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崇治蝗,燒殺14萬石蝗蟲,與其求神拜佛,不如團結自救

蝗災是人類歷史上的十大自然災害之一,面對鋪天蓋地的蝗蟲:有的人認為是天災,要君主修德敬天治方可驅除;有的人認為是自然災害,人力完全可破除之,與其待天寬恕,不如人人自救。

《出埃及記》中記載了法老不讓以色列人離開埃及,於是耶和華降下了十災來顯法他的神蹟,同時威懾法老。《出埃及記》第10章記載的就是耶和華在埃及發動了蝗災,這次蝗災讓埃及損失慘重,深深震撼了埃及法老。

姚崇治蝗,燒殺14萬石蝗蟲,與其求神拜佛,不如團結自救

出埃及記

《出埃及記》第10章:耶和華對摩西說:“你向埃及地伸杖,使蝗蟲到埃及地上來,吃地上一切的菜蔬,就是冰雹所剩的。”

摩西就向埃及地伸杖,那一晝一夜,耶和華使東風颳在埃及地上。到了早晨,東風把蝗蟲颳了來。

蝗蟲上來,落在埃及的四境,甚是厲害,以前沒有這樣的,以後也必沒有。

因為這蝗蟲遮滿地面,甚至地都黑暗了,又吃地上一切的菜蔬,和冰雹所剩樹上的果子。埃及遍地,無論是樹木,是田間的菜蔬,連一點青的也沒有留下。

面對鋪天蓋地的蝗蟲,法老向摩西服軟了,希望耶和華“饒恕我的罪,求耶和華你們的神,使我脫離這一次的死亡”。最終耶和華再次施展神力,埃及全境颳起了一股西風,這股風將所有的蝗蟲都刮到紅海里去了,一隻也沒有剩。

2020年2月,非洲東部地區遭遇了近70年來最嚴重的一場蝗災,肯尼亞、埃塞俄比亞、索馬里等多個國家和地區深受其害,其中肯尼亞受災最為嚴重。本次蝗災沿著紅海向東邊擴展,印度和巴基斯坦內境內已經出現嚴重的蝗災。據聯合國官員預測,本次蝗災預計讓1900萬人面臨嚴重的糧食危機,是全人類不得不面對的一場災難。

姚崇治蝗,燒殺14萬石蝗蟲,與其求神拜佛,不如團結自救

2020年東非大蝗災

聯合國糧農組織發佈報告說,這次沙漠蝗蟲跟以往的陸地蝗蟲不同,移動速度非常快,一個普通的蝗蟲群可多達4000萬隻蝗蟲,一天之內就可以移動大約150公里,能吃掉大約3400萬人的口糧。目前進入巴基斯坦境內的蝗蟲多達4000億隻,但大面積進入中國的可能性極小,且中國面對蝗災有一系列成熟而可靠的辦法!

2000年5月,新疆北部爆發特大蝗災,經浙江省農科院牽線搭橋,長興縣林城鎮大批鴨子登上飛機,空運至新疆滅蝗。牧民指出,鴨子每天兩次外出捕蝗,能一口氣吃下100多隻蝗蟲,3個月後已清空100萬畝土地上的蝗蟲。另外新彊從上世紀80年代起,以人工堆放石巢、修建鳥巢方式,吸引紅椋鳥遷徙。新疆去年4月爆發蝗災時,數以萬計的紅椋鳥曾大顯身手,一隻紅椋鳥一天能捕食120至180只蝗蟲。

姚崇治蝗,燒殺14萬石蝗蟲,與其求神拜佛,不如團結自救

生物治蝗

中國人面對天災,主流層面從來不求神,不拜佛,而是自力更生,在人定勝天思想的指導下,以人力對抗天災,救援天災。蝗災在中國古代也十分流行,但中國人歷來採用人工治蝗的方式解決蝗災,因此積累了大量的治蝗經驗。

大唐開元四年(公元713年),山東蝗災復起,遮天蔽日的蝗蟲所向披靡,百姓損失慘重。但是老百姓們不敢捕殺蝗蟲,因為百姓們認為蝗災是天神降下的天災,捕殺蝗蟲是對天神不敬,可能會引發更嚴重的天災。因此災區的老百姓們紛紛設壇祭神,進廟拜佛,一時間道士、僧人橫行,在天災之時再增人禍。

汴州刺史倪若水是一位清官,進士出身,為政清廉,在任期間擴建孔子廟,興建州縣學舍,勉勵生徒,親自教誨,境內教化盛行。當蝗災發生後,皇帝派御史赴各州縣,敦促官吏百姓捕殺蝗蟲。倪若水上書皇帝,認為蝗災乃天災,要除去天災,只有皇帝自修德行,諸神才會免除天災。倪若水又指出,十六國時期的皇帝劉聰不修德行,蝗災爆發後,派人捕殺填埋蝗蟲,結果蝗災更加慘烈。

姚崇治蝗,燒殺14萬石蝗蟲,與其求神拜佛,不如團結自救

逃蝗的百姓


《資治通鑑》倪若水謂:“蝗乃天災,非人力所及,宜修德以禳之。劉聰無道,時,常捕埋之,為害益甚。

時任丞相的姚崇接到倪若水上書後,狠狠批評了倪若水這個書呆子,畢竟為官清廉與為官能幹是有區別的。姚崇給倪若水回覆:劉聰是偽帝,其德不勝妖;今上是明主,妖不勝其德。古代一方大員有德行,蝗蟲不敢入其境;現在你治下蝗災肆虐,難道是你德行有虧所致?現在坐視蝗蟲吞食青苗,狠心不施救,最終導致饑荒無收成,到時這你這個刺史如何解釋?

《新唐書•姚崇傳》聰偽主,德不勝妖,今妖不勝德。古者良守,蝗避其境,為修德可免,彼將無德致然乎?今坐視食苗,忍而不救,因以無年,刺史其謂何?

姚崇一番話驚醒夢中人,倪若水指責蝗災是皇帝不修德行所致,那麼本地的蝗災也可指責成是地方最高行政長官不修德行所致。道德指責嘛,誰都可以用,畢竟大而無當的道德放之四海皆準,就看最終誰掌握了話語權。皇帝有最高權力加持,他說山東的蝗災是山東官員不修德行所致,那麼山東的官員必然無法洗脫自己。

姚崇治蝗,燒殺14萬石蝗蟲,與其求神拜佛,不如團結自救

姚崇治蝗

倪若水驚醒之後,立馬按照宰相姚崇的辦法捕殺蝗蟲。捕殺之法就是夜溝火燒填埋法,在田地裡挖出溝壑,溝中放置易燃之物,將蝗蟲引至溝壑,夜間點燃溝壑,則可燒死蝗蟲,還可引誘更多蝗蟲到溝裡被燒死。燒殺蝗蟲後,再將溝壑填埋,一則防止蝗卵復活,二則將蝗蟲變成肥料。

倪若水採用夜溝火燒填埋法主動捕殺蝗蟲,據統計共計捕殺蝗蟲14萬石。唐朝時期,一石的重量約53公斤,一隻成年蝗蟲體重約2克,一公斤蝗蟲約500只,唐代一石蝗蟲約2.65萬隻。倪若水捕殺蝗蟲14萬石,數量約在3.71億隻。

《新唐書•姚崇傳》開元四年,山東大蝗,民祭且拜,坐視食苗不敢捕。崇奏:“《詩》雲:‘秉彼蟊賊,付畀炎火。’漢光武詔曰:‘勉順時政,勸督農桑,去彼螟蜮,以及蟊賊。’此除蝗義也。且蝗畏人易驅。又田皆有主,使自救其地,必不憚勤。請夜設火,砍其旁,且焚且瘞,蝗乃可盡。古有討除不勝者,特人不用命也。”乃出御史為捕蝗使,分道殺蝗。

從《新唐書•姚崇傳》中不難看出,中國在春秋時期就已經總結出了治蝗的辦法,也就是火燒法。《詩經》中的“秉彼蟊賊,付畀炎火”,用白話解釋就是:抓住那吃禾苗的害蟲,扔到烈火中焚燒。漢光武帝的詔書表達的意思就是保證農業生產,消滅蝗蟲等天災是正義之舉。

姚崇治蝗,燒殺14萬石蝗蟲,與其求神拜佛,不如團結自救

蝗蟲

姚崇還指出消滅蝗災要依靠廣大人民群眾,只有依靠百姓的力量,才能戰勝蝗災。”且蝗畏人易驅。又田皆有主,使自救其地,必不憚勤”,這句話的意思是:蝗蟲怕人,容易驅除,加上田地都有主人,讓他們各自去搶救自己的土地,他們一定不辭勞苦。姚崇認為消滅蝗災符合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人們必然不會偷奸耍滑,捕殺蝗蟲自然會出工出力。

對於治理蝗蟲失敗的原因,姚崇不認為是天神強大,也不認為是蟲子強大,而是人事不爭。“古有討除不勝者,特人不用命也”,這句話說明,面對天災,人們戰而不勝,原因無它,只是因為人們奮爭不力。如果人人都能團結一心除災,那有戰勝不了的天災呢?

姚崇治蝗,燒殺14萬石蝗蟲,與其求神拜佛,不如團結自救

農業

汴州刺史倪若水面對蝗災時,最初他認為是天降蝗災,對於滅蝗之事置之不理,將希望放在皇帝修德行上面。在姚崇的批評指導下,倪若水率領全州百姓捕殺蝗蟲,一役擊殺3.71億隻蝗蟲,成功將蝗災解除。由此可見,面對天災,與其求神拜佛,不如團結自救。求神拜佛是天災之後的人禍,團結自救才是治災的正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