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力复工 共绘“瓣瓣同心”京津冀三地民企彰显本色担当大义

  一场疫情,如同一场大考,京津冀"三兄弟"纷纷捐款捐物,合力战"疫",用实际行动共绘"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的暖心答卷。

  时下,三地企业正迎难而上,以阳光、奉献的姿态防疫情、保民生,安全有序地复工复产,为保障疫情防控物资生产和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彰显了企业大仁大爱的担当本色。

  北京:应急保供显大义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疫情暴发以来,首都广大民营企业尽责出力,为"疫"而战。

  民以食为先。北京德辰创梦农副产品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德辰)用新鲜、价廉的果蔬担起抗"疫"大任,守护一方百姓安稳。德辰是北京市昌平区"菜篮子"工程入选企业,负责区内35个社区的果蔬配送。疫情暴发后,德辰第一时间调动全部工人上岗,将库存的200余吨蔬菜,以低于市场的价格送到各个社区。

  "低于市场价销售,心疼吗?"

  "不心疼,库存本来就是应急保供用的,正赶上过春节,不能让老百姓没有菜吃。"德辰董事长邓小荣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让老百姓出单元门就能买到物美价廉、新鲜的蔬菜是我们当前最重要的抗疫任务。"为了保证员工安全,公司配发了口罩、一次性手套和护目镜,并且要求每天严格做好车辆消毒作业。不善言辞的邓小荣在采访快结束时,同记者说:"抗击疫情,德辰人随时待命。"

  时间就是生命。凭借"一机在手、健康全有"的便捷卫生健康服务体系而闻名的东华医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华医为"),临危受命,先后承担起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任务,开启火、雷神"双线作战"的极限挑战。由300人组成的"医为IT突击队"24小时不停抢工,如期完成两家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搭建任务,并顺利交付。

  11日,北京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齐静赴东华医为调研复工复产情况时,相关负责人表示,"一线的战斗离不开后方200多名员工的远程支援。春节期间,50多名运维工程师一直坚守在地坛、协和等医院,保障信息管理系统正常运行。目前仍有58名员工坚守在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现场,为抗疫前线提供最坚挺的医疗IT保障。"

  13日,北京绿伞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伞化学")董事长魏建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直言,"部分员工因疫情原因无法返京,虽然在平谷开发区政府协调下,从其他企业借调了一些工人,工厂复工率达79%,但人手仍然不够。"

  "目前,最让人头疼的是消毒原料无法正常供应。"魏建华表示,为此,公司抽调部分员工支援原料供应商复工。作为"国家重点医疗物资保障调度平台"保障企业,绿伞化学第一时间启动应急管理预案,全方位调动资源,保证前方物资供应,并严格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出台了一系列"安全生产防疫防控工作措施",让员工安心工作,全力投入到防控疫情的战斗中。

  京东不仅利用旗下高效物流网络,将医疗救援物资火速送往战"疫"前线,还携手合作伙伴发起"企业复工保障计划",旨在针对生产运营物资快速寻源保障、远程在线协同数字化转型技术支持、中小微企业专项帮扶三个方面提供重点支撑。

  东方蓝地服装公司,在得知政府急需加大防疫物资生产供应的消息后,立即集中力量将5000平米的服装厂房进行改造装修,在采购新设备的同时,对旧设备进行改装、维修、调试。据了解,改装投产后,每日生产口罩15万只以上。

  还有洛娃集团、中商惠民等大量民企都克服着物资、人员、交通等多方面困难,春节不停工、及时复工……凡此种种,皆传递着北京力量、彰显着首都风范。

  天津:科学有序坚守主业稳生产

  截至14日,天津市共有46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复工复产,主要涉及城乡运行、疫情防控、能源供应、交通物流、医用物资、生活必需品、公共服务窗口单位、重大工程、重大项目9大领域。

  "分类分批、科学有序"是当下天津复工复产的主基调。据了解,像今日头条、紫光云、云帐户等科技型现代服务企业,以员工在家远程办公为主。而天津荣程集团、天津友发钢管集团、天士力控股集团、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等以实业报国的制造生产企业,则开足马力恢复生产,为疫情防控作保障。

  天津荣程集团负责人表示,疫情爆发后,公司第一时间捐出1亿元用于采购各项防疫物资,旗下钢铁板块基本无休,原材料物流、现金流、产品流都按照公司计划稳步运行,生产线有条不紊地不间断生产。由于钢铁产业的特殊性,对多种应急状况早有预案,使得荣程集团受疫情冲击较小,除少数员工因回乡探亲,依照规定自我隔离外。绝大多数员工都在岗位正常生产。由此,其产品不但满足了京津冀市场,还参与了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建设的材料供应。

  此外,天津施特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以实际行动积极支援重点疫区,1月3日,公司安排销售人员将特默森消毒液、特默森过氧化氢空气消毒机连夜送往武汉市。公司负责人表示,"员工自愿放弃休假,加班生产消毒湿巾、手喷式消毒液,日产量5吨,我们生产的台式空气消毒机已向天津及湖北部分医院供应了20余台。"

  面对灾难,有勇担大梁的大企业和能人志士,但更不乏主动作为、靠前服务的小企业和普通员工。承担着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物业服务工作的中实物业天津第二分公司负责人表示,"自疫情发生,300多名物业服务人员就驻守医院,一直未曾归家,近百名业务骨干带头签署志愿书,志愿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坚守在一线。"

  勇者不惧,德者不孤。疫情肆意之际,天津广大民营企业积极响应号召,为配合防控大局,结合实际、克服自身困难,坚持以为人本的精神,成为民营经济人士上下同心、共克时艰的又一生动写照。

  河北:多措并举抗疫复工"两不误"

  自复工复产"集结号"号吹响以后,河北省工商联发挥职能作用,将各级、各部门相关精神传达落实到位,并着力提升保障工作。目前,各市、县地就企业复工复产进行统筹谋划,多措并举稳步推进中,企业积极响应,也建立了防控机制,强化内部管理,防控生产同频共振,确保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

  "必须佩戴口罩、进厂前检测体温、酒精消毒……"这是在秦皇岛星箭特种玻璃有限公司门卫处,员工每天进厂前严格执行的程序。

  据介绍,星箭公司人员复工率达50%,面对疫情防控严峻形势,公司成立疫情防控督导小组,负责厂区员工体温检测及日常人员防护督导,统筹口罩发放,每天要对员工进行两次体温检测。厂区内所有区域严格进行消毒,通过悬挂条幅、展板、电子大屏滚动播放疫情防控知识,提高员工疫情防范意识。公司还积极协助乡镇务工人员办理出入证明,确保工人返岗。公司复产后,加紧赶制20万片玻璃盖片订单任务,保证航天事业物资供应。

  "内外联控"是盛景集团疫情防控机制的总原则,相关负责人表示,疫情发生后公司不断加强内部管理,实现人员管控无死角,对出入办公楼人员严格管控,必须测量体温、登记身份,如遇异常情况按应急预案处理。

  同样,张家口市的河北北方铸业有限公司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基础上,强化落实安全生产。在疫情防控方面,成立了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制定了专项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在安全生产方面,也成立了复工复产领导小组,由总经理任组长并制定了《复工复产工作方案》,要求各分厂、各部门全面落实河北省应急管理厅"七个必须"指示精神。

  北方铸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大玮说:"外国采购商对于中国疫情高度关注,美国等一些国家已经分别采取了限制措施、提升了风险等级,这也可能对新增订单产生消极影响,但既然已经开工,我们就要信心十足的投入生产,确保按时完成疫前订单。"

  记者梳理发现,在燕赵大地上掀起的复工浪潮中,不泛壹名服装装备科技集团那样顺势而为,紧密结合疫情防控需求,成立项目小组,加快转产研发,成功攻克生产一次性医用防护服课题,以解全省各医院燃眉之急的主动作为的企业。也不泛邯郸恒永防护洁净用品有限公司一样,为给前线提供防护口罩急需的高效过滤材料,不讲代价,投入200万元,将人工工资提升5倍,召集员工紧急复工,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勇挑责任,靠前服务的企业。

  一张图、一盘棋、一股劲,五年时间,"三兄弟"携手抒写了无限荣光。近日召开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会议,更让三兄弟加强了联防联控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支持民营企业有序恢复生产,三地均出台了相关惠企举措,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开启生产经营的"快进键",充分发挥了"一核"的辐射带动作用,必将推动三地在协同发展中期目标的节点之年,迈出新步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