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只知道魯迅,卻很少有人知道,魯迅的兩個弟弟也特別厲害

魯迅,曾用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曾留學日本仙台醫科專門學校(肄業)。“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民主戰士,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佔最大領土的作家”。

大家都知道魯迅,卻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兩個弟弟其實也特別厲害,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

世人只知道魯迅,卻很少有人知道,魯迅的兩個弟弟也特別厲害

周作人

原名周櫆壽,又名周奎綬,後改名周作人,字星杓,又名啟明、啟孟、起孟,筆名遐壽、仲密、豈明,號知堂、藥堂、獨應等,浙江紹興人。是魯迅(周樹人)之弟,周建人之兄。中國現代著名散文家、文學理論家、評論家、詩人、翻譯家、思想家,中國民俗學開拓人,新文化運動的傑出代表。

歷任國立北京大學教授、東方文學系主任,燕京大學新文學系主任、客座教授。新文化運動中是《新青年》的重要同人作者,並曾任“新潮社”主任編輯。“五四運動”之後,與鄭振鐸、沈雁冰、葉紹鈞、許地山等人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並與魯迅、林語堂、孫伏園等創辦《語絲》週刊,任主編和主要撰稿人。曾經擔任北平世界語學會會長。

周作人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尤其是他出任偽職後,他是“五四”新文化運動有影響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貢獻一在小品散文,一在翻譯,然而他卻在歷史發展中淪為漢奸文人。另外,他在保護北大校產、掩護國民黨地下工作者等方面也做出過貢獻。在《周作人傳》中就能看到3個周作人:一是“偽官吏”的“周督辦”,一是“尋夢者”的苦住菴菴主,一是周作人自己塑造的“為國為民”的“殉道者”。

他清新淡雅,如話家常的白話文,洋溢著深厚的中國、東洋、西洋古典與近現代文化素養,轟動一時,新文化運動中更發表影響深遠的《人的文學》、《平民文學》、《思想革命》等啟蒙主義理論文章。可說是中國散文的一個高峰。

他的理論主張和創作實踐在社會上產生了很大影響,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五四”以後,周作人作為《語絲》週刊的主編和主要撰稿人之一,寫了大量散文,風格平和沖淡,清雋幽雅。在他的影響下, 20年代形成了包括俞平伯、廢名等作家在內的散文創作流派,一個被阿英稱作為“很有權威的流派”

世人只知道魯迅,卻很少有人知道,魯迅的兩個弟弟也特別厲害

周建人

初名松壽,乳名阿松,後改名建人,字喬峰,浙江紹興人。筆名克士、高山、李正、孫鯁等,魯迅三弟。(即《風箏》中的小弟。)

他出生的時候正是中國封建社會即將全面崩潰的時期。不久就遇上家庭變故,父親早亡。兩位兄長到南京路礦學堂上學去了,不久就東渡日本,留下週建人一個人在家裡侍奉母親。本來,周建人求學是十分心切的,也曾經有機會到南京去讀書。但看到母親孤苦一人在家,心裡實在不忍,終於沒有再出去上學,日後依靠自學成才​。

周建人是中國民主促進會創始人之一,現代著名社會活動家、生物學家、魯迅研究專家和婦女解放運動的先驅者之一。有同名傳記。1919年,周建人遷居北京,23年潛心研究生物學,並從事著譯工作,在《東方雜誌》、《婦女雜誌》、《自然科學雜誌》上發表文章,提倡婦女解放,普及科學知識。

1923年應瞿秋白邀請,在上海大學講授進化論,上海暨南大學、安徽大學任教授。

生平著作有《生物學》、《動物學》、《植物學》、《科學雜談》、《進化與退化》、《哺乳動物圖譜》、《論優生學與種族歧視》、《花鳥魚蟲及其他》、《略講關於魯迅的事情》、《魯迅回憶錄》、《魯迅故家的敗落》等。(注:周建人在晚年,由女兒周曄執筆,自己口述,出版了《魯迅故家的敗落》一書。)

世人只知道魯迅,卻很少有人知道,魯迅的兩個弟弟也特別厲害

主要譯作

《物種起源》(合譯)、《吸血節足動物》、《生物進化論》、《原形體》、《生物學與人生問題》、《優生學》、《赫胥黎傳》、《新哲學手冊》、《生物進化淺說》等。

1989年,民進中央宣傳部選編周建人在各個時期的代表作品93篇,出版了《周建人文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