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坐牢,也不養弟弟”大女兒的一番話,讓高齡父母寒心

隨著時代的發展,男女平等的觀念逐漸滲透到社會,可是有很多家長依然有著重男輕女的觀念。倩倩(化名)家裡的長女,家裡除了她還有兩個妹妹和一個弟弟,因為家境困難,年幼的倩倩就十分懂事,主動承擔起了養育妹妹和弟弟的責任。倩倩一直都覺得,自己苦一點累一點無所謂,能夠給弟弟妹妹一個更好的生活自己就滿足了。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倩倩發現父母重男輕女的思想越發極端,不止是自己,兩個妹妹也很早就輟學了,家裡的三個女孩早早出去打工賺錢養育自己的弟弟讀書。而弟弟並不領情,花錢十分大手大腳,倩倩對父母多次提出不能讓弟弟這般任性,而父母卻對家裡三個女孩的犧牲理所當然,甚至嫌棄倩倩賺錢不夠多,不夠弟弟玩樂。

“我就是坐牢,也不養弟弟”大女兒的一番話,讓高齡父母寒心

倩倩覺得父母年紀大了,年輕時也吃了不少苦,自己忍忍就過去了。可是到了自己談婚論嫁的年紀,倩倩遇上了自己的心上人,二人感情很好,到了訂婚的階段,倩倩的父母卻說弟弟長大後要買房子為由要求對方拿出50萬的彩禮,最終婚事因為倩倩無理取鬧的父母告吹。倩倩非常生氣,跟男朋友分了手之後也決定跟這樣的父母斷絕往來離家出走。後來倩倩的父母找到了倩倩,倩倩以為父母終於幡然醒悟,而等到的答案卻是弟弟要花錢,自己無法支付才來找倩倩。這讓倩倩徹底寒了心,對父母吼道:“我就是坐牢,也不養弟弟”。倩倩的一番話讓高齡父母寒了心,卻讓我們感到同情,作為父母處理好與子女的關係也是一個重要的命題。

怎麼處理好家長與孩子之間的關係呢?

1. 樹立性別平等觀。

很多傳統的中式家長都有著“重男輕女”嚴重思想,這種思想的根基在於從前的社會男性有比女性更好的體力,女性需要依附於男性。而父母就產生了“養兒防老”“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等思想。這些思想在現在看來都是完全不合理的,隨著時代的發展,男性和女性平等的觀念越來越強,男性和女性都可以一樣地工作生活。

因此父母要樹立性別平等的觀念,在二胎時代到來之後,會有更多的家庭擁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孩子,這時候父母不可對女寶寶或者是男寶寶表現出偏愛,應該平等地看待自己的孩子。

“我就是坐牢,也不養弟弟”大女兒的一番話,讓高齡父母寒心

2. 尊重孩子的意見不能命令孩子

很多家長把孩子認為是自己的附屬品,認為自己生的孩子就必須服從自己的命令。這種觀點是完全錯誤的,孩子年齡雖然小,也是獨立的個體,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和意見,家長要尊重孩子的意見。良好的家庭關係,不應該是隻有孩子絕對服從家長的“愚孝”,而應該是父母和孩子相互尊重的平衡狀態,不要認為自己的孩子年齡小不懂事,想要孩子尊重自己就要從尊重孩子做起。很多家長一生氣就喜歡“命令“孩子,長此以往孩子不僅不會尊重家人,到了社會上也不會尊重他人,這對孩子的成長是十分不利的。

3. 多交心少結怨

像倩倩的父母一樣不講道理的父母是比較極端的,生活中絕大多數父母並非是無理取鬧,但是他們與子女的關係也並不好。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中國人天生比較含蓄,不懂得表達自己的感情,

很多父母非常愛自己的孩子,而孩子也很愛自己的父母,但是父母與孩子交心太少。兩個人一見面就吵,其實心裡都是體諒對方的,但就是有那麼多解不開的誤會。因此,父母與孩子的交心實際上可以讓雙方都放下戒備,可以選擇飯後一家人一起看電視的時候,放鬆下來與孩子好好交心,不能一開始討論就劍拔弩張,畢竟都是一家人。

“我就是坐牢,也不養弟弟”大女兒的一番話,讓高齡父母寒心

在生活中有很多像倩倩的父母一樣思想古板“重男輕女“的父母,這種父母往往十分溺愛自己的的兒子,而兒子在溺愛之下不僅不能獨立,也寒了女兒的心,這樣的家庭是不會幸福的。因此,做父母的一定要樹立好性別平等的觀念,對孩子的偏愛並不是真正的愛,而是一種畸形的愛。除此之外每一位父母,都應該做好與孩子的溝通和交流,畢竟家和萬事興是中國自古以來就崇尚的一種思想,沒有良好的家庭關係,有再多的財富也難有舒心的生活,而有了有良好的父母子女關係才能有良好的家庭關係。網友們,大家怎麼看待“重男輕女”的問題?大家認為父母應該怎樣處理與子女的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