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大省工業復工率超50% 更多城市加入“搶工人”大戰

作者丨周瀟梟

復工復產有一個過程,政府在推動煤電油運、鐵路公路銀行等基礎行業復工復產,更多市場化行業還需要發揮市場作用。

經濟大省工業復工率超50% 更多城市加入“搶工人”大戰

疫情防控壓力不大的地方,開始積極推動生產活動的恢復。

2月19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有序推動各類企業復工復產和穩崗就業工作情況。

發佈會釋放消息顯示,廣東、江蘇、上海等一些經濟大省(市)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復工率超過50%。但中小企業、小微企業在復工復產過程中,還面臨著返崗工人不足、交通物流不暢、產業鏈配套難等問題。

國家發展改革委運行局二級巡視員唐社民在發佈會後回應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復工復產有一個過程,政府不可能包打天下,政府只能做一些最重要的工作,比如推動煤電油運、鐵路公路銀行等基礎行業的復工復產,更多的市場化行業要充分發揮市場作用。

尤值一提的是,包括杭州、寧波、深圳、西安、廈門等城市調整政策,加快推進復工復產,圍繞“用工需求”推出了系列積極政策,包括包車、包專列、包飛機接員工返崗,對擴大工人招聘的企業給予補貼,對相關人力資源機構給予補貼等。

多措並舉推動復工復產

唐社民在上述發佈會現場表示,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復工復產已經取得了積極的進展。

從區域來看,廣東、江蘇、上海等一些經濟大省(市)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復工率超過50%;從企業看,大型企業相對中小企業復工復產進度快,上游行業和資本技術密集型企業相對下游行業和勞動密集型企業進度更快。

從行業看,涉及疫情防控相關物資的復工復產成效比較明顯,比如口罩近幾日的產能一直在100%以上,2月17日的產能利用率達到110%。37家重點監測的糧油加工企業已經復工36家,有色金屬行業重點企業復工率達到80%,煉油行業復工率超過60%。

據國資委新聞發言人夏慶豐介紹,目前,96家中央企業所屬2萬餘戶主要生產型子企業的開工率超過80%。

各省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在積極推動復工復產。但各省進度不一,對於緊密聯繫的產業鏈而言,若有一環卡住,整個產業鏈均會受影響。區別於大企業的資源動員能力,中小企業復工復產中還面臨不少問題。

唐社民回應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各省要實事求是、分區分級、科學合理、有序推進復工復產。復工復產有一個過程,政府在推動煤電油運、鐵路公路銀行等基礎行業復工復產,更多市場化行業還需要發揮市場作用。

2月1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關於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分區分級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各地依據人口、發病情況綜合研判,科學劃分疫情風險等級,進行分級分類防控。其中,低風險地區,要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杭州餘杭區一家電力系統配套設備生產企業的企業主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杭州在積極推動工業企業復工復產,他們企業已經復工,但目前主要是管理人員在處理訂單等工作,由於生產工人要到2月底才能到崗,生產線尚未啟動。

“我們的客戶開工狀況不可控,是我們上半年經營的主要風險”,該企業主表示。

企業積極招工人

針對企業缺員工的狀況,更多政策有望不斷落地。

2月1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有針對性做好重點群體就業工作。通過跨區域點對點勞務協作等有序組織農民工返崗,除疫情嚴重和擴散風險高的地區外,對限制勞動者返崗的不合理規定要堅決糾正。

人社部就業促進司副司長宋鑫在發佈會上表示,他們成立了農民工返崗復工“點對點”服務協調小組,與有關部門和各地密切配合,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幫助農民工安全有序返崗。對成規模、集中性返崗的勞動者,會同相關部門開通專車專列等,努力實現“出家門上車門,下車門進廠門”。

部分地方已經率先行動起來。比如,四川和浙江建立了聯動機制,採取點對點方式開通長途客運和火車專列,2月17日一千名返崗工人已經抵達杭州。雲南、貴州等勞務輸出省份和東部的浙江、廣東也建立了會商機制,開通了專列專車。

上述杭州的中小企業主表示,他們的生產線現在需要80個工人,目前有40多個工人已經返回杭州,由於這些工人多數來自浙江其他地市,需要在杭州居家隔離14天,再回歸一線生產。未來還會陸續有工人返回,但受疫情影響,預計有四分之一工人難以迴歸。

該企業主直言,對於一線工人,每年都存在“招工難”的問題。受疫情影響,部分工人難以迴歸,會造成企業損失,因為培訓新工人需要付出成本。

為了應對類似這樣“招工難”的問題,越來越多的城市加入了“搶工人”大戰。像2月19日,西安市人社局出臺10條措施為企業用工需求復工復產保駕護航,其中包括對新招用員工且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且繳納社保的企業,按新招員工數量不同,分別給予2000元/人、2500元/人、3000元/人的標準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助。

2月18日,廈門人社局明確,對於搭乘動車、長途客運、航班等公交返回廈門的務工人員,將全額報銷大巴、動車、高鐵車票。

2月16日,寧波市委市政府印發《關於促進企業復工復產的若干意見》,鼓勵企業多途徑擴大招工規模,疫情解除後當月企業參加社會保險人數較上年同期每新增1人,按每人500元標準補助企業,每家企業補助總額不超過30萬元。人力資源機構輸送員工50人及以上並就業超過3個月的,按每人500元標準補助,每家機構補助總額不超過50萬元。

類似這樣的政策,既是此前城市“搶人大戰”的延續,又是更積極就業政策的體現,也能更好地配合當前復工復產的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