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俊昊到底有多厲害?

今年的奧斯卡和奉俊昊的《寄生蟲》註定是個可以載入史冊的話題。

奉俊昊到底有多厲害?

因為在奉俊昊憑藉《寄生蟲》拿下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導演、最佳影片四項重磅大獎,創下韓國曆史上第一部奧斯卡電影、奧斯卡歷史上第一部非英語最佳影片記錄的下一秒,互聯網上也響起了很多不認同的聲音,他們認為《寄生蟲》過譽了。

這種情形,很魔幻,但也在情理之中。

奉俊昊到底有多厲害?

雙方的思路都能夠理解,《寄生蟲》包攬四個重要獎項確實令人吃驚,特別是它在各個獎項上的對手,既有像《1917》這樣強調視聽語言的敘事功能、更接近電影本質的電影,又有奉俊昊的類型前輩昆汀·塔倫蒂諾和擊中無數人電影情懷的《愛爾蘭人》,在這種情況下,讓《寄生蟲》成為了唯一贏家,確實需要消化一下。

但回過頭來想一想,在奧斯卡被無數次詬病為白人主導的獎項、分蛋糕式的在好萊塢電影裡原地打轉、越來越狹隘的時刻,走出英語圈並不是一件壞事情。

奉俊昊到底有多厲害?

而且,在流媒體和傳統院線、身為藝術的電影和作為商品的電影,仍然被拿來對立的當下,像奉俊昊這樣兼收幷蓄,既關注人文、有獨立表達,又尊重商業規則的導演,可能是值得期待的最優解。

他如今的榮譽,除了天時地利人和,確實有他自身的必然性。

他用類型片的手法探討社會問題的能力,真的算是數一數二的。

雖然,很多人都覺得他電影裡對社會話題有這麼深入的探討,是因為他大學主修了社會學。但他本人其實對社會學沒有太大的興趣:”我大學主修的是社會學,但我對社會學一無所知,倒是花費了很多時間在電影社團上。”

奉俊昊到底有多厲害?

他的電影裡,之所以能有這麼細膩而深刻的社會眾生相,是因為他關心小人物的故事。而那些被人們津津樂道的階級分化主題和以此揭示的社會問題,是因為它們就存在在我們的生活中:”當我們環顧四周,我們能判斷出誰是窮人,誰是富人,他們之間的差距也隨處可見。“所以,一旦他遵循客觀事實去講述處在社會中的這些人的故事,那麼社會性的主題自然也就出現了。

和如今很多受人追捧的作者導演一樣,奉俊昊有自己的堅持。他從來只會跟隨自己的直覺去創作劇本,描繪分鏡,不會做出取悅觀眾的努力。對於電影的剪輯權,他也死死握在手裡,哪怕是面對製片人制的好萊塢,他也不會為了投資而妥協。

奉俊昊到底有多厲害?

但奉俊昊卻也從來不說自己是作者導演,他認為自己從根本上還是一個類型片導演。雖然,他在開始研究電影的初期,看的大多是亞洲和歐洲的電影,但他打心底裡喜歡的還是美國電影。

那些他中學時躲著爸媽,偷偷摸摸看過的約翰·卡彭特、布萊恩·德·帕爾瑪、希區柯克等人的類型片,成為了他身體裡的一部分。

奉俊昊到底有多厲害?

所以,在他的電影裡,我們能夠看到各種類型元素,和電影作為工業的思考方式。

這些類型元素,加上工業化的創作手法,保證了奉俊昊電影裡的娛樂性。而這種娛樂性,又讓他電影裡的社會思考顯得更加珍貴,也更容易被更多人迅速接收。

---------------------------------

轉發 :【 桃桃淘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