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菜籃子”進村寨 為疫情期間“宅村”農戶構築補給牆

移動“菜籃子”進村寨 為疫情期間“宅村”農戶構築補給牆

移動“菜籃子”進村寨 為疫情期間“宅村”農戶構築補給牆

珠江網訊(通訊員:計永波)不趕集、不聚餐,不走親戚,可以較好的避免輸出輸入交叉感染。但隨著疫情時間的延長,很多農戶家中的果蔬糧油均出現短缺,村民們不得不出村購買果蔬糧油的現實問題擺在了駐村工作隊及村兩委的面前。

怎麼樣才能讓村民安心“宅村”?能不能將果蔬糧油送到服務點外,讓村民有序購買?近日,富源縣黃泥河鎮普克營村結合村內實際情況與鎮上果蔬和糧油店聯合開展了移動“菜籃子”進村寨的創新探索,通過供應鏈+疫情防控宣傳服務點+村民的模式,根據群眾需求理性把握供應時間,既能較好的做到秩序管控,又能有效避免人員聚集。

“靠邊、停車!駕乘人員下車接受體溫檢測,體溫正常。”2月14日午餐過後,一輛裝滿火龍果、青辣椒、洋芋、大米等果蔬和糧油的農用車停在富源縣黃泥河鎮普克營村疫情防控宣傳服務點外。“這些果蔬和糧油我們都檢查過了,車上蔬菜水果的種類齊全,且新鮮便宜,糧油等也在保質期內。”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長計永波向購物的村民說道。在服務點值班的駐村工作隊員和村兩委工作人員將一箱箱果蔬、一袋袋大米遞給村民後,村民們現出了久違的笑容。

移動“菜籃子”成功用真情為“宅村”農戶構築了一道暖心的生活補給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