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时而生!疫情改变和创造了哪些消费习惯?

<strong>熊猫贝贝专栏内容:地产话题第七十五期


<strong>专栏内容:集思录-疫情下的消费机遇思考(2020新冠疫情期间专栏内容第十二期)


导读:

(全文4085字,阅读时间约为8分钟。)

消费,是社会活动和经济运行的终端表现形式。

人是社会动物,可以说,只要在人类社会发展运行的环境中生存,每一个人都离不开“消费”二字。

消费与被消费,这是所有人都要思量,适应和去面对的。

而一场疫情,带给消费的不仅仅经营层面是洗牌和损失,更是会在长远的阶段内,持续影响消费群体的行为习惯,和创造新的消费习惯。

而面对已经发生的损失,就像面对洒掉的牛奶,哭泣悲哀毫无意义。

关注和思考未来的需求和消费习惯,或许才能实现涅槃重生。

疫情之下,“宅经济”逆势火爆,从外卖、网购、生鲜电商、上门服务,扩展到移动直播、短视频等范畴,多家公司纷繁抢滩线上商场。

“宅经济”由来已久,其根底依然是居民消费水平的进步和互联网、物流等工业的展开。

而疫情的突发,更是让宅经济消费习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不具备竞争力和危机意识的行业和个人,是厌恶充满变化的环境的。

改变和培养人类行为习惯的,除了意志力,还有灾难和战争。

这篇文章,就和各位朋友探讨一下,这次疫情,给消费习惯带来了哪些改变和创造。


应时而生!疫情改变和创造了哪些消费习惯?

机遇的启示

阅读本文以下讨论内容请文明理智,尊重客观。

-本文不含任何广告和引导,请放心阅读,如有帮助,欢迎收藏。

-本文除标明引用部分,均为本人原创,谢绝断章取义无脑摘抄和伪原创搬运,转载复制请注明原文出处,本文首发头条号。

PS:写不出来要搬运我也拦不住,至少带个我的IP我就不计较。

分享让生活更加美好,希望本人的文章能带给大家帮助!假如本文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希望大家提出本人会及时加以改正。一个小小的点赞动作就是最大的动力。


一、不得不说的“报复性消费”


“报复性消费”不能说是一种习惯,而是特定环境和周期内,普遍存在的一种消费现象。

2003年的非典,中国GDP水平12万亿人民币,但是17年后的今天,中国GDP总量水平已经100万亿,也就是说:中国现在整体的经济抗风险能力,已经是当年的近10倍!

因此,尽管本次疫情会给经济,尤其是实力商家、中小商家带来巨大的影响,但危机过后,机会并存,借鉴2003年非典,在疫情过后,将迎来报复性的消费增长,同时,也将对实体经济带来巨大的改变。

而这个报复性消费,是所有商业重启的基础,也将决定很多行业的未来。

我们把这个概念当做今天话题的基础进行阐述:

对于这个名词,我的定义如下:在受到某种不可抗力的外界影响之下,长期受压抑的消费需求突然得到释放机会,从而产生不考虑后果的消费行为就是是”报复性“消费。


应时而生!疫情改变和创造了哪些消费习惯?

非理智的报复性消费

然而,这样的消费,伴随的不仅是消费端必须面对的后续断崖式消费能力下降,经营端也难以保持增长和发展。

所以,报复性消费,其实在规律和周期上,和黑天鹅事件一样:来的突然,去的也突然。

这是一个节点机遇,受疫情影响而被动被产生和创造的机遇。

可惜,不会持久,不会持久的事物,只能算风险机遇。

那么,哪些行业会有拥抱这个机遇的机会呢?


应时而生!疫情改变和创造了哪些消费习惯?

来源:调研机构凯度发布了新冠肺炎疫情消费者调查报告,给出预测。

所以,在疫情阶段受损最严重的餐饮,休闲,旅游,交通行业,将会迎来报复性消费。

而长远经营和持续发展的行业,面对报复性消费,需要理智冷静:

情绪爆发虽强,但不会持久。

被一时虚假繁荣所骗,注定长期为冲动买单。

而遭遇了春节开年传统旺季断崖式损失的行业和商家,面对已经产生的损失,急于填平,扭亏为盈的心态,催发出来的冲动和迫切,在此时或许已经埋下了伏笔。

报复性消费=被动虚假繁荣,中国有个词很妙,叫做:

饮鸩止渴


二、互联网经济消费和实体经济消费的融合大势


这次疫情,让很多人第一次体验到了互联网消费。

虽然说互联网经济消费,在过去的10年里面,已经了充足的成长和发育,但是从来没有本次疫情期间这么的被人重视和依赖。

而依赖,就是一种消费习惯的形成。

经历这次疫情之后,我们的线上习惯还会被深度发掘。

消费者层面,被疫情所困,最为基础的衣食住行都出现了供给困难,外卖和配送,成了这次疫情中重要的输送渠道。甚至原本濒临破产的线上蔬菜配送,都凭借这次疫情“起死回生”。


而从经营供给端的层面来看,本次疫情最大的启示,应该是一旦脱离了消费群体,不能直接面对消费需求,和消费群体线下联系断开,可能要面对的不仅仅是阶段性亏损,而是断崖式冻结。

所以,在未来,没有社群经营理念,没有私域流量的储备,没有线上供给需求对接响应的行业,也就是我们商业地产人俗称的“靠天吃饭靠人气,生意全靠地段好”的传统实体商家,会加速洗牌和被淘汰。

而这样的消费习惯,可能就是未来的商业的基础逻辑和必然方向。

虽然有“多难兴邦”的说法,但是消费,一定是在稳定平和的状态下,才能振兴。

这次疫情又何尝不是一次“消费启示录”?

只有学会晴天备伞,饱腹思饥,才能处变不惊。

只有学会未雨绸缪,审时度势,才能适应变化。

应时而生!疫情改变和创造了哪些消费习惯?

↑应景吧?

三、面对疫病灾难,安全第一:保持距离和营造安心的时代到来。


这次的疫情,不仅活生生的把每一个中国人“卫生防护”理念给全面树立了起来。

更是唤醒了03年非典的疫情阴影回忆。

距离、安全、卫生、接触的“心理安全需求”被全面激活,这可能是疫情解除后,所有消费群体都高度关注的“用户习惯思维”。

个人防护意识的提升,会改变很多行为和消费习惯。

“0接触配送”就是本次的产物,可以说是非常时期诞生的必然产物。

而把这种习惯延续到疫情解除以后,可以预见是必然。


应时而生!疫情改变和创造了哪些消费习惯?

“0接触”未来衍生的配送,外卖以及更多衍生业务,会迎来必然的增长点。

消费的距离感,已经产生,消费空间的心理安全需求,已经产生,消费信心依赖安全,已经产生。

这是必然的未来。


四、疫情导致了收入和收益的不确定性,不同属性的商品将改变命运:


我从不贩卖焦虑,也痛恨被贩卖焦虑。这是个人原则。

但是在这次疫情阴影之下,有些大部分人都需要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想拿出来在这个消费习惯话题中讨论一下:

如果疫情持续半年,甚至是一年,你还能保障自己的经济运转健康持续吗?


你的储蓄,能让你长时间不上班?

没有收入,没有就业,没有工作对消费的打击有多大?

不言而喻。

但愿这样的场景不会出现,但是又不得不未雨绸缪。

说回我们的消费习惯,能够影响群体消费习惯和消费能力的,外界的不可抗力可能是阶段创造和改变,而收入,是硬性限制。

疫情尚未散去,受影响的工作,学习,投资机会,也直接对消费意愿,消费信心,和消费能力,产生了关联打击。

而这种收入的影响,会改变对原有消费的需求。也就是改变对商品价值的认知。

案例如下:

2018年:《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规定了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八条行为规范(俗称国八条禁令)的实施,导致高端餐饮53.25%的收益下降折损,高档白酒销量断崖式下跌,大量高档消费场所转盈为亏,时至今日仍未恢复。

商品从消费价值上来说有两种,所面对的消费习惯改变的可能如下:

1、高附加值的商品进入必然下行和蛰伏环境,这类商品往往价格存在虚高的现象(附加值空间),例如奢侈品,高档消费场所,非生活必须高端消费等。

消费的基础是收入,当收入受到威胁的时候,就是消费根基遭到威胁。

消费降级的根源就是收入下降。

或许感性释放了消费需求带来报复性消费,和阶段过度消费。

但伴随报复性消费的,往往是空虚和对未来不确定的恐慌。

这场2020年春节爆发的恐惧还没有体验够吗?被疫情困在家中的空虚还没有体验够吗?

这不是责难和质问,是理性的必然思考。

2、低附加值的商品消费频次会增加,并将产生持续期:民生相关产品,将会迎来可见的增长和涨价。亲民接地气,中低端消费的爆发和持续,是必然趋势。

曾经被忽视的基础消费需求,会形成习惯性的关注激活。并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应时而生!疫情改变和创造了哪些消费习惯?


小结:疫情结束,消费降级or 消费升级?

漫长的春节假期,延迟开工在家的日子,偶尔还要思考一下后续的生活。

随着疫情一天天的明朗,抗击疫情的各种好消息也接踵而至。
可以预见的是,距离全面复工的日子越来越近了,网络中也开始充斥着各种关于经济的分析,消费的分析,有分析某一行业爆发式增长的,有分析产业升级调整的,有分析消费降级的,林林总总,看看就好。个体在宏观经济的洪流中,经历了这次疫情,都意识到了自身的渺小和面对不可抗力的脆弱。

于个人而言,消费爆发式升级还是消费降级还是要取决于你的收入值,你的存款总值,你的消费观和价值观。

于商家而言,每一粒熬过冬天的种子,都有着向往春天韧劲,理性冷醒,拥抱未来,未雨绸缪,生机无限。


在接近一个月无工可开的局面,大部分行业和个人的收入肯定会受到影响,保证基本生活的前提下,削减不必要的开支可以说是必须的,面对生存,面对疫情影响,面对家庭在非常时期收入和支出的现实情况。更多人有机会意识和反思自己过往消费中的合理与不合理。关于消费心态,我是这么看的:

疫情映百态,疫情照生活,疫情也影响着消费观,那些消费是必须,那些是必要,那些是可有可无,那些是可增可减,其实在这20多天的时间内基本上已经可以看到个大概了,理性消费还是必要的,家庭收入的合理分配也是必须的,只有这样才能应付许多意外局面。


<strong>本文为个人在疫情期间所思所想整理,不求转发收藏,如有缘有幸,得您阅览,欢迎文明留言,畅所欲言。


最后一张图,送给还在水深火热,核心疫区的湖北各位朋友,武汉对我个人而言意义重大,这座城市是我工作过,学习过,爱过的一个城市。有我生命中重要的导师和好友在武汉,在今天的工作中,也有来自湖北的同仁好友。

<strong>天佑中华,武汉加油!战疫必胜!

<strong>早日恢复,国泰民安!


应时而生!疫情改变和创造了哪些消费习惯?


防控疫情的狙击战最终一定会取得胜利,尽管这个过程我们遭遇着各种苦痛、煎熬、焦虑和心伤,但是也一定会有感动,感激和感恩。心中有光,则无所畏惧!


当外界巨大的不安笼罩时,人更容易向内看,更容易知道,自己究竟想要怎么活,什么东西对自己不可失去。我们无法重启2020,但可以重启自己的生活。


惟愿大家平安喜乐,待到摘下口罩时,我们一同在阳光下欢呼雀跃。

欢迎留言文明交流,有问必答,拒绝地域黑,无脑键盘侠。

网络不是无法之地,倡议客观冷静,就事论事,尊重事实,文明表达。

地产领域12年从业经验,愿为所有对房地产相关知识有需要的朋友分享自己的所得所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