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确定致病原,有效防控对虾三大病害

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肠炎、偷死、白便已经成为困扰养殖户的三大难题,通常来说,一旦对虾出现拉白便的情况,若不及时处理,很快就会演变为空肠空胃,甚至恶化为大面积偷死,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那么,如何在塘头就能准确判断细菌病和病毒病?如何快速知道自己虾游塘的原因?是底质不好还是已经开始发病?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才能有效解决对虾养殖的三大难题。

提前确定致病原,有效防控对虾三大病害

疾病发生的理论,首先是病原(这是根本);其次是抗病力(抵抗病原的能力),当抗病力抵抗不了病原的进攻,疾病就发生了;最后是环境,环境是影响病原和抗病力的主要因素。

如何准确地判断虾是否发病

1、对虾吃料后短暂游塘,是何原因?

关注点:虾肠胃是否有食物

因为虾的特点之一就是无论有没有喂料,正常的虾肠胃里随时都会有食物,有病的虾肠胃是空的。根据这个特点就能做出判断了,如果发现死虾或游水的虾肠道里没有食物,那就是由于发病而引起,需要进一步对症来处理;如果肠胃是有食物的,就可以判断不是发病引起的。

对虾肠胃有食物,但出现短暂游塘的情况(一般在喂料半个钟后会游上来,没过多久又不见了),这通常是硫化氢超标引起的。

为什么是硫化氢超标引起?首先对虾肠道有食物,说明虾上来游塘之前虾并没有病,那么必定是一些比较急性的原因引起对虾游塘,对虾在吃料时在底部搅动塘底,所以把塘底淤泥里的有毒物质释放出来,而在短时间内对虾有那么大的影响就只有硫化氢,虾吃料时由于扒动了底部淤泥,将里面的硫化氢释放出来,一些虾急性中毒就上来游塘,而到水面后没多久,血液里的硫化氢就被氧气等化解掉了,所以恢复了正常。

提前确定致病原,有效防控对虾三大病害

2、如何判断弧菌病还是病毒病?

当虾发病时,能够准确地判断是弧菌病还是病毒是非常关键的,因为这两种病的传播途径不同,处理思路不同,用处理弧菌病的思路来处理病毒病会适得其反,加速病毒病的发作。

关注点 1:通过发病部位来区别

弧菌病是某个部位发病,比如:

对虾眼睛发生病变:神经组织受损,眼睛出现明显软化、变色的情况。

引发对虾鳃部病变:健康的对虾的鳃部应该是干净、透明的,而弧菌感染后,仔细观察对虾鳃部会发现有附着物,颜色为变黄色或者土色。

肝脏病变:肝脏是对虾机体当中最重要的器官,支撑身体各个机能的运转,一旦肝脏发生病变,对虾整个系统就出现崩溃而死亡。致病性弧菌能破坏肝胰腺的结构,使分泌细胞变性,血淋巴受阻等,造成肝脏的各个功能异常。

提前确定致病原,有效防控对虾三大病害

病毒病多个部位发病,比如:

白斑病毒:虾须、尾扇发红,对虾空肠空胃,肝胰脏肿大,手捏易碎,无红色水液流出,头壳和鳃部连接处肌肉组织水肿,头壳极易剥离。

桃拉病毒病:虾慢游于水体表层,不足和游泳足有红色素沉积,整个虾身乃至肌肉组织都呈红色。鳃肠胃均发红,肝胰脏肿大,从外观辨呈暗红色、土黄色,剥开后呈乳红色、乳白色绵状组织,无红色水液流出。

所以我们通过被攻击的部位初步来诊断是哪种病:只出现单一器官或组织的病症往往是弧菌病,出现多个器官或组织出现病症的往往是病毒病。前面提到的虹彩病毒病在检出前我第一个反应就是怀疑是病毒,病毒病感染,往往会造成机体抗病能力下降,并发弧菌病。

提前确定致病原,有效防控对虾三大病害

关注点 2:根据病虾发病规格判断

弧菌病:第一批发病的虾基本都是在规格上会出现大、中、小虾都有的现象。

因为弧菌病的发生通常是体内的弧菌达到大量的时候爆发的,而在同一塘的虾由于所处的环境是一样的,体内的弧菌数量都差不多,所以第一批发病的虾基本都是在规格上会出现大、中、小虾都有的现象;

病毒病:第一天发病的病毒病虾都会是大虾。

病毒病的发生的第一批虾是抗病力差的弱虾先发病死亡,死亡后被健康虾吃掉而传染。所以,第一批发现的病虾都是大虾时是病毒病的概率会很高。

关注点 3:根据离水试验来判断

就是把病虾抓起来,放在手掌上30秒左右,再放回水里,如果是弧菌病,病虾能很快站立起来,开始游动;而病毒病会侧躺,没多久就死亡。因为病毒病为多个部位患病,多个器官和组织已经受损,对外界的刺激更难以抵抗,所以会死亡;而弧菌病只是一个部位发病,其它器官和组织还正常,所以不那么容易死。

提前确定致病原,有效防控对虾三大病害

秋季的病害预判

入秋以后,南美白对虾塘昼夜温差大,对虾应激大,极易诱发弧菌病和病毒病。在低温期,尤其是水温在24到26度之间,在气温多变的月份,如转季的4、5月份,以及9、10月份,这四个月是病毒、弧菌爆发最厉害的月份。

尤其是对虾肠炎、偷死、白便也是这个季节的高发病害,一旦对虾肝胰腺出现问题,抵抗力就会随之下降,极易在这个弧菌、病毒高发的季节感染,造成多种疾病同时并发,治疗相当困难。

秋季对虾病害的预防方法

1、选择大型的育苗场,不选带病毒虾苗。

2、养殖期间,稳水和增氧很关键,保证溶氧充足,预防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携带病毒。

3、合理投喂,不过量投喂,也不过度控料。投喂营养全面的饲料,适当的补充氨基酸、多维等营养物质。

4、加强南美白对虾病害流行季节的预防措施,除了采取有效的药物预防措施外,还可通过免疫增强剂的投喂,在饲料中加入龙昌胆汁酸,有效保护对虾肝肠健康,提高对虾免疫力。通过免疫防治和生态防治措施的采用,提高虾自身的抗病能力。

6、对于病毒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在发病初期,内服杜仲叶提取物和胆汁酸,同时外泼刺激性小的消毒药物,可有效控制死亡量或延长发病虾的死亡时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