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意外盈利的背后,“光鲜”与“困境”并存

10月24日早间,特斯拉对外公布第三季度财报。报告显示,特斯拉三季度营收为63.0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减少8%;净利润为1.4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减少54%。


特斯拉意外盈利的背后,“光鲜”与“困境”并存


表面看似平淡的财报背后,其实亮点十足。虽然特斯拉第三季度净利润相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少,但是相比今年第一季度与第二季度分别亏损7.02亿美元与4.08亿美元,能够“意外盈利”令资本市场十分满意,由此推动了其美股开盘后大涨约20%,至307美元/股。

整个第三季度,全球市场特斯拉总销量达到9.7万辆,同比增长16%,环比增长2%,创造历史新高。其中Model S与Model X共交付量1.75万辆,同比下降37%,占第三季度总交付量的18%左右。但得益于Model 3的优异表现,特斯拉第三季度交付总量的剩余份额均由它承担,其交付量为7.97万辆,同比增长42%。

不可否认,对于任何一家新能源车企,一款强势的“明星车型”真的可以让其扭亏为盈,特斯拉的成功就是最好佐证。

盈利背后的光鲜

整个第三季度的特斯拉,除了利润盈利与销量上升之外,更为欣慰的是困扰其已久的“现金流”困境,终于有所好转。据财报显示,截至本季度末,特斯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达到了53亿美元,较上一季度增加3亿美元,环比增加8%,同比增加80%,这也意味着特斯拉现金流呈现正向增长。


特斯拉意外盈利的背后,“光鲜”与“困境”并存


同时,实现盈利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Model 3的强势,困扰其已久的产能与交付问题在2018年末引起了特斯拉的足够重视,用尽全力解决上述痛点之后,助力Model 3在2019年前三季度有了质的飞跃,销量上涨约50%。其中,第一季度生产62,950辆,交付50,900辆;第二季度生产72,531辆,交付77,634辆;第三季度生产79,837辆,交付量为79,703辆。

以财报中特斯拉表示的36万辆年交付目标作为参考,其前三季度已经交付25.5万辆,完成率达到70.8%,剩余的10.5万辆将在整个第四季度完成,对此特斯拉表示信心十足。


特斯拉意外盈利的背后,“光鲜”与“困境”并存


另外,特斯拉在人员与成本方面的持续“瘦身”,也成为其三季度实现盈利的关键。特斯拉位于上海临港的超级工厂已经开始生产,2020年第一季度产能便能真正释放,同时,特斯拉目前还正在德国考察建设全新工厂。待上海工厂的产能优势得以完全发挥,届时特斯拉在中国将拥有年产15万辆的规模,国产版本的Model 3也将使其销量进一步上升。背靠全球新能源产销的最大市场,特斯拉“野心”尽显。

从年初开始建设,到10月17日进入工信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名单,获得“准生证”。短短10个月的时间,特斯拉让整个国内新能源市场见识到“速度”的可怕。随着特斯拉正式入华的时间愈发接近,对于所有中国新能源车企而言,一场竞争更加激烈的“战役”不可避免。

危机同样并存

迅速抢占中国新能源市场份额,对于特斯拉的继续盈利与销量增长必是有益,但是在这背后危机同样存在。


特斯拉意外盈利的背后,“光鲜”与“困境”并存


众所周知,特斯拉入华是以Model S这款售价近百万的豪华纯电车型作为开端,由此奠定了其“高端、豪华、科技”的品牌形象,也为后续旗下剩余两款车型的推广打下良好的品牌基础。但是随着国产版本Model 3的到来,特斯拉的产品结构更加倾向于定价更低的后者,其售价将会进入25~30万元这一区间。产品定位过于下探同时并未有与其对应的高端换代产品推出,对于“特斯拉”整个品牌的调性而言并非益事。

同样,盈利背后整车毛利率的同比下跌也应引起特斯拉的足够重视。以2018年第三、第四季度整车毛利率25%作为参考,2019年前两季度,特斯拉整车毛利率只有20%左右,第三季度环比略有上升达到22.8%,但是同比状况依旧不容乐观。


特斯拉意外盈利的背后,“光鲜”与“困境”并存


此外,表面看似进度良好的上海工厂,究竟能否Q4顺利投产,将成为特斯拉完成销量目标的关键,对于马斯克而言意义重大。此前的电话会议中,马斯克也向外界承诺,上海超级工厂将在2019年底实现每周生产1000到2000辆Model 3。但是据一些研究机构表示,上海工厂的真正大规模量产将延迟至2020年中期左右。

回顾已经过去的前9个月,频繁调价导致消费者维权,安全隐患导致事故频发,高层与内部员工大量流失,特斯拉依旧充满种种不确定因素。所以“独狼入华”真的能一帆风顺,现在还是未知,但是行业经验告诉我们:表面风光的背后往往危机四伏。


特斯拉意外盈利的背后,“光鲜”与“困境”并存

我们总是谈论新势力造车能否盈利或者何时盈利,特斯拉用自己的实际表现向市场证明通过“造车”真的可以实现,只是这条路走的异常艰难。无论怎样,特斯拉都对这些新势力做出榜样,也让它们看到通过持续“卖车”真的可以赚钱。正如一位新势力高管的感慨:“所有造车新势力都要感谢特斯拉。”

心存感激必然是好,特斯拉的成功模式也许新势力可以模仿,但是它们之间最终存在的关键差距却是那辆“Model 3”。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