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萬蝙蝠攜4大病毒入侵,印尼依舊以蝠為食

大自然千百年來遵循生態平衡法則,多高昂的頭顱,也不得不反思這場報復,敬畏這些生命......

持續了5個月的澳大利亞山火,依然還沒有被熄滅。受山火影響,約有65萬隻蝙蝠從山洞中飛出,湧向昆士蘭東北部小鎮英厄姆。

這些逃出的蝙蝠,有佔領意識非常強的狗頭蝙蝠,對於翅膀可達到1.5米的它們來說,咬斷人類的脖子非常輕鬆。

就是這樣的蝙蝠,卻成為印尼民眾主要的蛋白質來源。在當地農貿市場,有著堆得像小山一般的蝙蝠,在攤販和顧客眼裡,蝙蝠和雞肉、牛肉沒有任何區別。

65萬蝙蝠攜4大病毒入侵,印尼依舊以蝠為食

雖然當地政府因為NCP的關係,呼籲停吃蝙蝠,但收效甚微。人們啃著蝙蝠聊著天,就像我們在街邊擼串一樣自然......

他們是不瞭解蝙蝠那份驚人的病毒清單嗎?MERS病毒、SARS病毒、埃博拉病毒......單拿出其中一個,就足以在人類世界掀起軒然大波!

馬來西亞 尼帕病毒

1999年,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發生尼帕病毒流行,257人感染,105人死亡,死亡率約41%,存活者中超過50%留下嚴重的腦部損傷。

65萬蝙蝠攜4大病毒入侵,印尼依舊以蝠為食

傳播模式

馬來西亞的尼帕病毒,從蝙蝠到人,是豬作為中間宿主。當地養豬業在豬廠種了很多芒果樹,果蝠吃芒果時,將病毒通過唾液和尿液,留在吃剩的芒果裡。芒果掉進豬圈,讓豬吃了,等豬出欄後,尼帕病毒就由豬傳播到其他地方。

感染症狀

潛伏期從4~45天不等,感染者最初出現流感樣症狀:發燒、頭痛、肌肉痛、嘔吐和喉嚨痛。隨後可出現頭暈、嗜睡、意識混亂等,部分患者可出現嚴重的腦炎症狀和呼吸系統疾病,甚至昏迷。

對於尼帕病毒,目前沒有針對性的治療藥物及疫苗,主要以臨床支持治療、加強護理為主。

中東 MERS病毒

中東呼吸綜合徵冠狀病毒於2012年首次出現在沙特,之後在中東傳播,歐洲、非洲、亞洲、美洲等20多個國家陸續出現疫情。全球1142例,死亡465人,死亡率達40.7%。

傳播模式

2018年一項發表於mBio雜誌的研究發現,在沙特阿拉伯工作的駱駝從業者約50%感染過MERS-CoV,並首次提出了駱駝從業者可能是MERS-CoV傳播途徑之一的猜想,填補了MERS傳播研究領域的空白。

65萬蝙蝠攜4大病毒入侵,印尼依舊以蝠為食

在中東,人和駱駝接觸的機會很多,還進食駱駝奶/肉、把駱駝尿當藥治病。按世衛組織的說法,蝙蝠可能是MERS-CoV的最初宿主,而駱駝則是病毒和人類之間的直接媒介。

感染症狀

感染者潛伏期在2~14天,主要表現為發熱、咳嗽、呼吸急促/困難等急性重症呼吸道感染症狀,部分病例會出現腎功能衰竭,小部分病例僅表現為輕微呼吸道症狀,或無症狀。

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藥物和預防疫苗,以支持治療為主。但人與人之間傳播能力有限,世衛組織鼓勵各國繼續對急性呼吸道感染實施監測、審查任何異樣情形,及時通報案例。

中國 SARS病毒

2002年底中國廣東出現非典,直至2003年中期疫情才結束,4698人感染,284人死亡,死亡率6%。

傳播模式

當時在(且只在)廣東的果子狸身上發現類似SARS的冠狀病毒,而被感染的果子狸也會生病,因此,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石正麗團隊認為,果子狸只是中間宿主。他們最終在雲南發現了一群中華菊頭蝠,比對後證實,其攜帶的病毒與03年的SARS-CoV具有高度同源性。

65萬蝙蝠攜4大病毒入侵,印尼依舊以蝠為食

感染症狀

SARS病毒通常以發熱(一般高於38℃)為首發和主要症狀,可伴有畏寒、肌肉或關節痠痛、頭痛、乏力、腹瀉,偶有呼吸窘迫。潛伏期2-14天,以密切接觸史、淋巴細胞持續降低或進行性下降、與年齡不相符的低氧血癥、肺部片斑狀陰影或肺部浸潤影為診斷標準。

至今尚無針對性藥物,主要以隔離、激素、試用抗病毒藥物和對症治療為主。

對於重症且達到急性肺損傷標準的病例,及時應用糖皮質激素治療;選用大環內酯類、氟喹諾酮類等防治繼發感染。重症患者加強動態監測,給予呼吸、營養支持,糾正休克或MODS。

剛果 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病毒被發現之前,鼠疫算是最厲害的傳染病了。14世紀的黑死病基本確定是鼠疫導致,歐洲2500萬人死亡,死亡率也只是50-60%,而埃博拉病毒死亡率高達50-90%。

65萬蝙蝠攜4大病毒入侵,印尼依舊以蝠為食

傳播模式

已有的線索提示,起源是非洲果蝠。果蝠吃樹上的果實,部分果子會跌落地面,被猿類動物撿了個便宜。不幸的是,非洲叢林部落居民有捕食猿類的習慣。

另外,非洲一些部落會對屍體做裝飾和巫術性質的清洗,包括清洗腸子裡的糞便,然後擺出來讓親友親吻。

感染症狀

埃博拉病毒一旦破壞了白細胞的信號系統,就可藉助白細胞做公交系統,播散到身體各處,以肝臟受損尤其嚴重,間接後果之一就是凝血因子不足。

因為傷害廣泛,所以早期症狀沒有什麼特別,無非是頭痛、發熱、肌肉痠痛等跟流感差不多的症狀,等到出現廣泛出血和休克等嚴重症狀,一般很難逆轉了。

扎伊爾共和國(現今剛果)一所學校的校長馬巴洛·洛凱拉,是1976年埃博拉疫情的第一例,他從9月1日高燒到9月8日去世,只有1周的時間。

幸而埃博拉不是靠空氣傳播,主要為體液感染。跟一切病毒感染一樣,目前沒有有效的對付埃博拉病毒的辦法。一些疫苗在動物實驗階段證明有效,但什麼時候能用於臨床仍是未知。

治療方法主要是支持療法,保持水電解質平衡,以及對症止痛降溫等。從1976年到現在的記錄來看,約10-50%的患者能挺過來,依靠免疫功能自愈的希望還是有的。

實驗發現,如果用一種小分子物質阻止埃博拉病毒跟NPC1蛋白質聯接,埃博拉就不能產生毒性。這樣看來,NPC1蛋白質是一個很有希望的方向。

四級生物安全實驗室

要跟這種最高級別毒性的病毒打交道,洗手、洗器具是不夠的,只有使用最高級別的實驗室——四級生物安全實驗室。

65萬蝙蝠攜4大病毒入侵,印尼依舊以蝠為食

四級實驗室是什麼概念?那裡面的空氣都經過了過濾消毒處理,生物樣本在密閉玻璃箱內,人要穿全封閉保護服,通過密閉袖套伸手進去操作。

玻璃箱裡保持負壓,一旦箱子意外破損,空氣只會向內流動,防止病源溢出。人出來的時候,還須經過淋浴消毒,及紫外線照射。

只希望通過歷史車輪上的每一次教訓,來提醒大家:大自然千百年來遵循生態平衡法則,多高昂的頭顱,也不得不反思這場報復,敬畏這些生命......

1. Thomas J. O’Shea et al.(2014) Bat Flight and Zoonotic Viruses,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Volume 20, Number 5.

2. Cui, J., Li, F. & Shi, Z.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pathogenic coronaviruses. Nat Rev Microbiol 17, 181–192 (2019).

3. Pavlovich SS, Lovett SP, Koroleva G, et al. The Egyptian Rousette Genome Reveals Unexpected Features of Bat Antiviral Immunity. Cell. 2018, 173(5):1098-1110.e18.

4. Ahn, M., Anderson, D.E., Zhang, Q. et al. Dampened NLRP3-mediated inflammation in bats and implications for a special viral reservoir host. Nat Microbiol 4, 789–799 (2019).

5. http://dx.doi.org/10.7554/eLife.48401

6. 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中國疾控動態

7. Ben H , Lei-Ping Z , Xing-Lou Y , et al. Discovery of a rich gene pool of bat SARS-related coronaviruses provides new insights into the origin of SARS coronavirus[J]. PLOS Pathogens, 2017, 13(11):e1006698-.

8. 北京協和醫院SARS聯合攻關組. 北京協和醫院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SARS)診療指南(草案)%PUMCH guideline for SAR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J]. 基礎醫學與臨床, 023(3):225-228.

9. https://www.cdc.gov/vhf/ebola/laboratory-personnel/specimens.html

10. https://mbio.asm.org/content/9/5/e01985-1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