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堯失去兵權後,不可能會造反,為何雍正執意將其處死?

<strong>十日從來九風雨,一生數去幾滄桑。歡迎關注滄桑文史,您的認可就是筆者最大的財富!

年羹堯失去兵權後,不可能會造反,為何雍正執意將其處死?

雍正是清王朝的第五位皇帝,在他擔任皇帝的期間勵精圖治、注重改革,促進了最後乾坤盛世的出現。但是都有過這樣一句俗話“一個男人的背後離不開一個好妻子的支持”。同理,一個好皇帝的背後也離不開諸多優秀大臣的出謀劃策。

年羹堯就是其中的一位,但是為什麼當時權利、能力等高人一等的他最終會被解除兵權?最終會淪落到被康熙處死的命運呢?這就要從年羹堯自身說起了。

年羹堯失去兵權後,不可能會造反,為何雍正執意將其處死?

年羹堯出生在康熙十八年,父親在當時擔任河南道御史、工部侍郎,背景雄厚,有著較好的出身。雖然出生優秀,但是他並沒有過於驕傲和自滿。年羹堯從小的時候就開始讀書、頗有學識,付出比別人還要多的努力。年羹堯在康熙三十九年之時考取了進士,被授予了翰林院檢討。

這可是一個不小的轟動,因為在當時進士可不是這麼容易就可以考取的,而且當時的年羹堯還很年輕,這也側面證明了年羹堯的能力。

年羹堯失去兵權後,不可能會造反,為何雍正執意將其處死?

康熙帝對這個年齡尚小,頗有學識的人才十分的感興趣。根據歷史的記載,康熙帝甚至是破格提拔了他。但是年羹堯也沒有讓皇帝失望,他本身對皇帝的器重也是感激涕零的,從內心裡想要好好侍奉皇帝。

年羹堯憑藉自己的能力和膽識,一直平步青雲。在康熙五十八年時,年羹堯因為敵情叵測,主動請命,進駐西藏。經過不到兩年的時間,年羹堯就憑藉著自己的聰明,利用當地土司之間的矛盾,平定了這場叛亂。

年羹堯失去兵權後,不可能會造反,為何雍正執意將其處死?

雍正即位之後,更是把年羹堯看為自己的左膀右臂,倍加看中,想要挖掘他的潛力為自己服務。在雍正元年之時,年羹堯管理西部的一切事物,地位崇高,權利寬泛。但是當時在西部的青海地區發生了叛亂,年羹堯首當其衝,積極領命。年羹堯才到西寧之時,軍隊人心散亂,器械不足。但是他卻認真分析當時的實際情況,不驕不躁,更是憑藉著他長久的作戰計謀,橫掃敵軍。

年羹堯失去兵權後,不可能會造反,為何雍正執意將其處死?

年羹堯大獲全勝,他的名聲也傳了出來,享譽朝野之間。這也大大為雍正皇帝分解了苦惱,雍正皇帝喜出望外,對他大大獎賞。雍正皇帝授予年羹堯一等功臣,更是讓他參與到朝廷上的內務之中,年羹堯逐漸成為雍正帝的心腹之臣。

年羹堯失去兵權後,不可能會造反,為何雍正執意將其處死?

雍正帝和年羹堯私下交情也十分的要好,時不時給年羹堯一些特殊的待遇。他認為能夠遇見像年羹堯這樣的人才是自己的幸運,如果國家多有些這樣的人才,那麼治理國家就是簡單小事了。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年羹堯的自傲心理,志得意滿,接下來也做出了一些超出自己本分的事情,最終導致雍正帝的懷疑,家破人亡。

為什麼年羹堯會"失寵"、被廢掉軍權,甚至最後家破人亡呢?

年羹堯的自傲心理

首先第一點是因為年羹堯的自傲心理。他認為自己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和寵愛之後,就可以隨意辦事。於是變得更加盛氣凌人,不把別人放在眼裡。這些雍正皇帝也都看在眼裡,心中對年羹堯已經有不滿和懷疑。

年羹堯失去兵權後,不可能會造反,為何雍正執意將其處死?

年羹堯結黨營私

第二點就是年羹堯的作風問題,他結黨營私,這可是大臣的致命問題。在當時文武官員的選任都是年羹堯推薦的人,他憑藉自己的權利"走後門"。他不僅如此,還任用私人,形成了一個以他為中心的"小團體"。許多混跡朝堂的大臣都攀附年羹饒,甚至用一些珠寶等去討好他。

年羹堯過於貪財

第三點便是收斂財富。年羹堯在地位上升之後十分的愛財,侵蝕錢糧,據統計甚至都達到了數百萬之多。這筆數目在當時可不是小數目,在古代甚至是要殺頭的。而在雍正初年之時,雍正皇帝整頓朝綱、懲治貪贓枉法的壞作風,於是年羹堯更是成為了雍正皇帝的"眼中釘、肉中刺"。

年羹堯失去兵權後,不可能會造反,為何雍正執意將其處死?

雍正最終對年羹堯的不滿爆發了出來,逐漸的對年羹堯進行調職,弱化他的權利。後來年羹堯的種種事蹟敗露了,雍正皇帝念在他對國家曾經做過貢獻,並沒有讓年羹堯這麼簡單的結束生命,先是將他的兵權解除。但是被解除兵權的年羹堯仍然不讓雍正放心,害怕年羹堯會再東山再起,肆意報復。因為雍正皇帝是十分了解年羹堯自身的實力的。於是在雍正五年之時,年羹堯最終被處以死刑,身敗名裂,家破人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