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寬鬆來襲,如何避免錢包縮水

當新冠病毒“黑天鵝”飛起,人們看見的不只是疫情數據在攀升,還有各種抗疫之戰,包括已經打響的金融“戰疫”。

2月3日創記錄單日公開市場操作投放1.2萬億元之後,2月4日央行又在公開市場操作逆回購投放資金5000億元,兩天央行就釋放流動性1.7萬億。就此開啟了疫情“應急模式”。顯示央行穩定市場預期、提振市場信心的決心。

為什麼要寬鬆?

為什麼在這個關鍵時刻要寬鬆放水,很簡單企業活不下去了,從最近的新聞報道可以看出來。

據媒體報道在上班第一天的員工大會上,新潮傳媒宣佈減員500人。佔總員工數的10%,高管集體降薪20%。

新潮帳上儘管還有近10億現金,但如果收入歸零,也只能活六七個月,要戰勝此次疫情,必須踩死殺車,卡死現金流,降低成本,確保活著。

新潮傳媒作為傳媒行業的龍頭企業尚且如此,其他的可想而知。

在這場跟疫情對抗的戰役中,大部分企業在苦苦支撐,有的企業已經倒下。

就連優秀的西貝,都只能靠貸款發工資,何況普通企業。

2020年2月8日,根據中新社“國是直通車”官方微博消息,北京K歌之王發出“總經理致全體員工的一封信”。

貨幣寬鬆來襲,如何避免錢包縮水

信中表示,北京K歌之王因疫情期間的國家政策,造成連續閉店,面臨巨大資金壓力,宣佈將於2月9日與全部200多名員工解除勞動合同;該方案若有30%的員工不同意,公司將進入破產清算。

北京K歌之王就是當年王思聰一擲千金的地方,股東背景也是相當強大,這樣的企業倒閉,真不敢想象疫情這樣下去,經濟會變成什麼樣。

最近清華、北大聯合調研了995家中小企業。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系教授朱武祥表示,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到,受疫情影響,29.58%的企業2020年營業收入下降幅度超過50%,58.05%的企業下降20%以上。同時,85.01%的企業維持不了3個月生存。

所以此情此景,央行頗為著急,其當下的應急之策是:在決策範圍之內,採用公開市場操作投放流動性,下調逆回購利率,最大限度馳援實體經濟。

有什麼影響?

首先貨幣寬鬆是為了進一步推動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

這樣可以指導銀行機構根據LPR的形成機制,合理確定小微企業的貸款利率,同時督促大型銀行和股份制銀行發揮低利率融資的頭雁作用。

對於實體經濟來說,肯定是個巨大的支持。

央行不但開始發放流動性,還增加了窗口指導,確保這些資金髮放到實體企業,特別是支持資金困難中小企業。幫助這些企業儘快渡過危機。

對於絕大多數受到疫情影響的企業來說,流動性就是生命,最怕的就是資金斷流。

此時如果有低息貸款可以用於過橋,會讓他們多撐一段時間,也許就能等到黎明到來。

貨幣寬鬆來襲,如何避免錢包縮水

對於普通人來說,貨幣寬鬆或許不是好消息,因為歷次貨幣寬鬆影響最大的就是物價。

國家統計局近期公佈了1月份的物價水平,CPI破了5%,達到了5.4%,漲幅比去年12月快了0.9個百分點,如果單看這個數字還是挺恐怖的,任何一個國家的央行對於CPI上漲過5,都會引起足夠的注意和重視.

1月份CPI漲幅大幅超預期,主要是由幾方面原因疊加造成的:一是春節錯位因素,春節由去年的2月份提前到了今年的1月份;二是豬價仍運行在高位,特別是與去年同期相比漲了足足一倍多;三是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對物價上漲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因素,1月核心CPI同比上漲1.5%,相比上月漲幅僅擴大0.1個百分點,仍在低位運行。這也表明大部分商品和服務價格依然低迷,總需求不足。

所以我們看到物價現在的上漲跟貨幣的關係也不大。2019年的物價上升,主要是豬週期帶動的,本來去年的物價處於高基數階段,今年無論如何CPI都會下降。

但是這次貨幣寬鬆,讓CPI下降之路變得越來越遠。

因為市場上貨幣多了對物價肯定會有影響,一般貨幣政策的影響都會有一定的滯後性,也就是短期這幾個月看到物價回落不太現實。

有媒體報道說在今年6月份之後,可能見到物價走低。我們拭目以待,但是這幾個月,你的錢包縮水已經變成事實。

投資策略怎麼改?

歷史上看,大的經濟或者社會問題發生,貨幣政策可能會發生較大幅度的轉向,從穩健的貨幣政策,逐漸寬鬆。

而央行的動作,顯然比我們預期的還快。那麼貨幣政策轉向寬鬆會帶來哪些影響呢?

第一、貨幣類資產收益將再創新低。

貨幣基金、短債、活期存款和國債逆回購這些都屬於貨幣類的投資性資產,他們的投資方向主要就是國債,現金類資產。

短期來看,央行流動性操作不僅超大規模,而且是超季節性的。相比往年的情況,春節前後流動性“前緊後松”。

受需求下降、現金回籠等因素的影響,節後流動性往往處於年內較充裕的狀態。央行一般不再進行資金投放,通過逆回購到期等方式回收流動性。

2020年,在疫情防控的特殊形勢下,央行大概率還會順勢調整逆回購利率,這一點遠超市場預期。

簡單理解,每年一季度本來就是是銀行信貸額度最為充裕的時期,也是信貸投放力度加大的時點,現在加上新的貨幣寬鬆,那麼市場上的資金流動性會很大,國債和相關現金類資產的價格將大幅走低。

目前,連續大額流動性投放的累積效應已經有所顯現,貨幣市場利率紛紛下行。截至2月4日收盤,在銀行間市場上具有代表性的隔夜和7天期回購利率雙雙下行20BP左右,其中,7天回購利率(DR007)跌至2.41%。

也就是貨幣類投資資產收益率今年大概率是往下走的,投資中儘量不配或者少配貨幣基金、短債、活期存款和國債逆回購。

如果是喜歡比較安全的資產,優先選擇智能存款,畢竟智能存款目前利率是固定的,不過隨著市場收益率整體走低,智能存款的利率也可能下行,想投資的儘量早點。

貨幣寬鬆來襲,如何避免錢包縮水

第二、對於股市和債市來說,流動性充裕,肯定會造成股債雙牛。

因為影響股市最直接的因素是資金,沒有資金流入股市一定不會怎麼漲,由於國家實行寬鬆的貨幣政策,這時銀行的利率是很低的,而且對貸款的要求也適當的有所放鬆,那麼貸款容易。

而且利率也低了,就會有很大一部分的人用貸款來的錢投入股市。

還有就是國家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寬鬆的貨幣政策,會使得市場上的投資者對未來經濟前景看好,那麼股市的成交量也必定會活躍起來,這對於股市來說也是利好。

但是貨幣寬鬆一般影響都比較短,尤其是疫情對上市企業的業績會有很大的利空,能否走出牛市還不確定。除非一直貨幣寬鬆。


我們操作上短期確實可以尋找利好行業去操作。但是,金姐還是不建議重倉,畢竟沒有哪個國家,全國處於休假狀態下,股市會走牛的。

但是貨幣寬鬆可以使債券融資成本大幅降低,會減少企業債務暴雷,而固定收益率下降,會提升市場的估值吸引力。簡單理解,就是錢多了一方面會去投資股市,另一方面就會投資債市。

因為債券價格的漲跌與利率成反向關係。如果有降息、存準率下調的的動作,債券價格就會有上漲,債券基金的收益也會上升,反之如果利率上升,債券價格便會下滑。

疫情影響經濟下行,央行寬鬆政策的預期,就會利好債券。所以從去年開始,金姐建議大家買入債券基金。可以帶來一個穩定的收益。

所以一直建議大家配置一些債券。銀行理財淨值化後和債券基金就很相似了,可以視為同一種產品。

長期看,債券基金和銀行理財的年化在6-8個點左右,還是有一定吸引力的。

貨幣寬鬆來襲,如何避免錢包縮水

第三、再說說地產。

對於房地產來說,超預期流動性投放,推動貨幣市場和債券市場利率下行,並將進一步推動貸款市場利率下行,有利於降低資金成本,簡單說就是貸款利率降低了,買房的肯定會多起來。

任澤平有句名言:房地產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而現在就是金融寬鬆的時刻。

雖然央行在嚴格限制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這次釋放的流動性也絕不針對房地產,但是隻要釋放流動性,房地產肯定是受益的,這個毫無疑問。

不過今年的疫情,對於樓市的打擊應該也是有的,起碼小陽春肯定是不會出現了。

而第一季度往往是樓市旺季,但是需求只能會延後並不會消失。樓市在很多城市應該會有一個小反彈。

而現在,面對經濟下行,很多地方已放開調控,加上貨幣的寬鬆,下半年房價應該不會差到哪裡去。

操作上,剛需群可以關注新房的上半年折扣,賣房的可以等到在下半年房價穩定再說。

總體上,這次放水對企業利好,對金融資產和地產也有一定的推動,而且這一放水,物價上半年也難說下降,還是做好投資,儘量減少錢包縮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