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Seesaw咖啡&亚朵酒店:有温度的实体品牌如何养成?

对话Seesaw咖啡&亚朵酒店:有温度的实体品牌如何养成?

​关注我们,发现商业零售的另一面


商业空间品牌成功的背后,是细枝末节的日常运营,以及深入骨髓的企业价值观。

对话Seesaw咖啡&亚朵酒店:有温度的实体品牌如何养成?


空间颜值重要吗?

在“颜值即正义”流行的当下,这是吸引流量的第一要点。

但透过表里看内在,一个商业空间品牌能获得长足的成功,又岂止这点。

本期《商业空间新机遇》VOL.3,锐裘邀请到了Seesaw Coffee 创始人宗叔亚朵酒店全新品牌 ZHotel 副总裁 Karen ,两个优秀的行业新锐品牌的管理者,从实操角度,聊聊商业空间与品牌的关系。


空间是载体,如何驱动这个载体发挥更大的效应,靠的还是品牌经营。


对话Seesaw咖啡&亚朵酒店:有温度的实体品牌如何养成?


对话Seesaw咖啡&亚朵酒店:有温度的实体品牌如何养成?


01品牌基因决定空间气质

巧合的是,Seesaw Coffee 和亚朵酒店同时成立于 2012年,尽管不是同一个行业,但都希望利用空间的营造,给人们一种温暖的感觉。而在年底,它们也都各自推出了全新的产品,用新的面貌去迎接 2020 年。

对话Seesaw咖啡&亚朵酒店:有温度的实体品牌如何养成?

交流中的宗叔与Karen




未曾激进的Seesaw

7 岁的 Seesaw 在全国拥有20多家门店,共进入4个城市。在咖啡市场如洪水猛兽的当下,这个数字并不耀眼,但这不妨碍市场与咖啡爱好者对 Seesaw 的喜爱。

创始人宗叔说,Seesaw 能有现在的成绩,其实很幸运。今天的咖啡市场,远比几年前激烈。供给端数量猛增,但对应的需求市场,却并未因此正比扩大。

对话Seesaw咖啡&亚朵酒店:有温度的实体品牌如何养成?

Seesaw 淮海755店


12月,Seesaw 迎来了它在全国的第27家门店。这家新店有点特别,邀请了日本著名建筑设计师保坂猛参与空间设计。


设计师借助新店面向商场三楼交叉路的地理优势,透过4款大小不一的镜子,以咖啡豆为设计元素,映照出咖啡馆内、外的风景。

对话Seesaw咖啡&亚朵酒店:有温度的实体品牌如何养成?

Seesaw 华润时代店,欢迎朋友们去新店打卡鸭

这也是 Seesaw 在空间内第一次引入零售功能,第一期的主题,邀请了日本零售主题店中川政七共同参与,以「Brew at home 在家冲煮」为主题,加入场景化形式来提升零售体验。


对话Seesaw咖啡&亚朵酒店:有温度的实体品牌如何养成?

日本生活杂货品牌中川政七商店选品


让我颇为意外的是,在和宗叔聊新店时,他没有用华丽的辞藻介绍新空间的独特之处,而是客观地叙述了当下仍需要进步的地方,坦诚而直接,就像Seesaw 空间给人的感觉,恰到好处,没有一丝浮夸。



始终创新的亚朵

亚朵酒店全国已拥有450家酒店物业。“创新”似乎一直是它基因,从推出“竹居图书馆”,到2017年开启 IP 酒店的先河。

下周,亚朵的首家试验酒店亚朵 LAB 即将正式推向市场。除了融入智能体验、保持亚朵独特的人文底蕴之余,亚朵的其最新子品牌 ZHOTEL 的部分概念性房型也将亮相其中。

对话Seesaw咖啡&亚朵酒店:有温度的实体品牌如何养成?

Atour Lab 酒店外立面


如此快速迭代,在相对传统的酒店行业显得难得而特立独行。

Karen 告诉我们,亚朵之所以能成为今天的样子,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创始人耶律胤为品牌赋予的基因。酒店背景出身的他却十分开放,让品牌不断试错与创新。

作为 ZHotel 的副总裁,Karen 负责着新品牌从研发到落地,并一手搭建了一支全新的团队。

对话Seesaw咖啡&亚朵酒店:有温度的实体品牌如何养成?

Karen 和她的小伙伴


02 好的空间不应只有颜值

选址正确是客人基础

对话Seesaw咖啡&亚朵酒店:有温度的实体品牌如何养成?

Seesaw 北京朝阳大悦城店


尽管大家都喜欢咖啡街边店的氛围,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当下,与商场合作是品牌扩张的最优方案。而商场,也越来越倾向于在标配的星巴克之外,再招入1-2个咖啡品牌。

对话Seesaw咖啡&亚朵酒店:有温度的实体品牌如何养成?

“ 做街边还是进mall,背后是市场问题。现在供需两端并没有平衡。”

——宗叔


其实街边店租金并不低,而在同等价位租金的商场,能获得的人流量级是不一样的,也会帮品牌匹配到更精准的用户。


对于刚入行的品牌来讲,要在相对更大的蛋糕里才能存活。

中国咖啡市场并没有到天花板,这不是供给端不够,而是喝咖啡的人数量还不到。当发现,如果咖啡馆慢慢从商场走出来去到街边,这个市场就开始处于供给平衡。

对话Seesaw咖啡&亚朵酒店:有温度的实体品牌如何养成?

“三个因素决定亚朵客房定价:选址、IP内容、服务。”

——Karen

和咖啡不同,酒店的选址跟房价虽然是正相关,但是当融入了IP、主题内容、会员服务之后,酒店的溢价能力就体现出来了。在酒店业态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亚朵只是一个新兵,提升品牌影响力这一点上,亚朵显然跟传统酒店不一样。

Karen 分享到,当 location 定了之后,团队需要思考如何提升溢价空间,如何提高用户粘性,提高复购。IP、主题内容,精良的服务体系,以及会员管理服务,吸引更精准的人群,或者比如有商旅标准、更高预算的人,并持续为品牌买单,产生一个良性的循环。


空间的公共性

对话Seesaw咖啡&亚朵酒店:有温度的实体品牌如何养成?

亚朵的“竹居”


大堂社区化,房间生活化,是亚朵近两年品牌升级的目标。酒店的房间不再像传统那样,越大越好,两个床头柜,多大的衣柜。现在好像越来越像一个小家,studio的感觉。


大堂逐渐被打开,变成三公里内社交的场所,面向周边的群众。去年暑假开业的虎扑主题酒店,就已做到了这点,大堂被装饰成一个3V3的球场,周边很多居民、白领都去打球,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个“约球群”,并设立了打球机制。

对话Seesaw咖啡&亚朵酒店:有温度的实体品牌如何养成?

亚朵虎扑体育主题店


尽量给与客人足够的空间,是 Seesaw Coffee 秉承的宗旨。Seesaw 一直坚持做开放的吧台,友善的空间,哪怕是牺牲一些公区面积,也为了保证空间的场域氛围。

“我们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客人进来不点单,也不会去打扰他们。”宗叔说。

对话Seesaw咖啡&亚朵酒店:有温度的实体品牌如何养成?

Seesaw 的开放吧台


宗叔希望 Seesaw 呈现出的空间对使用者是友好的,这是一种氛围打造。不打扰不意味着无交流,在很多时候,我都会看到顾客和 Seesaw 咖啡师聊天,就好像是认识很久的朋友。


03 服务、服务、服务


如何培养95后员工?

在说到空间运营的重中之重时,宗叔毫不犹豫地说是“人”。

“刚起步时,我自己站吧台,和95年小伙子站吧台,感觉是不一样的。因为阅历、经历不一样,怎么让他们找到自己的表达方式和消费者建立联系,是我们正在努力的。”

宗叔希望通过咖啡让员工了解更多东西,鼓励他们培养爱好,养成思辨性,积累自信心,才能真的有互动能力。否则,点单一定是机械化的,无法引起共鸣。

而吧台开放的原因,也是为了让店员在show自己的过程中积累自信,以开放的心态和客人交朋友。

对话Seesaw咖啡&亚朵酒店:有温度的实体品牌如何养成?

Karen 也附议道:“传统的培训是教条式、PPT讲义式,但对于85后,95后是听不进去的。培训方式、带人的方式都在改变。新品牌面临很大的挑战。”

在SOP里融入企业文化

亚朵酒店的一处细节很打动我,进入酒店 check in,员工都会给你倒上一杯茶,这个步骤叫“奉茶”,冬天和夏天,茶水还都不一样。


对话Seesaw咖啡&亚朵酒店:有温度的实体品牌如何养成?

房间内的所有用具的品质都很好,大堂还配有环境不错的公共空间给与客人自习、交流;在离开时,员工又会送上一瓶水和一句“慢走”,这套SOP里蕴含的是整套亚朵的价值观。

在Karen的分享里,我发现亚朵在服务管理上有三个核心:创新的培训方式、员工关怀、同理心。

“服务业里,企业怎么对员工,员工就会怎么对待客人。”

——Karen


酒店从业者的工作压力非常大,这是直接影响他们的服务质量。而亚朵选择了从源头解决这个问题。酒店行业依然是传统服务业,最基本的人性,虽然时代在变,但人的底层需求是不变的。非常小的细的环节,就是人性最基本的关怀。


04如何看待未来的商业空间?

对话Seesaw咖啡&亚朵酒店:有温度的实体品牌如何养成?

亚朵LAB的大堂,可做到人脸识别进门


聊天的最后,我把话题引到了智慧空间上。两位不约而同地选择接受新技术,因为它帮助管理者解决效率问题。但在“如何利用技术上”,两位的观点也同样如出一辙。

“工具会很隐形化的,不是体现科技而是体现在很方便。”

——宗叔

宗叔分享,在国内外,机械臂咖啡、调酒已经出现并投放到市场上,并且这一定会有人买单。但另一层面,效率化的东西越来越多的时候,对于更有社交氛围、人文关怀的需求会更重要。咖啡馆、酒店,将来会越来越重视人情味。

咖啡师会有更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他会更有创新能力,能设计出定制化的产品,这些是机器做不到的。

“科技赋能是为了让人做更有价值的事情。”

—— Karen

而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的酒店,在人力成本提升的情况下,肯定会想用机器代替人,这一定是趋势。Karen分享到,亚朵从2-3年前思考智慧化,透过智能系统提升人效。当很多重复的操作性工作可以自动化后,人们才能去施展他的创造力。

对话Seesaw咖啡&亚朵酒店:有温度的实体品牌如何养成?

相较于空间智慧化,两位更看重的是空间的在地效应

Karen 和我们分享了她最近的伦敦之旅:“英国伦敦的 Ace 酒店是我印象最深刻的空间之一,有天回到酒店,就看到男扮女装的人,在酒店门前聊天,换作其它酒店可能就会赶走他们了。这几年不少新潮酒店出现,但 Ace 酒店开业7年以来,

但它的精神和气质一直屹立不倒,更与社区融为一体,非常难得。”

对话Seesaw咖啡&亚朵酒店:有温度的实体品牌如何养成?

Ace Hotel @London | 图据网络


“我们有时候会太在意消费者年龄跨度。其实商业背后的精神追求,价值观其实是不限年龄的。

空间包容度是所有商业品牌都需要关注的。现在城市人压力太大,极少有人能静下心来思考坚持的是什么,当价值观融入品牌的各个环节里,持续去做,也许一个好品牌就随之出现了。” 宗叔最后说。


锐裘有话说:

在采访的那一周,上海连续多日阴雨天,直到当天周五早上突然放晴,也为这次访谈的顺利埋下一颗小种子。

亚朵和Seesaw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品牌。他们同时成立于2012年,在各自的赛道上坚持自我,保持包容与开放的态度不断创新,在竞争激烈的商业市场始终占有属于自己的天地。

走温情路线的品牌依然能获得商业回报,我始终坚持这句话。心怀感激,善意地对待用户、市场,持之以恒,一定会梦想成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