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拯救了大明王朝,为何最终却以谋反罪被诛杀?

ALU_U


引言

封建时代,政治人物的前途命运,不在于你为国家立下多大的功劳,而在于你是否效忠于最高统治者,是否能在关键时刻站好队。许多时候,大臣为国家立的功劳越大,统治者越忌惮,大臣又不懂得韬光养晦,有性格、有自己的意见,关键时刻站错队,那真的是境遇悲惨,这就是封建时代的一条规律,一个悖论。 无能、无功的人能够封妻荫子,而对国家有贡献的人反而弃尸于街头。

于谦的性格不够圆滑,比较刚正,不擅长也不屑于专迎。

于谦的这种性格与他的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有关

于谦的性格来自于他父亲的遗传。于谦父亲是于彦昭,秉性耿直,经常对乡里的人施以救济。我们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亲这样的行事作风从小就影响到了于谦。后来,权监王振向于谦索要贿赂时,于谦说只有两袖清风。说明于谦对那些通过逢迎而骤得高位的人非常看不起,也体现了他耿直的性格。

于谦的这种性格也是受到当时明朝官学,理学的影响

理学强调“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所以于谦非常看重气节。一个非常典型的事件就是他经常把宋代文天祥的画像,放在身边,时时刻刻以文天祥为榜样,做到死而后已。于谦又是浙江钱塘人,受到自宋以来陈亮为代表浙东风气的影响,铸造了他“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高尚情操。

于谦的做官经历也促进他刚直不阿性格的形成。于谦在考中进士以后,起初担任的御史。明太祖在设立御史,规定御史就要任用那些血气方刚,且刚刚进士及第的人,因为这些人还没有受到官场不良风气的影响,敢于不畏权贵,仗义执言。于谦还是小小一个的御史时,就把朱高煦骂了一个狗血淋头。后来于谦担任了巡按、巡抚。这些都是带有监察性质的官员,需要具备的素质就是敢为民做主,打击豪强。于谦在十几年的巡抚生涯,官宦生涯遍及河南、江西,赢得百姓的尊重,在他死后,当地百姓还给他建立宗祠来纪念他。长期作为司法官员铸造了于谦刚直不阿的性格,不然他不会得到百姓的怀念。

于谦在景泰帝朱祁钰与明英宗朱祁镇之间站错了队。

这个观点首先我纠正一下,不是说于谦在当时有迎合统治者的一面。是当时的环境使得于谦无形中站了队。

于谦选择朱祁钰是当时环境决定的。土木堡之战后,朱祁镇被俘,景泰帝是监国,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当时年幼,是皇太子。在这种局面下,于谦深知,必须抛弃朱祁镇,迎立年长的朱祁钰,才能提高天下臣民的信心,打败瓦剌。果然这样的建议得到了大臣的响应。此后朱祁钰和于谦君臣二人配合,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于谦也被提拔为了少保,总管京营事物。于谦也就被所有人看做是景泰帝的支持者。景泰帝执政的八年间,远比之前的明英宗正统年间要好,所以于谦从心里上也愿意接受景泰帝对他的欣赏、提拔。

我感觉于谦对朱祁镇是不太喜欢的。虽然史书记载,明英宗能够结束俘虏生涯,全靠于谦。这只是于谦作为一名臣子应尽的义务,体现了理学对他的影响。实际上于谦是不愿意让朱祁镇再做皇帝的,在景泰八年,朱祁钰病倒之后,关于由谁来继承皇帝,朝中大臣分为两派,一派主张拥立朱祁镇,而于谦主张迎立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我觉得于谦这样的一种做法是对朱祁镇治国能力的一种怀疑。这种做法自然引起了朱祁镇的不满。

从中我们分析到于谦的心态,在各种力的作用下,他自热而然的站到景泰帝一边,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来看,又反对朱祁镇上位,这样当朱祁镇重新当上皇帝以后,于谦的悲剧也就不可避免了,这时候的朱祁镇是不会考虑,于谦为明朝立下多大功劳,只记得于谦曾经反对过他,没有迎合他。


结语

《明史·于谦》传中有一个僧人评价于谦:“他日救时宰相也”。

我觉得这句话对于谦的评价是中肯的,于谦能做到“治世之能臣”,但他做不到“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有能力,有耿直的性格就行,奸雄需要有曹阿瞒那样的机变之术,能做到和光同尘,于谦是不可能这样做的,但是我想九泉之下的于谦应该不会为他的选择而后悔,因为他的理想就是留清白在人间,要是让他违背自己的本心,向徐有贞、石亨、曹吉祥那样的人,随时改换门庭,贪图荣华富贵,就不是于谦了。


麒麟阁论史


为什么夺门之变后,于谦会被杀呢?

其实根本上来讲,这只有一个原因——明英宗脑子也不够,,而且人品太差。

其实于谦被杀和北京立下大功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关键是明英宗认为于谦拥立了景帝朱祁钰,首先这个观点就是错误的。而这个错误的观点还导致明英宗产生了更加错误的判定——应该杀了于谦。

实际上明英宗后期才想明白一件事——景泰帝朱祁钰死后,不管如何,自己都是要继位的,根本不需要夺门。因为朱祁钰没有太子和其它儿子作为继承人,当时朱祁镇作为太上皇,是唯一有可能继承皇位的人选,所以夺门之变根本就是一个不必要的操作。对于朱祁镇而言,夺门之变是错误选择,由于他被囚禁在南宫,过于遭罪,所以他再也不愿意等待下去,才答应了参与夺门之变。可当时要是要是朱祁钰病好了呢?他就必然要杯具的。

实际上对于朱祁镇后期而言,他也意识到夺门之变是错误的,更不应该诛杀于谦。而当他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他直接就悔过,并且诛杀了绝大部分所谓的夺门功臣。朱祁镇的情况实际上说明了他的愚蠢,如果他当初就想明白,就不会急于诛杀于谦,最多就是囚禁,也不会留下千古骂名。实际上朱祁镇对于事情的判断极度荒唐。土木堡的惨败就是明证。

总之,对于朱祁镇而言,诛杀于谦实在是巨大错误,他在根本不需要夺门就能继位的前提下,参与了夺门之变。而于谦也就不存在所谓的迎立外藩的行为,另外,他自己当年能够回来,和于谦据理力争、并打赢了北京保卫战也有非常大的关系。如果没有于谦,他很可能已经死于草原的荒郊野岭了。

只可惜可叹一代忠臣,死于昏君之手。


冷兵器研究所


无欲则刚,出自《论语 公冶长》,说的是人只要做到没有世俗的欲望,才可以大义凛然的境界。用它来形容于谦,不为过。若是寻常人家,倒无大碍;对于政治人物而言,却难以善终。纵观于谦一生,长于谋国,为天下苍生社稷;拙于谋身,终致杀身之祸。

少年时期

于谦出身于官宦之家,祖父曾是朱元璋时期的兵部主事。年少时期,于谦的文学才华,在当地小有名气。一次当地巡按偶遇,身穿红衣骑马的于谦,见其谈吐颇像读书人,便考其对子:红衣儿骑马过桥。于谦马上以“赤帝子斩蛇当道”相对。巡按颇高兴,赏银十两,并推荐参加县学考试。

家中祖父藏有文天祥画像,是爱国主义的启蒙教材。于谦特地为文天祥撰写诗词,用以歌颂其一生的事迹:呜呼文山!遭宋之季,殉国忘身,舍生取义......万古修传,我瞻遗像,清风凛然。宁正而毙,不苟而全。要相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大的,于谦也是照着这些“座右铭”孤独前行的。

刚正不阿

1420年,于谦时年23岁,以第六名的成绩考取举人。但在之后的会试中,因于谦直指施政多处不当,言辞激烈,最后在殿试中仅列三甲第九十二名。可以看出未入官场,就拥有铮铮铁骨的气质,丝毫不担心自己的仕途,眼里只要正道。

进入仕途后,在宣德朝受到宣宗皇帝重视,于谦在1427年出任江西巡按。江西是宁王的封地,王府属吏仗着主子的身份,横行无忌,鱼肉百姓,欺行霸市。于谦无畏强权,对王府属吏予以严惩,街市为之一清,百姓无不拍手称快。两年后离开江西之时,当地百姓都舍不得。调回北京,在天子脚下为官应该更难,但于谦仍秉公执法,会同锦衣卫打击走私食盐的权贵,毫无妥协。

在1430年又升任兵部侍郎,巡抚豫、晋两省。时值两省灾荒,饿殍遍野,于谦多管齐下自己带头捐献,还号召当地富商捐款,并上疏请求以当地纱布带起税粮,将粮食留在当地。设立预备仓,以备灾荒。此外规定府、州、县官期满,若预备仓粮食不足,不能升迁或调走。从而将当地官员的仕途跟民生捆绑在一起,使得官员不敢懈怠。时人传唱的歌谣中这样歌颂于谦:引领看看作饿殍,津液耗干无泪流。忽闻巡抚到此邦,开仓赈济饥与荒。示人出粟自捐俸,谆谆复谕富贤良。

当然,于谦的刚正不阿,肯定也得罪了一批人,但毕竟他还不是“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直至1449年,宣德皇帝长子,英宗皇帝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导致了“土木堡之变”的发生。孙太后(英宗生母)下诏:英宗弟弟朱祁钰监国;重用兵部尚书于谦总揽北京城防务。于谦居中调度,力挽狂澜,打退了瓦剌的进攻。

众矢之的

瓦剌首领见硬的不行,便来议和。于谦义正辞严:我方与彼方是不共戴天的仇敌,从道理上讲,不可言和。彼方一向贪得无厌,满足他们的要求,会使我方坐遭损失......从形势上讲,也不能言和。从国家社稷层面是这么一个理,这是理性层面;但从感性层面呢,“资深”皇上肯定是辛酸的。


“国不可一日无君”,于谦认为社稷为重君为轻,主战不主和。迫于形势的孙太后,下诏立朱祁钰为帝,是为明代宗。拥有拥戴之功的于谦,加上京城保卫战立下的功勋,终于成为了“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在这过程中的行为种种,也成了于谦日后被杀的理由:

  1. 拥立朱祁钰为帝。客观上使得英宗皇帝,在政治上失去了价值,但朱祁钰之后,因担心威胁到皇位,对于迎回英宗极为消极,等于将拥立代宗的于谦,置于英宗的对立面;

  2. 于谦带头严厉斥责首议南逃迁都的徐有贞。之后于谦答应其,会在代宗说好话,保举其升迁,但因代宗未允,徐有贞将这两笔账算在了于谦头上;

  3. 石亨在京城保卫战之前,因在大同战场逃跑被免职,是于谦的保荐得以复职,从而一战成名。但因于谦不许其子觐见代宗,而斥责其“不以公行事”,结下梁子。

三股政治失势的政治势力,在1457年在代宗病重之时,发动“夺门之变”,使得英宗复辟,从而秋后算账。一代名臣于谦,竟然在崇文门外,这片他曾经拼死保卫的地方,被处以极刑。

后记

《大学》第一章 所讲: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意思说外物存在根本部分,也有末节部分;事情的发生有结束阶段,也有开始阶段。知道了这一切便接近了“道”。或许于谦知道“无欲则刚”的结果,只是不暇顾及,一心只为心中的“道”,是卫道者,是舍生取义,亦或是某人多心了。

各位看官,不知道您,怎么看?


公子霜尘


土木堡之役明英宗朱祁镇领大军50余万人御驾亲征,祸国殃民的大太监王振为衣锦还乡改变线路,被瓦刺丞相也先探知于土木堡埋下大军2O余万而突然袭击全军覆没英宗被俘。时年1449年,消息传来举国震动。皇太后召集众臣商议如何是好,众大臣惊恐万状失魂落魄乱作一团,翰林侍读徐珵言迁都南京,有许多大臣随声附和,内阁大学士于谦大人厉声驳斥迁都者当斩,今日之情形类同于当年北宋亡国之形势。奉请太后立朱祁钰为帝国一日不可无君,皇太后大喜信有力挽狂澜的于大人似定海神针镇住了局势,景帝朱祁钰召令于谦为兵部尚书总理京机抗哒哒进军事宜,思那于谦乃文臣贤補深知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知召狱中有总兵官石享有罪积压,乃言于景帝令其戴罪立功以解危局,帝大喜令石享上朝听封从于谦调度差潜,于大人令各州府急速勤王救国难,有令各总兵千总各司其职分兵把守于诚外,布神机营于各处。也先大军浩浩荡荡疯拥而来,见京师城头锦旗招展声势浩大战鼓宣天不免心头疑惑惊慌,京城九门各有神兵数十万,也先令全面进攻但收获堪微被打的大败,也见识了红衣大炮和神机营的威力,连攻数日死伤惨众,有卑鄙无耻的将英宗推于阵前退阵灭威。被于谦辫明阴谋乃令见英宗处不可炮🔥轰击,于二翼狂轰烂炸,令也先怒不可遏损失万余骑人马,时各地勤王军马纷拥而至,于少保令内外夹击大败也先于城下,也先狼狈不堪溃败而逃,石享也因拼死拼活击败也先而封侯荣耀。而徐珵因鼓吹迁都被下放州府羞涩万分。皇太后景帝大喜过望,封于谦侯爵高位正一品大员,但于谦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兢兢兢业业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着。大明王朝也在贞臣良将補佐下铮铮日上国泰民安,瓦刺丞相见英宗以失去利用价值有意归还英宗回国,但景帝恐兄回朝帝位不保,推三阻四无迊回之意。有过二年大明王朝遣使臣于瓦剌使臣国士无双口才雄辩天下,给也先呼油的飘飘飘欲仙,仅答应奉还太上皇,使臣令仆告于帝备迊还宫,但景帝朱祁钰不冷不热免强令各州县低调侍奉,到京之日落架的凤凰不如🐔,太上皇被送入南宫软禁起来,时英宗妻皇后以哭瞎双目残腿而居,闻太上皇归感凯万分,似囚徒般的以皇后识手工而活命。有愈一年景帝欲废前太子朱见深为王众大臣多无异而从,时徐珵改名徐有贞因有政绩有升回京机为官。而景帝也有重疾于身,徐有贞素有阴谋,乃患和石享等臣欲迊回太上皇而撑控朝政。在万般惊恐中石徐二人狼狈为奸患通一嚣就集了千余众兵丁悍勇往南宫而去,释出太上皇杀往皇宫,时天将大亮,宫门紧闭高墙深蠡攻击不入,众人纷乱中太上皇大吼一声朕太上皇奉皇太后召入宫见弟以显手足之情不可吗?禁卫将军大惊乃开门拜服,被石享等挥刀斩去,自此英宗复避成功,众大臣早朝时见太上皇怒颜而亦无它法跪地表忠而拜。自此徐有贞鸡毛飞天,石享胆大包天任由胡为。但徐有贞和石享与于大人有仇乃报于帝意杀之而后快,朱祁镇思于谦乃匡世重臣岂可诛杀,乃囚于狱中令刑部逼审,皇太后怒斥英宗乃绝食于宫中,奈奸恶小人徐有贞妖言惑众下,于次年底杀于谦于午门外,有令锦衣卫操于大人家,但见粗衣简社,家无余财,只有景帝赐的莽袍宝剑贡于偏室令锦衣卫千户泪留满面羞愧难当。当于谦被诛几月后皇族宗亲言明了于大人之冤情,反叛谋逆实为徐有贞奸言害人,令英宗后悔万分。在几位忠臣良将谏言下罢了徐有贞之官,免死为民。石享因其侄寻私枉法亦被罢官失爵削官收监而亡,明英宗非昏庸无道之君,出此下策出于无奈,复位后有立先后仍为皇后,真情流露令人感动,有执政七八年而亡,仙逝前下遗召为于大人平反招雪,有废除了皇妃陪葬制度,于大人之粉身碎骨之义令千秋万世仁人志士仰其事而恭顺。











94310417小云


于谦是一位忠直之臣,而且是一个从不参与政治斗争的忠直之臣,但他最后却死于政治斗争之中,这是那个时代最大的悲哀。于谦在北京保卫战中力挽狂澜稳定了时局,且其人不争权、不贪利,是名副其实的清廉能臣,最后却被以谋反的罪名杀害。

不得不死的理由

当年秦桧用“莫须有”三个字迫害了岳飞,今日徐有贞用“

于谦不死则夺门无名”害死了于谦。

景泰八年(1457年),明代宗朱祁钰病重,将领石亨得此消息后,联络太监曹吉祥、御史徐有贞等人策划迎接太上皇朱祁镇复辟;正月十六日晚,石亨、徐有贞率一千家军直奔幽禁朱祁镇所在的南宫,拥护朱祁镇重登帝位。史称:“夺门之变。

明代皇位之争,而甚无意义者,夺门是也。”--

《明史》

朱祁钰继位本就是一时权宜之计,虽然他后来贪恋权位,导致兄弟貌合神离,但现在他已经病重,而太子也早早的去世,皇位如何也会回到朱祁镇这一脉手里的,即使是没有夺门这一回事。

石亨是保卫京师的有功之臣,也深得朱祁钰信任,所以他掌管着禁宫大门的钥匙;而石亨得知朱祁钰病重后,第一时间便是找到曹吉祥,商议朱祁钰死后的退路在哪里,于是便想到了关在南宫的朱祁镇,若是成功拥护朱祁镇重登帝位,那就是从龙之功!于是一场政治闹剧就这样在三个野心勃勃的政治投机份子手中开始表演了。

徐有贞,夺门的主角之一,本名徐珵,因在土木之变后建议南迁而遭群臣所指后不得不改名去外地做官。徐有贞对天象学有些研究,曾因准确预料土木之变而令人侧目,后来提议南迁时因为一个人而遭受屈辱,这个人便是于谦。

土木之变后,侍讲徐珵(即徐有贞)说星象有变化,应当迁都南京。于谦厉声说:“提议南迁的人应当斩首!京师是天下根本,只要一动便大事去矣。难道不见宋朝南渡的故事吗?”

所以徐有贞最恨的人就是于谦,在他看来是于谦令他遭受屈辱,因此徐有贞想杀了于谦,以前是没有机会的,但现在有了。

朱祁镇重登帝位后,当日参与夺门的大臣均受到重赏;徐有贞借此机会献上一份名单,所录都是该杀之人,名单最前面的两个名字正是于谦与王文。(传言王文曾劝朱祁钰立襄王朱瞻墡的长子为皇储)

出乎意料的是,朱祁镇把于谦的名字给划掉了,并笑说:“于谦是有功的。”徐有贞也愣了,但他马上就稳住了心神、整理好了思绪,他知道,只要说出这句话,于谦必死无疑!

“不杀于谦,复辟之事师出无名!”

这句话在历史上臭名昭著的程度是可以和“莫须有”相提并论的,同样是奸臣当权、同样是一句话、同样死了一位忠直功臣。

为何说夺门无意义,本来就会发生的事情,(

指朱祁镇重登皇位)只是在几个政治投机份子的操作下提前了两天罢了;而奸臣得到了高官厚禄,国家却失去了栋梁之臣。

忠心义烈 昭彰千古

正统十四年(1449年),在奸宦王振的怂恿下,明英宗朱祁镇效仿成祖朱棣北征大漠,最后却因指挥不当而兵败,朱祁镇本人也被瓦剌俘虏了去。

土木之变后,最头疼的不是朱祁镇,最头疼的还是在京城的朝廷百官,因为瓦剌军快要打到京城了,大明的江山社稷快要不保了。

在群臣惊慌之际,有的人提议派人求和,有些人提议南迁南京(如徐有贞),只有一个人沉着冷静,他突然站出来大喝一声:“提议南迁的人应当斩首!”

不错,此人正是于谦。于谦力主抗战的主张得到了“吏部尚书王直”、“内阁学士陈循”等爱国官员的支持;国不可一日无君,即使英宗被虏,但也不能影响国家的运转,于是朝中众大臣在于谦、王直等人带领下,向皇太后请示立郕王为皇帝。

当初,大臣担忧国家没有君主,太子年幼,敌寇将至,请皇太后立郕王为皇帝,郕王再三推辞。于谦大声说:“我们完全是为国家考虑,不是为个人打算。”郕王于是受命。”

作为主战派的于谦被任命为兵部尚书,他抽调各地兵马、整顿京中军备,只待瓦剌大军到来。

九月,郕王即帝位为代宗,于谦进去回答问话,情绪激昂地哭着说:“敌寇得意,要挟持扣留太上皇,这样形势下他们必然轻视中国,长驱南下。请命令各边境的守臣竭力防守遏制。”

于谦本为一介御史,因痛斥汉王朱高煦而得明宣宗朱瞻基赏识,而保卫京师一役才是他的人生之辉煌。

古人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必修身、齐家、治国而平天下!”于谦做到了这些,“他洁身自好,不结党、不擅权;他持家有道,父慈子孝、家庭和睦;他治国有方,边境安宁、百姓安居乐业;他保大明有功,于京师一役中亲上城楼督战,保大明再续江山社稷!”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二十三日,于谦被押往崇文门外,就在这座他曾拼死保卫的城池前,得到了他最后的结局——斩决。史载:天下冤之!

于谦死后,英宗命人抄其家,结果堂堂一品大臣家中无百两余银,唯有正屋关锁的严严实实,里面只有朱祁钰赏赐的蟒袍、剑器,原封不动。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于谦幼年时曾以石灰为题作诗,而他的人生正如其诗一般“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重名节,轻名利”于谦敢于为民请命,从不畏惧权贵;而且清正廉明、尽忠职守,不赠送礼品、不收取贿赂;两袖清风为官,光明正大做人。

“重成仁,轻杀身”孔子说:“有志于仁道的读书人和具有仁德的人,不会为了保全性命而伤害仁德,只有牺牲性命来成全仁德。”在于谦心中“

上皇被虏”是做臣子的莫大耻辱,唯有以死抗敌、以死报国方可。

“重社稷,轻君王”无论是朱祁镇还是朱祁钰,谁做皇帝对于谦来说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大明的江山是否永固。于谦谏言立朱祁钰为皇是没有私心的,所以他没有接受朱祁钰的赏赐;于谦自从土木之变以后,发誓不和敌人共生存,整日操劳国事,即使在朱祁镇复辟后,于谦依然如往常一样,并无半分改变。

结语

如“当年明月”所说:“他的伟大不需要任何人去肯定,也不需要任何证明,因为他的一生就如同他的那首诗一样,坦坦荡荡,堪与日月同辉……而于谦不但才能过人,品德上也几乎无可挑剔,所谓德才兼备者,千古又有几人!”

于谦的死是那个时代最大的悲哀,一个忠义之臣,从不参与政治斗争,最后却因政治斗争而死,实在是悲哀至极。于谦虽死,但他光明磊落的一生必定名垂千古,受万人所敬仰!


無古無今


于谦被杀之前,朱祁镇知他于江山社稷有功,便有些犹豫,但是徐有贞说:不杀于谦,此举为无名。所以,于谦以谋反罪被杀,只是朱祁镇复辟夺权师出有名的“名”。

夺取政权从来不只是靠简单的武装起义,还要有看似正当且正确的理由。于谦被加以意图谋反的罪名,那么朱祁镇重掌皇权对他诛杀,就是绝对的政治正确。这里的政治正确,不是要自己正确,只要把对方强行放在错误的位置就够了。

于谦虽挽救了国家,却得罪了英宗。

想当年明英宗朱祁镇受宦官王振怂恿,御驾亲征迎战瓦剌也先,无奈大败后全体被俘,史称土木堡之变。

瓦剌军兵临城下,以朱祁镇的政治价值为筹码要挟朝廷,朝廷内外乱作一团,大明王朝处于风雨飘摇大厦将倾的最后一刻。于谦力排众议,反对迁都,另立新帝朱祁钰,整兵对抗,挽救社稷于万一,史称北京保卫战。

于谦不仅保住了大明王朝,也救了失去政治价值荣升为太上皇朱祁镇的命。

大权旁落的朱祁镇自然不会从大局着想,于谦自然成为他严重的头号政敌。

英宗回朝之后,自知现在朝廷已改朝换代,自己无力对抗只能服从安排,退居南宫。

身处南宫养老的太上皇朱祁镇的生活并不好过,先皇回宫对朱祁钰来说自然心里极不好受,所以他将朱祁镇软禁在南宫中七年,并且将南宫大门上锁灌铅,将宫院附近树木全部砍伐,以免有人藏匿暗中联络。

而这边头号功臣于谦深受朱祁钰的厚待和信任,有人受宠,就有人受冷落。落魄的先皇和愤恨的臣子自然站队。

拥立英宗朱祁镇复位的三个最重要的人。

徐有贞,原名徐珵,当初因英宗被俘,极力鼓吹南迁,被于谦当堂斥责后而怀恨在心。于谦并没有将他视为仇人也没有阻止他升迁,但后任左都御史的徐有贞却“尝切齿谦”。

石亨,原紫荆关总兵,后因犯军法而下狱,为阻挡也先保卫北京,于谦给他求情而得到重用,使其在德胜门大捷中因功受封武清侯。石亨自愧,想报恩,在军功薄上推荐于谦的儿子于冕。于谦推辞,说石亨假公济私、自己“绝不敢以子滥功”,弄得石亨更是愧恨。

曹吉祥,曾隶属于王振的太监,于谦当初诛杀王振全族,自然对他愤恨在心。

景泰八年正月十七,他们三人趁明代宗患病南郊斋宫,里应外合,发动夺门之变,朱祁镇复位,当日,他传旨逮捕兵部尚书于谦、吏部尚书王文。二十二日以谋逆罪将二人处死,籍没其家。而后,朱祁镇为斩草除根,之前于谦所推荐的文武官员全部受到波及。

没错,于谦的死是朱祁镇复辟用来祭天的。

《明史》中提到,对于于谦,英宗亦悔之。但事实上他真的是真心忏悔吗?根本不是,从头至尾,朱祁镇都是彻头彻尾毫无心胸的卑鄙小人,他冷眼报恩,并没有饶恕被判流放戍边的于谦家人,反而为奸臣王振,立祠刻像,招魂而葬。

明宪宗朱见深登基之后,将于谦儿子于冕赦免, 于冕回朝后上疏为父伸冤,于谦得以平反。朱见深写到

“卿以俊伟之器,经济之才,历事先朝,茂着劳绩。当国家之多难,保社稷以无虞;惟公道而自持,为机奸之所害。在先帝已知其枉,而朕心实怜其忠”。

以上。


轻浪五更风


于谦拯救了明朝,为何最终以谋反罪被诛杀?

于谦(1398年1457年),杭州府钱塘县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官拜兵部尚书。土木之变后,英宗兵败被俘,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部署要害,亲自督战,亲率精兵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抵御瓦剌大军,英宗被迫放回。


于谦

于谦忧国忘身,屡立战功,特别是土木之变后,为拯救大明立下大功,可为何最终以谋反罪被诛杀呢?

明英宗正统十四年七月,23岁的英宗不听劝阻,在太监王振的唆使下,委任其弟郕王朱祁钰留守京师,自己亲率五十万精兵北上,迎战蒙古瓦喇部的挑衅。

明英宗

英宗九岁继位,十余年来深居皇宫,毫无作战经验,随英宗出征的又是胸无点墨的太监,最终明军几乎覆没,英宗被俘。

然而,留守京师的郕王朱祁钰心里却别有一番滋味。英宗被俘,朝中不可一日无主啊!

此时朝中已乱作一团,众臣要求族灭王振,以慰藉受难的英宗和悲愤的臣民。

其实郕王早就厌恶王振的为人,可有没有合适的理由下手。因为王振教过英宗读书识字,是英宗的先生,称为“国师”,将来要是英宗回来了怎么交待?

可群臣群情激昂,郕王哪有回旋的余地,一时不知怎么办才好。就在这时,兵部侍郎于谦上前劝阻:“殿下,现在正是国家存亡的关键时刻,将来何以面见为国蒙难的英宗?土城堡之难,是王振一手造成的,不灭族不足以平民愤啊!”郕王听了于谦的话,立令锦衣卫直奔王振家。


于谦

可眼下,英宗已成为异邦的阶下囚,皇太子正呀呀学语,蒙古瓦喇部落的也先部又经常来犯,大臣们忧心如焚。是年九月,郕王在大臣们的推戴下登上帝位,是为景泰帝,并废掉了英宗的皇储,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尽管如此,一些贪生怕死的大臣因为英宗亲率的五十万精兵全军覆没,京城所剩不足十万的兵力,乘机煽动王公贵族南逃,到处妖言惑众,说什么天降祸灾,只有南逃才是出路。

大臣们争论不休,景泰帝举棋不定。此时,新任兵部尚书于谦挺身而出,当场宣布军令:“倡议南迁者,立斩不饶!”接着进一步说服景泰帝。于谦认为,京城乃天下根本,人心所系,怎能说弃就弃?!现在只有迅速调集军队,安定民心,积极备战,以稳定局势。景泰帝觉得于谦的话句句在理,即令于谦组织备战。


明景泰帝

十月初,也先已率领大军直抵北京城下。于谦否决了京师兵马总帅石亨把主力放在城内,拥城固守的方案,而将主力列阵于九门之外,城中只留少量守军。结果,也先一到,认定明军集中在城内,于是贸然猛攻城内,也先陷入于谦的伏击圈,也先的主力成了瓮中捉鳖。也先久攻不克,五天之后便逃之夭夭。由此,于谦不仅解了北京之危,在他的部署下,以致在以后的几十年间,北京城再也没有外敌的蹂躏。

第二年,也先又战败,向明朝求和。也先知道,英宗已经被废,留着无多大价值,于是英宗被放回,尊为“太上皇”。

景泰八年正月,景泰帝突患重病驾崩,太上皇朱祁镇被迎回金銮殿,英宗复位。

英宗复位后,石亨、徐有贞等大臣排除异己,陷害忠良,首当其冲的就是于谦。因为在北京保卫战中,于谦否定了石亨的方案,对此,石亨始终耿耿于怀。而徐有贞当年散布谣言、鼓吹南逃的言论最凶。二人急于陷害于谦是可想而知的。


石亨

于是,石亨、徐有贞等捏造说,于谦“逢迎景泰帝篡位”,还说于谦见景泰帝卧病,便阴谋迎立襄王等。英宗深信不疑,下令石亨主持会审,给于谦定罪。英宗并不想处死于谦,因为于谦保卫北京立了大功,但徐有贞阴险的告诉英宗:“如果不杀于谦,陛下复位以何为名目啊!”

数日之后,一代英豪于谦慷慨就义!

于谦含冤被杀

于谦的死,固然与他的个性有关,他刚直,易招致众人忌恨,但是,更重要的是,在我国古代朝廷,君臣之间,尔愚我诈、勾心斗角是导致于谦被杀的主要原因。


云烟有痕


这位于谦可不是郭德纲的老搭档谦儿哥,而是明朝名臣于谦。

无论是当时的明朝人,还是现代人,都知道于谦绝不可能谋反,明英宗朱祁镇杀他,主要是为了泄愤。

于谦对大明是有功的,土木堡之变中,瓦刺军抓了朱祁镇,准备用他叩开边关,一时人心惶惶,朝堂震荡。

很多人建议南迁,于谦坚决不同意,说服了孙太后,立郕王朱祁钰为新帝,并亲自督战,打赢了接下来的北京保卫战,保住了大明基业。

他的一切所为可以说都是出自公心,为的是大明和天下百姓。

但是,被放弃的朱祁镇只感觉到了背叛。他被俘一年,虽然最终平安归来,但对当初那些拥立朱祁钰的大臣肯定没什么好感,尤其对于谦,那更是恨之入骨。

瓦刺无条件放他回来,一方面是不敢杀他,怕引起明朝的激烈反弹;另一方面也是存心看好戏,俗话说“天无二日、国无二君”,现在明朝有两个皇帝了,坐看你们怎么斗!

朱祁钰不想他回来,说:“朕本不欲登大位,当时见推,实出卿等”,意思是我本来不想当皇帝,是你们非要让我当,现在长兄回来了,我还坐得稳这皇位吗?

但于谦说:“天位已定,宁复有他,顾理当速奉迎耳”,意思是名分已定,不会再有什么更改,他就算回来也只能当安养晚年的太上皇,您才是皇帝。

朱祁钰只好说:“从汝,从汝。”意思是都依你。

明朝这才迎回了朱祁镇。但朱祁镇虽然知道自己能回来有于谦的功劳,却还是记恨当初他提议立朱祁钰为帝。

此后朱祁镇被软禁在南宫,和朱祁钰只有表面上的兄弟之情,经常处于恐惧当中,以为自己这一生都没有希望了。

谁料朱祁钰不是个长寿人,几年后生了重病,眼看就要不行了,还没有继承人。

于谦等人已经商议好了,准备奏请朱祁钰立朱祁镇之子朱见深为下一任皇帝,不料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贞等人看出其中天大的机遇,闯入南宫救出朱祁镇,拥立他登基复辟,这就是史上有名的“夺门之变”。

接下来朱祁镇大肆报复朱祁钰一派的人,于谦被斩首。

但人人都知道于谦是冤枉的,《明史》中记载朱祁镇后来后悔了,但我觉得他没有,他是真恨于谦。

总之,土木堡之变对大明最大的打击还不是军事上的,而是政治上的。此事让皇帝们发现,臣子是有可能放弃自己的;而大臣也发现,无论自己对大明有多大的贡献,皇帝就杀就杀。

于是此后君臣离心,谁都不敢信任对方。皇帝扶植宦官集团贯彻自己的意志,文官集团结党对抗。直到明朝亡了,南明那个小政权里大家还是争斗不休。

这一切的开端,就是土木堡之变。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缥缈峰下一粒沙


明英宗杀死于谦,其实就是为了让自己复位变得名副其实。



我们看历史可以发现,明英宗复位后,就以谋逆罪杀于谦,并迫害于谦所荐之文武官员。然后把明代宗朱祁钰贬为郕王,然后死后以亲王礼葬。这一系列措施无非向外界释放“朱祁钰是非法取得皇位,我明英宗再次取得皇位是本应该的”,



说实话,明英宗在内心里不一定憎恨于谦,毕竟于谦保住了江山,但是如果不以谋反罪杀了于谦,来证明明代宗朱祁钰是非法无效的,那么此次“夺门之变”就不具有合法性,明英宗复位就变成了谋反。所以明英宗只能杀了于谦,才能让自己再次获得的皇位具有法律效益。



补充一点,明代宗朱祁钰无子嗣,但是下一任皇帝肯定得由他指定,正常情况下,不可能轮到太上皇明英宗再次当皇帝,所以明英宗“夺门之变”本质上属于谋反,但是他通过以谋反罪处死于谦,来告诉世人,明代宗朱祁钰的皇位是谋反得来的,这次重新获得皇位是平叛。


爱历史的毛笔


在中国历史上,忠臣良将无辜被杀的例子比比皆是:有的是因为功高盖主被杀,有的是失了人臣恭敬被杀,有的是遭君主猜忌而被杀,有的更是出于君王(统治者)政治的需要不得不杀,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历史掩盖不了真相,后来人对历史人物的是是非非心里其实都有一杆秤。

在众多冤杀的历史人物中,其中有两个人尤其让我对其即崇敬又无限惋惜。一个是抵抗金兵南下并北伐中原收复失地的岳飞,另一个就是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拯救了大明王朝的于谦。

关于于谦,很多人最早接触的是他的一首诗《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以明志,从这首诗的大概意思我们就能知道于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政绩卓著,爱护百姓;效忠大明王朝,在瓦剌军队大举进犯围攻北京城时,他力排南迁之议,勇于任事,打退瓦剌大军保住了北京城,使大明转危为安。就是这样一个人,为何最终却以谋反罪被杀?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精于谋国,拙于谋身

从《石灰吟》的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于谦是一个个性刚直、宁折不弯和清廉自守的人,说通俗点就是一个事事讲原则不会转弯的人,这从他一生为官的经历就可以看得出来。

于谦从小就敬佩仰慕文天祥的气节,立志成为一个为国为民的好官。科举之路还算顺畅,永乐十九年(1421年),23岁的于谦就考取辛丑科进士,从此踏上仕途。宣德元年(1426年),汉王朱高煦在乐安州起兵谋叛,于谦随明宣宗朱瞻基亲征,作为御史他敢于义正辞严数落朱高煦的罪行;巡按江西,平反数百起冤狱,为民请命;宣德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政绩卓著;不向权臣王振送礼,遭诬陷下狱,因两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才复任。

土木堡之变后,英宗兵败被俘,所有大臣手足无措,纷纷建议南迁都城,只有于谦以兵部尚书职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最终打败瓦剌大军,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平素俭约,居所仅能遮蔽风雨。但因个性刚直,招致众人忌恨,在被诬陷谋反时居然没有一个人为他求情,终于惨遭杀害。


二、得罪权贵,招致陷害

古话说的好,千里做官只为财(呵呵当然现在也是这样),像于谦这样尽职尽责,清廉正直的人在官场是很不受欢迎的,他的刚直、清廉衬托出其他官员的贪婪、卑鄙;他的政绩卓著凸显其他官员的庸惰无为。虽然于谦受到百姓的爱戴,却招致了更多官员的嫉恨,再加上当时商议南迁时,于谦得罪了徐有贞,在明明知道明英宗朱祁镇将要复辟的情况下却没有什么作为,最终被奸臣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陷害,以谋划册立襄王为帝的罪名杀害。


三、开罪皇帝,功高盖主

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也先大举进犯,王振怂恿明英宗亲征,于谦和兵部尚书邝埜极力劝谏,明英宗不听,心里也很不高兴。待到后来明英宗在土木堡被俘,于谦出于为国家考虑,坚决不受瓦剌将明英宗朱祁镇作为人质威胁,带头请立郕王朱祁钰登基为帝,这当然大大得罪了明英宗,而明英宗在南宫被囚七年,想来怨恨就更深了。景泰八年(1457年)明代宗朱祁钰病重,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贞发动夺门之变,迎接朱祁镇恢复了帝位,宣谕朝臣以后,立即就把于谦和大学士王文逮捕入狱。

其实明英宗心里明白,他能平安回归大明还是于谦的功劳(于谦力劝明代宗朱祁钰派使臣迎回明英宗朱祁镇),再加上京城保卫战于谦挽救了大明朝的江山,对于无故杀害于谦他是有犹豫的。但是奸臣徐有贞进言说:“不杀于谦,复辟这件事就成了出师无名”,为了稳固皇权,又或者内心里忌惮于谦的功高盖主,明英宗最终还是同意以谋反罪杀害了于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