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鸡“强制换羽”技术要点!有利于抓住市场行情,避亏转盈!

1、强制换羽的优势

第一,可以更好地调节市场需求,

尤其在鸡苗供应紧张时,能减少开产前成本,增加收益。在种蛋市场销售低谷时,可以及时调整生产状况,有利于抓住市场行情,避亏转盈。

第二,能延长种鸡的生产寿命,充分发挥其遗传潜力。

第三,有利于净化白痢、衣原体等疾病。

第四,起到自然淘汰的作用,因留下的为健康鸡群,其后代相比第一代的鸡更健壮。

第五,能明显地改进蛋壳品质,提高种蛋合格率。

2、换羽前的工作重点

挑选健康鸡只

只有对健康的鸡群进行强制换羽,才能减少换羽过程中的死淘率、提高换羽后的产蛋率。剔除病、弱、残鸡只以及已经换过羽、过大、过小、休产的鸡只,确保换羽鸡群整体精神状况良好。

进行免疫接种

调整鸡群后根据生产实际情况,换羽前10天注射新城疫、禽流感等油苗,并用新支二联活苗喷雾免疫;疫苗接种后进行一次驱虫和药物预防工作,以防寄生虫和大肠杆菌的感染。

称重

在换羽前1天,在鸡舍中选5个点,每个点50~60只鸡,做好记号,进行空腹逐只称重,计算平均体重。以此体重为基准计算停料后的失重率。

3、停料阶段

停料

换羽当天开始停料。在停料后第2~3天,产蛋率将下降20%~80%;至第5天将仅有少量鸡产蛋;第7天完全停止产蛋。开始停料当天,每只鸡喂80 g贝壳粉,可以防止继续产蛋时产破壳蛋和软壳蛋。停料时间长短以失重率和死淘率来决定。

饮水

换羽开始前3天停水;从第4天开始供水,上、下午各供水半个小时时间。饮水中添加维生素以增加抵抗力,还可以在饮水中加食盐来防治啄癖。当失重率达到20%时(大约第12天),开始延长饮水时间为每天2小时,上、下午各1小时。

光照

前3天关闭所有的灯;第4天开始给光,上、下午各1小时。将产蛋时的强光改成弱光,5 lx即可,开灯期间每只鸡喂给15 g贝壳粉。

称重

停料第7天抽取10%的鸡只称重。此时的失重率大约在10%~12%。全群鸡只开始脱换身体上的绒毛。以后隔日称重1次,贝壳粉的喂给量减少为每只鸡10g。当失重率到20%以后每日称重,直至失重率达25%~30%(蛋种鸡12~14天,肉种鸡19~20天),此时的死淘率应为2%~3%。在停料阶段,鸡的腹部脂肪消耗殆尽,体内的抗体也降低较快,鸡只体质很差,应加倍重视生物安全工作,避免鸡群受到病原体的感染。

4、恢复阶段

当鸡群平均体重失重率达标后,就开始给料,即进入恢复期。

料量

从每天30g/只开始,然后每天增加10-15g/只,直到125g/只左右维持至产蛋。停料阶段个体瘦弱的鸡只,可单独挑出来提前给料,这样能降低死淘率。

前几天料少只能采用隔日限饲法,才能使料线内的饲料打满且更均匀。恢复期使用的是育成料。

其它

恢复阶段光照时间由原来的2小时逐渐增加到12小时,光照强度维持5lx。在给料后第10天,称取体重,此时体重应该恢复到换羽前体重的80%~85%。同时做好防疫工作,每周监测新城疫、禽流感等病的抗体水平,适时安排免疫接种时间。

5、开产前和产蛋阶段

加料

在开产前5~7天改用产前料,料量加至130g/只。鸡群大约在换羽后40天左右开产,产蛋率达5%时进入产蛋期。此时应更换为产蛋料,料量按照产蛋率的增长逐渐加到高峰料量。建议加料程序为:基础料量大约为130g/只;产蛋率5%~30%时,每升1%的产蛋率加料0.4g;产蛋率3%~50%时,每升1%加料0.6 g;产蛋率50%~65%时,每升1%加料0.6g;产蛋率65%~75%时,每升1%加料0.5g。高峰料量大约为163--165g/只(用2g刺激料量,加料后3天产蛋率没有变化就降下来)。

光照

开产前光照时间为12小时,光强增大到30lx。如果采用散养方式,此时可以将公鸡混入鸡群,并在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提高鸡群抵抗力和免疫力。光照在开产时加到14小时,产蛋率达30%~50%时增加到15小时。在开产1周后,体重应恢复到换羽前水平,此时死淘最好低于5%,产蛋率达到30%~50%。

6、公鸡饲养

换羽期公鸡喂料量为正常量的90%。每周称重1次,失重率达8%~10%时开始加料,大约在换羽的第4周末失重达标。以后每天加料7~8g/只,至高峰料量时维持不变。光照8小时,光强5lx;母鸡开产前公鸡加光到12小时,光强30lx。

7、评判换羽是否成功的标准

体重失重率

鸡群以换羽第一天空腹重为基数,停料14~20天失重率以25%~30%为宜,以使输卵管中沉积的脂肪基本耗尽,对改善蛋壳质量非常重要。鸡胸骨棱角明显,胸骨边缘1.5cm处摸不到肌肉。如果失重率低于25%,达不到换羽效果;而失重率超过30%,那么不仅死淘率较高,母鸡体质较弱,难以恢复开产。

死淘率

鸡群死淘率也是决定停料时间长短的另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死淘率达2%时就应该恢复给料,从停料到开产1周后,死淘率应控制在5%以下为宜。换羽期间死淘率高低能反应换羽方案的应激措施是否适中。死淘率高不仅直接损失大,还会使鸡群体质变差,恢复起来较慢。

开产日龄

换羽后开产日龄能影响第二个产蛋期的生产性能。正常情况下,恢复给料后20天见蛋,25天开产,50天产蛋率到50%,80天产蛋率达高峰,这样表明换羽比较成功。如果40天产蛋率达50%,那么说明换羽不完全;如果70天产蛋率达50%,说明鸡群体况恢复较慢。这两种情况均影响生产性能。有关资料表明,开产日龄与体重恢复率有密切关系,从恢复给料到第10天体重恢复到换羽前的80%~85%,第20天恢复到85%~90%,第50—60天(产蛋率50%)恢复到95%~100%(开产后1周)。

主翼羽脱换

羽毛的脱换是按下列顺序进行的:颈部,腹部,主、副翼羽,尾羽。主翼羽更换情况也是确定换羽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正常为停料后第7~10天,体躯小羽(绒毛)脱落,10~20天主翼羽开始脱落,50天内脱落70%,每次脱1~3根,脱后大约10天重新长出新主翼羽。产蛋率达50%时,如果有5根以上的主翼羽脱换了,说明换羽是成功的:如果少于5根说明换羽不完全。

产蛋性能

换羽后第二个产蛋高峰如果达到第一个产蛋期的90%,说明换羽较成功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