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震来临之前,有哪些异常情况呢?

思想萃取


我们地理位置是与四川重庆接壤,作为四川的邻居,刚刚过去的一场6.0地震还是很后怕的,虽然没有汶川大地震那么大,那还怕感觉是一样的。还记得小时候家里的老人一直给我强调说,每次有大难将要来临之时,周围都会出现一些异常的变化,自然在地震之前我们也是能感觉到很多的异常,比如动物、水流、磁场等等都会发生变化。



地震之前会出现这些异常?

1、\t动物变得异常兴奋

在正常情况之下,动物生活都是比较安静的,如果是有大地震发生的话,动物就会开始出现过度的兴奋、反应迟钝等等。最常见的就是家里的鸡鸭开始四处奔跑乱叫,水里的鱼儿也开始跃出水面。



2、\t水流异常

不管是井水还是泉水在地震之前都可能会出现升温、变色甚至是突然开始枯竭或者是大量增多的现象,一旦发现这样的情况,就要引起重视。



3、\t磁场发生变化

可能说磁场大家不是很理解,其实就是家里的电器出现问题,比如钟表开始出现失灵,收音器不能正常使用等等变化。



地震之后如何进行自救?

处于高层的人群切记不能慌乱的向楼下奔跑,最好的方式就是找到一个空间比较狭小的地方,用枕头或者是双手将自己的脑袋保护好,避免伤及头部。

最近几年发生地震的频率比较高,掌握地震之前的而一些征兆以及自救的方式,对保护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大家一定要记住上述文章内容。


醉美雪岩


我不知道这个算不算,我是一个四川人,我经历过当年的512汶川地震。

那个时候的我读初中,年纪还算是比较小,但是对一些事情记得是非常的清晰。

因为我是一个农村人,农村嘛,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养上量头猪,我们家也一样。因为我们家以前开过养猪场,场地比较大,在08年的时候我们家也养了6头猪,比其他家还是要多一点。

在地震来的前几天的周末,我放假在家里。周末那两天几乎总会遇到一个情况,就是家里的猪总是翻过栏跑出来,有的时候能在它们还没有出去的时候就发现,有的时候到了它们出来了才能发现,就导致我们一家人一天好几次追着猪满院子跑。

那几天我们把猪打得也够惨,因为其实我们并没有什么概念,所以并不知道和地震什么的有什么关系,只是觉得猪疯了,所以就只能打它们,教训它们。

结果在512当天地震就来了,那个时候我们还以为是有什么工地在施工,直到所有人都跑了我们才知道地震来了。

可想而知,猪的这个问题我们之前是真的没有想过,也就只有在后来,我们家人聊天的时候聊到觉得有可能是~


黑鹿咖啡


《难道鱼会叫?》那是唐山大地震的前一天晚上,还是前两天的晚上,我记不清了,只记得那天下班后急忙走进西面的厨房做饭,吃完晚饭后收拾利落厨房,母子三人回到北屋三间房子。天已经黑了,依旧闷热,我走进里间自己的卧室,喘口气歇会。一进屋耳边传来丝丝声响,我担心一楼的老鼠跑到二楼,我爬到床下四处敲打,又用棍子犄角旮旯一通翻腾,找了个遍,没有异常发现。我坐在床上纳闷:三间房屋,只有我的房间能听到像几根细细的金属丝不停地颤抖发出细细、有节奏、清晰而微弱的丝丝声。我有些紧张,把自己的屋子又仔细、认真地检查一遍,屏住呼吸四处听,只觉得丝丝的声音发自五斗橱上的鱼缸,自己喂养了三四年的金鱼,从来都是静静地游来游去,鱼怎么会叫?!我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我抱着鱼缸到女儿屋,女儿屋开始丝丝作响。我又慌慌张张把鱼缸抱到儿子屋,响声又转到儿子屋。两个孩子惊恐地跟在我身后,我的心扑通扑通地跳,家里也没有个大男人仗胆,我满腹狐疑:这是怎么回事!?金鱼怎么还会叫?!吓得我只好把鱼缸放到厨房,眼不见为净,听不见声音恐惧心理随之减轻。谁料唐山大地震发生了,当天部队把我们接到空勤驻地,也把丝丝作响的怪异声忘了。回到家里,再也没有听到丝丝叫声。原来金鱼为我们人类预报地震,而我们人类却木纳、慌张的不知所措。


嫊1


下面是《大地震临震预报的曙光》一书赠送的《家庭防震避险手册》中的第3节:

三、自主利用宏观异常预警

地震的宏观异常是指人的感官能够直接觉察到的地震前兆异常现象,包括地下水、生物(主要是动植物)、地气、地声、地光、气象等等异常。例如,井水突升突降、翻花、冒泡、变色、变味,泉水断流或喷涌,地面冒水冒沙;冬季蛇蛙出洞、许多鱼蹦出水面、老鼠大白天群体搬家、鸡鸭鹅鸽乱飞、狗狂吠、猪乱叫、牛马羊不进圈、兔子吱吱叫、昆虫异常集体飞行;春花冬开(这反映了地下温度升高);指南针强烈扰动,收音机、电视机等电器工作状态严重异常;地声、地光、地火球;等等。

在本质上,宏观异常反映了孕震断层震前释放出来的某些物理或化学信息。例如,因为地下断层、岩层受力运动使得地下水迁移和化学性质改变;因为断层、岩层受到冲击力而产生突变性质的物理化学场,大量动物因为难以忍受由此产生的“痛苦”而表现出严重异常。几乎所有的震例都显示,大地震一定有规模宏大的宏观异常,问题只在于人们发现了多少。

一般地说,大地震前的宏观异常会沿着发震地质构造带分布,并在短期和临震阶段逐渐收缩并最后集中于未来大地震的震中附近地区。但是,由于危险断层的孕震活动是大尺度事件,所以,在地震孕震的短期阶段,宏观异常往往表现出超大尺度范围,动辄数万、数十万平方公里。并且,由于受地震地质构造的影响,许多宏观异常事件,特别是动物异常、地下水突出异常、地下气体溢出异常和地热异常等等,往往在时间、地点上表现出随机性和偶然性(这是必然中的偶然),即什么宏观异常、在什么时间、出现在什么地点,都是随机的,本质上是必然中的偶然事件。

在本书的理论体系中,宏观异常是大地震短期和临震预警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未来震中及其附近地区(或地震重点危险区)的家庭和个人来说,也可以自主利用一些突出、典型的宏观异常(临震)预警。

(1)在城郊、乡村,人们碰上地下水异常和动物异常的可能性比较大,但是,仅有这两大类异常(即便数量众多)还不能确认大地震马上就要发生,除非之前已经有大地震即将发生的临震预警。所以,若发现地下水异常和动物异常(或其它异常),应该及时向当地地震部门和群测群防组织报告,并听取他们的建议,提高警惕,做好避险的思想和物质准备。

(2)中国震例显示,8级左右大地震震前几小时,在震中区会出现指南针强烈扰动、收音机和电视机工作状态严重异常,这主要是地磁严重畸变造成的。若确认这类异常(即排除了其它干扰因素),建议离开建筑物。

(3)对未来震中区家庭和个人来说,真正具有比较可靠的临震预警意义的是地声、地光这两种宏观异常。

地声、地光的诡异之处在于,它们与人们听惯的声音、看惯的光象很不一样,往往不合常规,使人惊异,且往往因人而异。

地震专家转述幸存者描述的地声类似于:低沉的机器轰鸣声(象老式火车从远处开来)、隆隆吼叫声(象坦克集群从远处开来)、嗡嗡响声、呜呜风声,或者象远处的雷声、炮声。(地声是从地下深处震源传过来,声音低沉是共同特点。)

地光则类似于:远处闪电、闪光,光线呈白、红、蓝、紫、橙等颜色,有片状、带状、球状、弥漫状等形状,甚至还有从地下喷出的火球。

尽管地声、地光的物理原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但中国震例显示,在8级左右大地震震前几小时(尤其是震前几分钟)反复出现地声、地光,是大地震即将爆发的较为可靠的前兆。所以,应该果断、迅速离开建筑物避险。

因此,利用相对可靠的宏观异常提前避险,是防震避险的第四条原则。


李尚勇说困局


四十年前,我还是在小学,就看到过一些解放后印刷的关于防震的书。大约是七六年左右,秋天,有近一个月时间,说要地震了,每天晚上家家户户都睡在门前用玉米杆搭的棚子里。一到旁晚,广播里不停的播放“不许睡家里”的通知。汶川!汶川!竟没一点征兆吗?各县的地震局还有气象局真该撤了。








陶令想去桃花源1


这个是地震云吗?前几天拍的,后边天空都变成七彩云了,全是红粉色一缕一缕的横云,北山后都是粉色的。结果今天天津地震了。





用户和言悦色


我现在还在日本福岛,昨晚上刚好震了两次,应该有四五级吧,大地震来临前别说征兆,你连跑的机会都没有,还有心思想征兆,你在大城市里,哪有青蛙,狗鸡的,净些破理论,对我们一点用没有,我虽然在日本,但是我很讨厌这里,没办法为了生活,这些小日本处处歧视中国人,这种狗日的地方地震多也是活该。看见那些日本人我就他妈的恶心。前段时间的七级地震,都没震死一个日本鬼子,小日本的房子还是不得不佩服


時金


地震来临之前,一些动物会有反映,特别对地震波比较敏感的动物。

例如蝙蝠白天飞,犬吠等等,不安稳。

地震分为横波纵波,横波会快一点,危害小一点

如果发现灯在晃动,窗户会响,八成地震来了,赶紧找地方。

地震了,在高层跑是来不及的。

你看成都这个,才10秒钟

躲在哪儿呢?躲在三角区。

例如浴缸,沙发推出来与墙形成的一个小空间

如果在床上,直接滚到床边,不要在床下面,就依偎在床边上,生存几率大。


谈笑阁


首先地震是不可预测的,因为地震的发生没有自然规律可以遵循,这就好像火灾一样,你说让科学家去预测火灾,那肯定是无稽之谈。

因为导致火灾产生的原因太多了,根本就不存在一个时间规律或者物理规律,所以人们只有防止火灾,而无预测火灾的说法。

既然说地震不可预测,那么为什么还有地震局这个部门?答案很简单,因为地震局主要的工作不是预测地震,而是研究地震的。

那么科学家们在研究地震的时候,还真的发现了一些异常现象,例如动物行为异常,地下水异常,电磁异常等,但这些异常现象并不代表地震一定就会发生。

具体的例子可以参考海城地震,海城地震是1975年2月14号发生的大地震,但这次地震成功的被预测了。

原因是因为在海城地震发生之前,周边的地区发生了一系列的小震,这种现象非常像9年前的邢台地震,于是相关地质学家认为,海城地区附近极有可能发生大地震。

结果一语成戳,海城真的发生了6.8级的大地震,但由于事先有过预警,于是并没有造成太大的人员财产损失,但海城地震的成功预测,是否代表了地震不可预测的事实被打破呢?

答案是不能,因为一年之后的唐山大地震彻底将人们的希望浇灭,唐山大地震来的如此突然,所以科学家普遍认为,海城地震的成功预测,有着一定的运气和巧合成分....


种植恒星


由于大地震的巨大破坏性,使得我们总想在大地震来临之前寻找到蛛丝马迹,于是经过几十年地震预报探索实践,发现了很多地震前兆现象,但这些前兆能否预测地震却是另一个问题。

地震前兆是指与地震孕育、发生相关的有别于正常变化背景的异常变化,迄今已观测到至少有数十种,大致可分为:(1)地壳形变(包括重力、GPS),(2)地震活动和地震波参数,(3)电磁和卫星遥感,(4)地下水位和化学成分,(5)地声、地光,(6)动物习性。

19世纪90年代IASPEI发起征集、推荐和评选地震前兆活动,给出如下标准:异常必须与地震发生相关,必须重复观测到,定量给出正常值和异常的差别,指出异常与地震的关系并进行统计检验等。经过评估确定五项异常,分别是前震、前兆地震、强余震前的地震平静、地下水的氡含量增高和温度降低和地下水位上升。


同时分析了前兆异常的群体特征:(1)存在持续数月至几年的趋势性异常和震前数小时至十多天的突发性异常;(2)震级越大,前兆异常越多,范围越广,且趋势异常的持续时间越长;(3)震中附近异常数量多、幅度大,并随震中距增大衰减。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对基于前兆观测应用经验性统计方法进行地震预测比较乐观,但此后发生了一系列破坏性地震,几乎都在毫无预报的情况下发生的,而在预测的一些地区,地震却迟迟没有发生,地震预报的科学难度要比原先预料的困难得多。因此,利用前兆异常进行地震预报的成功率较低。基于地表台站观测到的地震前兆只是地下应力、应变的间接反映,而且分布零星,没有统一形成相关物理场的分布,这为前兆异常的解释和地震预报带来很多不确定性。前兆观测应从单点观测向直接观测地下应力、应变场过渡,地震预报从经验性统计预报向基于地球物理场动态观测的物理预报过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