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員增效 海外大型銀行多措“熬冬”

□本報記者戴安琪

全球銀行業裁員潮仍在蔓延。日前,匯豐控股集團臨時行政總裁祈耀年(NoelQuinn)在全球媒體電話會議上透露,計劃精簡集團架構,未來三年內在全球裁員15%,約涉及3.5萬人。

分析人士稱,近年來由於管理成本居高難下,裁員成為銀行降低成本的管理手段。發達國家銀行業成本收入比普遍處於較高水平,2018年主要大型銀行的成本收入比達到60%左右。縮減員工規模成為部分國際大型金融機構降低管理成本的重要手段。

匯豐擬三年內裁員3.5萬人

匯豐控股集團2月18日公佈的2019年業績報告顯示,受商譽減值73億美元影響,列賬基準之普通股股東應占利潤為60億美元,下跌53%;列賬基準除稅前利潤為133億美元,減少33%。

祈耀年表示,計劃大幅重整集團內表現欠佳的業務,精簡集團架構。具體包括:將工商金融業務和環球銀行業務的中後臺部門合併成為單一運作模型;將零售銀行及財富管理業務和環球私人銀行業務整合,組成一個全新的財富管理及個人銀行部門;從集團行政層面將地區彙報的範圍由七個減少至四個;重組環球職能部門及總部以配合新架構。

據彭博統計:2019年全球有50多家銀行宣佈裁員,計劃裁員人數77780人,創下2015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歐洲銀行是裁員重災區,各銀行已披露的計劃裁員規模達6.35萬人,佔裁員總數的82%左右。裁員規模排名前十的銀行分別是:德意志銀行、意大利裕信銀行、桑坦德銀行、德國商業銀行、匯豐銀行、巴克萊、阿爾法銀行、比利時聯合銀行、法國興業銀行和凱克薩銀行。

中國銀行研究院發佈的《全球銀行業展望報告》指出,近年來,由於管理成本居高難下,裁員成為銀行的管理手段。發達國家銀行業成本收入比普遍處於較高水平,2018年主要大型銀行的成本收入比達到60%左右。縮減員工規模成為降低管理成本的重要手段。其中,部分大型銀行的員工人數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連年下降,如花旗、匯豐、RBS、巴克萊、意大利裕信銀行等。一部分大型銀行的員工人數則呈現先升後降的趨勢,如摩根大通、美國銀行、法國巴黎銀行、德意志銀行等。

成本效率將成轉型關鍵

談及為何全球銀行業頻頻裁員?一位銀行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銀行和其他產業一樣,大量僱傭員工是因為企業的業務發展需要人來承擔,全球銀行業僱員最多的時期是市場業務多元化發展最好的時期,目的是通過僱員給銀行業賺得更多的財富。

隨著金融業逐漸進入週期性發展的階段,銀行業發生了變化,即業務收縮,這是當前銀行業出現大規模裁員的原因。

某銀行業研究員認為,海外大型銀行遭遇凜冬主要有三點因素:一是全球經濟發展不理想。自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全球很多國家的經濟都陷入了發展緩慢中;二是負利率的影響,面對經濟增長乏力,經濟發展放緩,很多西方國家都降低利率,試圖通過低利率來刺激社會投資,從而達到振興經濟的目的,而實行負利率之後,影響最大的就是銀行。銀行的盈利空間被嚴重壓縮,甚至出現虧損的情況,所以只能通過裁員來節省支出;三是無人銀行的影響。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銀行的離櫃率逐漸升高,線下網點也在縮減中。

中國銀行研究院認為,成本效率將成為未來銀行業轉型關鍵。在利息收入受寬鬆政策侵蝕,非利息收入不振的背景下,銀行從收入端“發力”的空間較小。從成本管控上改善利潤成為危機以來全球銀行業的普遍策略。具體來看,銀行業將進一步加大裁員和薪酬制度改革,降低人事費用,該費用能夠佔到銀行非息費用支出的50%以上;加大金融科技的投入和使用,通過渠道網點電子化轉型,降低物理網點的運營成本,通過監管科技的使用,降低監管合規成本。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