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時期,萬一寶寶發燒了要不要去醫院?

這兩天,氣溫也忽冷忽熱的折騰著。從武漢逐漸波及到全國的新冠肺炎疫情目前依然嚴峻。往年這個時候各醫院的兒科門診都是人滿為患,如今在疫情的影響下,兒科門急診量明顯減少。冬春季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時期,不是疫情來了,孩子就不生其它病了。

非常時期,萬一寶寶發燒了要不要去醫院?

孩子萬一不舒服,要不要去醫院?不去,心裡不放心。去吧,又怕孩子萬一感染上新冠狀肺炎!好糾結!

今天我們繼續邀請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兒童保健科吳康敏主任為媽咪們分享解析。

非常時期,萬一寶寶發燒了要不要去醫院?

近日國家衛健委就疫情防控期間兒童健康問題的回答專家建議:

小於3個月的嬰兒尤其是新生兒,若出現發熱,應立即就醫;

3-6個月的嬰兒,體溫低於38℃,吃奶和精神如常,可先監測體溫,觀察後再考慮是否去醫院,如果體溫超過38℃,隨時就診;

6個月-2歲的孩子,如果僅發熱時精神稍差,但體溫降至正常後玩耍自如,可予觀察。

任何年齡的孩子發熱超過3天時,均應立刻就診。

如何判斷兒童感染新冠肺炎?

非常時期,萬一寶寶發燒了要不要去醫院?

各年齡段人群(包括兒童)對新型冠狀病毒普遍易感。目前診斷的兒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年齡從1個月-17歲。

判斷有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風險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看兒童近期有無與感染患者的接觸史或居住史。

如果孩子具備以下4條中的任意一條,並且目前有發熱,乏力、咳嗽,腹瀉、嘔吐等症狀,馬上到定點醫院就醫。

1、發病前14天內有武漢市及周邊地區,或其他有病例報告社區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2、發病前14天內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核酸檢測陽性者)有接觸史;

3、發病前14天內曾接觸過來自武漢市及周邊地區,或來自有病例報告社區的發熱或有呼吸道症狀的患者;

4、居住地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聚集性發病。

兒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基本表現有哪些?

非常時期,萬一寶寶發燒了要不要去醫院?

兒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潛伏期為1-14天,一般為3-7天。

早期表現與普通感冒症狀相似,如發熱、乏力、咳嗽等,可伴鼻塞、流涕、咽痛、咳痰、腹瀉、頭痛、結膜充血等,也有患兒在感染早期並無明顯的臨床表現。

體溫多為低中熱,甚至無明顯發熱。因為症狀上很難區別,所以如果有疫區接觸史或有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的接觸史,出現以上症狀時需要及時去定點醫院就診。

目前資料顯示,多數兒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後臨床表現相對較輕,甚至沒有發熱或肺炎的表現,多在1-2周恢復,預後良好。部分兒童病例可能會發展到下呼吸道感染。

目前己發現有新生兒與其母同期確診感染的病例,提示可能存在母嬰傳播途徑,應予關注。但由於兒童病例數較少,有待更多的臨床數據來進一步觀察。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母親可以哺乳嗎?

不建議疑似或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母親進行哺乳。儘量避免感染的母親跟孩子密切接觸,且目前尚不確定母乳中是否有新型冠狀病毒。

所以,建議感染的母親定期擠出乳汁,保證乳汁分泌功能,同時,預防乳腺炎的發生,直至感染母親解除隔離後方可接觸孩子並進行哺乳。

截至目前,尚不能排除新型冠狀病毒存在母嬰垂直傳播的可能,因此,若產婦確診感染,新生兒與產婦需要分開隔離,由醫生進行評估。

非常時期,萬一寶寶發燒了要不要去醫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