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節,他們都選擇留下

這個春節,他們都選擇留下

▲郭煥鋼(右)送患者出院回家 顏華傑/攝

這個春節,他們都選擇留下

▲除了處理疫情相關工作,廖敏珍還要承擔其他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

這個春節,他們都選擇留下

▲黃剛(左一)正陪同院領導在急診搶救室佈置抗“疫”工作

這個春節,他們都選擇留下

▲陳鐵權(右)和同事們自創抗“疫”口號

這個春節,他們都選擇留下

▲邱清完(右)正在抗“疫”一線忙碌

這個春節,他們都選擇留下

▲許友對(右一)入屋攙扶“新冠肺炎”密切接觸者上120救護車

  全員在崗,時時待命。這樣的場景在石獅市總醫院裡,已經持續一個月了。

  這個春節假期,他們取消行程,中斷休假,枕戈待旦,請戰一線。

  面對疫情,別人宅家,他們出發。常常去治癒,也始終在堅守。

  這當中,有戰友,也有夫妻,他們揮別家人,共赴一線。也正是這千千萬萬組“搭檔”,千千萬萬個“小家”,成了阻擊這場無聲戰役最堅實的盾牌。

  他在衝鋒 他們在守護

  ICU裡的接力救治

  首戰告捷!2月5日下午,石獅人的微信朋友圈被“石獅市首例‘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出院”的消息刷屏了。經過郭煥鋼和團隊15個日日夜夜的共同努力,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終於取得階段性勝利。

  1月底石獅市總醫院收治首例確診患者以來,作為重症醫學科、臨床營養科主任,郭煥鋼就沒有下過“火線”。當時,患者從發熱門診轉到重症醫學科,一路上都是他親自護送的。

  “我接診的,就負責到底,非必要情況下,儘量減少其他醫生與患者接觸。”有著20年黨齡的郭煥鋼,多日在醫院通宵堅守,直到大年三十晚11點,趕回家貼了副春聯,又匆匆返回醫院。1月30日,不到兩歲的孩子突然生病,他也只能電話囑咐妻子一番,無法到石湖老家陪伴生病的孩子。護理人員更是24小時不間斷陪護,6小時更換一班人員,為了節約防護服,值班期間不吃不喝不上衛生間,大家都毫無怨言。

  隔離病房外,科室副主任廖敏珍每天同樣步履匆匆,奔忙在疫情防治的前沿:第一時間跟進“新冠肺炎”相關防控診治最新指南的學習,協助郭煥鋼每日梳理上報患者的病情變化,書寫病例,協調各級會診,同時繼續承擔其他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整個春節期間都要堅守石獅隨時待命,以便應對更多緊急情況的發生,她也因此度過了有生以來最“孤獨”的一個春節……

  最讓她放心不下的,是住院病危的爺爺。這個春節,她本已和院部做好報備,準備回到位於南平那個“一年難得回一兩次”的老家,但面對疫情,她還是選擇在崗位上堅守,只盼著,疫情早日結束,能和家人團圓。

  他不回家 他也失約

  急診科裡的幹活“搭檔”

  急診科,本就工作量大、情況急、危重患者多,但對於急診科的醫生們來說,這個春節無疑令人印象深刻,因為石獅首例“新冠肺炎”患者1月21日就在石獅市總醫院急診科首診。這之後,“新冠肺炎”應急預案快速啟動了。

  “新冠肺炎”疫情來襲,作為很多危急病人的首診科室,急診科承擔著巨大的風險和壓力。儘管有預檢分診作為第一道關卡,急診科每天仍要接診、處置大量不符合發熱門診標準而有發熱、咳嗽等呼吸道症狀的患者,對其他就診的急危重患者更要立即進行緊急搶救。加上春節期間許多個體診所因疫情暫停營業,選擇到市總醫院急診科就診的患者劇增,本就人手緊缺的急診科更加忙碌,科室主任黃剛和副主任陳鐵權及同事全都留在一線值守,有時候連著上24小時,甚至是48小時。

  第一時間開啟預檢分診,改造出一間“應急搶救室”,作為疑似病例的應急搶救,還要組織全科醫護實時培訓、規範疫情防治的各項工作流程……急診科的工作太多太多。

  事實上,如果不是選擇堅守,黃剛已經拿著簽好的假條,回到三明的老家了,那裡還有臥床的老母親等著他照料;如果不是選擇留下,陳鐵權和妻子已經按照幾個月前的約定,開著車滿載年貨,前往安徽老丈人家為其慶祝60歲大壽了。與愛人結婚十幾年來,卻只陪她回過兩次家,陳鐵權的心裡仍有愧疚……

  他在急救 她在病房

  夫妻爭相赴“疫”線

  在石獅市總醫院的防治一線,還有一對“夫妻檔”令人關注。疫情發生以來,他們一起走上了抗擊疫情的第一線,成了一對“戰火伉儷”。如今,這對夫妻已經連續在各自崗位上奮戰了近一個月。

  丈夫許友對半年前剛遭遇了嚴重車禍,鎖骨骨折和膝關節多條韌帶斷裂,元旦後剛剛帶傷返回120急救中心,妻子邱清完剛剛從急診科調任血透室護士長。原本想趁著春節假期,好好陪陪兩個孩子,但疫情出現後,邱清完就被抽調參與隔離病房的籌備工作,許友對也開始了“連軸轉”。

  石獅確診首例“新冠肺炎”病例以來,包括確診患者家屬、疑似病人、密切接觸者在內的許多對象需要通過救護車接送轉運到定點收治醫院或者醫學觀察點,各個路口、關卡篩查出的有疫區接觸史或有發熱症狀的也需要由救護車進行接送轉運……

  120急救中心的工作量越來越大,有時候需要同時調度多輛救護車,經常剛出一次車,消毒完馬上要出下一次車,穿戴裝備、轉運患者、嚴格消毒,整個流程耗費的時間要比以往久。最忙的時候,“一天需要出車數十趟”。

  作為120急救中心副主任,許友對要全面負責急救中心的日常運轉,調配物資,協調各單位,接收上級部門的指令,親自給手下穿戴防護,培訓相關知識及防護要點,一天下來單接聽電話就有上百個。他還親自參與了我市第一例“新冠肺炎”的密接者轉運。與密接者同車,無疑冒著極大的風險,如果碰到腿腳不靈便的老年密接者,許友對和同事還需要進屋攙扶,和潛在感染源密切接觸。雖然危險,但他義無反顧。

  妻子邱清完過年前接到籌建隔離病房的命令,馬上火線增援:調集培訓人員、準備物資、病房佈局……各項工作繁重而瑣碎,就大年三十、正月初一仍加班到深夜。僅兩天,新一層隔離病房就投入使用。正常運作後,她又忙於處理各種日常護理的事情,病房清潔、垃圾處理、終末消毒、為病人準備飲食,各項工作她都是親力親為,從不抱怨!

  白天,許友對、邱清完兩口子忙得腳不著地,晚上回到家時常已是深夜。面對難以顧及的兩個孩子,他們只好拜託給朋友和長輩照料……但是,作為資深的醫護人員,夫妻倆接受採訪只是淡然一笑:一切都是職責所在,使命擔當!

  後記:在石獅市總醫院,還有很多像郭煥鋼、廖敏珍、黃剛、陳鐵權、許友對、邱清完這樣的抗“疫”戰友和戰“疫”夫妻。一個月來,他們接力作戰,以院為家,沒有絲毫怨言。當記者想要多瞭解些情況時,他們卻都說,他們只是做著本分的工作,因為每個醫護人員都一樣,守衛在抗“疫”一線,他們都是舍小家,顧大家,時刻為百姓的生命“站崗”。(記者 謝豔 通訊員 姚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