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中小企业该如何自救,打破当前困境

文 | 支付公元

疫情的突如其来,使得国内诸多中小企业面临着闭店的窘境。疫情就如一面放大镜,放大了每一家的财务报表。

近日,清华、北大一起调研了995家中小企业的现状,根据数据显示,34%的企业只能维持在1个月左右,17.91%的企业只能维持在3个月,仅仅只有9.96%的企业能够维持在6个月以上,如果现金流只能维持在6个月,将近有90%的中小企业面临极大的倒闭风险。

疫情之下,中小企业该如何自救,打破当前困境

更有专家分析到,今年比非典还严峻,对很多创业企业来说,是生死攸关的一年,一定要控制成本,最少要保持假设没有收入的情况下6个月的现金,根据这个来估算成本。如今,疫情持续快一个月了,虽然有的企业在陆续复工,但是大多数企业依然只能依靠远程办公,尤其是对于餐饮。旅游、教育以及娱乐等线下需开展的工作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疫情之下,中小企业该如何自救,打破当前困境

但最近陆续有企业采取了行动,比如通过融资来“输血”,西贝的董事长贾国龙目前已获得浦发银行4.3亿的授信贷款;再比如还有通过缩减人工等方式,2月10日,新潮传媒复工第一天,就做出了裁剪500名工作人员的决定,高管的集体薪资也降了20%。

疫情之下,中小企业该如何自救,打破当前困境

为了保持现金流,企业应该从控制预算、掌握好融资节奏和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去逐步提高,短期的经营困难可能会直接导致部分企业被淘汰出局,而大规模的类似事件发生可能引发系统性因素。所以,在这个时候应该要鼓励积极复工复产,金融政策要向小微企业和民企倾斜。民企也要积极自救,短期看开源的可能性不大,不该花的钱不要花,员工工资和奖金延迟发放等,都是解决困难的举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