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肉雛雞成活率?

據統計2019年中國肉雞出欄量為89.3億隻,全國各地的肉雞養殖規模不斷擴大,養殖數量也是持續增高,可見畜牧業的壯大,隨之而來的是管理、技術上的一些問題,部分養殖廠從進雞苗就開始反映弱雛、死雛多,導致後期不好養,根據肉雞的生理特點給大家做個分析!

肉雛雞是指0--7日齡的雞,溫度反應敏感,既怕冷又怕熱 剛出殼的雛雞神經系統發育不健全。初生雛雞個體小,羽毛稀,體溫要比正常雞低3℃,在低溫下,雛雞感到寒冷;相反,當環境溫度過高時,因雞無汗腺,不能通過排汗的方式散發體熱,雛雞也會感到不適。

總之,雛雞對溫度反應十分敏感,育雛時要嚴格掌握好育雛溫度,保證正常生長髮育。

雛雞的消化系統也不健全,消化道短,器官容積小,飼料在消化道中停留的時間短,導致飼料中的營養吸收不充分。生產中常常會出現飼料便。

初生雛雞膽小怕驚,容易受驚嚇,異常的響動、陌生人進入雞舍、光纖的突然改變都會造成驚群,出現應激反應。一旦發生應激反應則雛雞的生長受阻、抗病力降低,造成雛雞傷殘甚至死亡。

雛雞開口藥問題!

最近幾年“開口藥”被廣泛重視,很多養殖朋友已經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觀念:養雞就開口藥,不用不放心。現在我來談談我對開口藥的一些認識和看法,不要隨便用開口藥,建議使用一些對機體無刺激、無藥殘的產品,如現在替抗中效果比較好的植物精油類產品。

一些藥的副作用太大,影響內臟器官的正常發育比如常見的氟苯尼考、土黴素、頭孢類等等,這些藥的破壞造血功能、肝毒、腎毒等都會抑制內臟器官的發育,影響雞群的正常生長,有的甚至會引起免疫抑制。

肝臟是重要的免疫器官,如果肝臟發育不好或者受到損傷會直接影響機體的健康,建議大家在使用開口藥的同時額外添加龍昌膽汁酸,膽汁酸可以起到保肝護膽、促進免疫器官發育成熟的作用,提高脂肪能量和蛋白利用率,增加腸壁厚度,腸黏膜和黏膜下層的網狀內皮細胞數量增加,從而增加腸黏膜抗感染的能力和免疫應答力,防止脂肪瀉,改善雞體內環境,提高飼料轉化率。

雛禽肝膽功能還不健全,自身內源性乳化劑數量分泌不足。研究表明,幼齡動物胰腺分泌的膽汁酸總量僅為成年動物的10-25%,應激條件下更低。因此,外源性膽汁酸的加入是十分必要的。

文章是山東龍昌動物保健品有限公司(www.lcdzs.cn)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如何提高肉雛雞成活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