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一句古诗描述一下疫情之下那些无私奉献的人,或现在的情形?

ZjK东北Ren


城下一望病疫尘,

扬飞城中失而去,

显出勇土入病中,

郎中入市巧妙手,

医到除根治病疫,

医德高尚平民福。


念长思


今天看到了这样一个问题:请用一句古诗描述一下疫情之下那些无私奉献的人,或现在的情形?


前言

疫情发生已经快2个月了,至今新发数据虽有下降,但是谁都不敢说拐点已经到来。

在这两个月中,最感人的是医务人员的前赴后继,还有更多无名英雄,如快递小哥、建筑工人、理发师、司机、交警、社区人员等人。

这一次疫情的凶猛,大大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每一个默默奉献的人,都是我们的英雄,都值得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 。

如果用一句诗来描述他们,用哪一句好呢。

吹哨人

首先,有一个人是我们不能忘记的,就是那个已经离开我们的吹哨人 。

我们有不少诗歌可以赞颂我们的英雄,例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这首诗用来描述今天的事件并不恰当。但是尾联这两句,献给那些为防疫工作冲锋第一线而失去生命的人们并不过分: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至少,第一个警告我们疫情的“吹哨人”李文亮当之无愧。


骑自行车的小女孩

除了李文亮这种献出了生命的人以外,还有大量的普普通通的”逆行者可歌可泣。

据央视报道,有一位位95后的女孩,用手机导航和一辆自行车,竟然从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到武汉市江夏区,辗转300多公里,骑行四天三夜,就是为了能尽早赶回抗疫一线。

这个女孩叫做:甘如意。

没钱可以出力的司机

还有那位运送蔬菜的驾驶员李保民,他从山东寿光的开着自己大货车逆行武汉,接受参访时,一边嚼着煎饼大葱,一边质朴地说 :

“没钱可以出力。”

据李保民说,他们车队有10名司机,这次为运送了山东捐献地200吨蔬菜。

每天鏖战19个小时的建筑工人

还有那些,冒着感染危险建设火神山、雷声山以及方舱医院地工人们。

他们来自于五湖四海,为了和疫情赛跑,争分夺秒地抢工期。大家甚至在几千万网友围观下,差点为了工作而打起”群架“。

来自河北的建筑工人刘博,在1月30日7时许到达火神山医院工地,马上加入到建设队伍中。 就这样连续坚持了7天,每天鏖战19个小时。

2月6日 ,刘博拿到了现场指挥部发放的通行证,终于回到了家乡河北省定兴县。当地防控部门在高速路口迎回了自己英雄,安排车辆送往医院进行定点隔离。

离开武汉时,刘博还从自己的援建补贴中拿出一千元捐给了火神山医院。 刘博说:

一线医护人员连命都舍得出去,我这点儿苦累算什么?武汉有难,祖国有难,哪能袖手旁观!

到今天,刘博隔离已经过了10天,再过几天,刘博就可以回家了。

八方支援的医生

2月7日,在刘博回家的时候,山东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出发了。

来自山东大学齐鲁医院131人组成的医疗队,乘坐飞机奔赴了湖北抗疫一线。这一天,齐鲁医院的队伍和华西医院队伍在武汉相遇的视频刷屏了。

在这一天以前,来自青岛的医生秦文已经支援武汉两周了。作为第一批支援的武汉的青岛队伍,他们在大年三十接受任务,第二天就出发了。

在春节几天里,陆续有北京、上海、江苏、四川、浙江、陕西等地,以及空军(西安)、陆军(重庆)、海军(上海)军医大学的专家医生队伍逆行支援湖北。

根据2月17日国家卫健委最新的消息,全国已经有3万多名医务人员支援湖北。

天生的领导奇才 武汉小伙汪勇

昨天刷手机的时候,偶然间看到了汪勇的故事。

人民日报发在2月16日的一篇文章中开头写到:
我是个快递员,也是个“组局”的人。2月13日凌晨5点,我在武汉二环外快递仓库的一个高低床上醒来,出门前看了下手机日历,原来,我已经22天没回家了。

这个普普通通的快递员,22天没有回家的,在这22天中他作了什么让人民日报发了一篇3329字的报道。

他在离开家第一天,接送了十几个医护人员往返金银潭医院。

他招募了一支二三十个人的队伍,接送医生上下班。

他联系了青桔单车、膜拜单车,在医院、酒店投放数百量单车为医生解决短途交通。

他募集资金,组织餐厅、便利店,为金银潭医院、新华医院、协和医院等医院提供几千份盒饭。

他建了无数个微信群,为群里的医生提供拖鞋、充电器、秋衣秋裤、无袖羽绒服、防护鞋套、生日蛋糕

他组织的队伍,对接了1000名医护人员,接下来还要对接3000名驰援武汉的医疗队。

他只是一个快递员。

结束语

林则徐曾经有一首诗中写到 :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是青史留名的封疆大吏,相比而言,上面提到的这些人,都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但是每一个人都发出了令人惊叹的力量。

他们都是在生命威胁下的”逆行者“。

过了一段时间,可能我们还会记得终南山、还会记得李文亮,但是我们可能会忘记了甘如意,忘记了秦文,忘记了汪勇。

但是在今天,希望在这个充斥着明星网红娱乐狗血的时代,让我们多传诵一天他们的故事,他们应该被我们记住。

如果用两句诗,来描述这些为了抗疫而默默奉献的逆行者,我想不到还有比这两句更适合的。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

也许他们是人人敬仰的钟院士,也许他们是镜头前裹得严严实实的白衣天使,也许他们是挨家挨户登记的社区工作人员,也许他们是风雨无阻在路口执勤的民警……总之,他们都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不计得失。

下面来看看全诗: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

白话译文

这场雨来得仿佛知道时节一样,正当春天万物生长时降临了。她伴着春风,在夜里悄然而至,默默地滋润着万物。雨夜中,田野间的小路上黑茫茫的一片,只有江中渔船上灯火还有点光亮。要是早晨起来看看,锦官城里该是一片万紫千红吧!

原诗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为数不多的清新俊逸、轻快明丽的诗歌之一。用拟人的手法,将感情寓于春雨,赞美她滋养万物、催发生机的情怀和不计得失、默默奉献的精神。

开篇一个“好”字就直截了当给雨定了性,前四句就是用拟人说法来对“好”的说明和诠释。“知”、“当”、“潜”、“润”每个字读起来,仿佛就是一个知心的好朋友在出现面前。

正是作者赋予了“雨”这些高贵品质,所以不由自主要靠近她,于是颈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就到门口看雨了,满足了作者与好朋友亲密接触的愿望。这还不够,作者充分发挥想象力,“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明天繁花似锦的景象也在脑海中过了一遍。

整首诗充满了赞美,充满了喜悦,尤其“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精神描绘得恰如其分、不留痕迹,乃至成为千古名句。

一点感悟

真正的奉献,不是脱口而出的,也不是“论文”堆砌而成,往往只是默默地做着,哪怕是一件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写到这里,又想到一句诗让我顿感惭愧:“宁为百夫长,胜过一书生”,意思是宁愿做个低级军官为国冲锋陷阵,也胜过当个白面书生只会雕句寻章。这么多英雄在默默奉献,而我呢?碌碌无为!拿着手机或握着鼠标的你呢?


零点拾韵


武汉一线医护逆危而行,就凭这份勇气和担当便足以诠释“医者仁心”这句话的份量!

是他们,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拉起了一道道守护的防线;

是他们,用一双双被医用手套捂得变形了的手、用一副副瘦弱却义无反顾勇敢担当的脊梁、用一颗颗热血的心托起了人民的信任与重托,温暖了这个迟来的春天!

┄┄🎉┄┄🎉┄┄🎉┄┄

能出康济方,忧虑危急状。

活法虽指间,活机寓心上。

——(宋·李曾伯)诗句



朵云流觞



尼采娜


当今的中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肆虐武汉,波及全国。华夏上下万众同心,力克时艰。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气吞山河感天动地的战斗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舍己为人、舍小家为大家无私奉献的英雄群像。他们是不畏牺牲,勇敢战斗在疫情一线的疾控专家钟南山和李兰娟;他们是不顾个人安危、昼夜奋战在医院病房的白衣天使;他们是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无私无畏的英雄军人;他们是吃苦一人、幸福万家的无数志愿者,快递哥,捐赠人,以及后勤服务工作者,…

他们如繁星丽天,数不胜数;他们似百卉争妍,美不胜收。其精神之纯朴,内涵之丰富,风格之高洁,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最熣灿的闪烁。他们才是新时代人们心中“最可爱的人!”

从这些精忠报国的有志之士和众多无名英雄的平凡而伟大的感人事迹中,使我不由想起了我国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在《无题》中的一句千古流芳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春蚕一直到死都在吐丝,至死方止。蜡烛点燃了,一直到灭了为止。诗人在这首诗中用自然现象来表达出一种伟大的奉献精神。这是对那种公耳忘私、无私奉献之士的崇高精神的圣洁赞美!是何其惨美,是多么感人!这不正是对以上这些英雄群像真实生命的写照吗?!








老刘


①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②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③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④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⑤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展现了当下华夏儿女,不畏生死,抗击疫情,坚决打赢武汉抗疫阻击战的洪荒场面和中华民族的伟大气魄。











甲午金秋


不知用这古诗来描述现在疫情之下无私奉献的英雄们可以不。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始干。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宝山大叔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特别想用这两句话来形容疫情当前的钟南山与李兰娟院士。

2019年末新冠肺炎突然开始肆虐,这一灾难已经形成“国际关注公共卫生紧急事件”。

大难当前,80多岁的钟南山院士立刻启程,赶往武汉,70多岁的李兰娟院士也即刻投入到肺炎疫情控制工作中去。

他们不辞劳苦,积极投入到这场战役中去。两位都曾在非典时期参加过疫情控制与防治工作,并且作出了突出贡献。这次,他们又积极地研制疫苗,不断分离病毒,为患者远程诊断,夜以继日地工作着。

我觉得此二句话特别适合像他们一样在一线工作的高龄疫情“战士”!

唯有敬意可以言表,感激![心][心]


余志茶


《官民医》

————————

天下风云动

不动就被动

————————

庚子交替风云

震天响

雷电交加瀑雨

雹冰烈

己亥交述不尽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医者仁心

勇往直前

众人一心

上下齐心

如火如荼

举国防疫

速度与时间最近的距离

生命与健康最大的意义

英雄白衣

软铠绵甲

韧心博爱

捐躯摩顶

救国救民

殒身不逊

视死如归

炎黄子孙战疫热血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