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親子關係,家長如何做好情緒管理?

疫情下我們有了更多的時間宅在家裡,陪伴孩子的時間多了,一些親子關係的問題也慢慢地凸顯出來了。在心理諮詢中,經常有些家長會有這樣的問題,不知道如何跟孩子交流,說輕了不聽,說重了他還生氣。究竟家長要怎麼處理好親子溝通的問題呢?

疫情下的親子關係,家長如何做好情緒管理?

案例一

有個男孩小牛放學耷拉一張臉走進家裡,不理睬爸爸媽媽,一句話也不說,直接就進房間,將爸爸媽媽關在門外!他的爸爸媽媽看到小牛“咣”的把門關上,怒從心中起!爸爸怒氣衝衝的破口大罵不懂禮貌,猛力的敲小牛的門,讓孩子把事情講清楚。小牛就是不開門,爸爸更生氣。媽媽一看這種情況,一邊安撫爸爸,一邊數落小牛。房內的小牛情緒也慢慢平靜下來,但是他的委屈、孤單和無助,不知道走出房間後怎麼跟媽媽說,怎麼去面對他們。

疫情下的親子關係,家長如何做好情緒管理?

案例二

另一個小女孩子小花,同樣是進不不理睬父母直接進房間,“咣”將爸爸媽媽關在門外。爸爸媽媽先是一片愕然,媽媽去敲了敲小花的門,告訴他媽媽很擔心你。但小花只是說想一個人靜靜,爸爸媽媽雖然很擔心,但卻也尊重她的決定,不過希望等她心情平復後再問問發生了什麼事兒。

晚餐時小花仍然沒有出來吃飯,媽媽不放心,敲門和小花說,看到她這樣很心疼,卻只能在門外乾著急,什麼事也幫不上,希望開門讓媽媽進去。小花終於開門了,媽媽進去抱抱小花,然後坐在沙發上專心傾聽孩子說學校發生的事。媽媽聽完說理解她的委屈和生氣,問小花想要如何解決?爸爸媽媽要怎麼樣能幫她?最後強調不管她做什麼決定,爸爸媽媽都會在旁邊支持他,有了爸爸媽媽這種理解與關心,小花感覺心情放鬆不少,開始覺得有點餓了,於是決定先吃點晚餐,再跟爸爸媽媽一起解決問題。

各位家長,你們聽了這兩個案例,你們是什麼感受呢?尊重和接納孩子,有效回應孩子,實際做起來確實很不容易。作為爸爸媽媽,我們就要有耐心,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去了解孩子需要什麼,能夠很好的去分辨孩子的情緒反應,而且能夠及時地去回應,而且讓孩子覺得是隨時被保護、被安撫、被支持的。這種孩子在人際關係中也會有更好的發展。

親子關係中,情緒管理很重要

我們經常會看到,當孩子有情緒哭鬧時,有一部分家長他會很憤怒。為什麼會這樣呢?也許是當孩子很傷心受傷的時候,會喚起一些父母自己的悲傷,父母就會退縮回去,實際上你真的需要自己處理一下。

有的父母他是不知道如何去回應,鼓勵孩子什麼有淚不輕彈,雖然很傷心但是要堅強。可能是想要激勵孩子,但讓孩子覺得很困擾,你教他的實際是讓他遠離自己的感受。有不好事情壓抑下去,但這種不好的情緒是不會自動消失的。孩子怎麼辦呢?他會想辦法要回避,或者演變為又哭又鬧,躺在地下撒潑打滾。情緒管理很重要。

疫情下的親子關係,家長如何做好情緒管理?

大家都聽說過踢貓效應嗎?故事大致是這樣的,有一個爸爸他在公司被他的上級批評了或是臭罵了一頓,父親當然很不好受,他怎麼辦?他回家了,正好看見兒子正在跳來跳去,在沙發上又翻又滾的,窩著火,直接就把孩子臭罵一頓。這個孩子也很窩火,本來爸爸回家也挺高興的,結果爸爸黑著臉把我臭罵了一頓。這孩子就跑到外面,看到一個貓,去狠狠的踹它。這就是心理學上的著名的踢貓效應,就是一個典型的壞情緒的惡性循環。

這種踢貓效應,在我們的家庭裡,實際上從社會等級的鏈條來說,我們的孩子是在最底層,那麼一般的人的不滿情緒、糟糕情緒都會沿著等級或者是社會鏈條往下傳遞,一直向金字塔一樣傳到最底下。那麼就在家裡,我們的孩子最終就成了一個最終的這種受害者。

怎麼進行情緒管理呢?

我想也不要壓制情緒,要去處理它。那就是你保持克制,暫時的壓抑,只是為了度過我們情緒的那種爆發那個點。但是我發現很多的家長你剋制完了,壓抑完了,後面就不去處理這個情緒!

在你周圍有沒有這樣的情況,你或者你遇見這樣的一些事情和人,你就覺得莫名其妙。有的人就是因為一點點的這麼小事兒,是你覺得很不值當的一些事,他卻火冒三丈。有好多這樣的人,都是不會處理自己的情緒,都是在多少次的積累之後,這一下這火藥桶就爆炸了。這種情緒的壓抑,不管是對你自己還是對別人都是很危險的。


疫情下的親子關係,家長如何做好情緒管理?


所以說我們要怎麼做呢?一件事情讓我們生氣,他一定是有緣由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回到這件事本身,瞭解我們為什麼生氣,是一些願望沒被解決,還是我們遇見了困境很無助。

所以說我們要一種視角,就是說看他能不能找出其他的一些稍微溫和一點的辦法處理。你真的是先要處理你的情緒,再去處理你所遇見的問題。有很多的家長對孩子一通發火,一會你就覺得特別的後悔,特別是動手的家長,會非常後悔。有時當你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時,建議家長抽離,從讓你生氣的環境離開一會兒,主動將自己隔離一段時間,讓你的情緒爆發的最高的點能降低,你發脾氣的概率可能就低一些。

我們對孩子發脾氣,往往是因為我們無力處理當下的局面。如果我們都能找到很好的策略,誰願意發脾氣?要想出更好的一些解決方法!有些家長在和別人閒聊的時候,就聽別人家的孩子怎麼優秀,回家怎麼看自家孩子都覺得不順眼,就發火了。其實讓你發火的事,也許並不算大,但是因為之前一些負面的認知,層層疊疊的煩惱,促使你當時發火。

我建議家長每天晚上可以抽出一點點時間,咱們手機上都有備忘錄,你有心的話,你可以準備一個本子,你可以每天用點時間,就是記錄一下我們今天發生的一些事情,我們當時的一些負面的反應,負面的念頭,你要想是因為什麼原因,並且把自己的一些感受感悟記錄下來,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辦法,會把我們內在的沉澱的一些東西挖掘出去,你是可以試一試。

當然了這一種處理的方法,一開始是比較慢的,因為我們每個人要重新去面對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一些情緒的困擾,很不容易。但是你在經過一段時間以後,你處理一些念頭就會很快。當然了,就是說有些負面的情緒可能跟我們的成長經歷,我們的童年成長故事,我們在以前單位或是什麼情情況下一些情境下的負面的情緒都有關係,請家長你自己去慢慢的體會。

我還想說,我們不要隨便去發脾氣,我們要把發脾氣變成一種溝通,你真的不要把家裡變成負面的垃圾桶,不要讓孩子成為最低層的鏈條之下的替罪羊。有些家長脾氣說來就來,發現孩子沒做作業,立刻火冒三丈,而且還翻舊賬。

所以說,我希望家長首先不是一味的去壓抑著自己,減少發脾氣的時候,要變成一種溝通。怎麼做呢?簡單的說,就是說你要定好自己的目標,你要就事論事,當時要理智一點,絕對不要翻舊賬,而且不去攻擊孩子,這樣就能把你的發脾氣的危害降到最低。

我們要堅持表達。舉個例子,孩子沒完成作業,我們向孩子這樣表達,我們現在約好了中午就把這個作業做晚。但我發現你一直在玩電視、玩電腦、做遊戲,作業一點沒做,所以我很失望,也很生氣。如果你一直這樣,那麼下週我就要考慮要加強管理了,要加強監督了。特別是對大一些的孩子來說,做家長的教育方式一定是點到為止,不要想你一次就要看到效果。有些家長說我必須讓他認錯,必須讓他誠惶誠恐,這樣子下去,孩子就會對你有一些怨恨,就會產生你們之間的一些互動的不暢。

而且作為家長,你要處理好自己的情緒,表面上是為了孩子,實際上你是成全你自己。當我們學會了和自己的情緒共處之後,你就會發現你的人生真的很幸福,有的時候也很喜悅。

疫情下,保持健康情緒尤為重要

當然了在現在這種情況下,因為有一個科學研究,就是說憤怒情緒會對我們的身心健康是不利的,長期的憤怒會引發我們的身體免疫力的下降。所以在疫情期間,這個免疫力就是我們的特效藥,所以說我建議家長一定要省著用。而且還有一點就是,沒有一個人能夠每時每刻都完全的成熟情緒,不可能真正達到這種高度的成熟,完整的自己,真的可能需要我們一生的努力。

我在這裡想說,我們給了孩子生命,同樣孩子也給了我們第二次生命,作為家長,我們自己要經常要充電,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能量場,我們去愛別人,但是愛別人的前提就是照顧自己,有一個身強壯的身體,心理也很健康,在這種情況下,你才可能去真正的去照顧好別人,才能愛別人。

疫情下的親子關係,家長如何做好情緒管理?

照顧好自己情緒的方法:腹式呼吸法

腹式呼吸法,實際很簡單,也非常有效,具體的做法就是說你的雙手要背在椅子背後,你可以在家和自己的孩子練,控制身體的後面,做下進行腹式呼吸。

當你有這個動作之後,你的肺部的肺活量就會增加10倍,而且你的腹部用腹式呼吸20秒以上,你身體的血清素就會增加,真的很神奇,當你做腹式呼吸的時候,你自己可以體會一下,你慢慢的如果你能看見自己的大腦的時候,你的一些恐懼、害怕的情緒,可能就會從你的情緒通道中開始游出去。

但是你只是做胸部呼吸的話,這種情況就不會發生,所以說當你緊張焦慮的時候,把雙手背後或者放在椅背後面進行腹式呼吸法,而且這會降低你的血壓。

當你做了一幾分鐘的腹式呼吸之後,你的腹部可能就存有身體整個血清素的90%,這時候你腹部這塊就會被激活,你就會很快就放鬆了。希望大家能夠自己經常練習。

疫情下的親子關係,家長如何做好情緒管理?

最後還想說一點,每個人都會生病,不要因此而孤立湖北、武漢人,和任何你認為與湖北武漢有關聯的人,更不要去歧視生病的人,因為這樣會讓生病的人為自己的生病而羞恥,從而隱瞞病情。

我們防的是病毒,而不是生病的人。越是危險的時候,那麼我們越需要冷靜理智,加油武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