地区均衡发展的需要。

(釜山)

韩国国土面积虽然只有10万平方公里,但是韩国形成南北两个经济中心,北部的首尔和南部的釜山,这两个地区经济较发达,但是对于这两个经济中心的中间地带,经济发展就比较落后。韩国为了实现全国经济的均衡发展,需要迁都中部地区,分散首尔一部分职能,刺激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为了保障行政权力(新首都)和经济首都(首尔)分离,可以减少对首尔的过分依赖,韩国国会通过了《地方分权特别法》和《国家均衡发展特别法》,旨在配合行政首都迁移,解决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和协调,促进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均衡发展。

二、韩国迁都存在哪些障碍

韩国真正将迁都付诸行动的是卢武铉,当年他将迁都作为自己的竞选承诺,使其获得更多选众的青睐。所以,卢武铉当选总统以后,大力推动韩国迁都。韩国国会于2003年底通过《新行政首都特别法》,决定将韩国行政首都从首尔南迁至韩国中部地区。2004年韩国政府正式将首都设在忠清南道的燕歧郡与公州市的交界处,新城市被命名为世宗市,新首都距离首尔120公里。

但是,韩国的迁都也遭到了部分民众和在野党的反对。他们反对迁都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汉城(首尔)充满历史文化底蕴,是韩国的符号。

早在1394年朝鲜国王李成桂迁都汉阳,将其改称汉城,汉城就成为韩国历史上的古都。韩国建国以后,将首都设在汉城,直到2005年韩国将汉城改名为首尔。汉城在韩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比较厚,民众对于汉城充满感情,而世宗只不过是新建的一座城市,并不能够代表韩国的形象和内涵。

第二、韩国梦想南北终有一天会统一,首尔将是统一后的最佳首都。

在中国历史上有天子守国门一说,在韩国同样有这样的影响。韩国首都首尔虽然距离“三八线”只有40公里,韩国不迁都,就会使自己时刻有危机感,保持居安思危,奋发图强。

半岛南北统一一直是韩国的梦想,8月15日文在寅在韩国光复节上的演讲中提出半岛和平构想,文在寅首次“大胆”设想了半岛统一的具体时间是2045年,即光复节100周年之际。如果半岛真的实现统一,那么首尔无疑将是新国家首都的最佳选择。如果现在韩国将首都迁往中部地区,那么世宗作为新的首都将缺乏历史文化底蕴。

韩国在迁都问题上遇到比较大的阻力,后来不得不采取折中方案,只把部分政府机构迁入新建的首都,这才使迁都工作得以继续推进。从2012年到2014年,国务总理室等16个政府部门和20个附属机关陆续搬迁到了位于中部的世宗市,但是青瓦台总统府、国防部和外交通商、统一、法务、国防、行政安全、女性等部门与国会、大法院则留在了首尔。

(世宗市)

韩国虽然只将部分政府部门迁往中部的世宗市,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但是对于韩国的迁都来说,却是一直未能全部完成,实际上韩国目前有两个首都,一个是首尔,一个是世宗市。


铭苏先生


韩国在首都命名和搬迁上煞费苦心,多年前其首都一直名叫汉城,后来觉得不妥,就改名首尔,如今不仅首都名称要重起,原来的首都还要南迁。未来韩国的新首都名字叫世宗,地点在忠清南道燕岐郡与公州市两地交界处,距离首尔约160公里。

那么,韩国为何要将首都从首尔迁至小城市世宗呢?

首先,有利于减缓首尔各方面压力。首尔是一个有上千年历史的古城,其建城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8年。1394年,汉城作为半岛王国都城被确定下来,经过60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是一个集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都市,集中了全国1/5 以上的人口,交通拥堵,基础设施负荷太重,难以承受未来的发展。所以搬迁势在必然。

其次,有利于减少国家国防安全威胁。首尔地处三八线不远处,紧邻半岛北方国家,这给韩国的国防安全带来了一定的挑战。纵观世界上很多国家,很少将首都建在边境或沿海一带,就是出于安全考量。诸如美国将原首都从纽约搬至华盛顿、巴西将首都从沿海城市里约热内卢迁往内地巴西利亚、哈萨克斯坦将阿拉木图搬迁到该国中北部阿斯塔纳(现名努尔苏丹),就是从安全角度加以谋划。

再次,有利于提升民族形象。韩国的民粹主义倾向比较严重,早期的都城名称汉城就因为带有汉化色彩而被换成具有韩国民族特色的称谓首尔,而今又改名世宗,更具民族意味。历史上,世宗曾为半岛王国的繁荣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一直被誉为世宗大王,知名度很高,而今将未来的都城定名为世宗,就是要扩大韩国历史影响力,并起到凝心聚力的作用。

点赞太容易,评论显真情,欢迎关注、留言,等你评论,等你『一鸣惊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