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甸最美的“锋”景在“疫”线

云南网讯(记者 包涛 通讯员 范露)“老少爷们注意啦,最近有肺炎疫情,大家别慌张,戴好口罩、少串门、勤洗手、没事别往一块凑......”寻甸县农村的大喇叭一天三遍反复广播着。农村春节返乡人多,医疗条件差,防控意识弱,成为眼下疫情防控的薄弱环节,昆明市寻甸县农村党组织带领广大农村党员筑起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他们不畏严寒、不惧风险,定时巡查,一面党旗、一副口罩、一把喷壶、一支体温枪、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处帐篷,24小时坚守村口,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筑牢战“疫”堡垒,凝心聚力防控

寻甸最美的“锋”景在“疫”线

寻甸县利用大喇叭进行乡村抗疫宣传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寻甸县把疫情防控作为压倒一切的重大政治任务,1552个村党组织积极响应,快速行动,迅速“安营扎寨”,依托大喇叭、明白纸、条幅标语、微信工作群等宣传发动,成立防控组、突击队,建立健全各项防控制度体系。

各监测点严格遵守值班值守制度,制定对重点人员的管控措施。各巡逻队严格执行巡逻管理制度,做到村庄巡逻无死角,及时劝阻“不戴口罩”“串门”“扎堆唠嗑”等行为。在六哨乡,设置13个监测点,组织160余名党员成立11支党志愿服务队在一线值守。在倘甸镇,91个村党组织组建39支巡逻队伍,545余名党员参与巡逻。在塘子街道,小瓦匠村将监测点变为临时村委会,在村口筑起战“疫”红色堡垒。

“两委”班子带头,“疫”无反顾靠前

防“疫”强不强,要看“领头羊”。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寻甸县175名村党组织书记、2000余名村“两委”成员全部在岗在位,投身一线。村党组织书记坚持“连轴转”带班值守,带头宣传防控知识,做好重点人员情绪安抚工作。

寻甸最美的“锋”景在“疫”线

凤合镇大箐村老村长王兴泽背着音箱,骑车单车,走村串巷当起了防疫宣传员。

在柯渡镇,丹桂村党总支书记杨廷敏,连续16天坚守一线,先后劝返外来车辆20余辆、人员50余人。甸沙乡鲁六村委会海丹大村村长袁祥林,冲在前、干在先,在从村外疫情监测点回村内排查、巡查的路上,摩托车驶入5米深沟,导致3根肋骨断裂、跖骨骨折,毫无怨言。功山镇纲纪村党总支书记姜禹贤利用本村种植蔬菜的优势,组织菜农踊跃捐献,共筹集蔬菜4吨,送往寻甸县疫情防疫一线。凤合镇大箐二组老村长王兴泽,每天骑着自行车背着家里的小音箱,土味“大喇叭”不断在村里响起,成为群众的“贴心大喇叭”。

党员冲锋在先,践行初心使命

群众防“疫”搞得好,党员服务少不了。广大农村党员在党组织带领下,站得出来、冲得上去,寻甸县农村5500余名党员组成240余支“志愿服务队”“党员先锋队”积极行动,按照党员划片定岗联户制度,以自然村为基本单位建立横到边,纵到底的防疫网格,对村庄进行“地毯式”摸排,做到“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开展民事代办。

寻甸最美的“锋”景在“疫”线

功山镇纲纪村委会蒲草塘村志愿服务队帮助菜农收菜

各级党员主动参与值守,他们不分年龄,不分性别,迎难而上、勇挑重担,给群众吃下定心丸。建立湖北返乡人员“乡亲乡爱”健康微信群,定时推送上级信息,传达党的声音,了解“隔离”人员需求,团结凝聚重点人员坚定信心、共克时艰。

在寻甸县农村,奋战在防疫一线的党员还有很多很多。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各村级党组织积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无限的爱。他们是群众身边的守护者!他们是寻甸农村防“疫”道路上最美的“锋”景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