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術後神經根水腫發生及其預防

腰椎術後神經根水腫發生及其預防


關鍵點:

1. 腰椎術後神經根水腫時有發生,嚴重影響病人術後早期鍛鍊、康復 ,降低了病人手術滿意度;

2. 水腫期一般為術後2~6 d,神經水腫期過後大多都能得到完全緩解;

3. 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能可視化和定量評估有椎間孔狹窄的神經根卡壓;

4. 術中減壓動作輕柔、儘量減少神經根牽拉刺激,術後早期應用適當劑量激素(甲基強的松龍),可以減輕術後反應性的神經根和脊髓水腫、改善壓迫脊髓的缺血再灌注損傷等作用。


腰椎術後神經根水腫發生及其預防


文獻一:腰椎椎間孔神經根卡壓的彌散磁共振成像臨床應用


腰椎術後神經根水腫發生及其預防

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DWI)可以提供組織的有效結構信息。最近有報道稱DWI使用ADC等彌散值,可用於評估和診斷多發性硬化等病變和腕管綜合徵等周圍神經壓迫性疾病。


本研究可視化腰神經根並分析其形態,並使用1.5T磁共振成像在健康志願者和患有椎間孔狹窄的患者中測量其表觀擴散係數(ADC)。研究了14名腰椎間孔狹窄患者和14名健康志願者。將DWI定位於腰椎第四和第五神經根的背根神經節和遠端脊神經以及骶1神經根和遠端脊神經,並量化表觀擴散係數(ADC)的平均值。脊髓神經根的解剖參數也可以通過神經學檢查來確定。在患者中,被卡壓的神經根和遠端脊神經的平均ADC值明顯高於未卡壓的神經根和遠端脊神經。神經造影也顯示同樣異常。所有患者在選擇性減壓(n = 9)或神經阻滯(n = 5)後,腿部疼痛均得到改善。該研究首次展示了DWI和腰神經根的神經造影技術,觀察神經凹陷、腫脹、橫移等異常通過椎間孔的過程,以可視化和定量評估有椎間孔狹窄的神經根卡壓,並認為DWI是診斷腰椎神經根卡壓的潛在工具。


腰椎術後神經根水腫發生及其預防

圖注:基於冠狀面和矢狀面圖像信息,神經根軸向平均ADC值。

腰椎術後神經根水腫發生及其預防

圖注:測量背根神經節角度(a)、背根神經節長度(b)、背根神經節寬度(c)示意圖


腰椎術後神經根水腫發生及其預防

圖注:健康志願者腰椎神經根冠狀擴散加權圖像(DWI)。L4、L5和S1表示腰4、5骶1神經根。C圖是基於DWI計算得到的ADC圖。


腰椎術後神經根水腫發生及其預防

圖注:背根神經節的角度(A),背根神經節的長度和寬度(B)的大小,以及健康志願者近端/遠端神經根平均ADC值 (C)。L4-L5背根神經節的角度40°,急劇下降到S1的25°。神經節的長度從L4增加到S1,寬度在L5處逐漸增加到最大值,在S1處逐漸減小。L4-S1神經根ADC值高於遠端神經。


腰椎術後神經根水腫發生及其預防

圖注:66歲男性患者,L5-S1椎間孔狹窄,箭頭顯示L5椎間孔狹窄,神經周圍脂肪信號消失。L4、L5和S1顯示腰4、5和骶1神經根。D圖是基於DWI冠狀面計算的ADC圖。箭頭所示為被夾住的神經向上移位,並在孔內橫移。


腰椎術後神經根水腫發生及其預防

圖注:47歲患者,L5/S1椎間盤突出。箭頭顯示L5椎間孔狹窄,神經周圍脂肪信號消失。B圖T2加權像,箭頭顯示孔內左側椎間盤突出。E根據冠狀面計算ADC圖。箭頭所示為神經根腫脹和凹陷。


文獻二:急性機械性壓迫引起背神經根水腫的定量分析


腰椎術後神經根水腫發生及其預防

機械壓迫導致神經內膜毛細血管微血管通透性增加,並導致神經內水腫。該研究建立神經根水腫的定量評估方法,觀察急性壓迫後隨時間的變化。


方法:用60g力壓迫實驗犬腰椎神經根10分鐘。並在受壓後24小時,1周和3周時移除神經根。在去除神經根之前,靜脈注射伊文思藍白蛋白。使用熒光顯微鏡檢查水腫的變化。伊文思藍白蛋白髮出明亮的紅色熒光。使用計算機圖像分析計算相對紅色熒光面積,並將數據用於指示水腫程度。


結果:在受壓節段,減壓後水腫最明顯,切除的神經24小時後水腫減輕。在神經切除後1週中水腫明顯,但在3周時減輕。在離脊髓最近的節段,1周後出現水腫,3周後水腫明顯。在最接近背根神經節的節段,未見水腫。


結論:

神經根水腫的程度和麵積隨著急性壓迫時間的延長而改變。減壓24小時後水腫程度為減壓後即刻水腫程度的三分之一。這些結果表明,機械壓迫引起的水腫可在減壓後恢復。

(PS:研究證實,激素類藥物能減輕脊髓損傷後的繼發性水腫,也能減輕神經根受壓後的繼發性水腫,圍手術期應用甲基強的松龍可以減輕術後反應性的神經根和脊髓水腫,改善壓迫脊髓的缺血再灌注損傷等作用。)

1. Eguchi Y , Ohtori S ,Yamashita M , et al.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diffusion 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 of the lumbar foraminal nerve root entrapment[J]. European SpineJournal, 2010, 19(11):1874-1882.

[PMID: 20632042;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0632042 ]

2. Matsui T,Takahashi K,Moriya M et al.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edemain the dorsal nerve roots induced by acute mechanical compression.[J] .Spine,1998, 23: 1931-6.

[PMID: 9779524;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9779524]

玖玖骨科平臺致力於為骨科醫生、患者提供優質產品、服務的中國骨科疾病專業管理平臺。上玖玖骨科,骨科需求一站式解決。微信關注“玖玖骨科”公眾號,請搜索jiujiugk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