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慢性病患者,要更加注意预防新冠病毒肺炎?

张之瀛大夫


对于此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我们更应该强调慢病患者的防护和慢病调理,为什么慢病患者更要注意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我们来看一组最新出炉的数据——

在国家疾控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响应机制流行病学组新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的统计数据中,在72314报告病例中,确诊病例占44672例,在这4万多确诊病例中,有20982例病例统计到了相关慢病信息,在这2万多例病例中,有高血压患者2683例,糖尿病患者1102例,心血管疾病患者873例,这些慢病患者的病死率分别为高血压6.0%,糖尿病7.3%,心血管疾病10.5%,这些数字都远高于总体病死率(2.3%)。

看完这样一组数据,相信大家就会明白,慢病患者为什么更加注意新型冠状病毒的预防了吧。这样的一组病死率统计数据,还是有一定代表性的,之所以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相关慢病的新型病毒感染者病死率跟高,一方面这与这些基础慢病,在老年人身上发病率更高有关,而老年人身体相对衰弱,免疫力相对较差,在抵抗病毒感染方面本身就处于弱势,而这些身体的基础疾病,对身体健康形成影响,在新冠病毒感染对身体健康形成危害的过程中,形成叠加的健康危害,造成发生危重病征,甚至导致死亡的风险进一步加大。

对于有相关基础慢病的朋友,不管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还是心血管疾病、呼吸道慢病等各种情况的朋友,在目前的疫情形势下,更应该注意做好新型冠状病毒的预防,如果有条件能尽量少出门的,就尽量少出门,在家多注意合理饮食,适度活动,多开窗通风,如果实在需要出门的,也一定要戴好口罩,做好防护,同时注意勤洗手,饭前便后,出门归来,接触外来物品后,都要注意洗手,只有从源头上阻断病毒的传播可能性,才能够更好的减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能性。

除了要注意做好上述老生常谈的病毒感染防护措施以外,对于有基础慢病的朋友,特别是老年朋友,还一定要做好慢病的调理和控制,不管是高血压还是糖尿病,还是慢性的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问题,该长期吃药的一定要坚持用药,该生活上注意的,也一定要注意,清淡饮食,适度活动,保持平和心态,戒烟限酒,保持良好作息,这些方面,都是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减少生活诱因,诱发相关急性疾病发作的重要方面,如果因为待在家,心情烦躁,或者不好好吃饭,不好好睡觉,而导致产生心梗、脑卒中等急性疾病发作,此时去医院,又要担心交叉感染的问题,岂不是非常纠结。

除此之外,控制好基础慢病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相关慢病的指标控制好了,身体保持相对健康的状态,才能够保持良好的免疫力,而良好的免疫力对于保持身体健康,减少病毒感染风险,即使不幸感染病毒,发展为危重情况的几率都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在当前的疫情形势下,大家都在做好疾病防护,减少病毒感染的情况下,作为有基础慢病的老年朋友们,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尽量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预防,同时也一定不要放松对慢病基础病的控制和调理,不管生活还是合理用药,都应该继续坚持,长期坚持,不管在疫情期间,还是疫情结束后,都是值得我们一直做好的。


李药师谈健康


慢性病患者为何要加强防范新冠肺炎?

首先慢性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肿瘤等疾病,而多数慢性病患者一般会合并多种疾病,这种类型的慢病人群多集中于老年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随着年龄的增长下降,免疫力也随之减弱,而对于在新冠肺炎的治疗中,人体的免疫力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但在这群慢性病人群中,免疫力普遍低下,所以,这就意味着他们的感染的机率相对偏大,而在治疗的恢复中,他们身体恢复的速度也会明显减慢。

在心血管系统疾病领域,心脏病(特别是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一旦感染了新冠病毒肺炎,这种呼吸道感染,可能会诱发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出现急性左心衰的症状。而一旦出现急性左心衰,这部分患者可能就会增加死亡率增高的风险。

慢性病患者常常会存在一些并发症,在治疗上也会有很多困难,病毒在体内可能会导致病情进展更迅速、严重程度更高的情况,也正因如此,此次新冠病毒肺炎的感染群体更偏向于老年群体,而重症者也多为老年合并基础疾病的人群,这也是这次感染人群中老年慢性病患者死亡率较高的主要原因。

所以,在这里提醒各位慢性病患者们:

特殊时期不方便去医院,但也不能放松怠慢,规律服药,密切监测身体状况,适量运动,保持好心态,认真做好防范,避免病毒感染。


惠大夫在江湖


虽然新型冠状病毒所有人群都易感,但慢病患者感染后更容易发展成重症肺炎,感染之后发病更急、病情恶化更快,治疗难度更高。

患有慢性病的人,特别是老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和免疫力的低下,会导致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时更为脆弱。

几个事实

李医生举几个事实来说明:

①国家卫健委23日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最新数据,同时介绍了17例死亡病例病情。死亡病例年龄最小48岁,最大89岁,多有既往慢性病病史,如肝硬化、粘液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

②1月24日,医学权威杂志《柳叶刀》(The Lancet)发表了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曹彬及北京协和医院王建伟共同通讯的文章《Clinical features of patients infected with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 Wuhan, China》。文章统计了截至2020年1月2日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41例患者,其中男性30例(73%)。13例(32%)有慢病、基础性疾病,包括糖尿病8例、高血压6例、心血管疾病6例,患者平均年龄49岁。

③武汉同济医院专家组根据武汉各大医疗机构第一批患者资料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快速指南》。

指南认为,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主要集中在40-60岁的中老年人;危重症约占15%,且多为老年人、有基础病者及肥胖者。免疫功能较差的人群,例如老年人、孕产妇或存在肝肾功能障碍的人,病情进展相对更快,严重程度更高。

④1月28日,国家卫健委印发第四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里,将易感人群描述为:“人群普遍易感。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者感染后病情较重,儿童及婴幼儿也有发病。”

哪些慢性病会造成免疫力低下?

①慢性胃病: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腹泻、腹痛等症状,常常导致食欲不佳、全身营养状况不良、体力下降等问题,机体防御功能会明显减退,病毒后更容易发展成为重症肺炎。

②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血糖控制不佳者,由于长期高血糖所导致的全身营养状况不良、免疫功能减退或并发血管或神经系统并发症,机体防御功能会明显减退,病毒后更容易发展成为重症肺炎。

③慢性肾病、肝病:慢性肾病、肝病患者由于基础疾病的原因,常常出现肾功能、肝功能的异常,具体表现为血肌酐、尿素,肾小球滤过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指标异常,进而出现纳差、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乏力、面色苍白、心慌、气短等贫血症状;胸闷、憋气、 喘憋、不能平卧、血压进行性升高等心血管系统症;还可以出现皮肤瘙痒、手足感觉异常、骨痛、 易发生骨折、感染等情况。这些方方面面都会致使免疫力低下,致使患者面对新型冠状病毒都更为脆弱。


厦大中医李大胖


疫情肆虐,慢性病患者为什么要特别注意防护?

随着疫情肆虐,张大夫发现有一个群体,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这些天张大夫在网上看到很多慢性病患者在网上咨询,问为什么慢性病人,尤其是老年慢性病人,如果被感染会更加危险?今天张大夫就来给大家说一说这个问题。

新型冠状病毒所有人群都易感,但是在所有人群中,最为易感的人群还是老年人。同时如果老年人,尤其是老年慢性病患者一旦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特别容易发展成重症患者。具体原因也不难理解,老年人由于各项生理机能退化,自身免疫力不如年轻人。尤其是老人慢性病患者,往往合并有多种慢性疾病,比如说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

以糖尿病为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那些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由于长期血糖异常会导致免疫力降低,更加容易并发感染,感染后不容易控制,更加容易发展成重症患者。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可能不如糖尿病患者这么明显,但是也都是存在类似的问题。因此,慢性病患者人群都需要重点做好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护,要比普通人更加谨慎,因为这群人一旦感染,后果更加严重。


张之瀛大夫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患者主要集中在老年人、特别是有慢性病的人群,易感因素主要是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和免疫力的低下。因此,导致他们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时更为脆弱,病情进展相对更快,严重程度更高。

那么哪些慢性病患者是易感人群呢?

Ø 各类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如高血压患者。

Ø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

Ø 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病患者。

Ø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血糖控制不佳者。

Ø 慢性肾病、肝病患者。

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呢?

首先是加强慢性病的自我管理

v 按医生要求治疗和管理已有的慢性病

v 高血压患者每天测量血压

v 糖尿病患者应自我监测血糖和血压

v 合理营养。尽量做到食物多样化。少吃油腻、高盐、烟熏和腌制品

v 遵照医嘱适量活动

v 保持乐观积极心态

其次是要有更严格的预防措施

v 尽量避免去疾病流行地区和人员密集的地方

v 外出须佩戴口罩

v 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物品

v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慢性病患者应积极践行科学的防控理念,做好个人卫生与个人防护,管理好自身的基础病。病毒无情人有情,通过全国上下的一致努力,相信很快就可以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全景医学影像诊断中心


一直以来 冬季和春季都是老年人以及长期服药的慢性病人群都是最容易被病毒细菌感染。

为什么会被感染是因为这些人群,身体的免疫力基本非常弱,尤其是长期依赖药物的人,过度的用药会干扰影响正常的免疫细胞的工作,滥用药物破坏了身体 的免疫系统那么就当病毒进入身体就会失去正常的免疫防守功能,没有能力来对抗病毒。病毒就非常容易打到这类人群。

我们身体的免疫细胞,比如说巨噬细胞、NK细胞。还有这个中性粒细胞、B细胞、T细胞,这些所有的细胞的。主要的构成全部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所以如果你平时饮食当中的蛋白质的来源不足的话,这些细胞的完整性和数量都会减少,都会打折扣。

中国人的长期米面为主食的饮食习惯,精制米面除了高碳水化合物,吃了一碗米 面 肚子就饱了 ,这吃下去就是一碗糖,其他的有营养的比如 蔬菜 水果 鱼肉 就吃不下去了,直接会导致身体的营养得不到均衡,从而让身体的细胞无法得到及时的更新和清除,

由于制作细胞需要的营养原材料得不到及时补充,那么新细胞就无法及时更新替换老旧死去的细胞,时间久了,这些死去的老旧细胞得不到及时清理就堆积在哪里,给病毒细菌提供了养分,而进行繁殖。

我们天天抓蟑螂 ,从来不把那堆垃圾清理掉,蟑螂肯定会永远打不完,那要想真正消灭蟑螂就是把那堆垃圾给清理干净。


你要自己去尝试你才会有感觉!那如果你发现你平时工作比较累,伤口愈合比较慢,比较容易疲劳,你都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

对于慢性疾病的人 营养要均衡 最好不要以精制米面食物为主 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 以及鱼虾鸡蛋来补充蛋白质和营养素 来为身体免疫细胞提供营养 。

要你能够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基本上慢性疾病就会慢慢好起来,和大病就无缘了。你身体这些抗病毒的能力越来越强的时候,你其他的系统一定会因此而变得越来越好,这是肯定的。所以预防疾病,不管是什么疾病,想让他好起来第一部就是提高你的免疫系统的工作水平。


惜缘微健康


来说说肿瘤患者。

肿瘤是个慢性病,这个概念是世界卫生组织早已经把它界定好了。

但是与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不同,肿瘤往往具有更强更大的侵害性。大多数积极治疗过肿瘤的患者不出意外都是进行了放化疗,放化疗对肿瘤有效,对人体的危害比控糖药、降压药更大,肿瘤患者处于特殊免疫状态下,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易感人群,更应关注疫情期间的肿瘤患者。


针对不同类型的肿瘤患者,在新冠流行期间的相关感染预防事项如下:

1.有发热症状的肿瘤患者

72小时内有发热的肿瘤患者,前往当地综合医院发热门诊就诊排查;如确诊新冠感染,应立即在具备有效隔离条件和防护条件的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肿瘤疾病相关问题可经肿瘤专科医生会诊后,综合诊治;

如明确排除新冠感染,建议综合医院系统诊治病情平稳后,转入肿瘤专科,进行抗肿瘤治疗;

对于明确由于肿瘤放化疗等肿瘤治疗后因免疫状态下降,导致发热感染的患者,建议肿瘤专科联合感染科、呼吸内科等多学科会诊后进行系统综合治疗。

2. 拟行手术肿瘤患者

对于近期内不影响身体健康良性肿瘤患者,和经综合治疗处于恶性肿瘤缓解期的患者,建议适度暂缓手术治疗;

对于进展期恶性肿瘤患者,应在全面详细评估患者身体状态及手术风险后,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开展手术治疗;

对于恶性肿瘤危重或恶性肿瘤严重并发症,需要急诊手术的患者,应在充分评估患者免疫状态,及充分保证术后辅助治疗安全的前提下,开展手术治疗,治疗期间建议加强传染病防护,确保患者围手术期安全。

3. 拟行化疗肿瘤患者

对于身体状态正常的恶性肿瘤患者,在此详细评估化疗风险后进行系统化疗,同时避免化疗后免疫状态低下。

对于年老体弱、多次化疗免疫状态欠佳的患者,建议在提升免疫能力至正常状态后进行化疗治疗;

对于术后辅助化疗或肿瘤缓解期化疗患者,建议在确保不影响肿瘤预后的前提下,适当延缓化疗。

4. 肿瘤复查患者

对于恶性肿瘤常规复查患者,建议在不影响疾病预后的前提下,延缓复查;复查提倡网络会诊,建议门诊复查,复查过程中尽量简化复查程序及手段。

肿瘤患者如何就医更安全?

就医原则1:就近原则。减少长途奔波,尤其尽量避免跨市、跨省等跨地域就诊;尽量选择乘坐私家车或出租车的出行方式。

就医原则2:防护原则。全程戴口罩,帽子、护目镜、手套,减少在外逗留时间,勤洗手,勤消毒。

就医原则3:独立原则。尽量选择远离发热门诊及非疫情定点医院。


PS:针对乳腺肿瘤的专家线上问诊已经开通,欢迎大家私信叨扰。


乳腺医生雷秋模


同样是密切接触者,有的人可能没有被染病,有的人可能染病后病情相对较轻,而有的人可能会成为重症患者,甚至死亡的可能。这是为什么?

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人体自身的免疫力。

老年人、具有基础病、慢性病,尤其是多种慢性病的人群,免疫力相对偏低,接触病毒后更容易被感染,而且一旦发病,演变成重症患者的风险更高,所以更应该增强防范。

从目前的疫情形势来看,新冠病毒的传染性还是比较强的,而且人群普遍易感,也就是说不管是老年人、年轻人,还是儿童,都有被传染的可能。

一、病情轻重和被感染的严重程度有关

病毒虽然普遍易感,但也不一定每个接触者都会发病,这里面,和感染的严重程度是有一定关系的。

比如我们能够看到的伤口,一个小的伤口发生感染了,大多数不用处理也能自行痊愈;一个较大的伤口,需要适当服用服药,有些身体素质好的人没有服药,最后也痊愈了;如果是大面积的的创伤,感染后的后果就很严重了,严重的甚至导致死亡。其实,这是和被感染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的,伤口越大,感染的程度越严重。

被病毒感染后,我们看不见、摸不到,所以感染的严重程度在开始时很难预判,轻微感染可能会自愈,比较重的感染会逐渐出现症状。

二、患者的免疫力,是决定预后的另一个因素

在同等感染的条件下,患者的体质及抗病能力(免疫力)就是决定患者预后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也就是说,同样是感染者,免疫强的人可能不会发病,或者患病后症状较轻,较短时间就痊愈了;而老年体弱或有多种基础疾病的人,可能就会病情进展较快,甚至是演变成重症患者。


所以,对于有慢性病的人群,尤其是老年人,更应该注意加强防范,尽可能不外出,减少不必要的接触,降低被感染的风险。


深蓝医生


你好,你问的这个问题是慢性病患者特别要注意的问题,因为对于本身有基础疾病的慢性病患者本身就更容易被传染,被传染后更容易发展为重症病例,就算新冠状病毒治愈了,后期也可能合并更严重的并发症影响生活质量。





1、慢性病患者为什么要更加注意预防新冠状病毒肺炎?

首先患有慢性病的人偏向于中老年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本身随着年龄的增长 ,身体各个器官的功能都在走下坡路,身体免疫力也下降了很多。就像一些随着年龄的增长容易出现的白内障、高血压、肿瘤、男性前列腺增生、脑动脉硬化等老年病;就是说,就算没有外界的刺激,人体器官组织也会慢慢老化。而对于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平时更是从生活到用药,都要讲究合理、规律,可能天气稍微凉点儿、热点儿、饮食稍微没注意,原有的病情就加重了。更不要说最近的新冠状病毒感染了,它的传染性比SARS的传染性强,不幸罹患了以后,很容易发展成重症病例,致死概率比较高,所以一定要注意预防。



2、很多老年人对于预防措施接受吗?

这就是我们很多家庭会面临的问题,老年人一般观念比较陈旧,经历的事情比较多,总感觉年轻人虚张声势,而他们正好又是这次灾难的弱势人群,所以说这时候就需要我们给他们细心讲解,讲下现在疫情的患病人数,病重的比例、怎么传播、目前诊断的病例、一线的医生工作的辛苦、防护物品的奇缺、政府的努力、自己不注意会传染给自己的家人、播放电视上的疫情广播等等方法,让老年慢性病患者接受病做好防护,切不可掉以轻心。



3、慢性病患者这个时候还应该注意什么?

除了预防新冠状病毒的防护措施必须到位以外,现在是冬季,是慢性病容易反复和加重的季节,而现在恰逢疫情事态严重的时候,交通管制,就诊人多、交叉感染风险大等问题,都给慢性病患者的就诊带来很多不便,所以慢性病患者一定要注意保暖、营养均衡、适度活动,遵医嘱服用药物,要注意宅在家不是1天24小时躺在床上,老年人使不得,老年人患有慢性病的更使不得,运动有助于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的作用,也降低形成深静脉血栓、坠积性肺部感染的风险,所以一定要下床走走、活动活动。



小结:慢性病患者中老年人巨多,本身抵抗力就弱,接触新型冠状病毒患者后更容易被传染,被传染后更容易发展成重症病例,致死率也高,所以一定要避免受凉、合理膳食、适度活动、保证充足睡眠、心情放松、勤洗手、室内通风、出门戴口罩等方面做好防护。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以医院为准!用心码字,认真回答问题,感觉还可以的话,点个关注吧!

有温度的住培医生


因为从数据分析上来看,感染病毒之后的重症患者和死亡者大多数是合并有慢性疾病的人。

在我前面的回答和文章中,我已经提到过病毒是怎么造成人体损伤的,简单来说就是病毒进入人体之后,会偷偷潜入人体的正常细胞,和人体的正常细胞结为一体。这个时候人体的免疫系统就会将这些被感染的细胞锁定起来并进行攻击,在杀死病毒的同时也把这些被感染的细胞杀死了。比如这次的冠状病毒肺炎,病毒侵入肺之后,肺会出现纤维化,其实也可以理解为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想要隔离被感染的细胞。

在杀死病毒的同时,人体的正常器官也会损失大量细胞,功能也会受损。

随着免疫系统不断杀死病毒,病毒在体内被清零,人体受损的细胞再慢慢恢复,各器官功能再慢慢恢复功,人就好了。这也是为什么虽然目前没有针对冠状病毒的特效药,但是我们仍然能治愈这么多病人的原因。

所以说,对抗病毒,靠的是“硬抗”过去。医疗主要是提供支持,帮助身体更好的抗过去。

如果一个人本身就有慢性疾病,那么身体各器官的功能本身就不好,就难以承受损伤,因此就容易发展为重症或者死亡。

因此,患有慢性病的病人就要更加注重预防,防患于未然,尤其是心肺功能本来就不好的人。否则一旦感染,那么就更加危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