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失去兵权后,不可能会造反,为何雍正执意将其处死?

<strong>十日从来九风雨,一生数去几沧桑。欢迎关注沧桑文史,您的认可就是笔者最大的财富!

年羹尧失去兵权后,不可能会造反,为何雍正执意将其处死?

雍正是清王朝的第五位皇帝,在他担任皇帝的期间励精图治、注重改革,促进了最后乾坤盛世的出现。但是都有过这样一句俗话“一个男人的背后离不开一个好妻子的支持”。同理,一个好皇帝的背后也离不开诸多优秀大臣的出谋划策。

年羹尧就是其中的一位,但是为什么当时权利、能力等高人一等的他最终会被解除兵权?最终会沦落到被康熙处死的命运呢?这就要从年羹尧自身说起了。

年羹尧失去兵权后,不可能会造反,为何雍正执意将其处死?

年羹尧出生在康熙十八年,父亲在当时担任河南道御史、工部侍郎,背景雄厚,有着较好的出身。虽然出生优秀,但是他并没有过于骄傲和自满。年羹尧从小的时候就开始读书、颇有学识,付出比别人还要多的努力。年羹尧在康熙三十九年之时考取了进士,被授予了翰林院检讨。

这可是一个不小的轰动,因为在当时进士可不是这么容易就可以考取的,而且当时的年羹尧还很年轻,这也侧面证明了年羹尧的能力。

年羹尧失去兵权后,不可能会造反,为何雍正执意将其处死?

康熙帝对这个年龄尚小,颇有学识的人才十分的感兴趣。根据历史的记载,康熙帝甚至是破格提拔了他。但是年羹尧也没有让皇帝失望,他本身对皇帝的器重也是感激涕零的,从内心里想要好好侍奉皇帝。

年羹尧凭借自己的能力和胆识,一直平步青云。在康熙五十八年时,年羹尧因为敌情叵测,主动请命,进驻西藏。经过不到两年的时间,年羹尧就凭借着自己的聪明,利用当地土司之间的矛盾,平定了这场叛乱。

年羹尧失去兵权后,不可能会造反,为何雍正执意将其处死?

雍正即位之后,更是把年羹尧看为自己的左膀右臂,倍加看中,想要挖掘他的潜力为自己服务。在雍正元年之时,年羹尧管理西部的一切事物,地位崇高,权利宽泛。但是当时在西部的青海地区发生了叛乱,年羹尧首当其冲,积极领命。年羹尧才到西宁之时,军队人心散乱,器械不足。但是他却认真分析当时的实际情况,不骄不躁,更是凭借着他长久的作战计谋,横扫敌军。

年羹尧失去兵权后,不可能会造反,为何雍正执意将其处死?

年羹尧大获全胜,他的名声也传了出来,享誉朝野之间。这也大大为雍正皇帝分解了苦恼,雍正皇帝喜出望外,对他大大奖赏。雍正皇帝授予年羹尧一等功臣,更是让他参与到朝廷上的内务之中,年羹尧逐渐成为雍正帝的心腹之臣。

年羹尧失去兵权后,不可能会造反,为何雍正执意将其处死?

雍正帝和年羹尧私下交情也十分的要好,时不时给年羹尧一些特殊的待遇。他认为能够遇见像年羹尧这样的人才是自己的幸运,如果国家多有些这样的人才,那么治理国家就是简单小事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年羹尧的自傲心理,志得意满,接下来也做出了一些超出自己本分的事情,最终导致雍正帝的怀疑,家破人亡。

为什么年羹尧会"失宠"、被废掉军权,甚至最后家破人亡呢?

年羹尧的自傲心理

首先第一点是因为年羹尧的自傲心理。他认为自己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和宠爱之后,就可以随意办事。于是变得更加盛气凌人,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这些雍正皇帝也都看在眼里,心中对年羹尧已经有不满和怀疑。

年羹尧失去兵权后,不可能会造反,为何雍正执意将其处死?

年羹尧结党营私

第二点就是年羹尧的作风问题,他结党营私,这可是大臣的致命问题。在当时文武官员的选任都是年羹尧推荐的人,他凭借自己的权利"走后门"。他不仅如此,还任用私人,形成了一个以他为中心的"小团体"。许多混迹朝堂的大臣都攀附年羹饶,甚至用一些珠宝等去讨好他。

年羹尧过于贪财

第三点便是收敛财富。年羹尧在地位上升之后十分的爱财,侵蚀钱粮,据统计甚至都达到了数百万之多。这笔数目在当时可不是小数目,在古代甚至是要杀头的。而在雍正初年之时,雍正皇帝整顿朝纲、惩治贪赃枉法的坏作风,于是年羹尧更是成为了雍正皇帝的"眼中钉、肉中刺"。

年羹尧失去兵权后,不可能会造反,为何雍正执意将其处死?

雍正最终对年羹尧的不满爆发了出来,逐渐的对年羹尧进行调职,弱化他的权利。后来年羹尧的种种事迹败露了,雍正皇帝念在他对国家曾经做过贡献,并没有让年羹尧这么简单的结束生命,先是将他的兵权解除。但是被解除兵权的年羹尧仍然不让雍正放心,害怕年羹尧会再东山再起,肆意报复。因为雍正皇帝是十分了解年羹尧自身的实力的。于是在雍正五年之时,年羹尧最终被处以死刑,身败名裂,家破人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