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有什麼好的學習數學的方法可以推薦嗎?

手機用戶76879343275


首先,我們來看看所處的年級。初二,這個年級是非常特殊的年級,是初中承上啟下的階段。

所以,我覺得要學好初二的年級,先要了解這個年級的特殊性。瞭解了特殊性,就要更正自己的心態了,這個特殊的階段,不管用什麼方法學數學,自己要學會努力,努力的過程會很難,很痛苦,效果也許不很明顯,但是不要氣餒,不要放棄,唯有堅持,方得始終!

當心態調整過來了,下面就要了解自己所處的水平了,根據自己的水平來看看用什麼方法?

在瞭解自己的基礎層次,再來對症下藥,會更好一些。

如果中等以下水平。你的首要任務就是提升計算水平,多做一些計算題,先把計算弄明白,這是第一關。第二關把課本上的所有例題認真的研究一下,爭取先把課本例題搞懂,萬題立足課本。

如果是中等左右水平,也就是剛好能掌握基礎題,那就有的放矢的做一些拔高題,多做多總結,題海戰術目前是比較好的方法。

如果是上等,那就狂練中考題型。

最後就是學習方法的使用了,有心態,知道努力,知道水平,那就在學習一些方法。

1.多問同學多問老師,尤其是學習好的同學,有不懂就要問,爭取掃除疑問;

2.數學要準備錯題糾錯本,把平時錯的典型題目收集起來,有時間就回練。

3.前面也講過,題海戰術目前學數學的好方法,多做題,不厭其煩的做題。

當然還有其他的方法,我相信只要做好以上幾點,一定會有所提高的。

我的回答完畢,如有疑問,我們再做探討!


一點教育


初中數學的難度會越來越難,初二正是過渡期,作為曾經數學競賽拿過獎的過來人,來談談我的想法。

首先,心理上不要有畏難情緒。如果覺得很累,可以散散步聽聽歌,緩解自己,要正確認識,學習數學並不是想象中那麼痛苦,要學會從中找樂趣,找成就感。

其次,善於歸納。記得當時我學習數學時,把書上的公式和自己歸納的解題方法步驟,都寫到了紙上,然後貼在牆上,每天看看自己歸納的東西,到時題目,永遠都逃不過這些公式和方法。

最後,要不時強化記憶。再好的公式和方法,如果記不住,就不會在遇到類似題型時,融會貫通,所以必要的記憶還是需要的。要每天或者隔幾天看一遍歸納的東西。

希望我的解答能給題主帶來一點用處。





老朽看電影


初中數學相對來講是比較簡單的。我初中數學大部分時間都是很好的。

不過初二的時候確實有一段時間數學成績下滑很嚴重。120分的卷子只考了86分。為什記得那麼清楚。因為那是我初中三年唯一一次不能代表學校去參加全市的數學競賽!!

我當時問題主要出在如何判斷一個線性函數在第幾象限還有一些證明題以及相似三角形這類題目上。

方法很簡單,如下:

第一:找老師。當然我當時是被老師找過去了。然後我大概記得我跟老師說了我在函數還有各種證明上面有很多不懂的地方。

跟老師溝通之後,老師建議我回去先看一下課本,理解每一個定理公理等等,有不懂的去問老師。

第二:找老師其實不是最好的,老師只能給你方向,並且在你有問題的時候給你解答。最後還是要靠自己。

我當時是買了一本很厚的指導書。

具體叫什麼我不記得了。我只記得,裡面會對每一個公理定理做很詳細的說明,每一個定理和公理後面都會有很多例子加深我的理解。真的是每一個概念都會講得很清晰,然後配上大量的例子講解。

但是有一個問題,因為解釋太多,可能會覺得很枯燥很繁瑣,所以要看精髓。找到你自己不懂的,去對照來看,這樣事半功倍。

最後一個,我覺得也最重要,總結。之前回答一個《高一是做模擬題還是做真題》的問題上我也說過,我很喜歡總結。初中我就有這個習慣。不過當時確實沒什麼很難的,我就沒有記在筆記本上。但是我當時在課本還有那本指導書上,寫滿了心得。都是我對定理公式的個人理解。例如,我是怎麼樣判斷一個函數經過了哪幾個象限的,怎麼在做選擇題的時候快速判斷三角形是否相似這些。

而且如果一道題目我花了比較長的時間來解答,在解答完成之後會對比答案,再解答。找到更好更快的方法然後總結,在這個題目旁邊寫上心得。

這個方法特別要用在做試卷的時候。因為之後複習考試,我們會優先看試卷。毫不誇張,我到現在還能找到我初中的試卷。


唯音樂與電影不可負


說起學習方法我想大部分人沒有發言權。因為我也沒有發言權。聖人說了失敗是成功之母。那我就說說我的個人經歷好了。1數學是一門邏輯學,只要你把重點記住了反覆做幾道認識的重點題目,你想忘記都很難。2數學也是推理遊戲,你把老師推理的遊戲規則記好我想你不愛上數學也很難。3數學是所以學科中最不枯燥的一科了,你可以嘗試把數學和物理聯繫在家裡和你的家人朋友一起做個小實驗我們想你最自豪的時候就是你動手的時候。想學好數學上課老師的重點一定要記好,回家複習的時候一定要重複幾次。關鍵的事情是要有戰勝困難的勇氣。加油中國的棟樑






用戶1626883829803700


數學一直是很多學生和家長都比較頭疼的科目,很多的孩子明明在數學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可成績總是不盡如人意,那麼在數學的學習中該注意些什麼問題呢?談談自己的幾點認識:


在數學學習中有兩方面的能力比較重要:運算能力和理解能力,其中運算能力是基礎,當然在運算能力中也對理解能力有所要求,需要理解運算的方法和法則;理解能力是建立在掌握基礎知識得基礎之上,能理解題意,知道題目說的是什麼,有哪些條件,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很多同學在做數學題時,把題目都讀了好多遍了依然不理解題目的含義,那也就不可能將題目順利解答了。因此要想提升數學,就必須首先在運算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提升上下功夫。


在數學學習中,基礎很關鍵,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初二下冊剛開學要學習一元一次不等式,重點是不等式的解法,學過的同學都知道,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與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步驟有很多相同之處,除了最後一步有區別之外,別的基本上都一樣,也就是說只要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掌握的比較好,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就是很簡單的了,然而很多同學在解方程的時候漏洞百出,自然在學習不等式的時候也就會遇到很多的問題。還有在幾何的學習中,很多的定義、公式、定理都是需要理解和記憶的,需要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結構和體系,然而很多同學對知識點的學習和掌握是比較零散,還有很多的漏洞,用的時候採取翻書,也不知道該用什麼,這就是基礎不紮實的體現。


那麼怎樣的情況才能算基礎比較紮實呢?個人認為,看到一個知識點就能快速在腦海中回憶起與之相關的所有內容,比如在讀題中看到條件中出現了等腰三角形,那麼就要想到與之相關的知識點,形成體系,比如等腰三角形的定義,性質、判定,這些都是最基礎的,在等腰三角形中最常用的是三線合一的性質,如果連三線合一是什麼都不知道,那這等腰三角形就算是白學了,當然在等腰三角形中還經常會運用到分類討論思路,等腰三角形通過會與直角三角形結合考查,這些都是我們需要理解和掌握的。


也許有人會說,用得著這麼麻煩嗎?這不叫麻煩,這才是學習和做題應有的步驟和方式。我們做題的目的是什麼?不是為了完成作業認為,而是需要通過做題去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形成知識體系,培養和提升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需要的是思考,不斷培養自己思維的有序性和層次性。也許在第一次這樣做比較麻煩,但多次重複之後,體系越來越完善,回憶的時候就越來越快,也許就是一兩秒的時間,大腦的反應速度會隨著熟練度的提升變快的。在平時的學習中一定要養成這種思維習慣,否則做再多的題還是得不到想要的提升。


在數學學習方面不得不提到一個問題,就是刷題。數學學習需要刷題嗎?個人認為還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刷題如何來證明你掌握了方法和思路呢?不刷題如何知道自己還存在的問題和知識漏洞呢?不刷題如何提升做題的熟練度呢?所以刷題還是很有必要的。


那麼在刷題時也是有講究的,刷什麼題,怎麼刷這都是需要去思考的問題。一般來說,初學或者基礎薄弱的學生就該去刷一些基礎題,也就是必做題,不必要太多,但一定要經典,每道題都是一個類型,掌握思路和方法;熟練之後或基礎比較紮實,那就可以去刷一些綜合性較強的題目,鍛鍊自己的思維能力。刷題不要一味地去追求數量,要去追求 質量,刷了題就要有收穫,做完後要停下來去思考,通過做這些題我得到了什麼提升,還存在哪些問題,接下來需要怎麼去做。把一套題刷三遍的效果遠比把三套題刷一遍的效果要好。


學習需要的是堅持,也許在最開始的時候會比較痛苦,這也不會,哪也不會,但一定要有信心,難的不會就從簡單的開始,哪怕每天學習一個簡單知識點,掌握一個簡單題目,這就是收穫,堅持下去一定會有所收穫和提升。


分享一份自己為學生整理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學習資料,希望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和啟發:

如果覺著資料不錯,別忘記點贊、轉發和評論,你的支持、鼓勵和認可是我創作的動力。


胡老師數學教育


本身不是老師,但從小學到初中、高中、大學都學習過數學,有過多年學習數學的經歷,所以知道什麼是有效的方法,什麼是形而上學的無效用功。為此,專門去瀏覽一些教學經驗,現擇優摘錄、總結幾點,僅供參考。

首先,先要搞懂學習數學的目的是什麼。

這點很重要。數學在某種程度,可以這樣定義:數學是研究人類存在方式和思維方式的科學,它既不能完全包含於社會科學之內,也不能完全包含於自然科學之內,應該屬於第三大類。

學習數學能使學生學習過程中,自覺或不自覺地優化自己的思維方式,培養和提高了思維能力,發展和完善了自己的素質,從而成為各個領域的佼佼者。明確了學習目的,才能真正激發自己的學習興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其次,要從系統學習入手,才能抓住學習數學的本質。

應該從系統的角度學習知識,置知識於系統中,著眼於知識之間的聯繫與規律,從而深入本質,因為聯繫與規律就是本質。著眼於數學思想的滲透,就透過繁雜的現象,抓住了本質,同時,簡化了記憶。

由尋找聯繫入手,運用規定平移、變換等數學思想,和“從一般到特殊,又從特殊到一般,”的方法,把個別、離散的現象構成渾然一體的系統,這就標誌著能力的提高的,和素質的提升了。

最後,要做到有的放矢的努力。

努力不是被動的努力,努力也是有方法的,有高效的努力。

課堂上,努力爭取想在老師前面,定理公式自己推導出來,這樣理解深刻、記憶深刻,記憶久遠。例題,自己爭取自己先解答出來,新概念,自己先試著去定義它等等,這樣就培養了自己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才是真正的高強度努力。

在具體做題上,要題不求多,但求精彩,要一題多解,多解歸一,多題歸一。而且在有所總結、有所發現、有所前進中,融會貫通。學習數學需要耐心,更需要自信心。沒有自信就會畏難,就會放棄;只有自信,才能勇往直前,才不會輕言放棄,才會加倍努力地學習,才有希望攻克難關,迎來屬於自己的春天。

日本數學思維法【一套四本】

已售1件

精選聯盟

¥78

去看看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88784608341525481"} --}

老張眼裡的人世間


我是一些數學老師,進入初二是初中一個很關鍵的時期,關於你問的問題我分幾個方面給你回覆。

1.初二上學期,是初一學完,初三還沒開始的過渡期,也是孩子容易掉隊的時期。

(1)拿數學舉例幾何有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有角平分線,軸對稱,代數有整式分式。難點在幾何,所以初二上學期重在總結歸納幾何的一些模型和方法,常見全等三角形裡面有角平分線模型,手拉手模型,一線三垂直模型,中線倍長模型等,這些在考試經常出現,只有平時多總結這一類模型,考試才能得心應手,熟能生巧,分式裡面實際應用也是一個道理,常見幾類應用問題搞清楚了,問題就不大了。其他學科設計和數學類似,重在總結歸納。

2.初二下學期較初二上學期提出更高的要求也是銜接初三的過渡,體現出來的更多是學生的探究聯想能力以及思維嚴謹性

(1)還是拿數學舉例,初二下學期幾何主要有勾股定理,平行四邊形,正方形,菱形,長方形,這些幾何題中會有很多初二上學期學得知識,只是下學期這些都可以當條件用,需要你自己去探究發掘,這就很考驗孩子的探究和聯想能力,代數主要是二次根式,函數,這一塊很考察孩子的思維嚴謹和思維邏輯能力,二次根式的有意義,函數的數形結合,屬於重難點,想要學好就要多多研究課上老師講過的母題並多多挖掘,多想想多種解法,這樣加以練習才能更好學好。

希望我的回答,能讓你有所收穫,我是數學老楊,歡迎關注我,謝謝[耶][耶]




數學老楊


怎樣學好初二數學的方法 初二的學習是一個基礎的積累過程,怎樣學好每一門課程呢?下面是 為大家收集整理的學好初二數學的方法,相信這些文字對你會有所幫助的。 一、記憶和背誦 有的同學認為,數學不像英語、史地,要背單詞、背年代、背地名,數學靠的是智慧、技巧和推理。我說你只講對了一半。數學同樣也離不開記憶。試想一下,小學的加、減、乘、除運算要不是背熟了“乘法九九表”,你能順利地進行運算嗎?儘管你理解了乘法是相同加數的和的運算,但你在做9*9時用九個9去相加得出81就太不合算了。而用“九九八十一”得出就方便多了。同樣,是運用大家熟記的法則做出來的。同時,數學中還有大量的規定需要記憶,比如規定 (a≠0) 等等。因此,我覺得數學更像遊戲,它有許多遊戲規則(即數學中的定義、法則、公式、定理等),誰記住了這些遊戲規則,誰就能順利地做遊戲;誰違反了這些遊戲規則,誰就被判錯,罰下。因此,數學的定義、法則、公式、定理等一定要記熟,有些最好能背誦,朗朗上口。比如大家熟悉的“整式乘法三個公式”,我看在座的有的背得出,有的就背不出。在這裡,我向背不出的同學敲一敲警鐘,如果背不出這三個公式,將會對今後的學習造成很大的麻煩,因為今後的學習將會大量地用到這三個公式,特別是初二即將學的因式分解,

、“方程”的思想 數學是研究事物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係的,初中最重要的數量關係是等量關係,其次是不等量關係。最常見的等量關係就是“方程”。比如等速運動中,路程、速度和時間三者之間就有一種等量關係,可以建立一個相關等式:速度*時間=路程,在這樣的等式中,一般會有已知量,也有未知量,像這樣含有未知量的等式就是“方程”,而通過方程裡的已知量求出未知量的過程就是解方程。我們在小學就已經接觸過簡易方程,而初一則比較系統地學習解一元一次方程,並總結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五個步驟。如果學會並掌握了這五個步驟,任何一個一元一次方程都能順利地解出來。初二、初三我們還將學習解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二次方程組、簡單的三角方程;到了高中我們還






微微電影片段


簡單說一下初中時代家長的誤區:

我都陪著做作業了,怎麼還是不行呢?”

不少孩子做作業的習慣不是很好,所以家長會選擇陪做作業。其實陪孩子做作業並沒有什麼不好的,關鍵在於怎麼陪。

輔導嗎?

檢查嗎?

發火嗎?

玩不玩手機?

有些家長學歷比較高,懂得比較多一點,於是孩子一邊做,TA一邊在旁邊檢查。於是孩子還沒做幾個題,TA就會說“你這裡錯了,那裡錯了”。這樣的陪伴其實是一種干擾。

有些家長就比較安靜,自己拿個手機在旁邊陪著,一邊刷微博、朋友圈等。這種陪,對孩子來說,其實虐心的很。孩子心裡憋著一股勁兒,“你能玩我為什麼要做作業呀,太不公平了”。關於這點,我分享個例子。

事例

我的一個學生家長就特別好玩,於是她和兒子約定,大家一起做事情,媽媽做家務,孩子做作業。媽媽做家務事不用返工,那麼孩子做作業同樣不需要重做。倆人做事情在時間上差不多,各幹各的,相處得非常融洽,而孩子做作業的效率也是非常的高。

其實,陪做作業並沒有特別不好的地方。相反,有監督,效率會更高。就是得讓家長明白,咱們檢查的是孩子做作業的態度,而不是作業本身。

“粗心怎麼辦?”

粗心真的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不要說孩子,成人也難免會粗心。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找原因,才好對症下藥。對於孩子來說,粗心是多種原因造成,有的孩子是做題習慣,有的是學習習慣,也有的是生活習慣。

做題習慣:提高作業要求

對於做題習慣有問題的孩子,就要對TA提高做題和作業的要求。比如,數學學科,可以整理一些做題的思路。最好的辦法就是收集整理錯題,慢慢提高正確率。

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要求

對於學習習慣有問題的孩子,平常一定要注重學習習慣的培養。跟家長的溝通和交流中,一定要強調努力和堅持的重要性。

家長在家裡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孩子早日遇見更加優秀的自己。最主要的就是給孩子一個很好的生活氛圍及學習氛圍,做孩子學習的榜樣。

那再來說學習數學的方法:

1、進入初中,學習整數與分數,負整數、負分數,數系先是擴充到有理數(整數與分數的統稱),所以,熟練地進行有理數的運算是每一個孩子都應該過關的基本技能。

2、系統地學習方程,方程有一個龐大的家族: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分式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等;而方程又會是學習其他數學分支的工具與基礎;這些知識會“生長”為新的數學分支---函數(初二主要關注一次函數、二次函數、反比例函數);

3、學習這些之前先給數學下一個定義:

      基礎知識不應求全,而應求聯;

      基本技能不應求全,而應求變;

      基礎思想不應求多,而應求用;

4、然後下載一個快速記憶的軟件,學習編碼解碼記憶數字,保證能讓孩子對數學產生很大的興趣;

5、美國著名數學家丹齊克在《數:科學的語言》一書中描述的:在歐洲某地莊園的望樓上有一個烏鴉巢,裡面住著一隻烏鴉,主人打算殺死這隻烏鴉,可是幾次都沒有成功,因為他一走進這個望樓烏鴉就飛走,棲在遠遠的樹上,直到他離開望樓才飛回來,後來他想了一個聰明的辦法:兩個人一起走進望樓,一個人出來,一個人留在裡面。可是烏鴉不上當,直到第二個人離開望樓才飛回來;主人不死心,連續試驗了幾天;三個人、四個人都沒有成功。最後用了五個人,四個人走出來,一個人留在裡面,烏鴉才分辨不清了,飛了回來。

 可以肯定的是,對於數量多少的感知,人應當強於烏鴉。數學上為了討論數的表示,就要對數量進行抽象,第一步抽象是計數,第二步抽象是符號,符號化的表達能擺脫具體內容的干擾,比如,2比1多,可是很難想象兩粒米要比一頭大象多。所以數學是抽象出來的。

6、認識數學、瞭解數學、愛上數學後,就是講方法了:

數學學習的方法:

(1)讀數學書的“五步曲”:預讀、帶讀、議讀、精讀、復讀;

(2)“數學日記”學習法;

(3)“兩先兩後”法:即先預習後聽課、先複習後做作業;

(4)諧音巧記常用數;

 (5)學寫“學案”;

 (6)數學辯論會:

 (7)數學作業“批閱法”;

 (8)波利亞的《解題表》:即弄清問題、擬定計劃、實現計劃、回顧;

(9)應用題的“七步解題”法:即審、設、則、列、解、驗、答;

(10)解難題的“四化”法:即化隱為顯、化生為熟、化動為靜、化逆為順;

7、再給你幾個學習數學的必要條件:

(1)預習很重要:往往被忽略,理由:沒時間,看不懂,不必要等。預習是學習的必要過程,還是提高自學能力的好方法。

(2)聽講有學問:聽分析、聽思路、聽應用,關鍵內容一字不漏,注意記錄。

(3)做好錯題本:每個會學習的學生都會有。最好再加個“好題本”。發現許多同學沒有錯題本,或者是隻做不用。這樣學習效果都不好。

(4)用好課外書:正確認識網絡課程和課外書籍,是副食,是幫助吸收的良藥,絕對不是課堂學習的替代品。

(5)注意總結和反思:知識點、解題方法和技巧、經驗和教訓

(6)接受數學思想方法的指導:要注意數學思想和方法的指導,站得高,才能看得遠。

數學是建立在概念上的科學!正確地理解數概念(定義)是掌握數學基礎知識的前提!!!有了概念,才能抽象;有了概念,才能嚴謹;有了概念,數學知識才能聯繫在一起。

希望我說這麼多能幫助到你!





付全福


作為一名鄉村教師,從教二十餘年,我認為初二是初中的關鍵階段,數學的考察主要還是基礎知識,難題也不過是在簡單題的基礎上加以綜合。所以課本上的內容很重要的,如果課本上的知識都不能掌握,就沒有觸類旁通的資本。

  對課本上的內容,上課之前最好能夠首先預習一下,否則上課時有一個知識點沒有跟上老師的步驟,下面的就不知所以然了,如此惡性循環,就會開始厭煩數學,對學習來說興趣是很重要的。

課後針對性的練習題一定要認真做,不能偷懶,也可以在課後複習時把課堂例題反覆演算幾遍,畢竟上課的時候,是老師在進行題目的演算和講解,學生在聽,這是一個比較機械、比較被動的接受知識的過程。也許你認為自己在課堂上聽懂了,但實際上你對於解題方法的理解還沒有達到一個比較深入的程度,並且非常容易忽視一些真正的解題過程中必定遇到的難點。“好腦子不如爛筆頭”。對於數理化題目的解法,光靠腦子裡的大致想法是不夠的,一定要經過周密的筆頭計算才能夠發現其中的難點並且掌握化解方法,最終得到正確的計算結果。

  其次是要善於總結歸類,尋找不同的題型、不同的知識點之間的共性和聯繫,把學過的知識系統化。最後就是要加強課後練習,除了作業之外,找一本好的參考書,儘量多做一下書上的練習題(尤其是綜合題和應用題)。熟能生巧,這樣才能鞏固課堂學習的效果,使你的解題速度越來越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