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吉法院防疫尖兵日记:李途的“非宅”生活

永吉法院 汤振华

2020的新年,“宅”成了一种优秀属性,人们终于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在家躺着就是给社会做贡献”的生活。但永吉法院偏偏有这么一群不听话的人,越是不让动,他们越是逆风而行,非得入户串门,上街溜达,不分黑白地在别人家小区门口瞎转悠。他们的日常生活就这么滋润,这么有恃无恐吗?为了找到答案,我们从防疫尖兵李途的日常生活讲起。

1月29日,听闻县里要在院里抽调干警参加社区防疫工作的消息,宅在家的李途待不住了,他主动请缨来到防疫一线。1月30日,他来到河东社区熟悉工作任务,经过一上午的学习,他了解了第一阶段工作内容:协助社区实现网格化管理,对辖区居民进行地毯式排查。他在学习之余,发现了一个细节:同事们都穿的很臃肿,女生的腿显得比他都粗,这就让他纳闷了,这又不会天天在外面,怎么都穿这么厚?

永吉法院防疫尖兵日记:李途的“非宅”生活

1月30日下午,接到的工作任务是:上街发放、张贴宣传单。看着天气预报显示当前温度零下21度,这可让李途傻了眼:不是别人穿多了,是自己穿少了!走上街头,看见人他就主动递上宣传单,并苦口婆心地叮咛:“没事别出来溜达了,出来就得戴口罩,回家勤洗手,家里有外来人及时到社区登记。”看见没戴口罩的大爷大妈他就主动送口罩,有的防范意识强,接过传单揣口袋里;有的冲他挥挥手,示意拒绝接传单。随后,他又到所分配片区张贴传单:这天冷的,纸胶带都粘不住!他只得用力再用力地一张张贴。终于“熬”过了一个下午,顺利完成任务,可是回到家里,他的手脚已然不听使唤,在被窝里捂了好久才缓过来。

1月31日,李途放弃了单薄的外裤,把自己的“家底儿”都穿上了:一身滑雪装备。然而,今天换任务了:由于昨天宣传任务大家都圆满完成,今天进入下阶段任务,入户排查外来人员,并为居民发放信息明白卡。李途跟赵国君两人一组,入户“串门”走起。老旧居民楼没有电梯,最高都是七层,他俩只能一步一步往上爬,上到楼顶一身汗,走出一个单元门到室外汗就消了,这汗一出一消的循环往复,一上午的工作结束了,他的工作成果除了排查统计好的一张张表格,还有那浸透了后襟的汗水。由于这项工作覆盖面广,涉及对象多,整整排查到2月4日才结束。

2月5日,李途化身社区“守门人”。穿上厚重的军大衣,带着帽子挺拔地站在平安二区后门门口,对居民进行出入登记。虽然有军大衣的“庇护”,那瑟瑟的寒风还是把脸吹的通红,但是看着那“党员先锋队”的旗帜随风而起,油然而生的是满满的责任感、使命感。伴着朝阳而起,伴着日暮而归,他没有丝毫怨言,相反,他乐此不疲:来往居民竖起的大拇指是他继续坚守的动力。

永吉法院防疫尖兵日记:李途的“非宅”生活

2月8日,他是重点隔离户的“知心人”。这一天,他和“战友们”没有休息,相反他们心里惦念的是一个个包保隔离户能不能过好节。于是,他们买上元宵、水果和牛奶等来到包保户家中,为他们送温暖。他对隔离户说道:“你最近别出门,有事给我打电话,我是你的专属外卖员,啥都会竭尽所能代买。”隔离户感动地哭了:“有你们真好,谢谢你。”

2月9日,他是包保隔离户的“守夜人”。当前的工作任务是:24小时值守包保隔离户。为了照顾单位的女同志,他主动要求值夜班。暂伴月将影,披星戴月归。一个人对着明月,望着包保户家的那扇窗,他心想着:只要他们安全健康,自己再苦再累都值得!

永吉法院防疫尖兵日记:李途的“非宅”生活

今天是2月15日,值守的工作还在继续,只要多一个外来人员,他们就多了一个“十四天”需要守候。李途是永吉法院防疫队伍的一个代表,更是千千万万防疫一线工作人员的缩影。正是千千万万个“李途”筑成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铜墙铁壁,正是他们的不眠不休守护一方人民能够安安全全地宅在家里。“非宅”不是他们的愿望,唯盼街上车水马龙、熙熙攘攘早日成为这个城市最健康的“底色”。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等天晴、待人归,让我们稍事等待,拥抱春天,拥抱彼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