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對電動汽車的看法已被馬斯克顛覆

投資者對電動汽車的看法已被馬斯克顛覆

投資者日益認為汽車行業的未來是電動汽車,儘管大多數購車者還不這樣看。最近,這些投資者開始押注特斯拉會帶來這樣的未來,而非那些財力雄厚、經驗豐富的汽車生產商。

投資者對電動汽車的看法已被馬斯克顛覆

馬斯克為特斯拉營造了光環,賦予其推動全球向可持續能源加速轉型的使命。


長期以來,汽車生產商在試圖讓投資者相信其未來願景時,總是聽到同樣的問題:特斯拉(Tesla Inc. ,TSLA)怎麼樣?

投資者越來越覺得電動汽車代表了汽車行業的未來,儘管大多數購車者還不這樣看。最近,這些投資者開始押注特斯拉會帶來這樣的未來,而非那些財力雄厚、經驗豐富的汽車生產商。

截至上週五,特斯拉股價今年已累計上漲91%。這一漲勢歸因於首席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表現出的穩定的領導能力以及他兌現的一部分承諾,包括連續兩個季度實現盈利。此外,也受到交易員熱捧的推動。

但投資者和分析師也表示,上述漲勢映襯了電動汽車時代正在到來的觀點。

特斯拉在很大程度上已成為押注電動汽車未來的最純粹的工具。該公司在早期就拋棄了製造混合動力電動車的計劃;混合動力車是傳統車企為提高燃油效率而青睞的油電混合車型。馬斯克不僅銷售電動汽車,還為特斯拉營造了光環,賦予其推動全球向可持續能源加速轉型的使命。

巴克萊(Barclays)分析師Brian Johnson本月在一份報告中對投資者表示,市場對特斯拉股票的追捧表明,在汽車行業轉向電動車的過程中,特斯拉被視作“唯一贏家”。他還將該股的上漲與20世紀90年代科技股熱潮中的高估值現象進行了比較。

特斯拉週四宣佈將發行新股籌資逾20億美元時,股價上漲了逾4%。新股發行將令特斯拉有更多的資金來開發車型和建造工廠。

與此同時,隨著特斯拉的市值繼續迅猛飆升,通用汽車公司(General Motors Co., GM)、福特汽車公司(Ford Motor Co., F)和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Fiat Chrysler Automobiles, FCAU)等競爭對手的高管最近幾天都在面臨關於特斯拉如何如何的尖銳問題。

投資者對電動汽車的看法已被馬斯克顛覆

當特斯拉在16年前成立時,有關電動汽車會帶來競爭的想法似乎是天方夜譚,更不用說電動車將取代燃油汽車了。但最近,電池價格下跌,中國等多國政府都採用行動,要求汽車行業轉向電動汽車來減少汙染,同時全球對於對更廣泛的氣候變化問題也愈加重視,這些因素都提升了對於電動汽車或將普及的預期。

特斯拉並不是頭一家擁抱電動汽車的車企。通用汽車似乎早在20世紀90年代便通過開發EV1開闢新路,但幾年後卻砍掉這款兩門汽車。此舉觸怒了忠誠的加州客戶,通用汽車也因此揹負惡名。

作為一家初創企業,特斯拉不僅專注於將汽油發動機換成電動發動機,還培育了軟件方面的專長,開發了電池技術,並開創了一種繞過特許經銷商的直銷模式,這種模式當初在美國似乎是行不通的。特斯拉也有過代價高昂的失誤:過於注重實現裝配線和電池工廠的自動化,2018年努力清理爛攤子時幾近倒閉。

但很多投資者傾向於看淡這種波折,特別是考慮到一些有著百年曆史的汽車巨頭疲於應對關乎存亡的挑戰,比如破產、因致命事故召回產品以及排放測試作弊醜聞。

Model 3緊湊型汽車是特斯拉汽車交付量去年增長50%的驅動因素之一,表明全電動汽車是有市場的。此外,分析師預測,特斯拉今年可能會首次錄得全財年盈利。

特斯拉去年的全球交貨量只佔全球新車銷量的一小部分,但在全電動汽車交貨量中卻佔近四分之一的比例。支持者認為這意味著未來會出現指數式增長,而其他人則質疑消費者是否真正想要電動汽車。全電動汽車僅佔去年銷量的1.9%,研究機構LMC Automotive預測,全電動汽車的佔比到2027年可能會達到11%。

面對以上種種,傳統車企的高管們紛紛計劃在未來幾年推出電動汽車,以便與特斯拉競爭。大眾汽車公司(Volkswagen AG)旗下的豪華車品牌奧迪(Audi)和保時捷(Porsche)以及通用汽車公司(General Motors Co., GM)旗下的GMC品牌週日在超級碗(Super Bowl)展示了電動汽車。福特汽車公司(Ford Motor Co., F)、寶馬汽車公司(BMW AG)及其他車企也計劃在今年發佈電動汽車車型。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分析師Adam Jonas上週在給投資者的一份報告中寫道:“如果特斯拉證明可以盈利……我們認為,這會消除傳統(車企)在‘全力’押注電動汽車時面臨的一個最大障礙。”

特斯拉的競爭對手起初試圖以中規中矩的車型來與該公司競爭。雪佛蘭Volt和日產Leaf把目標對準的是高管們認為出於環保和省油意願的買家。而馬斯克卻將勝出的希望押注在性能和炫酷的外形上。

投資者對電動汽車的看法已被馬斯克顛覆

通用汽車旗下的GMC品牌在其由洛杉磯湖人隊球星勒布朗·詹姆斯(LeBron James)擔當主角的超級碗廣告中,展示了一款電動汽車。


現在整個行業也在向這個方向發展,車企紛紛推出運動型多用途車(SUV)、高端轎車和跑車。諮詢公司艾睿鉑(AlixPartners)的數據顯示,汽車企業已經宣佈,在2023年之前對電動汽車投資2,250億美元。不過到目前為止,通用汽車、大眾汽車旗下奧迪和保時捷推出的車型都沒能像特斯拉Model 3那樣引起轟動,也沒能達到其銷售規模。

即使傳統汽車製造商接受了電動汽車,可能也會面臨困難。生產梅賽德斯-奔馳(Mercedes-Benz)的戴姆勒公司(Daimler AG)將第四財季虧損部分歸咎於轉向發展電動汽車面臨的挑戰和成本。電動汽車的問題與通用汽車的EV1是一樣的:電池成本。特斯拉已找到降低這些成本的方法,但這仍是所有汽車廠商要應對的問題。

福特汽車本月早些時候再次公佈了令人失望的季度業績,該公司首席執行長Jim Hackett試圖讓持懷疑態度的人相信,他正在為福特的未來做準備。一位分析師追問他:“特斯拉現在的市值是福特的五倍多。市場向福特傳達了什麼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