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为什么会独立建省?

BimFans


因为当地人不好管,


王人庆


1987年8月24日,国务院向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议案,建议撤销海南行政区,把海南行政区从广东省划出来,成立海南省。1988年4月1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设立海南省的决定》。决定将海南行政区从广东省分出,设立海南省,简称“琼”,省会设在海口市。撤销海南行政区人民政府,海南省直隶国务院。海南省成为最晚成立的省,海南建省的原因有:

地缘位置

台湾早在清光绪年间(1885年)就建省,海南岛比台湾岛陆地面积略小,由于与大陆又相隔着琼州海峡,交通不便导致广东省对海南似乎也鞭长莫及。 广东珠三角地区辐射到粤南湛江已属于强弩之末,难越琼州海峡。长此以往海南拖既拖广东后腿,自身发展也不方便。

海南的陆地面积虽然不大,但辖区内的海洋面积却异常辽阔——南海属于中国四大海域中最大的,总面积350万平方公里,比其余三大海域面积总和还要广阔。

历史原因

汉唐以来,中原王朝通常在海南岛上设置两郡两州,元明清建省之后,海南岛隶属广东省,但是海南毕竟与广东还是不一样。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初期,海南岛都是单独行政区,虽隶属广东,但是中央政府历来非常关心。民国时期,就有海南建省一说。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初期,设置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当地发展都很快,但是经济特区与大陆相连,而且范围都较小,不利于大展拳脚。将海南岛全域设为经济特区,更有利于改革开放。


30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全国大力支持下,海南经济特区坚持锐意改革,勇于突破传统经济体制束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1987年,海南地区生产总值仅有57.2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不到3个亿。到2017年,海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462.5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179美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74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21.8倍、14.3倍、226.8倍,现代服务业、热带农业、新型工业迅速成长,交通、电力、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备。改革开放取得重要突破,在农垦体制改革、“多规合一”改革、省直管市县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航权开放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国际交流合作空前扩大,成功举办了18届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在全国率先建设生态省,大气和水体质量保持领先水平。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经过30年不懈努力,海南已从一个边陲海岛发展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


伊洛河畔看春秋


海南作为一个省真是太难为他了,不论是人口,经济体量,还是土地面积,都只是内地一个地级市的水平。可是自从建省以后,一直用省的标准来衡量她,来把他放到全国的省份里面来排名,结果往往都是倒数垫底。

当初把他从广东分出来的初衷是想给他更多自主权,获得跨越式发展,结果却并没能随愿。汽车走私,房地产泡沫,发展方向不明确,来往内陆不方便,让海南一直碌碌无为,甚至越来越落后。

在内陆省份的老大哥面前,海南就像父母的小儿子,从生下来就倍受关爱关注,被给予很高期望。父母为了让他长大变强,又是给钱,又是给政策,可惜,这个小儿子先天不足,基础差底子薄,后天被父母照顾太多,自身动力不强,表现一直差强人意。

自贸区港等于是做父母的再大力支持这个小儿子一次,多少老大哥看的眼红得不行。可是,支持归支持,能不能做好还是要靠海南自己。可是多年养成的等靠要思想还是根深蒂固的存在,巴不得父母包办得了。这是很危险的。

再父母全力支持下,海南能不能追上甚至超过几个老大哥的速度,就看这一次了!


江河湖海缘


1986年至1987年,中央对海南开发和经济建设进行了考察,考察发现,由于当时海南是广东省下的一级行政区,财政、人员编制和事务管理都有所限制,国家对海南建设的各种支持,不能纳入国家计划通道,海南的各种指标、政策受广东省的总体限制。

由于距广东省的治所广州较远,海南的行政成本较高,行政治理的效率和质量长期受到限制。基于考察的情况,考察人员向中央提交了题为《加快海南开发建设》的报告,报告建议:“改变海南行政区建制,把海南岛从广东划出,单独建省,直属中央领导。”报告引起了中央的重视,在经过多次考察和相关人员商议后,最终同意海南建省并进一步设为经济特区的方案。

1988年3月31日,在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会议通过了海南建省的议案,海南正式建省。

海南建省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迅速凸显,1990年至1994年,经济增长速度搞到20%-40%,为全国最高。海南建省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作用机制主要表现在:行政权力的升格给地方官员带来新的政治激励。海南建省后,实行‘小政府大社会’的全新行政管理模式,不仅减少了管理层级,提高了管理效率,而且行政成本降低。海南建省后,除了中央给予更多的财政转移支付外,海南省拥有更大的财政支配权。


跪射俑


海南为什么要独立建省,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1.国防需要

南海战略要地,祖国的南大门,需要海南省去承担,海南市镇不住啊!

2.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需要。

海南和南海经济要发展,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海南省去承担,海南市的高度不够。

3.设立自贸区,开发海南岛,保护南海的生态,需要省级行政级别。

省级行政管理对于海南和南海的建设能够提供政策和审批便利,也是政治改革的趋势。

4.海南地理位置离广东还是偏远的,所谓天高皇帝远,慢慢强大的海南市便计划远离广东省控制,经济独立之后精神上也强大了。海南省独立出来后从精神层面上也大大鼓舞了当家做主的海南人。

总之,海南成为省级行政级别是政治,经济,国防,社会和生态发展的必然结果,天时地利人和皆俱备。





海南冬瓜妹小猪佩奇


先提个建议:提问使用‘’独立‘’一词不妥,改用‘’单独‘’更为恰当。涉及到海岛再加上‘’独立‘’这个敏感词汇,怕大家容易产生歧义,曲解题主本来的意思。

(图:海南美丽的热带风光)

海南单独建省对国家和地方会产生一系列益处,不单独建省则会产生一系列的弊端。

一、地理位置制约因素

海南地处中国陆地最南端,隔琼州海峡与广东省雷州半岛相望,濒临祖国最大的海域南海,是我国第二大岛屿,陆地面积约3.5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不到1000万人。

由于地处祖国最南面,与大陆又相隔着琼州海峡天堑,交通物流十分不便,所以领全国经济发展之先的广东省对海南似乎也鞭长莫及。 珠三角、潮汕等地活跃的市场经济,辐射到粤南湛江地区已呈强弩之末,再如何发力也无法跨越海峡覆盖整个海南全境。长此以往海南必将成为广东省最拖后腿的落后地区,对海南的未来发展相当不利。



二、管辖面积过于辽阔

海南的陆地面积虽然不大,但辖区内的海洋面积却异常辽阔——南海属于中国四大海域中最大的,总面积350万平方公里,比其余三大海域面积总和还要广阔。如果再算上海洋国土,海南所管辖的范围,竟然相当于我国陆地领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如此广袤的一片陆地海洋辖区,仅仅以一个地级行署来进行行政治理,定然会产生小马拉大车的乏力感。

(图:我国南海水域所辖面积示意图)

随着南海油气及未来新型能源可燃冰等重要资源被国家陆续勘探和发现,南海的开发与经济价值日趋重要。

三、国防及军事战备需要

太平洋西岸、东亚、东南亚地区已经变成全世界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而维系各个国家贸易、能源、运输业的南中国海战略地位日益突出;加之我国跟个别东盟国家对该海域存在属权争议,域外大国不断挑唆生事甚至进行武力炫耀,南海于国防、军事战备等方面越发凸显出重要作用。

(图:中国海军医疗船)

海南作为行政管理南海海域的一级政府,及距离南海最近的大面积陆地国土,对于国防后勤保障,经济军事建设支援基地,所需调动的人力物力与巨大资源,是一个行署级别政府无法圆满完成的,因此必须改变海南行政管理跟国防需要级别不匹配的现状。

四、改革开放的试验区

海南是我国较早批准、最大的经济特区,然而相比于珠三角、长三角及海峡经济带等地的快速发展,海南的建设成长速度不尽如人意。但因其特殊的岛屿特色,椰风海韵的自然环境,温暖怡人的热带气候,却为海南未来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及建设升级的潜力与空间。

(图:省会海口市貌一瞥)

单独设立海南省,能够促使其行政治理权限和功能更加强大,同时政府制定政策规划也更加科学灵活。

五、承担新的历史使命

伴随我国改革开放逐渐步入深水区,国家一带一路政策获世界各国广泛认同,处于海上丝绸之路端点的海南已成为世界瞩目的一片热土,证明当初批准撤地单独建省是多么明智之举。


(图:海南地理位置示意)

海南如同中国陆地伸向海洋的灵敏触角,地理位置差不多居于太平洋、印度洋两大洋中心。作为展现中国魅力及改革开放成就的窗口,我国对外交往重要平台与枢纽,海南的突出地位几乎无可取代。

(图:海南三亚市夜景)

中央从批准海南正式建省办大特区,到批准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直到今年再批准海南建设国际自贸区与自由港,无不反应出对海南省的重视程度。

承担起新的历史使命,海南省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回马一腔


海南人的性格和广东不一样的,海南人低调,广东张扬


用户3417425539969


便于好管理南海的整个海域!之所以,组建海南省,以海口市为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中心、三亚市以旅游为中心、琼海市、文昌市、万宁市等等。


文鹏无不良嗜好


①国防建设的需要。

②经济发展的需要。

③走向世界的需要。


金刚石1245


不但要建省,还要建设副国级的自贸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