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宁更戛40户贫困户为战“疫”献爱心

本报讯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关键时期,昌宁县更戛乡建档立卡贫困户心怀党恩,纷纷为战“疫”伸援手、献爱心,谱写着一曲曲动人乐章。

田头村田上村民小组屈尚宽,2013年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之初,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2000元。受党组织的关心和培养,2014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正式党员,人穷志不穷,屈尚宽决心用实际行动践行党员的使命与担当,争做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喜讯传来,县级到村里组织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不能只想不做,屈尚宽第一个报名参加了电焊技术培训,并获得电焊工特种作业资格,门窗定制经营部迅速落成,一年下来,纯收入达到两万多元。依托党的扶贫好政策,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和一技之长,将自己家里原先低矮破旧的土坯房,变成了宽敞舒服的砖混房,“老宽”心里乐开了花,他从贫困户成功变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从普通群众变成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2018年,屈尚宽一家顺利脱贫,如今,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500元。

“在我家最困难的时候,党和政府没有忘记我们,给了很多优惠政策,助我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现在疫情防控遇到了困难,我也要带头出力,感党恩、助抗疫。”屈尚宽憨厚的说,并将1件营养快线、1件王老吉、两件迷你矿泉水捐赠给了田头村疫情防控办公室。

“钱虽不多,但代表着我的一份心意,周书记,你一定要收下。”听到全村抗疫前线困难重重,李自荣率先向木瓜树村疫情防控办公室献上了200元爱心。考虑到李自荣家里收入有限,还有86岁母亲常年卧床不起要照顾,起初木瓜树村党总支书记周文军婉拒了他的捐款,但李自荣说啥也不依,要知道,七年前李自荣家的家庭人均纯收入只有1000多元,这可是他一年收入的五分之一呀!

据木瓜树村党总支副书记戈金明介绍,李自荣现在是木瓜树村瞿家寨村民小组长,是木瓜树村产业结构调整领路人。2013年,对照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标准,村“两委”按程序将李自荣户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了脱掉“贫困户”这顶帽子,不再给国家增加负担,他专程到村委会问情况、谋出路,功夫不负有心人,李自荣脱贫致富有出路了:村里的就业扶贫信息员给他推荐了外出务工招聘单位,工资待遇好、安全有保障;全乡正在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建议发展烤烟、香料烟、养殖业,增加收入,同时还可以申请小额贴息贷款,专门用于发展产业,李自荣决定让大儿子“放羊”,小女儿外出到广东省东莞市打工,自己和老伴在家种烤烟、香料烟,同时照顾母亲。起初,寨子里没有人敢尝试种香料烟,李自荣是唯一一个响应产业结构调整的人,每一株烟、每一片叶,他都悉心照料、细心呵护,一年下来,纯收入6000多元,在李自荣的带动下,瞿家寨香料烟、烤烟种植户数逐年递增,占总户数的一半多,烤烟、香料烟成为瞿家寨村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为全村、乃至全乡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成功范例。2016年,通过民主选举,李自荣当选为瞿家寨村民小组长,在乡亲们眼里,他是名副其实的产业结构领路人,同年,李自荣户脱贫退出,他没再给国家添负担。现在,李自荣家山羊养殖发展到62只,年创收约4000元,烤烟、香料烟年收入两万多元,外出务工年收入4万多元,5万元小额贴息贷款已还清。

李自荣说:“在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的关心帮助下,我家享受了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好政策,2016年脱贫退出,比起过去,日子好过多了。面对疫情,我觉得自己有义务、有责任出一份力,发一份热,回报党,回报社会”。

截至目前,全乡共有40户脱贫户为战“疫”伸出援手,捐献爱心,资金合计5000元,饮品39件、大米500斤、副食11件、蔬菜40斤。(张绍宣 张垚周)

昌宁更戛40户贫困户为战“疫”献爱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