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馬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逾八成

本報訊 (記者 柴雲祥) 截至2月15日,侯馬市31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已經復工復產25家,復工率達80.65%。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侯馬市提早入手、科學預判、嚴把標準、強化服務,先後為企業協調解決了原料、設備、運輸、防疫物資等方面存在的各類問題96個,為轄區企業的復工復產打下了堅實基礎。

提前部署、提早入手,及時開展復工復產工作。該市密切關注疫情發展變化,科學分析預判,在春節前後對工業企業的從業人員進行了全面摸排,制訂並下發了《侯馬市工業企業外省籍務工人員動態跟蹤統計表》《侯馬市工業企業春節期間出省人員返侯情況統計表》等,做到心中有數、應對有效;建立微信辦公群,緊跟上級有關決策動態,及時組織企業開展復工復產、疫情防控等專題培訓。

制訂預案、把握梯次,為企業提供政策依據。該市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制定出臺了復工復產工作預案,從企業疫情防控、人員管理、物資儲備、崗位設置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同時,科學把握復工復產梯次,把抓企業發展和項目建設與抓疫情防控、安全生產、穩定發展相結合,構建了防護物資、軍工和出口加工企業及時復工復產、產業鏈關鍵核心環節企業和輔助配套企業有序跟進、中小企業逐步跟進的模式,實現了“橫向強防控,縱向促發展”。

嚴把標準,精細管控,確保企業復工復產安全有序。該市按照梯次復工、分類處置、明確責任、嚴防嚴控的原則,進一步壓實企業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的主體責任,對各類企業實施精細管控、分批管理,要求企業必須做到防控措施落實到位、員工排查管控到位、設施物資儲備到位、內部管理實施到位、防疫宣傳教育到位。

此外,侯馬市工信部門還建立了重點企業派駐聯絡員制度,幫助企業協調解決防疫物資、原材料及銷售問題,協調建立企業物流“一證通”。對生產口罩的海億康公司重點跟進,開通綠色通道,全程跟蹤服務,積極協調解決了設備調試、專業技術人員、設備運輸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幫助該企業順利進入試生產階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