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着急跟孩子分房睡的妈妈:迟早都会的事,请不要逼孩子

闺蜜这几天正跟3岁的儿子闹分床大战,言谈之间显得有些疲惫、有点儿烦。


“我用了很多办法,他都不肯去睡自己的小床,还跟我来一哭二闹三装可怜那一套,气急的时候我真想把他塞回肚子里!”


我听完噗嗤一乐,“生都生了,哪里还塞得回去?我觉得分床这件事不能急,我家多多,6岁时还跟我们一起睡呢!


闺蜜很惊讶,“育儿书上都说了,3岁以上的孩子应该分床睡啊,要不然容易导致性早熟、依赖性强不独立,你不怕吗?”


我怕,我怕的事情太多了,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每个月不担惊受怕、提心吊胆个好几回,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当了妈。


可是在分床睡这个问题上,我更希望能平和过渡,不会伤害到孩子的安全感。


分床的前提,

是不能伤害孩子的安全感。


孩子渐渐长大,到底需不需要和父母分床睡?


当然是要的,分床睡的好处不容置疑,一则可以提高孩子的睡眠质量,二则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坚强意志,三则父母和孩子各有独立空间,夫妻生活质量不会被孩子影响。所以,当孩子长到三四岁,父母就应该培养孩子独自睡觉的习惯。


在我的努力下,多多三岁时已经跟我们分床分房睡了。当时,我也是花了好大一番心思,才让多多欢欢喜喜地搬进了自己的小房间。


多多睡上自己的小床,我心里欢喜之余也是有些怅然若失,怀着“老母亲嫁女儿”的悲伤,挤出两滴眼泪,关上了多多房间的门。当天夜里,我还无数次夜袭多多的闺房。没办法,老母亲就是不放心啊!


就在多多渐渐适应了分房睡的生活时,弟弟出生了。


看着弟弟每天被我抱在怀里哄睡,多多吃醋了,也没有安全感了,终于在我刚出月子的某一天晚上,她哭着闹着,无论如何不肯回自己的小房间。

我把她哄睡之后,让多多爸把她抱回房间,她也是沾床就醒,然后再哭着回来。


闹了几次,我看孩子实在伤心,就把多多的小床拉进主卧,拼一拼,一家人一起睡了。


这一睡,就是三年。


不能否认,多多跟我们同睡三年,的确给我们造成了很多不便,可为了保护多多的安全感,我愿意承受这些不便,我不想多多太早被迫坚强,我不想隔断我们母女之间的亲密联系。

致着急跟孩子分房睡的妈妈:迟早都会的事,请不要逼孩子


安全感决定了孩子的社交质量


之前,马伊琍的一则微博引起了网友的热论,点赞数一天就达到了100000+,这条微博说的就是孩子分床睡的问题。

致着急跟孩子分房睡的妈妈:迟早都会的事,请不要逼孩子


为什么这篇微博能得到网友的普遍认可?


因为大多数妈妈都曾经跌进“专家”的坑里,而马伊琍说的,都是从坑里爬出来的血泪教训。


“真正能让孩子长大后独立的,不是逼迫孩子分床睡,而是给予孩子充分的情感回应。”马伊琍给出的答案,真是一针见血。


真是尽信书不如无书!


3岁左右的孩子,最需要的是从父母身上获取物质和情感的满足,唯有如此,他们才能对世界产生足够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而安全感和信任感,决定了孩子未来的社交质量。


我朋友小凯,从五线小城的农村走出来,一路品学兼优,考进了985,后来进了某著名外企,28岁就升职做了部门经理,堪称是有才有貌、事业有成。


可小凯外表独立,内心却内向、敏感,和父母的感情也非常淡薄。


原来,小凯的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了婚,小凯的爸爸去了外地打工,妈妈再嫁之后也把精力放在照料更小的孩子身上,没人在乎小凯的感受。在母亲的责骂下,她不得不按捺住心头对黑暗的恐惧,一个人住进偏房,又迅速成长为家里的半个劳动力。


小凯活得小心翼翼,不想给妈妈制造任何麻烦。有一次,她弄坏了同学的铅笔盒,不得不赔钱息事宁人,她却不敢也不愿跟妈妈说,一个人独自站在学校门口的大树下,孤独又惶恐。


等到天黑妈妈找到她时,她已经打算跟着一个路过的“爷爷”走了,因为爷爷答应她可以给她五元钱赔偿同学,前提是要到他家里去取。


妈妈骂走了那个“爷爷”,又扯着她的耳朵把她痛斥了一顿。


小凯最终从妈妈手中拿到了钱,可是从此之后她更加不敢“麻烦”妈妈了——她挣钱那么难,有那么多的事要忙,哪里顾得上一个拖油瓶?


小凯工作后,妈妈对小凯的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可童年时留下的心理创伤,哪有那么容易弥补?


现在的小凯,在人际关系里依然小心翼翼,不敢麻烦、依赖任何人。


你看,在童年期失去和父母良好关联的孩子,可能一生都走不出安全感缺失的梦魇。

致着急跟孩子分房睡的妈妈:迟早都会的事,请不要逼孩子


多动脑筋不逼迫,

让孩子逐渐适应分床期。


父母要给孩子足够的物质满足,也要给予充分的情感关爱,当孩子的物质和情感同时得到满足时,他们才会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这决定着他们将来的社交质量。


话说到这里,或许就有妈妈问了,孩子肯定不愿意分床睡啊,是不是就不让孩子分床睡了?


并不是,跟孩子分床的原则是不逼迫,而不是不作为。


如果不是弟弟的出生影响到多多的心理状态,多多现在已经是一名“3岁和爸妈分床睡”的资深独立儿童。


养育孩子,就是一个和孩子斗智斗勇的过程

,说起当初哄多多分床独睡的经历,也是满满的套路。


多多3岁生日的前两天,我早早布置好客房,不允许任何人进去,多多非常好奇,我告诉她,3岁以上的人才能进客房,她不满3岁,所以不能进去。


到了多多3岁生日的当天晚上,我打开了客房的门,在里面给多多过生日。


多多看到屋里布置得好像公主的城堡,立即开心得又蹦又跳,“妈妈,这里真好啊!我想住在这里。”


我装作很为难的样子说,“不行啊,今晚我想在这里读书呢!”


多多说,“那你在这里读书,我在这里睡觉!”


多多上当了!当晚我很顺利地把多多哄到了床上,给她讲了会儿故事,她睡得特别香。


就这样过了几天,多多习惯了我在客房给她讲故事、哄她睡觉、然后工作的生活。后来虽然也在睡醒后闹过几次,可都被我很快地安抚好了。


当然,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采用的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网上有教孩子分床的36计,你又看了那么多宫斗戏,好歹也懂几招“攻心计”吧?骗不了老板,你还哄不住孩子?


如果用了分床36计,还是招招失败,也没有关系,跟我一起举起白旗,向熊孩子投降。多多分床失败、回归主卧后,也是3年后才主动要求分床睡,或许是她自己感觉到,和父母睡在一起,晚上想躲在被窝里玩玩具实在是不方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